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全球最大民主國家」名號了?印度莫迪強勢反擊外國幹涉內政

2021-01-12 南方前沿

【南方+12月7日訊】據印度媒體報導,多年來印度政府一直打著「全球最大民主國家」的旗號,背地裡卻一直在幹著不怎麼「民主」醜事。而對於外界的批評,印度總理莫迪近來採取了強硬措施,強勢反擊對印度警方鎮壓農民暴動的批評。

據報導,此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曾多次指責印度鎮壓農民遊行示威,此後多國政府和議會議員站出來反對莫迪的農業政策,並要求印度停止鎮壓農民遊行示威。比如英國36名議會議員聯名上書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要求拉布與莫迪政府討論這個問題。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的發言人也強調,印度政府應該允許農民進行抗議,因為這是他們的權利。即便如此,印度政府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堅稱外國領導人對印度農民抗議活動的評論是對印度「內部事務」的「不可接受的幹涉」。

據報導,目前最反對莫迪政府制定的新農業法的大多數農民,多是來自旁遮普邦和哈裡亞納邦的錫克教徒。因此,由英國議會議員、錫克教教徒坦曼吉特·辛格·德斯(Tanmanjit Singh Dhesi)牽頭,多名工黨議員和一些來自保守黨和蘇格蘭民族黨議員聯名上書。這封信要求英國外交大臣拉布和英國外交部與印度政府展開對話解決境內的農民抗議問題,包括印度外交大臣哈什·斯林格拉近期可能對英國的訪問期間也要主動提起相關問題。他們在信中寫到,旁遮普省以「印度的麵包籃」而聞名,許多人依靠農業生存,由於新法律未能確保保護農民免受其產品的剝削和公平價格的侵害,不少旁遮普人甚至將其描述為「死亡令」。 英國下議院另一名錫克教議員普蘭特·吉爾(Preet Gill)早些時候也在推特上批評印度警方對農民抗議採取的暴力行動。

印度政府的一位消息人士說,莫迪絕不會與任何外國就印度的內政進行任何討論。目前印度外交部已經多次警告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不要幹涉印度內政,除此之外印度還計劃還將對英國政府採取行動。

