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頭之後,你到底是誰?寫在世界首例人屍換頭手術結束之後

2020-12-04 健康雲

世界首例人屍換頭手術在中國成功!

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塞爾吉奧·卡納維羅

11月18日宣布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世界首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

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完成

而實施手術的地點正是在中國

!!!

據他介紹,手術總共持續了18個小時,成功連接了切斷的脊椎、神經、組織和血管。卡納韋羅稱,手術很成功,這是「進行人類活體頭部移植手術之前,最後階段的準備工作」。

據英國《電訊報》報導,卡納韋羅稱這一手術是在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任曉平教授的指導下完成的,他曾在2016年成功進行了猴子換頭手術。今年5月,他們又成功將小鼠頭部移植到大鼠背部,前者的平均存活期為36個小時。

任曉平和卡納維羅

猴子換頭20小時後安樂死。

任曉平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他將這項手術命名為「異體頭身重建術」。目前臨床上的不治之症適合進行頭移植手術。

卡納維羅此前曾宣布計劃在2017年底進行人類首例換頭術,引發醫學界的爭議。俄媒稱,準備接受手術的患者是俄羅斯計算機工程師瓦雷裡·多諾夫,由於天生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他全身萎縮、骨骼畸形、身體狀況逐年惡化。卡納維羅提出的換頭手術成了多諾夫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多諾夫卻突然改主意了,他表示自己現在不會做換頭術,而是將採取傳統療法改善自己的肌肉萎縮症狀,他可能不會成為第一個接受該手術的人了。

塞爾吉奧·卡納維羅與瓦雷裡·多諾夫

換頭術成功的新聞一出

就引起了網上的各種熱議

①這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臨床技術上非常不成熟

此前,卡納韋羅曾透露過詳細的手術步驟↓

首先,新的身體將來自一位正常腦死亡的捐獻者。手術中,捐獻者與接受者的頭部要冷卻到手術所需的溫度,以減慢人體的新陳代謝。隨後,醫生會解剖脖子周圍的組織,並用極其細小的導管連接主要血管。之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整齊的切斷脊髓,頭顱互換,並用一種特殊的粘合劑將大腦、脊髓神經與新的身體連接起來。換頭後,患者會昏迷一個月,康復則需要一年。

這種人類換頭術招致了醫學界大量的批評↓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教授 保羅·馬奇艾瑞尼

你能想像進行這種手術嗎?我認為義大利醫生卡納韋羅是一名「罪犯」。因為這種手術毫無科學背景。

美國神經外科醫學協會主席 亨特·巴傑

我不希望任何人做這種手術,我也不允許任何人對我做這種手術,因為有很多情況會比死亡還糟糕。

科技日報記者19日趕到哈爾濱醫科大學,向任曉平教授當面求證。面對批評和質疑,任曉平教授將怎麼回答?

我們做了原創性、始發性的研究」

「手術是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做的。」任曉平對記者說,「經過長達約18小時的手術,我和團隊成功將一具屍體的頭與另一具屍體的脊椎、血管及神經接駁。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裡,有關本次頭移植相關的數據、過程和結果將在美國學術雜誌《SNI(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上發表,屆時關於手術的全部詳細過程都會刊登在上面。」

怎麼證明這個手術是成功的?

任曉平回答:「既然學術雜誌會刊發論文,就證明手術做得有學術價值。此前沒有人提出過怎麼做,但我們提出來了,包括怎麼切,神經怎麼處理,血管和肌肉怎麼處理,在哪做,為什麼這麼做等等,這就是我們的成果。」

「這個手術太重要了,我們做了原創性、始發性的研究。有人認為這會是醫學領域上的一塊裡程碑。比如中樞神經再生,一直被認為是不可突破的障礙,這方面研究全世界一直停滯不前。」任曉平強調,「人類醫學史上頭移植史無前例。手術要解決如何解剖、各個組織如何修復重建、怎麼做才能保證術後功能得到最大恢復等一系列問題,我們的手術對這些方面做了一個詳細的描述和創新性的設計。」

遺體頭移植的成功是否代表著頭移植手術可在活體上施行?

