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見面會丨李國鵬: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精準測繪技術為群眾提供便利

2020-11-29 澎湃新聞

日前,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

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受到多家媒體的關注

小編匯總了各方媒體的報導

一起來看李隊長的故事

西部網:致敬模範丨李國鵬: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精準測繪技術為群眾提供便利

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陝西省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記者見面會。

西部網訊(記者 蘇靜萌)11月24日上午,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陝西63人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今天(11月25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記者見面會,邀請到5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見面會上,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以下簡稱「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分享了自己多年在崗位上的測繪故事。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長李國鵬。

李國鵬到國測一大隊工作至今已有20年,他和隊友們始終堅持在一線從事測繪工作,足跡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承擔了國家多個重大測繪工程。

李國鵬表示,測繪工作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比如:珠峰有多高?長江、黃河、長城有多長?千年古都西安到首都有多遠?國土面積有多大?祖國的疆域有多遼闊?這些眾多精準的地理信息數據不是天然而生、歷來就有,而是通過測繪技術人員的細緻測繪而獲得。

同時,測繪工作也給每個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比如出行用的汽車導航、位置共享服務,都是由測繪技術位置服務的技術支撐。測繪工作也在我國經濟建設和各方面發揮了先行性保障作用。「從地圖產品、汽車導航、國土規劃、城市規劃、國土資源管理,大到衛星定位導航、邊界劃定都離不開測繪技術保障和支撐作用,測繪已經融入到社會各個行業之中,大家所熟知的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港珠澳大橋,都是精準測繪技術提供建設保障作用。」李國鵬說。

「我們大隊1954年建隊,66年來曾兩下南極、7測珠峰、39次深入內蒙荒原、51次到達新疆沙漠腹地、52次進入西藏無人區,徒步行程超過6000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1500多圈。」李國鵬說,測繪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從東海之濱到青藏高原,從南沙群島到塞北漠河都留下了測繪人的足跡。今年5月27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使用國產儀器,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克服了高原缺氧極端惡劣天氣,最終完成國家交給測繪人的重大任務。

華商報:帶隊完成珠峰高程測量,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11月24日上午,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在表彰大會上,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國測一大隊)隊長、黨委副書記李國鵬光榮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華商報記者了解到,李國鵬帶領技術團隊,緊盯科技前沿,不斷轉化發展動能,在他的主導下,國測一大隊先後承擔了一系列科研項目,榮獲國家及省部級多項測繪科技進步獎及優秀測繪工程獎。2020年,他所參與科技項目「中國高精度數字高程基準建立的關鍵技術及其推廣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該項目成果躋身世界一流行列,廣泛用於國土、規劃、水利、交通等領域。

在國家重大項目「2020珠峰高程測量」任務實施中,李國鵬作為項目現場總指揮,全程參與方案制定、技術設計、儀器設備研發、現場測量指揮等一系列工作。在登頂測量最艱難的時刻,他激勵全體隊員保持信心,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頑強拼搏;第一次在珠峰高程測量中全面應用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一次實現珠峰峰頂測量儀器設備全面國產化;第一次實現人類在珠峰峰頂開展重力測量……最終圓滿完成了黨和國家交給的重大任務。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是中共中央、國務院為表彰在各行各業中愛崗敬業、勇於創新、品格高尚、業績突出的先進模範人物而頒發的獎項,是中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最高獎項之一,祝賀獲獎的李國鵬隊長!向所有奮戰在一線的勞模工匠和堅守在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們說一聲「你們辛苦了!」

三秦都市報:今天下午陝西舉行了一場全國勞模事跡分享會 關鍵詞詮釋勞模故事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石喻涵 代澤均)弘揚勞模精神,凝聚奮進力量。11月25日下午,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的代表,走進陝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記者見面會,分享他們平凡崗位上的勞動之美、精彩創造和幸福故事。

人物:李國鵬

關鍵詞:責任

珠峰登頂只剩下最後一個窗口期,一旦失敗意味著備受關注的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項目告吹。大家壓力很大,身為總指揮的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長李國鵬壓力更大:「已經衝頂兩次了,各個營地的給養、保障、氧氣都有一定的損耗。我們沒有多想,心裡只有一個信念——肯定能完成。」

