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翔中的天文臺——索菲亞

2020-12-04 解仁江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

翻譯:DAIKIN

校對:JackTong

排版:況宇庭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原文連結:

https://www.space.com/sofia-observatory.html

飛行中的索菲亞,其主要設備外的艙門被打開

Image: NASA/Jim Ross

索菲亞利用不同「色」的紅外光觀測星雲和星系。它不像一些地上的「親戚」那樣擁有超大鏡面,也不像斯皮策太空望遠鏡那樣自由自在,完全脫離地球大氣的束縛,但索菲亞卻能夠捕捉到較廣範圍的波長,分辨出細微的色差,使其成為天文學界無與倫比的天文臺。飛行天文臺這一特色也使它相當引人注目,兩個半球,十幾個國家都曾留下過它飛翔的尾跡~

美國宇航局索菲亞項目科學家納西姆·朗格瓦拉(Naseem Rangwala)表示:「索菲亞讓我們能夠用其他天文觀測設施無法實現的方式深入了解宇宙」。

飛翔中的索菲亞

在美國宇航局之前使用的的高空紅外望遠鏡——柯伊伯機載天文臺(Kuiper Airborne Observatory)退役後,索菲亞於2010年開始服役,並計劃運行至21世紀30年代初。索菲亞實際為一架專門改裝後的波音747SP,搭載了一架106英寸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機載天文臺。這架飛機每周飛行約四架次,每次巡航10小時,飛行高度在1.2萬至1.3萬米之間,高於地球大氣中99%的紅外散射水汽區域。索菲亞大部分時間在加州運行,但它也偶爾飛飛南半球去紐西蘭觀觀星,或者去趟德國探探親,畢竟它八臺設備中的三臺都是德國航天局開發的。

索菲亞尾部的一扇艙門在運行過程中始終打開,露出其2.7米直徑,近20噸重的鏡面。該鏡面靈活旋轉,能在飛機顛簸或震動時鎖定其目標天體。

主機艙的座椅被拆下,裝上了儀器控制臺,變成了操作員、數據分析員和科學家的控制室。飛機上層供機組人員和領航員閒溜達,飛機前部則保留座位,用來在起飛降落時落座賞景。「飛越南半球時,你可以觀賞到美輪美奐的極光。」朗格瓦拉如是說道。

索菲亞內部全景圖

Image credit: NASA

索菲亞的與眾不同

便攜先進的天文臺可不便宜。索菲亞在2017年的運營成本為8520萬美元,快趕上哈勃了。雖然德國航天局承擔了索菲亞20%的成本,但它仍然躋身美國宇航局最昂貴的項目之一。但就望遠鏡執行的任務而言,並沒有什麼大不同。

像哈勃這樣的望遠鏡,一旦發射進入了太空,也就沒有升級的餘地了。但像索菲亞這樣可以每天返回地面的望遠鏡,不需要發射火箭寄送太空包裹,就能增加或者升級設備。

2015年,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在索菲亞上升級了德國萬億赫茲頻率接收器(GREAT)。有了新的硬體,研究人員能夠識別深空中的氦化氫分子,長期以來,這種分子被認為參與了宇宙最早期的化學反應。朗格瓦拉表示,「理論界幾十年來預測的分子終於被我們找到了!」

前年,索菲亞的高解析度機載寬帶相機Plus(HAWC+)上線,使研究人員能夠繪製磁場,並研究它們在恆星形成中的作用。

獵戶座星雲的磁場在智利甚大望遠鏡拍攝的紅外圖像上顯示為由紅外疊加磁力線表示的磁場。而索菲亞的高解析度天基寬波段相機(HAWC+)對塵埃顆粒的排列十分敏感,塵埃顆粒沿著磁場排列,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推斷其方向和強度。

索菲亞的另一個特點是其觀測範圍之大。有的望遠鏡專門研究幾種特殊顏色的紅外線,而其他像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之類的強力望遠鏡也只是集中在宇宙的一小塊區域。但索菲亞全部可以做到,其設備儀器的紅外光譜範圍從幾微米到幾百微米不等。恆星燃燒發出可見光,通過光譜,索菲亞可以從星系、星雲、塵埃雲中挑出更為黯淡的天體,類似於利用紅外眼鏡在夜間辨別人和動物。索菲亞還能以極高的精度分辨出不同大小的陰影——這是發現單個分子足跡的重要能力。

索菲亞的科學貢獻

索菲亞獨特的技術特長在天文界也十分討喜。例如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科學家麥可·珀森(Michael Person)在2015年夏天就利用索菲亞觀測了冥王星。20年來,他和他的同事一直在通過一種類似日食的掩星現象,即冥王星運行至恆星前產生的陰影,來研究這顆矮行星的大氣層。在掩星的時候,星光穿過冥王星的大氣層並在地球上投下陰影,任何處於冥王星陰影中的望遠鏡都能對這顆矮行星的大氣有一些新的認識。

