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生活方式截然相反的夫妻,是如何解決衝突的

2020-12-03 騰訊網

我和鹿sama在生活習慣上有一個小衝突,就是我喜歡「囤囤囤」,而她喜歡「扔扔扔」。

我會把我所有曾經擁有過的東西都保留著,喜歡把家裡塞得滿滿登登的;而一想到要扔掉它們就會覺得心疼甚至恐慌:「萬一以後還能用得上呢?」

而她則會定期扔掉家裡的舊物及閒置物品,並表示:「我一看到家裡堆滿了東西就無比焦慮和煩躁,喜歡看到家裡空曠而整潔,不能容忍雜物出現在我眼前。」

都是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人和人的差別怎麼就這麼大呢!為什麼有的人喜歡「斷舍離」,有的人又有「囤物癖」呢?

囤貨癖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幾乎所有動物都會有囤積的習慣,尤其是在那些覓食可能有困難的環境(如沙漠地區)或是時間段(如冬季),「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求生手段。

我們人類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古代儲存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我們會有冬天醃鹹菜、醃蘿蔔乾、灌香腸、風乾雞鴨魚肉的習慣,所以也才會有「腳下有糧,心裡不慌」的老話。

囤積物品,讓我們產生安全感、滿足感和富庶感,幫助我們對抗了物資不足的擔憂和焦慮。

但是話又說回來,很多人並不是單純的囤糧囤生活必需品,他們幾乎什麼都屯,甚至囤積的一些都是常人看來的「垃圾」(如下,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壞掉的家具部件、廢舊零件工具、廢棄金屬、廢棄電器部件……

購物袋、用光的瓶瓶罐罐、紙盒紙箱……

沒水兒的筆、舊說明書、舊報刊雜誌、舊硬碟……

舊衣服、不新鮮的食物……

很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囤積傾向,但是如果如果達到了一種非必須的、超出常人眼中合理範圍的,甚至是有點極端的囤積癖,可以算是一種「囤貨強迫症」。

根據美國DSM-IV的標準,這些行為可能是一種心理障礙,學名可以叫做強迫性囤積(compulsive hoarding)。這種囤積癖往往和自己不合理的焦慮有關:「萬一這個東西有用呢?」,「如果扔掉了,可能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即使在常人眼中看來,這些東西不會再起作用了,或者再需要用的時候再買就可以了;但在「囤積癖」者眼中,捨棄這些物品是非常令人身心不安的事情,總覺得「扔了就會用到」「用到的時候就很難買到」。

這種極端的囤物癖,也有可能和腦損傷有關。有神經心理學家發現,這種「病態」的收集癖是有其腦機制的,例如2005年在Brain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就指出,一些病人在前額葉損傷後會開始出現這些囤物的情況,具體可以看下面的腦圖,他們損傷的部位主要是內側和下側前額葉(mesial and inferior prefrontal region)。

有人可能會問了,這麼說來,我的「囤貨強迫症」是病嗎?得治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某種行為只要沒有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那就不用治。在很多有「囤積癖」的人(比如我)看來,囤貨是一件自得其樂的事情,何必要改呢?

什麼時候囤積癖會成為一個問題呢?就是當你找了一個酷愛「斷舍離」的老婆時……

斷舍離

與「囤貨癖」相對立的,那可能就是「斷舍離」式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首先,極簡主義的定義很廣,其開端可能來自於藝術設計和美學。後來慢慢拓展到了生活方式上,變成了一種生活哲學和一種價值觀。這種生活方式的興起也和19世紀經濟發展導致的拜物主義有關。為了對抗拜物主義帶來的崇尚奢靡、物慾至上等種種弊端,提倡環保、簡約、回歸本質的極簡主義又興起了。

《瓦爾登湖》這部作品,就很好地反映了極簡主義的一些思想:

生活簡化(生活必需品而非標籤化的奢侈品)

衣著簡化(滿足保溫、遮蔽的本質需求)

心理需求簡化(關注自己的內心需求,而非面子)

