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勞動模範丨韓利萍:用毫釐不差的精準託起火箭騰飛

2020-12-17 長治日報

11月24日,韓利萍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十分激動!無比光榮!帶著這份榮譽,我將繼續為建設航天強國作出自己的貢獻。」她說。

作為519廠的一名數控操作工,韓利萍從一個普通女工成長為如今的特級技師、大國工匠、全國勞動模範。她刻苦鑽研、勤學苦練,一次次突破自我,先後攻克了「神舟飛船」「探月工程」「長徵五號」「長徵七號」活動發射平臺等任務的加工難題,以毫釐不差的精準,託舉起火箭的騰飛。

近30年,跟韓利萍一批進廠的很多人都轉崗了,但她仍堅守在生產一線;近30年,韓利萍從未停止過學習,一絲一毫,精益求精。她憑著執著、堅韌、勤奮、鑽研,埋頭於三尺銑臺,突破了一個個不可能,為航天事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與心血。

下笨功夫學技術

1991年,20歲的韓利萍高中畢業後進入519廠,循著父親的足跡,成為一名航天人。由於沒上過技校沒受過正規訓練,韓利萍甚至連圖紙都看不懂,經常幹廢活兒,沒少哭鼻子,也沒少挨師傅的訓。

有一次在家做晚飯,韓利萍突然想起白天加工的一份圖紙,手裡的菜刀不自覺地跟著思緒遊走起來,就把土豆切成了不明形狀的一個一個塊狀。為什麼不能用這些土豆和蘿蔔切出零件的模型,這樣不就可以幫助自己更直觀地消化理解圖紙了嗎?於是,從那一天起,韓利萍家的餐桌上每天都有一些這樣奇怪的「菜」。韓利萍說:「入廠時基礎差,只能白天幹活,晚上學習,自己就是靠著這樣的笨功夫,讓技能往前邁了一大步。」

2000年初,航天裝備迎來全面升級換代,519廠引進第一臺數控銑床。上過高中的韓利萍幸運地成為第一批操作數控工具機的工人。不懂編程,就從頭學起,看不懂零件內部結構圖,就用土豆、蘿蔔削出模型,一遍遍琢磨。為了弄懂一個指令代碼功能,韓利萍翻著說明書在工具機邊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為了解決宏程序的邏輯問題,韓利萍騎車一個多小時跑到職業院校去請教老師;為了攻克零件的加工變形問題,韓利萍通宵達旦反覆做切削試驗,不達目的不罷休…… 幹一行,會一行,精一行,經過幾個月的學習,韓利萍終於徹底掌握了數控工具機的操作。

勇於攻關破難題

發射「天舟一號」的長徵七號火箭,重量達到600噸,而託舉火箭騰飛的是一雙巨大的手——發射平臺。在它身上的4萬多個零件中,最關鍵的零件是韓利萍負責加工的控制閥,它的加工精度是火箭精準入軌的基礎。

別看這個零件個頭小,但它可是大力士,火箭加注燃料以後一直到起飛前,將近600噸的重量,就靠這個控制閥驅動液壓系統進行控制,承擔火箭發射前姿態調整控制的重擔。

閥體類零件孔系達70多種,且在內部複雜交錯,每一個閥孔的加工精度都必須控制在2絲以內,相當於兩根蠶絲粗,加工粗糙度僅有1.6微米。也就是說,它的公差相當於人頭髮絲的1/3,超過這個範圍,就可能導致火箭發射無法準確入軌。要求精度高、工藝複雜,加工難度可想而知。

更難的是數控工具機19把刀具一次裝卡,73個孔要在兩天之內不停機加工完畢。韓利萍說:「這個零件精度要求太高了,廢一個就全部都廢了,每一步都得非常小心。」上萬條程序一步都不能錯,73個孔加工出來都要毫釐不差。

為了攻克這一難題,韓利萍反覆調整加工方案、不斷優化切削參數、摸索刀具磨損規律。

那段時間她走路也在琢磨、睡覺也琢磨,甚至吃飯時突然想到新點子,撂下碗筷就要跑回單位做試驗。「曾經一段時間,家人還以為我『魔障』了。」

通過近3個月的反覆試驗、摸索,在大量的切削數據中,韓利萍終於找到了癥結所在,整理出各種刀具的磨損曲線,提出確定了新的工藝方案。最終,韓利萍有效解決了長徵七號發射平臺閥體孔系公差邊界範圍窄、冗餘空間小的難題,實現了對整個工藝過程的精準掌控,將火箭發射平臺上的關鍵部件加工合格率,從之前的20%提高到了100%。保證了產品狀態穩定質量可靠,實現了火箭精準入軌,為我國圓滿完成空間實驗室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毫釐不讓求極致