任曉平表示,活體的成功率要做了以後才能知道,臨床前設計的方案之後也會不斷改進。

②技術的爭議並不是最大的

換頭術在法律和倫理層面

更是無法達成社會共識

網友們認為這也太神奇了,也有人表示焦慮↓

@長生不老就要實現?

@弗蘭肯斯坦式的科學怪人,真的出現在了三次元的生活中?

@聊齋裡面陸判與朱爾旦的故事又上演了。

@更多的人則是提問:換頭之後,你到底是誰?

首先什麼是死亡?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教授 王嶽 接受中國之聲採訪時說:死亡的定義,在我們國家醫學界和法學界有很多爭議。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立法上的標準,但我們目前行業內通行的標準是兩套,一套標準是一部分三甲醫院現在在執行的腦死亡標準,特別是在器官移植方面,還有更多的臨床宣告病人死亡,實際執行的是一個混合標準,因為對死亡標準的界定,法學界認為這不是個單純的技術標準,它涉及到一個自然人出生和死亡這樣重大法律事項的界定。

頭顱移植後「你」到底是誰?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指出,即使將來頭顱移植在科學技術層面上完全可行了,隨之而來的倫理問題如何解決?頭顱移植後「你」到底是誰?他認為,目前對於頭顱移植手術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避免浮躁浮誇,科學探索有意義,過度宣傳無益處。

孩子屬於頭腦還是身體?

《新科學家》雜誌曾經就此評論,先不談「身首異處」後頭部是否可能存活,「頭部移植」手術勢必引來極大的道德爭議。比如說,如果病人康復後有了孩子,那孩子在生物上屬於捐贈者,因為卵子或精子來自於新的身體。此外,一具全新的身體也可能給病人帶來龐大的心理壓力。

對此,任曉平表示↓

人類的醫學發展史就是在一個個爭議中發展過來的,1953年第一例腎臟移植手術,當時學術界、社會上都批評不應該做,人應該正常死亡,旁人不能改變這個歷程。第一例心臟移植也如此,甚至都有民眾遞訴狀,認為醫生不合理、不合法、大逆不道。20年前他到美國參與的手移植手術去年也被列入了美國醫保法案。他說,新事物都會有爭議,有爭議才會有完善。

「作為醫生這是我的使命,倫理最基本的要素是生命、生存,沒有生命和生存無法談倫理。醫學倫理學是為了治病救人。一個新生事物出現,人們大可以去規範它,討論它,但是不能阻礙它,歷史證明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礙。」任曉平說。

③換頭術所涉及法律

和倫理問題該如何界定?

除了醫學領域、倫理層面的爭議,其實這項新的研究也會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在法律上又該如何定義實施了換頭術的人?如果觸犯法律,該由誰承擔責任?

北京信格律師所律師 馬振彪 對中國之聲表示:

從法律角度來講,世界上的法律都是當發生了事情,當發現這個事情沒有法律可約束的時候,才去考慮為這個事情或這一類的事情制定一個法律,所以法律在某種程度上,法律是滯後的。其實上腦部和腿部相當於組成一個新的個體,所以我認為他應該是以這個新的生命力的軀幹和腦部整體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這個新的個體,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嶽成表示:

醫學常識告訴我們,大腦支配著一切。把甲的腦袋換在乙的身體,這個人思維是甲的,肢體又是乙的,技術都在進步,如果換頭術能成功了,甲借用乙的身子,甲的思維方式、甲的記憶、甲的一切假設沒變的話,那都是甲。因此就我個人來看,換頭術如果成功,誰的頭部就認定這個新個體是誰。

法律上如何定義一個新的個體,可能還有待未來法律的進一步明確。然而,哲學範疇內的討論,也許更難以回答。

組合起來的人算「人」嗎?

我們如何保證自我的同一性?

他是誰?他又從哪裡來?