研究發現,這種「給生活做減法」的簡化的生活方式,對於人的身心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而我們今天主要談的是「極簡主義」的其中一個表現形式,就是以「扔扔扔」為典型行為的「斷舍離」。

「斷舍離」之所以能為身心健康帶來裨益,給生活滿意度帶來提升,主要可能來自於它對三個心理需求的滿足:

1、減輕認知的負擔

「斷舍離」看起來是在「扔扔扔」,是在「浪費」,但其實是在「整合」。

如果家裡東西堆得太多,好的壞的、新的舊的、有用的沒用的,都混在一起,很多時候有用的東西被一堆雜物淹沒了找不到,又會浪費錢去再買新的,導致家裡相同的東西出現好幾樣(例如,同樣的牛仔褲、同樣的保溫杯、同樣的剪刀、同樣的護膚品……)。

而且,家裡東西多了,不僅是會增加無形中的金錢花費,其實更會佔用你的很多認知資源,因為你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精力去整理、收納、分辨、回憶、查找

而當家裡物品少了,你需要經常使用的東西就放在那麼幾個固定的地方,取用的時候往往一目了然,那麼「整理」和「查找」這類事情,對你大腦的庫存佔用就會變得很少

2、釐清內心真實的需求

還是的,「扔」看起來是在「浪費」,其實是一個在釐清「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的過程。

沒有「扔掉」時痛徹心扉的肉疼,你就不會明白「這件物品我是真的不需要」。

物質的捨棄會讓人越發接近真實的內心,看清人、事、物的本質——我們真正需要的物品其實並不多,擁有物品和獲得幸福之間並沒有那麼緊密的聯繫。

多扔幾次,再遇到天花亂墜的商家宣傳,再想衝動消費或者跟風消費的時候,反而容易冷靜下來,轉而理智地選擇那些自己真正喜歡、真正需要的東西。

鹿sama的現身說法:

我曾致力於將叨叨昕打造成一個fashion型男。但是,通過把那些他不愛穿的、不適合穿的、閒置許久的衣服、褲子、鞋子統統扔光,我明白了——他是真的不願意當型男!他是真的不需要那些花裡胡哨的衣服!而我對他的認可和欣賞,也並不來自他的穿搭有多麼時尚!

所以再後來,我就不再給他買那些價格昂貴、華而不實的服裝,轉而在某寶上給他買100元3件的衣物,只要舒服、得體即可,在他的衣著上將簡化做到極致——讓衣物回歸到「滿足保溫和蔽體需求」的本源上。

現在,叨叨昕的夏季衣服7件,冬季毛衣4件,各季節鞋子不超過2雙,各季節外套不超過2件,就一個原則——保證有換洗的就ok了。

通過「扔」,我們理清了家庭服飾採購的需求——他不需要,我需要;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把衣櫥空間省出來,留給真正需要的人——我。將家庭支出中的置裝費進行更合理的分配——給我買。

其實不光是物品如此,審視一下生活,也是如此——無意義的社交、可有可無的投入、雖然不是理想選擇但考了也許有用的各種考試——捨棄掉自己並不真正需要的各種欲望,反而更加能關照到自己真實的需求。

3、把精力用在更值得的事情上

當你斷舍離到一定程度,你會發現,不僅家裡變得更整潔了,生活也會變得非常輕鬆和方便

比如把地面的地毯等雜物和裝飾物都清理掉之後,掃地機器人就變得非常適用(一覽無餘的地面上,掃地機器人不會被障礙物卡住);

比如把柜子裡的各種旅遊紀念品、小裝飾、毛絨玩具都扔掉之後,就省去了很多收納和擦灰的工作;

比如包包變少之後,就不會把時間用在各種翻包思索尋找「我的鑰匙和證件在哪個包裡來著」;

比如衣服只留下趨近同色系、同材質的,就免去了搭配、分開洗、甚至要送去乾洗的煩惱。

只留下當下用得上的、喜歡的東西。所有舊了、髒了、壞了、過期的、閒置的、不再喜歡的……全部處理掉;還有就是將書籍之類的都變成電子版的,也可以減少家中的收納需要;功能雷同或相似的物品只留一件(比如一塊香皂可以同時用於洗臉、洗手、洗澡等);囤貨只囤保質期長的日耗品(紙巾、垃圾袋等)。