工具機轟鳴,數控工具機前,韓利萍用手摸著剛生產的零件,有無刀紋,粗糙度是否合格?她一摸便清楚。一毫米,對於常人而言可以忽略不計,而在韓利萍眼中,一毫米就是一百絲。

航天無小事,成敗在毫釐。百分之一毫米的絲和千分之一毫米的微米才是韓利萍心中的尺寸。韓利萍說:「這麼多年,我一直都在跟我的工具機做『閨蜜』,一路走來付出很多,走的路也比較笨,但收穫了技術,收穫了自信。比如,每把刀的切削狀態是不一樣的,它會引起震動的頻率也是不一樣的,就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他要把人的脈搏,去感覺它是不是正常。」

即便是在聲音嘈雜的車間裡,韓利萍也練就了一身「絕活」:通過聆聽工具機及刀具的聲音,觀察鐵屑顏色、形狀和工件表面,她能準確判斷出工具機和刀具的運轉狀態。通過提前發現異常情況,避免刀具損傷和零件變形等問題發生,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可靠。

聽聲音,看鐵屑,研究琢磨編程,憑著多年積累的經驗,韓利萍一次次突破自我,攻克多項加工難題。2015年,韓利萍所在的車間承擔了某重點裝備產品本體加工任務,該零件為大型複雜鋁鍛件,由多種複合曲面組成、且深型腔結構較多、銑削難度大,有著近乎苛刻的尺寸控制要求。韓利萍帶領攻關團隊仔細分析零件特點,攻克了一道道難關,最終形成了一整套合理的加工方案和工藝參數,實現了連續32個批次一次交驗合格率100%,確保了產品按時保質交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儀式上,韓利萍參與製造的6型裝備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傾囊相授帶隊伍

2005年,韓利萍當上班組長,在鑽研業務的同時開始琢磨團隊管理。在她的帶領下,班組形成了目標同向、同步推進、和諧共進的「動車文化」;建立起精益生產班組三級指標精細化管理考核體系,進一步精細化控制質量,《降低導向滑塊加工用時》《提高基座的合格率》《提高中央殼體的一次交驗合格率》和《提高本體的合格率》等一批QC成果均獲得了山西省優秀QC成果獎、航天優秀QC成果獎和全國優秀QC成果獎。韓利萍還建立了自己學、結對學、集體學「三位一體」的學習模式,辦好「培訓課堂」和「交流課堂」,親自講課示範操作,答疑解惑。

此外,韓利萍在班組內設立創新基金獎,先後帶領大家破解多項產品薄弱環節和關鍵環節的加工瓶頸,在鍛造鋁合金複雜零件五軸加工和數控高速切削等方面已經形成了較強技術優勢。僅2012年至今,依託韓利萍班組建設的「韓利萍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就實現技術革新300餘項,成功申報並獲得11項國家專利,培訓交流400餘次,平均提高效率40%以上。

如今,「韓利萍班組」已成為院班組建設示範基地。這個平均年齡32歲的年輕團隊,先後獲得「山西省十大學習型先進班組」「山西省青年文明號」「山西省工人先鋒號」「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狀」;連續三年榮獲院 「神箭金牌班組」稱號,獲航天科技集團「航天金牌班組」「六好班組」,並先後被授予「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 「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全國學習型先進班組標兵」「全國工人先鋒號」等稱號。在韓利萍的悉心帶領下,一支作風優良、技術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成長起來。

