現在在汽車生產製造過程中,白車身都是要經過電泳處理的,如果沒有電泳處理車輛在短期內就會出現鏽蝕的問題。只是電泳處理只是汽車防腐處理的一個工藝,除了電泳處理以外,車身的鍍鋅鋼板,空腔注蠟,底盤防腐膠也是相當重要的。
國內自主品牌車間容易生鏽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廠家為了降低成本使用普通鋼板代替鍍鋅鋼板,造成車輛短期內就出現鏽蝕的問題。還有的是整車的防腐處理工藝不行,造成車輛某些位置容易出現鏽蝕。
還有的是減少防腐處理的位置,導致車輛防護不到位,引發車身鏽蝕的出現。有的時候我們買車不能只看配置和價格,車輛的做工工藝也是很重要的,有很多事情都是細節決定成敗。
整車是否磷化不敢說都有,負責人的大廠應該都有。
鋼板鍍鋅工藝不是每個廠家都能做的,以前的八九十年代還沒鍍鋅工藝的呢。
至於空腔注蠟那只是很少的廠家做的,也不能保證每個犄角旮旯都能注到。
底盤發泡膠就不要奢望了,八九十年代的時地盤內外兩面都有厚厚的一層,剎車油管的固定螺絲都埋進發泡膠裡面了更別說防鏽能力了。
至於三遍油漆那就更奢望了,八九十年代時時防鏽漆,底漆,面漆甚至再加一遍亮油清漆,漆膜厚度沒得說。現在則在非表面位置完全省略了後一遍漆,也就是非表面位置都沒有面漆和亮油清漆,只有和面漆顏色接近的底漆。
0.8mm冷軋板和1.2mm鍍鋅板了解下,華晨露天庫房寶馬和中華的車架子天天風吹雨淋,區別看過了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