這樣一來,家裡的空間變大了,家務的負擔變輕了,出門的時間變短了,空閒的時間變多了,我們就可以將這個多出來的時間和空間用在更值得做、更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上,比如看書、學習、養魚、種花,用來和伴侶、朋友交流、用於親子陪伴。

另外,來自La Trobe University的Wright等人的研究也發現,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可以給人帶來幾個方面的提升:

自主性(autonomy)的提升: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好處,極簡的生活讓你感到生活更加處於自己有條不紊的掌控之中,從而體驗到了更加強烈的自主感。

能力(competence)的提升:一方面,極簡的生活其實對於自律、自控的要求很高,其實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肯定。另一方面,因為極簡,你的認知負擔減小了,對於提升自我效能感也有幫助。

人際連接性(relatedness)的提升:極簡主義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你有更多時間去和生命中重要的「人」連接在一起,而不是和生活中的「物」較勁。

不過大家也要注意,這種極簡主義有一個限定語——主動的(voluntary)。記住只有主動進行的「斷舍離」才能帶來這樣的好處,而被動的「斷舍離」則不一定。就如同自我決定論(SDT)的要求一樣,這種行為必須有一種主動性。否則,你逼著一個「囤貨癖」去斷舍離,他感到的可能則是加倍的焦慮。

最後,推薦大家去看一篇New York Times的報導,標題就是「It’s Time to Say Goodbye to All That Stuff」。

啊還有,至於我倆在「囤」和「扔」方面的衝突,後來我們是這樣協調的:劃分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在叨叨昕的勢力範圍內,可以為所欲為囤得櫥滿櫃滿;在鹿sama的勢力範圍內,可以喪心病狂扔得毛幹血淨。