可能以上的爭論只是杞人憂天

因為這項技術被質疑僅是解剖研究

「這次所謂的頭顱移植手術是在遺體上進行的,嚴格意義上不能稱之為手術。」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教授則認為,「手術應該是指在活體上進行的操作,在遺體上進行的實際是解剖或解剖學研究。」

胡永生介紹,當前的醫學技術完全可以做到血管、神經、肌肉、骨骼的重建吻合,但是最關鍵的問題是離斷後的脊髓如何能夠完美地做到神經再生和功能重建,國際上還沒有突破性的研究進展,「現在就談什麼活體頭顱移植,實際上沒有太多現實意義。」

「我認為應該先充分地進行動物實驗,手術技術和神經再生方法得到充分證實後再考慮人體實驗,這樣才是對病人真正負責任的做法,也更加符合醫學倫理。」胡永生說,「將來,頭顱移植完全有可能成為現實,但現在還差得太遠太遠。」

儘管對活體頭顱移植持謹慎樂觀態度,但胡永生也認為,17日公布的這個解剖學研究可以被看做是對真正的「換頭實驗」的前期實踐。「它的順利實施僅僅邁出了第一步,而人類距離真正實現活人頭部的移植還有很遠的距離。」

頭顱移植?你能接受嗎?

相關焦點

  • 世界首例『』換頭手術『』成功,換頭後這個人是誰?專家給出答案
    ,世界上的第一例換頭手術就是在中國完成的,而換頭也帶來了很多倫理問題和挑戰,換頭之後這個人究竟是誰呢?,即狗和狗換頭,貓和兔子換頭手術,在當時也是獲得了成功。緊接著在2017年11月我國便成功實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人的換頭手術,當然,這個手術是在兩具屍體上進行的,畢竟其併發症以及後續的生存率問題都是無法保證的,所以這次也是一次嘗試。本次手術由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任曉平教授指導完成。而中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換頭手術」,也給了醫學者們極大的信心,這也意味著醫學史上又有一歷程性的突破。
  • 俄羅斯男子甘願當世界首例活人「換頭」手術的志願者,之後呢?
    人都渴望永生,但是人總有生老病死的時候,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控制我們壽命。不過如今醫療條件越來越好,所以人類平均壽命也提高了許多。但有一些疾病就是無法治癒,於是有人提出「換頭」手術,俄羅斯有一個志願者願意做首例活人「換頭」手術。結果如何?
  • 多年前,中國「換頭手術」震動世界,可之後人體換頭為何沒公布?
    不過,如果這個時候有人跟你提出換頭手術,讓人從頭到尾有新的體驗,你又會有怎樣的感想呢?這也是世界上首例的換頭術。可是,這手術並沒有成功,移植的猴子在八天之後就死亡。不過這也並沒有打消科學家們的熱情,科學家就像是瘋子一樣,永遠對這種稀奇古怪的事情充滿熱枕之心。
  • 多年前,中國「換頭手術」震動世界,可之後人體換頭為何沒公布?
    不過,如果這個時候有人跟你提出換頭手術,讓人從頭到尾有新的體驗,你又會有怎樣的感想呢?這也是世界上首例的換頭術。可是,這手術並沒有成功,移植的猴子在八天之後就死亡。不過這也並沒有打消科學家們的熱情,科學家就像是瘋子一樣,永遠對這種稀奇古怪的事情充滿熱枕之心。
  • 世界首例人體換頭術 手術分三步 或造出科學怪人
    世界首例人體換頭術將進行?近日,媒體報導一名俄羅斯殘疾男子將進行世界首例人體換頭術。世界首例人體換頭術?驚呆的全世界的網友。據悉,義大利都靈高級神經調節學會外科醫生塞爾焦•卡納韋羅,近年提出全身移植手術和世界首例人體換頭術。世界首例人體換頭術即把病人的頭移植至新身體上,使其「重獲新身」。全球首例人類換身手術最快明年開始,主角是30歲的俄羅斯計算機工程師瓦雷裡·多諾夫。
  • 在華實施首例換頭手術? 當事教授:是沒有的事情
    「在華實施首例換頭手術」靠譜嗎?任曉平說,目前只是科研合作,是臨床前的合作,並沒有進行到談「手術要怎麼做」的階段。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致電任曉平醫生所在的哈爾濱醫科大學,大學宣傳部工作人員承認,任曉平是在研究「換頭」手術的事情,但「換頭」手術現在還在研究階段,科學研究畢竟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無法確定一個準確時間的,因此2017年要進行手術的說法是不準確的,也從沒有首例「換頭」手術要在中國進行的說法。