校對曾慧雯

相關焦點

  • 印度批加拿大總理言論「幹涉內政」
    印度批加拿大總理言論「幹涉內政」鄭昊寧印度外交部4日召見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抗議加拿大總理涉及印度的言論,指責加方幹涉印度內政。印度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印方召見加方高級專員納迪爾·帕特爾並提出強烈抗議,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和一些加方議員涉及印度部分農民抗議示威活動的言論「對我們的內政構成幹涉,令人無法接受」。聲明說:「如果上述舉動繼續,將對印度和加拿大的關係造成嚴重的破壞性影響」。
  • 蓬佩奧被要求趕緊幹涉印度內政!
    這些議員的所謂「關心」很快招致不少印度網友不滿,有人怒斥,「像普拉米拉·賈亞帕爾這樣的『美國議員』是無知的、愛管閒事的、自負的、自欺欺人的,以為整個世界都在求他們幹涉內部事務!」鑑於這一嚴峻形勢,我們敦促你聯繫印度同行,加強美國對海外『政治言論自由』的承諾。」信中說。報導稱,這些議員還在信中聲稱,美國作為一個熟悉政治抗議活動的國家,可以在印度當前社會動蕩時期為後者提供建議。「作為國家議員,我們尊重印度政府在遵守現有法律的情況下制定國家政策的權力。
  • 大局已定,印度美夢被中國打破,8億「窮人」成為莫迪最大絆腳石
    據環球網報導稱,受疫情的影響印度今年GDP持續呈現下滑態勢,而且莫迪之前一直提倡的「自力更生」運動也徹底宣告失敗。事實上自5月份以來,印度對中國的進口額一直在持續增加。因為在該運動展開的幾個月之後,中國仍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和進口來源國,而且在截至今年9月份的6個月裡,中國在印度進口總額中所佔的份額,也由上一財年的13.7%上升到了18.3%。儘管印度官方一直希望通過抵制中國經濟的存在,來提升本國工業的發展,但是印度貿易商和製造商卻是十分難擺脫對於中國產品的依賴。而且要知道,未來印度很難憑藉自身實力成為南亞地區的製造中心。
  • 印度抗議加拿大總理「幹涉內政」
    新華社新德裡12月4日電(記者胡曉明)印度外交部4日召見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並對其發出外交照會,抗議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就印農民問題發表評論,認為此舉「是不可接受的幹涉內政」。照會說,「如果(加拿大)繼續採取這樣的行動,印度和加拿大之間的關係將受到嚴重的破壞性影響」。特魯多日前在加拿大舉行的一個錫克教徒集會上說,他對印度農民舉行集會抗議農業法案「表示擔憂」,加拿大將「捍衛他們和平抗議的權利」。
  • 印度外交部召見加拿大駐印高級專員,抗議加總理「幹涉內政」
    印度外交部召見加拿大駐印高級專員,抗議加總理「幹涉內政」 新華社新德裡12月4日消息,印度外交部4日召見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並對其發出外交照會,抗議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就印農民問題發表評論,認為此舉「
  • 新德裡陰謀徹底破產,中企果斷抽身印度市場,莫迪現在恐坐立難安
    ,反之則是印尼強勢超越。據人民網報導,近期英國《金融時報》一篇文章道出真相,印度"關門"政策正讓中國資本逐漸流入到印度尼西亞。印度自食惡果印度是亞洲乃至全球除了中國以外的第二大人口國,其源源不斷勞動力和市場也吸引了很多中國投資者前來嘗試。
  • 印度人民黨黨員破億「成為全球最大政黨」
    原標題:印度人民黨黨員破億「成為全球最大政黨」  印度總理莫迪20日在微博客網站留言,恭賀其所在的印度人民黨黨員破億。「恭喜印度人民黨領導人及其成員,印度人民黨黨員人數突破一億,」莫迪寫道。法新社援引印度官員的話報導,印度人民黨主席阿米特·沙阿去年11月發起為期6個月的「入黨登記」活動,當時印度人民黨黨員人數僅為3500萬左右。
  • 中國駐歐盟使團:歐方無權幹涉中國內政
    新華社布魯塞爾1月7日電(記者李驥志)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7日說,香港警方近日拘捕一批涉嫌犯有顛覆國家政權罪人員,這是根據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採取的法律行動,屬於中國內政,歐方無權幹涉。發言人指出,歐方故意利用「民主」「法治」「初選」等字眼混淆視聽。
  • 莫迪傷疤沒好就忘了疼?4億人面臨滅頂之災,偏偏還和中國過不去
    印媒:印度有很多籌碼,沒必要和中國談早前,印度總理莫迪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將中印矛盾的根源指向中國,其外交部長Jaishankar也曾在東亞峰會上暗示中國「幹涉」印度內政。此外,Jaishankar還表示,印度政府對中國的某些決策極為不滿。
  • 香港社會各界:美方公然幹涉中國內政和香港事務將自食其果
    香港社會各界表示,此舉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是對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各界人士強烈譴責美方惡意詆毀香港國安法,刻意扭曲香港憲制地位,紛紛表示堅決支持落實香港國安法,這是對美國幹預行為的最好回擊。