相關焦點

  • 專家支招:如何解決夫妻冷戰
    專家支招:如何解決夫妻冷戰有鑑於爭吵巨大的殺傷力和微乎其微的建設能力,美國婚戀情感專家哈爾·朗克爾和珍妮·朗克爾夫婦提出了「零吼叫」的新理念,但是與那些建議「多多關注對方的需求」的情感專家們不同,朗克爾夫婦指出:在面對衝突時,應該保持冷靜,首先要關注和直面自己的需求,才能找到解決「吼叫」的辦法。
  • 這兩生肖做夫妻,有福了!日後財源廣進,福氣滿滿,註定要發達!
    一個家庭的興衰榮辱離不開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根據生肖命理推算下面這兩生肖做夫妻,有福了!日後財源廣進,福氣滿滿,註定要發達!生肖虎和生肖兔做夫妻,有福了!如果這兩個人能夠成為夫妻的話,兔主內虎主外,做事會順風順水,財富只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多,另外相互敬佩寫欣賞的兩個人生活,不會衝突,互補的性格,讓他們的婚姻生活非常幸福,日後財源廣進,福氣滿滿,註定要發達!生肖鼠和生肖馬做夫妻,有福了!
  • 科學研究表明,經常詢問自己2個問題,是改善夫妻衝突的關鍵
    每對夫妻在一段感情中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即使是最幸福的夫妻也會打架、會吵紅了臉。科學表明,時不時地問自己兩個問題,是改善夫妻關係和更有效解決夫妻之間衝突的關鍵。那麼能夠讓感情更牢固的兩個問題是什麼呢?這兩個問題來自《社會心理與人格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
  • 如何應對不同的衝突?直接反應了一個人的底層能力高低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面臨著衝突,與父母、與伴侶、與同事、與朋友等等,凡是與我們接觸過的人,仔細想想,其實都或多或少的有些衝突,而這些衝突也在不斷解決中,良好的解決方式使得你們之間的情誼變得更加鞏固,而錯誤的解決方式在累積過後,會導致最終的破裂。為何當下社會離婚率越來越高,其實歸根到底,是婚姻雙方對於衝突的解決方式的把控越來越不到位。
  • 連無線路由發生地址衝突 該如何解決?
    當我們購買無線路由器後,將它接上網線和電腦後,在電腦屏幕的右下角可能會發現有「IP位址與網絡上的其他系統有衝突」的三角提示符出現,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又該如何解決呢?一起來了解下吧。彈出「IP位址與網絡上的其他系統有衝突」的系統錯誤提示符(紅框內)    這就是發生IP位址衝突現象了
  • 人們常說有「夫妻相」的夫妻生活中相處會比普通夫妻更和諧嗎?
    生活中有夫妻被稱為有「夫妻相」,那「夫妻相」一說從何而來呢?有科學依據嗎?夫妻相的意思是,兩個人在一起久了,生活習慣會趨於一致,表情動作互相模仿,最後會越來越像。在科學方面,生物學家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研究發現,人的基因不會因為吃了什麼二發生轉變,但是人的外貌等第二特徵與生活方式存在著很大的關聯。你平時吃的哪些東西,行動如何,心理狀態都會慢慢地通過你的外貌呈現出來。所以就有「面有心生」的說法。
  • 與現代人及時行樂截然相反的古埃及人世界觀——死後享樂
    古埃及人堅信有來世,他們認為人生分為幾個階段,在人間的這幾十年只是人生中很短暫的一部分,人死後前往的來世才是永恆的,活著只是為了給死後做準備。最初,來世是法老的專用,普通人是沒有資格進入來世的,而普通人獲得永生的唯一機會就是為王室效忠,以換取法老的恩賜。
  • 各位明星的字:楊冪秀氣,唐嫣大氣,唯獨她的字和性格截然相反!
    各位明星的字:楊冪秀氣,唐嫣大氣,唯獨她的字和性格截然相反!在許多人的心中一直都相信「字如其人」這句話,雖說現在的網絡比較發達,有許多的人也是直接就在電腦上開始了寫作,但是有許多人在平時也是依舊苦練自己的字體,不過像那些在我們印象中光鮮亮麗的各位明星的字體究竟如何,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 兩個人都犯太歲,一年的遭遇卻截然相反!算命先生一番話我才明白
    對於一知半見的人來說,常常對「太歲」頗為敬畏,而對於命理一竅不通之人,又常常覺得這都是些騙人的把戲。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對於這一事物了解太少,所以才會有種種不一而足的反應。當時這個老人一來銀福閣,單單從穿著打扮面相上看,就能看出生活狀態不是很好。劉師傅看了她的八字,足足半天之後才嘆氣搖頭問她:「雖然四柱有情,五行有救,可是你卻看上去這輩子過的很不好啊。」這個老奶奶大概也是懂犯太歲的事情,十分擔憂的問:「我每次犯太歲就有大災,實在是擔心怕了,您說明年還會這樣嗎,有沒有什麼辦法?」