  • 世界首例遺體頭顱移植手術引爭議:換頭後「你」究竟是誰?
    科幻大片裡的「換頭術」成為現實了,手術地點是在中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義大利神經學家塞爾焦·卡納韋羅17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世界首例遺體頭顱移植手術成功實施,手術地點正是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的任曉平教授參與其中。
  • 聽起來有些恐怖:中國人操刀,首例換頭手術成功實施
    聽起來有些恐怖:中國人操刀,首例換頭手術成功實施文/馬得清從現代醫學帶給人的教育而言,聽到這樣的消息,感覺有些恐怖:2016年,據《印度時報》報導,「換頭手術」主導人、義大利醫生塞爾吉奧卡納韋羅表示,全球第一個接受「換頭手術」的患者將是一名中國人。
  • 世界首例換頭手術開展,已證實有中國手術小組參加!
    義大利都靈高級神經調節小組的神經外科專家塞爾吉·卡納維羅(Sergio Canavero)宣布:世界第一例人體換頭手術已經被他在中國成功實施。塞爾吉·卡納維羅(Sergio Canavero)在新聞發布會上稱「來自中國的任曉平教授參與指導了這次手術的進行,報告將在幾天後公布。」如果真的能成功實施人體換頭手術,這將改變人類的未來。換頭手術非常複雜,需要一百個醫生,估計需36小時才能完成,成本達750萬英鎊,事後還要注射大量藥物抑制免疫力,以免出現排斥反應。
  • 當年「世界首例換頭」的小夥,還是位工程師,手術成功了嗎
    當年「世界首例換頭」的小夥,還是位工程師, 手術成功了嗎?大家都知道,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科學技術水平也是在不斷提高的。比如說人類的醫療水平,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提升。現在基本上已經可以實現,通過手術將置換病人身體內的器官。
  • 首例「猴子換頭」手術在中國完成,共耗資7000萬,猴子後來怎樣了
    而什麼事一旦讓人提起了興致,那自然就有被實現的可能。接下來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內容,就跟國內首例「猴子換頭」手術有關。而且有資料顯示,這個手術後來還獲得了成功。那麼,耗資7000萬給猴子做的換頭手術「成功」後,猴子後來怎麼樣了呢?不看真想不到!一、換頭手術研究的意義。有人覺得,搞什麼換頭手術簡直就是喪心病狂之舉。然而實際上,這種手術是有很重要的意義存在。
  • 世界首例換頭手術在我國進行,實驗者是腦死亡患者,如今怎樣了?
    人體能夠正常的活動少不了心臟和大腦的供應心臟移植已經是比較普遍的手術方式了,但頭顱移植一直是科學界比較難克服的治療方式,科學家和醫生也一直在嘗試實驗。在2015年的時候,就有科學家宣布將會進行世界首例頭顱移植手術。這個頭顱手術是義大利的科學家所操刀的,實驗對象是小狗,當手術完成後,這個小狗成功甦醒。
  • 「換頭手術」,忽悠了沒頭腦的人
    11月17日,義大利神經學家塞爾焦·卡納維洛(Sergio Canavero)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世界首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完成。「換頭手術」再度引發熱議。術後的「雙頭猴「存活9天之後死於排異反應。在經歷長達40餘年的沉寂之後,2013年,頭顱移植重回大眾視野。任曉平教授率領團隊進行了首次小鼠換頭實驗,並取得了部分成功。儘管術後的小鼠最長只活了一天,但換頭後的老鼠能夠脫離呼吸機進行自主呼吸。