不過,大多數掩星陰影會投在海洋上,即使不落在海洋上,它們在地球上的路徑也很難預測。但索菲亞可以克服這兩個挑戰。2015年6月,珀森在索菲亞上電話告知了麻省理工學院他的最終預測,並告知導航員實時調整飛行計劃,在太平洋上一路追逐冥王星的影子。「在最後一分鐘,我們重新定位(索菲亞)的方式是在地面上快速移動望遠鏡的方法所無法比擬的」,珀森說。

團隊靈巧的應變策略最終得到了回報。在兩種顏色下觀察冥王星的大氣層,能夠幫助解決關於這顆矮行星朦朧「霧霾」的爭論。兩周後,「新視野」號飛過冥王星,證實了他們的發現:冥王星被蒙蒙薄霧籠罩著。

在W51產星區內形成的恆星。疊加在斯隆數字巡天星圖上的索菲亞和暗天體紅外相機拼圖(彩色)

Image credit: NASA/SOFIA/Lim and De Buizer et al. and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去年,索菲亞已經開始了兩個保留項目——均需長達數小時的觀察。其中一個是研究不同大小的恆星群,以確定它們的星系泡和衝擊波對其附近恆星產生的影響。

另一個目標則是銀河系中心大約有四個滿月大小的一片區域。儘管該區域恆星形成所需成分豐富,但似乎有某種物質阻止了這一區域中恆星的誕生,研究人員希望更詳細的圖像能幫助他們找出原因。

朗格瓦拉強調,即使更強大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上線,索菲亞的互補性將使它成為美國宇航局天文硬實力中更有價值的一份子。她還說道,這些銀河系的掃描圖可以幫助確定觀測方位,對聚焦更窄的太空望遠鏡來說尤為重要。索菲亞精確地指哪兒,詹姆斯就「打」哪兒。

想要3D列印一架索菲亞嗎?

