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漲幅最大的板塊是【煤炭】板塊,老早以前就說過「煤飛色舞」「油飛色舞」及其背後的邏輯,也分析了美股科技板塊的上漲與國內【釀酒飲料】板塊上漲的邏輯。在此前的午評【美元有「毒」,人民幣升值太慢!】中就明確了美聯儲開動印刷機對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可能帶來的影響,商品價格的上漲並不是因為商品數量稀缺,而是因為美元的量化寬鬆導致貨幣的海量供應引起的。貨幣像水一樣流向價值窪地,只是中米選擇了不同的蓄水池,現在已經看到水流向科技概念和醬香概念的結果,那麼下一步會流向哪裡是我們要重點研究的!
我國不僅是煤炭進口第一大國,還是煤炭生產第一大國,我國煤炭進口的主要來源國有4個,分別是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及蒙古。而煤炭是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第三大出口商品,但是受兩國對疫情認知不同的影響,中國就不斷在宣布對於澳大利亞產品的進口限制,從大麥開始再到鐵礦和煤礦,畢竟沒有哪一個金主願意去討厭他的商家那裡消費。反觀,俄羅斯能源部11月公布的數據已顯示,今年前6個月,俄羅斯對華煤炭出口量同比增長了10%,達1625萬噸。合則兩利!錢花到哪裡都是花,不花到國外花在國內,既能創造就業,又能拉動內需何樂而不為呢!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電聯,佔比系計算所得)
周五還有一則消息就是南方電力吃緊,湖南、江西屬於電力供應偏緊,而浙江則是出現了限制用電的情況。從上圖中能看到,我國電力能源構成比例中,火電佔比雖然逐年下降,但是總量還是在不斷上升的。火電主要通過燃燒動力煤進行發電。也就是說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耗中佔非常重要比例,但這幾年因為供需側改革以及不斷推動清潔能源的政策,導致國內煤炭行業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從煤炭板塊指數我們也能看到,在2007年9月的高點1390.80之後一直處于震蕩下行的走勢。
能夠裝進貨幣的蓄水池有很多,但是他們之間有很大的區別。例如科技概念容量大,彈性也大,只要能畫出餅來可以說潛力無限!而把能源和礦產當做貨幣的蓄水池,也具有容量大的特性,但是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想像空間有限,一旦大量湧進導致價格飆升會嚴重影響下遊產業鏈的生存和發展,甚至最後傳導到人民日常生活中,導致物價上漲!但是從目前的邏輯來看,無論是「煤飛色舞「還是「油飛色舞」,在連續多年的低迷之後,都有「舞起來」的需求和可能性,但是一定要明白他們與科技概念和醬香概念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