相關焦點

  • 長治經開區2人當選全國勞動模範
    ——長期擔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治清華裝備公司數控銑工班組組長、「韓利萍班組」組長,受聘擔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首席技能專家、「國家級韓利萍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先後參與填補國內空白的幾十種國防重點型號產品和新一代「長五、長七」火箭發射平臺數控銑削規範及操作方法,實現創新攻關300餘項,累計創效2000多萬元。
  • 我省70人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稱號 - -山西日報數字報
    本報訊 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我省70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受表彰,馬黎明等47人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鄧存寶等23人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 記者見面會丨李國鵬: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精準測繪技術為群眾提供便利
    致敬模範丨李國鵬: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精準測繪技術為群眾提供便利西部網訊(記者 蘇靜萌)11月24日上午,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陝西63人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今天(11月25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記者見面會,邀請到5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 華農女教授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教授、溫氏股份副總裁兼肇慶大華農公司董事長陳瑞愛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出席大會接受表彰。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是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做出重大貢獻者的榮譽稱號。陳瑞愛從事動物疾病防控科研二十餘年,在病毒免疫和致病機理、疫苗研製、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尤其在成果產業化研究方面成績突出。
  • 祝賀溫志芬董事長、陳瑞愛副總裁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溫氏股份董事長溫志芬,溫氏股份副總裁兼肇慶大華農公司董事長陳瑞愛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出席大會接受表彰。溫志芬董事長和陳瑞愛副總裁同時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這項國家授予勞動者的榮譽,是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他們艱辛奮鬥、勞動奉獻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溫氏股份為推動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帶領合作農戶奔康致富,保障肉類食品安全,開拓創新、實幹擔當的企業精神的褒獎。
  • 中國運載火箭總把關人崔蘊作為濱海新區唯一一位全國勞動模範代表到人民大會堂參加表彰大會
    原標題:「我是代表總裝團隊獲獎」崔蘊(左)和總裝團隊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天津航天長徵火箭製造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副主任崔蘊作為濱海新區唯一一位全國勞動模範代表到人民大會堂參加表彰大會。「很激動、很振奮!」回想起兩天前參加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時的場景,崔蘊依然情緒激昂,他說:「能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的榮譽,我感到非常榮幸!」已把火箭的結構「刻」進腦海1990年7月12日,崔蘊經歷了生死考驗。
  • 華電集團系統6名幹部職工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 公司系統6名幹部職工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2020年11月24日上午,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探訪閱兵訓練場丨武警部隊方隊:毫釐不差走實每一步
    他叫齊曉光,曾是武警國旗護衛隊擎旗手,現在是方隊第一排面的基準兵,蒙著眼睛踢正步就是為他量身定做的,訓練其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精準的方向,準確的步幅。央視記者 張彥:不讓隊員白流一滴不該流的汗,不讓方隊多走一步不該走的彎路,用最小的訓練代價,採取科學的訓練方法,取得最佳的訓練效果,這是周勇和崔曉偉始終堅持的宗旨。進入合成訓練階段以來,武警部隊方隊在集訓點組織的三次考核會操中,均得到「優勝方隊」的流動紅旗。
  • 海南省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先進事跡
    勞動模範是民族的精英、國家的棟梁、社會的中堅和人民的楷模。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海南共有38人受表彰。其中,全國勞動模範26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2人。他們是來自海南各行各業的傑出代表。
  • 種出綠色種出有機 淮濱這個「全國勞動模範」不一般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郝昱瑋 史敦月 劉禮凱 胡耀勻)「幸福來得太突然了,能當選全國勞動模範,真是想都不敢想。」回到老家,淮濱縣綠色恆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明勤還沉浸在11月24日上午,「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的興奮中。
  • 有一種美,精準於毫釐之間
    有些美,鋪陳於渲染之中有些美,陳設於意境以上還有一種美,精準於毫釐之間:無論你是否是自動機械手作的擁躉,還是單純著迷於機械之美,抑或只為蒸汽朋克魅惑而來,有一點確鑿無疑,越是繁複迷人的呈現,背後便越是精準的設計和計量……小玩樂尚且如此
  • 全國勞動模範林玉登:與0.01毫米「較真」26年
    林玉登用設備檢測模具產品的高精密度輪。記者 歐陽進權攝  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吳丹紅  位於貴州的「中國天眼」被譽為「全球第一天文望遠鏡」,你可能不知道支撐天眼的1.9萬多根桁架結構軸是福州人生產出來的;「神六」「神七」飛天也有這位福州人的貢獻……他就是剛剛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的林玉登。
  • 正大天晴藥業集團總裁王善春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1689人「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授予804人「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正大天晴藥業集團總裁王善春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 張掖1名全國勞動模範進京接受表彰
    >舉報   ▍來源:愛張掖 ▍編輯:晴天 ▍審核:晨晨  中國張掖網訊 11月20日上午,張掖市全國勞動模範李玲啟程進京
  • 我市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今日返韶
    「這次獲評全國勞動模範,我感到十分光榮,這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動力,今後我將繼續立足崗位,為社會勇於貢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全國勞動模範鍾韶說道。、辛勤耕耘的農村致富帶頭人,樂昌市九峰鎮綠峰果菜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潘國平;有兢兢業業、甘於奉獻的獻血標兵,市中心血站獻血服務科副主任技師李慧文,他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動人讚歌。
  • 草原上的「兒子娃娃」——記全國勞動模範吉恩斯·索裡坦
    多年來,吉恩斯從事畜牧生產和加工工作,不怕苦,不怕髒,用辛勤的汗水改善自己的生活的同時,從不吝嗇對別人的幫助。2014 年,一村民因高血壓後遺症需長期接受治療,高額的醫療費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孩子也面臨輟學。
  • 切割而進,爛泥溝的採礦工——記全國勞動模範忙德書
    切割而進,爛泥溝的採礦工——記全國勞動模範忙德書 2020-12-01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松公司總裁曲道奎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1月24日上午,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新松公司創始人、總裁曲道奎博士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與全國2000多名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一道,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會見。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5年評選一次,是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做出重大貢獻者的榮譽稱號。
  • 星宇股份吳宏勝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勞動託舉夢想 奮鬥書寫華章 吳宏勝 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