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科學家研製出可殺死微生物的移植物所用材料

2020-12-05 科普前沿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4月7日報導: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的專家開發出一種生物相容性材料,其特殊性質有助於對移植物進行消毒,這對外科非常重要。

顯微外科手術機器人成功對患者進行手術 SPUTNIK / VARVARA GERTIE

在現代移植外科中,存在兩個主要問題——移植物的緩慢成活率和其安裝部位發生細菌感染的風險。通過用刺激成骨細胞(患者的骨細胞)分裂的生物活性材料製成移植物可加大存活率。

要藉助於抗生素才能抵抗感染,但是細菌會迅速對抗生素產生抵抗力。這一問題要求創造新的有效方法來抵抗感染,例如,使用以其殺菌特性而聞名的金屬離子。

大多數現代移植物均由鈦製成,但鈦不具有生物活性和抗菌特性。

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的科學家研製出帶有銀和鉑納米粒子的基於鈦氧化物的鈦移植物塗層。這種材料可以使骨骼細胞的活性分裂平均加快12-20%,並且可以確保72小時後殺死多達100%的細菌,並防止形成細菌膜。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科學家打破美國記錄,研製出世界上最耐高溫材料
    俄羅斯最新研製的材料可承受4000°C以上的溫度,此前美國的記錄是3800°C。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 (МИСиС)材料科學家們研製出一種獨特材料,該材料可承受4000℃以上的溫度,成為世界上最耐高溫的材料。
  • 俄科學家研製出新型窗體太陽能電池用高分子材料
    據塔斯社報導,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和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化學所的科學家合作開發出一種能夠將普通窗戶變成太陽能電池板的高分子發光材料(光能集聚器),這種新型聚合發光材料,為進一步研製能夠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的發電窗體提供了潛在可能性
  • 納米牙體修復材料可永久「抗齲齒」!
    (原標題:納米牙體修復材料可永久「抗齲齒」) 來自莫斯科國立科技大學
  • 科學家研製出特殊材料 熱能轉換成電能
    北京時間14日 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NUST MISIS)節能中心的工作人員研製出了太空飛行器高效熱電發生器所需材料的經濟快速的製作方法
  • 科學家找到耐藥病菌剋星 深海微生物可殺死「超級細菌」
    英國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一種深海微生物能夠產生一種強力抗生素,足以殺死對許多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   據英國媒體日前報導,這種微生物是從日本海海底沉積物中發現的,它生活在水深300多米的地方,屬於放線菌家族。
  • 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拉伸材料:能發光 可自愈
    原標題: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拉伸材料:能發光 可自愈近日,據外媒《NatureMaterials》報導稱,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能夠發光和實現自我修復的新型可拉伸材料—— HELIOS,它採用的是氟彈性體+表面活性劑的「獨特混合物」製作而成,質感上很像是透明彈性橡膠板。
  • 新材料|歐美科學家研製出應變變色生物相容性材料
    新材料|歐美科學家研製出應變變色生物相容性材料 發表時間:2018/4/10
  • 俄科學家研製出新型質譜儀 可快速精準確定物質組成
    【環球網綜合報導】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MEPhI)專家研製出了新的雷射質譜儀運行方案,可直接確定材料的元素組成,而無需使用所謂的標準樣品。新方法可顯著提高分析速度,降低分析成本。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27日報導稱,MEPhI教授阿列克謝瑟索耶夫指出:"我們工作最明顯的實際價值在於,可能基於這種方案建造一個小巧、敏感、高效且價格有競爭力的無標準分析儀。"傳統的元素分析法需要繁重的樣品製備工作。如果所研究樣品為固態,例如在分析礦物時,就需將其溶解,而這需要花費時間,還可能汙染環境。
  • 俄學者研製出超硬材料可用於建造汽車車身加固板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1月27日消息 俄託木斯克理工大學新聞處通報稱,俄羅斯學者研製出超硬材料,可以用於建造汽車車身加固板。 照片 : MISIS隱形和超導:科學家創造未來材料託木斯克理工大學和彼爾姆理工大學學者共同參與了這種材料的研製工作。學者指出,這種材料的製造不需要稀缺、昂貴和有毒的成分,例如氧化鈷或碳化物。
  • 科學家研製出可伸縮觸感材料人造皮膚 【VOA慢速英語】
    科學家研製出可伸縮觸感材料人造皮膚 Researchers Create
  • 深海發現可殺死「超級細菌」微生物
    英國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一種深海微生物能夠產生一種強力抗生素,足以殺死對許多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據英國媒體日前報導,這種微生物是從日本海海底沉積物中發現的,它生活在水深300多米的地方,屬於放線菌家族。放線菌是一類介乎黴菌與細菌之間的微生物,是人類提取抗生素的主要來源之一。
  • 科學家開發出太陽能電池用新型聚合物材料
    科學家開發出太陽能電池用新型聚合物材料 發布時間: 2020-05-09 11:46:50   來源:科技部  作者:
  • 俄科學家研製出新型雷射質譜儀 可直接確定材料元素組成
    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的專家研製出一種新型雷射質譜儀,可直接確定材料元素成分,顯著提高了分析速度,及降低分析成本。研究成果發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雜誌上。
  • 英國科學家研究出微生物燃料電池及機器人
    英國的科學家日前研究出了一種微生物燃料電池,以及能夠自我供給功能的機器人,使得微生物成為一種未來的可持續性的能源。這種樣子笨拙的機器人可以將任何有機物質分解轉換成電能供自己使用,人們未來可以派它去條件惡劣的災區執行搜尋倖存者的任務,由於機器人會自動利用環境中的一切有機物為自己供能,所以不必像使用普通電池那樣擔心它能量耗盡。
  •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美國研製出可增強光線負折射率超材料
    本報訊 (劉文)近日,美國研究人員研製出了一種可增強光線的負折射率超材料,從而掃除了超材料在光學技術領域大展拳腳的根本障礙。新研究預示著,研究人員能據此研發出功能超強的顯微鏡、計算機甚至隱形鬥篷。   超材料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複合結構或複合材料。
  • 天津大學研製出高效混菌微生物燃料電池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學生團隊研發出的高效混菌微生物燃料電池,獲得了2015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金獎及該賽事最佳能源工程單項獎。   由於資源能源的匱乏,人們的目光由傳統風能、電能轉向更加貼近自然、廉價的微生物電催化,以工程理念經過不斷改進優化微生物燃料電池已成為近年來生物化工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 帶電石墨烯過濾器可捕獲並殺死空氣中的微生物
    現在,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由石墨烯泡沫製成的空氣濾清器,該濾清器可以用電流來殺死其捕獲的微生物。該設備使用由萊斯大學此前開發的雷射誘導石墨烯(LIG)製成。顧名思義,這種材料是通過用雷射將聚醯亞胺薄片切成薄片,使其膨化成泡沫狀的石墨烯製成的。
  • 英國科學家發明用尿液發電微生物燃料電池
    微生物燃料電池是一個能量轉換器,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將有機物質直接轉換成電(圖片來源:西英格蘭大學)北京時間7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的布里斯托機器人技術實驗室的科學家找到了一種利用尿液充當燃料進行發電的方式,成功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款採用這項技術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進而讓用尿液為手機充電成為現實。
  • 俄羅斯找到含有新限制酶的微生物
    新華網莫斯科9月13日電(記者魏忠傑)俄羅斯研究人員最近在貝加爾湖中發現了一些微生物突變種,其體內含有以前未發現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能夠將進入微生物體內的外來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切割」開,從而殺死病毒。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簡稱限制酶,最初於20世紀70年代在細菌中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