  • 家庭夫妻關係對「ADHD"兒童的影響
    很多粉絲想了解蘋果的成長環境以及我們這個家庭的關係,這個問題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因為我們在接觸很多ADHD孩子家庭中發現有很多矛盾衝突具有共同點,其中家庭氛圍中夫妻關係是非常值得重視的一個方面 在蘋果出生前,我和蘋果媽媽之間幾乎沒有什麼矛盾衝突,但我們背後的兩個家庭因為生活背景不同,文化層次差異,以及各自母系佔主導地位的家庭模式,導致我們夫妻之間是有爭議的,蘋果的奶奶和外婆一直是相互不屑的
  • 冥王星表明詭異氣象,和地球截然相反,卻造就了相同的現象
    在這種情況下,它是如何在自己的山脈上積累這麼多甲烷的呢?在地球上,隨著海拔的升高,溫度會越來越低,這是絕熱冷卻造成的結果。簡單描述就是:隨著空氣越來越升高,由於氣壓減小,氣體體積也隨之膨脹,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外做功,最終在宏觀上就會表現為溫度的下降。我們平時看到的雲層、雨雪等氣象,也基本上都是在絕熱冷卻的原理下形成的。但是,在冥王星上卻恰恰相反。
  • 情侶夫妻能否長久,在婚前就「命中注定」了,這些小細節暴露答案
    因為在結婚以後生活更多的是柴米油鹽醬醋,同時兩個人需要給予對方很多的包容理解和付出,但若是兩個人彼此對對方都沒有足夠的了解,很快兩個人的生活就會充斥著很多的衝突和矛盾。若想要減少衝突的矛盾,在談戀愛的過程中了解彼此之間對感情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因為每個人的個性習慣以及從小的經歷都各不一樣,所以對於感情的觀念也會有很大差距。
  • 跟童話截然相反!現實中的小美人魚,備受欺辱被上百人殘酷對待
    很多的孩子從小都是聽著各種童話故事長大,並且幻想著自己能夠成為其中的王子公主,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就比如說《小美人魚》就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我們都知道童話跟現實並不是一樣的,現實中當然不存在美人魚這種生物。但是因為《小美人魚》這個童話的影響力比較大,所以在丹麥就有人為其鑄造了一個小美人魚的雕像。
  • 截然造句和解釋_截然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截然(jié rán),副詞。近義詞有:完全,全然。態度嚴正的樣子。[沙汀《淘金記》:「根本就沒有這回事!』他又截然地加上一句。」]界限分明的樣子。[冰心《寄小讀者》:「我當然不是提倡迷信;偶像崇拜和小孩子扮演神仙故事,截然的是兩件事。」]
  • 楊超越回應質疑,說得相當霸氣凸顯氣場結果卻截然相反!
    2日,創造101楊超越回應質疑一事成為熱門話題,繼而我們也從中看到村花霸氣的一面,只是沒想到所得的結果截然相反,並沒有達到預期反倒令質疑聲更甚。此外,據最新消息報導,楊超越在最新排名中位居第二,而人氣選手吳宣儀退居第三。
  • 《解決衝突的關鍵技巧》如何抑制本能反應,用理性思考去處理事情
    今天給大家解讀的這本書叫做《解決衝突的關鍵技巧》,副標題是「如何增加你的有效社交」,這是一本社交類的工具書。作者叫達納·卡斯帕森,是一位衝突調節的專家,你可能覺得奇怪,怎麼還有專門調節衝突的專家,其實不但有,而且還有這門專業呢。
  • 如何解決夫妻相看兩厭問題?看完這兩點就明白了!
    婚姻夫妻之間,經過一段時期磨合後,慢慢習慣對方,在之後的日子裡,會慢慢出現一段時間的倦怠期,這種倦怠恰恰來自於雙方的彼此習慣。如果在倦怠期處理不好之間的關係,那麼很容易發展到相看兩厭的階段。夫妻到了相看兩厭的階段,基本上就已經過了連爭吵都覺得多餘的麻木狀態,冷戰成為生活中的常態。發展到這種地步,夫妻該如何應對呢?一、夫妻中一方及時用心提出深度溝通的建議。1、一定要提示對方這次溝通的重要性,雙方合適的時間確定好,而且時間要定得足夠。
  • 晨星 | 解決團隊「衝突」打造高效團隊!
    你的團隊如何處理衝突?如果衝突處理不好會發生什麼?如果真的發生衝撞,對團隊會有惡劣影響嗎?如何改造這個團隊,你有什麼建議?步驟2:創建有趣的基於培訓的解決方案設計一個有趣的培訓,讓每個參與者都能獲得有價值的信息。
  • 價值的體現說「應該如何生活」必須嗎?
    (四)刺蝟揪住狐狸施特勞斯在攻擊社會科學之前,首先作出了與伯林相同的宣稱:只有政治哲學才能觸擊人類生活中不可解決的問題。施特勞斯同樣以為,人類的價值衝突無法解決:比如啟示真理與理性真理的衝突、哲人理性與民眾信仰的衝突、古典哲人與現代哲人的衝突等等。不過,與伯林不同,施特勞斯相當具體、深入地進入到人類價值衝突的實際情形之中,而非僅僅指出衝突無法解決這回事情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