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於十分優秀或早慧聰穎的人都習慣於用「天才」「神童」「大神」等引人矚目的詞來描述,但是,無論是多優秀的人,似乎這些形容詞都已經處於描繪的極點。但是,卻有這麼一個人,竟然獲得了人們一個十分不可思議的稱呼,那就是「神一般的人」,這個稱呼比起天才,更能表現出一個人的超脫非凡,而這個人就是圖靈獎設立以來首位亞裔獲得者,姚期智。
姚期智,一個祖籍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卻於上海出生的傳奇大師,生於1946年,在臺灣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期。1967年,才21歲的他就獲得了臺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後來更是在哈佛度過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僅用5年時間就拿下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然而到這裡才是這位神一般的人物與眾不同的專業生涯的開始。當時,剛剛拿下物理學博士學位的姚期智並沒有如一般人一樣選擇進入研究所繼續在物理中鑽研,而是陡然一轉,跨系選擇了計算機科學,於是他又在伊利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至此,物理計算機雙博士學位的他開始了自己在計算機領域的傳奇經歷。1975年到1986年之間,姚期智主要是在各大世界名校任教,但是任教期間他也沒有放棄鑽研計算機領域的一切。1993年,姚期智最先提出了量子通信複雜性的理論,並在短時間內基本上完成了量子計算機的理論基礎;而時隔兩年,他又提出了分布式量子計算模式,這個模式的提出對於量子算法以及通訊協議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他的付出與努力也得了美國科學院的認可,1998年任命他為科學院院士,他在偽隨機數生成、通信複雜度以及密碼學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因此還被授予2000年度的圖靈獎。什麼是圖靈獎呢?換個說法,圖靈獎就是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很多科學家的畢生追求目標,而姚期智是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亞裔,是我國的驕傲。
作為計算機界世界知名的傳奇人物,一直在國外做研究和教學工作,在2004年正式加盟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擔任全職教授,回國為我國計算機事業貢獻力量。並在清華設立了著名的「姚班」,採用的是精英教育模式,教學資源和老師都是最頂尖的,這個班出來的學生幾乎都是計算機的大牛人物,由此可見姚期智在計算機領域的地位。
對於學術,姚期智曾言專注與堅持的重要性,長期以來,堅持專注於自己的專業領域。而他在檔口,敢於拋棄物理學轉而選擇計算機科學的勇氣與決然也不是常人可比的,但正是這樣的勇氣與抉擇,才有現在的世界知名計算機大師,才有這神一般的人物的稱呼。
看完姚期智的故事,筆者覺得作為一個在臺灣成長起來的學者,而且能能在美國成為科學院的院士,擁有如此之多的榮譽,卻依然放美國的優越條件,選擇回到中國,全職做科研,為中國培養頂級的計算機人才。這樣一位有才、有德、愛國的學者,值得讓每一個中國人知道,也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