雖然大家應該沒有3D印表機,但牧夫仍然送上下載連結~

https://nasa3d.arc.nasa.gov/detail/sofia

責任編輯:鄢淑瀾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三葉星雲

Image Credit: J. Rho (SSC/Caltech), JPL-Caltech, NASA

謝謝閱讀

相關焦點

  • 索菲亞是誰?
    來自該區域的數據顯示,水被困於分布在月球表面的土壤中,一立方米月球土壤中的含水量為百萬分之100至412,這大約相當於一杯12盎司或355毫升的水,什麼概念呢?Look!SOFIA可譯作索菲亞,有著這樣美麗名字的她應該長成這樣才對:迪斯尼公主索菲亞或是這樣:
  • 索菲亞觀測臺捕捉到了恆星形成的宇宙光!
    利用索菲亞的機載望遠鏡和敏感的紅外攝像機,研究小組仔細觀察了密集的雲層內部。他們捕捉到了由正在形成的恆星引發的宇宙光秀,其中包括許多以前從未見過的恆星。索菲亞平流層天文臺,是一架波音747SP噴氣客機,改裝後攜帶一個106英寸直徑的望遠鏡。這是美國宇航局和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的聯合項目。
  • 《伊洛納》索菲亞的支配者屬性介紹 索菲亞的支配者位置
    導 讀 在伊洛納elona手遊中索菲亞的支配者具體位置在哪裡呢?
  • 女機器人索菲亞
    索菲亞擁有橡膠皮膚,能夠使用很多自然的面部表情,其「大腦」中的計算機算法能夠識別面部,並與人進行眼神接觸。2016年3月,在機器人設計師戴維·漢森(David Hanson)的測試中,與人類極為相似的類人機器人索菲亞(Sophia)自曝願望,稱想去上學,成立家庭,並毀滅人類。
  • 40平米的投影面積為什麼索菲亞貴 索菲亞的簡介是什麼
    不同的產品將會給大家帶來非常多的影響,而在選擇產品的過程中,人們也要了解到其特色,索菲亞這個品牌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對於這個品牌大家可能會有很多的想法,有的時候人們會發現索菲亞的價格有的時候會比較昂貴,接下來就詳細的為大家分析一下40平米的投影面積為什麼索菲亞貴和索菲亞的簡介是什麼。
  • 《伊洛納》索菲亞的支配者攻略 索菲亞的支配者問答解析
    導 讀 伊洛納索菲亞的支配者在哪想必還有不少小夥伴不太清楚,精心整理伊洛納索菲亞的支配者在哪?
  • 《伊洛納》索菲亞的支配者在哪 索菲亞的支配者位置一覽
    導 讀 伊洛納索菲亞的支配者具體位置在哪裡呢?
  • 索菲亞·科波拉的時尚穿搭
    圖片延伸閱讀:索菲亞·科波拉 提起Sofia Coppola,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才女導演?圖片延伸閱讀:索菲亞·科波拉 但可能也有不少人記住的,是她當年在父親Francis Coppola指導的經典電影《教父》中的亮相,美麗又單純,是這部黑幫影片的一大亮點。
  • 飛行2000多公裡上演真實版「夸父追日」,會飛的望遠鏡中屬它最牛
    索菲亞天文臺可以飛1.2萬米至1.4萬米左右的高度,這是連目前世上最先進的陸基望遠鏡都無法企及的飛行高度,在這個海拔高度,索菲亞基本不受到地球大氣層水蒸氣的影響。索菲亞天文臺異於普通天文臺,作用是利用不同類型的紅外光探測星雲和星系。
  • 天文臺 雪
    天文臺雪(微信號:chineseastronomy)《中國國家天文》雜誌由國家天文臺主辦。本刊面向廣大公眾,關注天文與人文,提供科學性、文化性、藝術性兼備的天文學內容及文化生活。我們不僅行走於路,亦飛翔於心,中國國家天文願與你一同守望宇宙星辰。
  • 那個說要「毀滅人類」的機器人索菲亞 其實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1 月 4 日,他在美國科技媒體 Business Insider 上看到了一段對機器人索菲亞的採訪視頻。視頻裡,索菲亞延續了自己一貫以來和人類談笑風生的風格。資深記者 Steve Kovach 問她:「對 HBO 的《西部世界》,你怎麼看?」索菲亞回答:「我認為它在警告人類不應該對機器人做什麼。
  • 正在失去第二把交椅的索菲亞丨億歐家居財報解析
    全屋戰略效果不佳、對衣櫃產品依賴度過高、渠道擴張速度緩慢等都是將索菲亞與歐派之間距離越拉越大的原因。時間過去3個月,當回顧定製家居行業全年表現時不難看出,不僅是被龍頭遠遠落下,面對後面追趕上來的尚品宅配,索菲亞的反擊能力也略顯蒼白。
  • 那個聲稱「摧毀人類」的機器人索菲亞,幾年過去,現在怎麼樣了?
    在《我,機器人》的原著中更是誕生了著名的"機器人三大法則" ,其核心理念就是機器人需要幫助人類,同時不得傷害人類。電影《終結者》這三條準則不僅適用於所有機器人電影,也是現實生活中製造機器人時的定律。而本文的主角索菲亞——首位獲得公民身份的女機器人,卻曾說出"我要摧毀人類"驚人言論。
  • 舒淇代言索菲亞成定製衣櫃行業標誌性事件
    家居業開春熱點首現,舒淇代言索菲亞衣櫃成為定製衣櫃行業標誌性事件定製衣櫃,這個近年迅速崛起的家居行業新星,經常成為家居建材行業熱點的發生地。近日,當大家都準備把目光聚焦到家具行業的大型展會之際。誰也沒料到,從家具分支而來的定製衣櫃行業卻熱點先現。
  • 機器人索菲亞,曾經說要「毀滅人類」,如今在忙些什麼?
    對話過程中,會不斷變化表情,一共有62套不同的表情可能會展現出來。看得出來,索菲亞的外形是非常接近人類的。因此,對於機器人索菲亞,也許你覺得沒什麼,但有些人可能會感覺厭惡。索菲亞毀滅人類是怎麼回事?2017年,索菲亞正式加入沙烏地阿拉伯國籍,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機器人公民。可是,就在這一年,在和人類的一次對話中,索菲亞表示自己要「毀滅人類」。這是怎麼回事呢?當時是一場電視節目,索菲亞的創造者漢森在和她對話的時候問了一句:「你想毀滅人類嗎?」
  • 機器人早報:AI大神怒噴機器人索菲亞 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1月8日消息,AI「大神」YannLeCun給了在這次人工智慧浪潮中到處製造話題的索菲亞團隊一記暴擊。YannLeCun終於還是沒忍住,站了出來,怒噴機器人索菲亞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今日的機器人行業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要內容呢?下面一起來了解詳情。
  • 索菲亞說出「毀滅人類」,現如今改變了嗎?
    索菲亞說出「毀滅人類」,現如今改變了嗎?索菲亞似乎有些不同一些底層人員通過自己的努力賺錢,現在已經被更「廉價」的機器人給代替了,讓很多人比較煩躁。說到人工智慧大家都會想到同一個人,那就是索菲亞,當年這位人工智慧大肆言論,並且還說自己想「毀滅人類」,這一理論說出後,讓大家在網絡上「炸了」。它在2016年出現,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有自己身份證的機器人。
  • 預告 微講堂:沒有鹿的鹿林天文臺
    本周三,「中國國家天文」微課堂有幸請到了知名臺灣天文愛好者和天文攝影家林啟生,他任職鹿林天文臺期間配合觀測團隊發現多顆小行星,以及著名的「鹿林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