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海洋保護區是保護海洋生物及其棲息地、重建海洋生物多樣性、修復海洋生態系統和維持重要生態服務的關鍵工具。並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國際間組織、研究機構和NGO等,基於科學家的建議,呼籲和支持在2030年之前保護全球至少30%的海洋。
海洋冷知識
海洋對全人類,乃至全世界所有生物有著根本性的意義。海洋覆蓋地球表面71%的面積,蘊含著地球97%的水資源,對氣候與溫度調節起決定性作用。海洋中藻類的光合作用產生了地球上50%的氧氣。海洋是地球生物的搖籃,海洋棲息地佔全球生物生存空間的90%。
海洋現狀
人類活動直接或者間接地威脅到海洋生態系統,這其中包括碳排放、農業牧業排汙,濱海旅遊、港口和海灣開發、城市開發、採礦、漁業捕撈、水產養殖、石油化工等。
生活汙水、動物排洩物和廢料、農田徑流中過高的營養鹽最終都流入海洋,導致沿岸水體出現赤潮,形成缺氧的「死亡之海」,導致大量海洋生物,生態系統也隨之崩潰。
塑料汙染可謂人類給海洋帶去的最糟糕的破壞了。根據美國喬治亞大學的研究表明,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達上千萬噸。每分鐘就有一卡車的塑料垃圾倒進海中。
最終受害者是自己根據國家海洋局檢測的結果表明:我國海洋漂浮垃圾91%來自陸地,海灘垃圾86%來自陸地,60%-80%的海洋垃圾是塑料類。這些海洋垃圾主要分布在旅遊休閒娛樂區、農業漁區、港口航運區及鄰近海域。而我們丟棄的這些垃圾最終也將以另一種形式反噬回我們自己身上。
我們青年該怎麼做呢?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海洋使用者,尊敬大海,永遠不要往海中投擲垃圾,離開海灘時帶走垃圾,並且幫助收走他人遺留的廢棄物。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特別是一次性塑料用品,例如塑料瓶、塑膠袋和塑料吸管。綠色出行,減少碳排放。多學習,多宣傳海洋保護知識,一起捍衛我們的藍色星球。
全國誠招環保調研員,有意從事「環保」公益性工作,熟悉我國「環保」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從事過執法或法制相關工作,基本網絡操作熟悉的公民均可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