  • 連線|印度學者眼中的莫迪模式:印度是摸著中國過河
    2014年1月17日,印度新德裡,時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莫迪出席國家常務會議。 東方IC 圖       古吉拉特邦是印度最西部的一個邦。現任印度總理莫迪曾於2001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此擔任首席部長。
  • 莫迪又想鼓吹印度製造,網友神回復:生產印度商品的設備是進口的
    印度總理莫迪一直有一個非常宏大的理想,他想要在其任內將印度製造提上一個新的高度,不管是在他第一 個任期,還是第二個任期,莫迪都把印度製造作為最重要的任務在推行,不過現實卻總是很殘酷,目前為止印度製造並沒有什麼太亮眼的成績,不過這並沒有讓莫迪意志消沉,近日他又想鼓吹印度製造了!
  • 蓬佩奧又挑撥中印關係,忽悠印度全力反擊
    但這些諷刺絲毫沒有影響到蓬佩奧的積極性,日前,他又開始拿中印關係做文章,極力挑動印度採取軍事手段反擊。在7月8日的美國國務院記者會上,蓬佩奧宣稱:「中方採取極其侵略性的行動,印度人應該盡其所能回應。」筆者仔細的回憶了一下近期各國官員的表現,沒有一個人像蓬佩奧這樣拿著捕風捉影的事情極力挑撥。明顯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恨不得中印之間早打、大打。
  • 30萬農民衝擊新德裡,莫迪改革遭當頭一棒,印度想攘外必先安內
    內憂重重的莫迪希望藉助外部壓力轉嫁矛盾,卻不曾想國家實力不足以支撐印度同鄰國的博弈,印度軍隊接連在尼泊爾、中國、巴基斯坦等國邊境吃癟。內憂外患一起爆發,四處挑事的印度面臨尷尬局面,莫迪改革遭遇當頭一棒。不論是邊境的印軍還是國內的疫情防控,都需要莫迪政府大量的資金持續投入。
  • 王毅:香港事務不容外來幹預 中方從未干涉英國內政
    王毅表示,中英作為具有全球影響的兩個大國,共同承擔著維護世界和平和發展的責任,雙方在廣泛領域加強互利合作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長遠利益。當前,國際和平與戰略穩定受到單邊主義的幹擾和破壞,兩國有責任高舉多邊主義旗幟,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王毅說,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外來幹預。
  • 帕拉格·康納:為什麼中國人看待民主印度時帶著憐憫?
    對亞洲大眾來說,民主選舉早該產生專家型官員。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和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都有過當省級領導人的經驗,他們了解過地方人民的需求,也曾把理念付諸實踐。他們的例子提醒我們,擁有實地治理經驗的領導人,往往是比代議型政客更合適的選擇,即使沒有精英背景也可以努力成為專家型領導人。眾所周知,莫迪當上印度總理雖然靠的是民主選舉,但他本質上是個「開茶鋪出身的專家型領導」。
  • 印度抗議加拿大總理「幹涉內政」:印加關係將受到嚴重破壞性影響
    《聯合早報》12月5日消息,印度外交部4日召見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並對其發出外交照會,抗議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就印農民問題發表評論,認為此舉「是不可接受的幹涉內政」。印度官員外交照會說:「如果(加拿大)繼續採取這樣的行動,印度和加拿大之間的關係將受到嚴重的破壞性影響」。
  • 印度和中國差不多同時起步,為什麼印度卻始終發展不起來?
    ,印度實行的是民主制度,作為民主國家,印度有著極大的天然優勢,自然就能獲得好的發展,也必定會比中國發展的好。而在最初的時候,英國首相邱吉爾根本就不信印度這樣一個國家也能搞民主,但印度卻真的做到了。 事實上,如果沒有這個民主制度,恐怕這個世界上甚至都不會存在印度這個國家,印度會因為大大小小的地方土邦而分裂為很多個小國家。民主制度的建立,為印度維繫國家統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僅此而已。
  • 澳通過「反外國幹涉法」遭反對黨炮轟:走向極權警察國家
    【編譯/觀察者網 李東堯】澳大利亞議會周四(28日)通過了一系列國家安全法案,旨在防止外國政府對本國進行幹涉。澳大利亞SBS電視臺當天報導稱,外國間諜試圖影響澳大利亞政客及媒體的行動將受到嚴厲懲罰。當地時間28日晚,澳大利亞政府推動的這一系列法案在參議院獲得通過。
  • 「中國沒有幹涉別國內政的基因!」
    記者問:據《泰晤士報》報導,英國議會下院外委會主席圖根哈特稱中國通過與巴貝多等加勒比海國家開展合作,利用基建和債務外交控制當地,排擠英國在當地的地位。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對此有何評論?使館發言人:我們對有關歪曲中國和巴貝多關係的說法表示不滿和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