  • 世界首例活人「換頭」手術,俄羅斯程式設計師自願參加,後來情況如何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的大門向人類敞開,將許多曾經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變成了事實,於是便有人提出了這個提議,要是將人的頭顱換成另外一個能否存活下來? 2017年便有一位科學家在全球招募志願者,希望可以幫助他完成這個實驗,結果還真有一位俄羅斯的程式設計師報了名,這麼多年過去了,這項全國首例活人「換頭」手術,最終的結果如何呢?
  • 世界首例頭顱移植手術在中國宣告成功,人體換頭將不再是夢!
    換頭,《聊齋志異》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妙手神醫陸判官給書生朱爾旦先是換了一個心臟,令其文思大進考中舉人,而後,當書生提到妻子不美時,陸判官為朱妻換上了一顆美人頭。換頭這一貫穿古今中外的科幻設定,如今可能成為事實,據外媒報導,一名身患霍夫曼肌肉萎縮症的俄羅斯男子欲將自己的「頭」交給一名義大利臨床醫生,以移植一副健康的身體,進行世界上首起「換頭術」。
  • 世界首例活人「換頭」手術,志願者是俄羅斯程式設計師,結果如何?
    一百多年前,就有醫生選擇動物進行換頭實驗,將一隻小狗的頭移植到了一隻大狗的身上,從而得到了一隻雙頭狗。這例以狗作為實驗對象的換頭手術發生於1908年5月21日,主刀醫生是美國芝加哥的古斯裡,他還為自己的實驗添加了圖片與文字。雖然移植的狗頭可以進行正常的生理反應,還有小幅度的動作,卻只維持了幾分鐘就僵化了。
  • 曾經的俄羅斯小夥,自願參加首例「換頭手術」,結果成功了嗎?
    甚至我們可以更換人身體裡面的一個器官,來保證人體的正常運行。這項技術被稱為器官移植,自從出現之後確實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雖然可能會在身體機能上出現一些問題,但是活下去才是最大的希望。曾經就有一位醫生提出了,希望通過換頭的方式來改善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就是把一個人的頭換到另外一個身上,聽起來這項手術的出現是匪夷所思的,其實從另一方面來說,換頭手術就像是器官移植一樣,只不過難度會更大,危險性也會更高,但是如果一旦成功將會造福人類。
  • 首例換頭手術在中國進行 手術細節曝光 難點在哪
    俄羅斯籍的斯皮裡多諾夫患有罕見的遺傳性疾病,他的肌肉停止發育,尋求頭部移植手術重拾生機(臺灣中時電子報)2015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賽吉爾·卡納維羅宣布2內將完成世界首例人類頭顱移植手術,引發外界關注。媒體援引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稱,手術計劃與大陸醫生任曉平率領的醫療團隊合作,「換頭」手術計於2017年12月在哈爾濱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進行。不過,消息一出,引發醫學界爭議,有醫生更認為手術結果有可能比死更難受。
  • 首例「換腦術」或將於2020年進行 2018年將「換頭」
    兩年前,義大利神經學家塞爾焦·卡納韋羅曾提出要進行「世界上首例頭部移植手術」而名噪一時。如今,雖然「換頭術」還未付諸實踐,卡納韋羅又提出了一個新計劃——「換腦術」。因為人的思維意識主要由腦部產生,人腦移植後的新複合體到底是誰,他的社會身份如何,都沒有明確答案。
  • 人類換頭手術的可行性是怎樣的?
    2017年便有1位科學家在寰球招募志願者,希望可以幫助他結束這個實驗,成績還真有1位俄羅斯的程式設計師報了名,這樣多年過去了,這項天下首例活人「換頭」手術,最終的成績如何呢?這1實驗結果的揭櫫,立即在世界的醫療範圍內導致了軒然大波,引來了許多權勢巨子醫家前來拜望,而這次實驗以後,眾人也是看到了手術樂成的希望。可儘管這次實驗樂成了,但要想在人類身上實行這個實驗,尚有很長的1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