2020年5月27日2時10分,8名登山隊員從海拔8300米的珠峰突擊營地向頂峰進發。經過近9個小時的奮戰,最終在上午11時許站在了珠峰最高點。

在登頂測量最艱難的時刻,李國鵬激勵全體隊員保持信心,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頑強拼搏;第一次在珠峰高程測量中全面應用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一次實現珠峰峰頂測量儀器設備全面國產化;第一次實現人類在珠峰峰頂開展重力測量……最終圓滿完成了黨和國家交給的重大任務。

近年來,李國鵬始終堅持在實戰中錘鍊隊伍,在生產中提升能力,先後組織完成國家新一代測繪基準體系建設、資源三號衛星檢校、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絡工程以及陝西、西藏等省(區)北鬥導航定位基準系統建設等一大批國家、省、部級重點測繪工程。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全方位、高精度的測繪服務保障。

綜合西部網、華商報、三秦都市報

原標題:《記者見面會丨李國鵬: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精準測繪技術為群眾提供便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帶隊完成珠峰高程測量 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
    在表彰大會上,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國測一大隊)隊長、黨委副書記李國鵬光榮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華商報記者了解到,李國鵬帶領技術團隊,緊盯科技前沿,不斷轉化發展動能,在他的主導下,國測一大隊先後承擔了一系列科研項目,榮獲國家及省部級多項測繪科技進步獎及優秀測繪工程獎。
  • 你知道為珠峰量「身高」需要哪些「黑科技」嗎?
    為珠峰量「身高」,需要哪些「黑科技」?記者近日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採訪測繪人員和專家,盤點此次測量中的技術亮點。李國鵬說,「能在世界最高峰的高程測量中應用北鬥系統,是我們中國測繪人的驕傲。」 國產設備全面擔綱本次測量任務 「此次測量任務中,大量裝備國產化,無論是可靠性、精度等都比2005年有質的提高。」
  • 中國測繪丨寧波測繪機構改革實踐實錄——專訪寧波市測繪和遙感...
    三層組織架構體現了「小前端+大中臺」的新型管理模式,保障部門匯聚了少而精的優質資源,成為全面對接局自然資源綜合管理業務的「前端」技術服務保障,生產部門則進一步整合集中,為保障部門提供強有力的「大中臺」生產技術支撐,從而促進管理更加扁平化、服務保障更加高效化。記者:寧波市測繪和遙感技術研究院重新組建後,當前的工作重點是什麼?
  • 「2020珠峰高程測量」外業作業結束 測量團隊答記者問
    央廣網北京6月2日消息(記者周堯 普布次仁)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20珠峰高程測量」外業作業圓滿結束。這次珠峰測高有哪些技術創新與突破?隊員們帶回來的數據質量如何?6月1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活動總指揮、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等人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5月27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並完成峰頂測量任務,在經過兩個多小時測量之後,2020珠峰「測身高」外業作業圓滿收官。李國鵬介紹:「5月28日晚上,測量登山隊員把珍貴的峰頂測繪數據帶下來,我們目前看到的數據質量高、非常安全。」
  • 8848.86米珠峰新高度 |《中國測繪》2020年第12期精彩搶先看
    《中國測繪》雜誌2020年第12期將為讀者講述那些為珠峰新高而「攀登」不止、奮進不止的動人故事。《中國測繪》2020年第12期封面《中國測繪》雜誌記者近日採訪了自然資源部國土測繪司官員、測繪專家:司長武文忠、副司長陳軍,請他們就中尼共同發布珠峰新高程數據有著怎樣的背景和意義、珠峰測量取得了哪些技術突破、有了權威的高程數據今後是否還會再測珠峰等話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 「上海2000坐標系」將於2021年元旦啟用 為上海提供高精度測繪服務
    「上海2000坐標系」將於2021年元旦啟用 為上海提供高精度測繪服務 2020-12-30 13:30: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從29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上海2000坐標系」自2021年1月1日起,將在上海全市範圍內正式啟用
  • 漢坤(北京)流體控制技術有限公司
    漢坤(北京)流體控制技術有限公司   漢坤公司創立於2007年,主營執行器、閥門、泵等流體控制類產品和服務,專注於過程工業領域,長期致力於為電力、石化、水處理等過程工業提供專業的流體控制解決方案,根據實際工況,通過必要的實地測繪和技術交底,為客戶提供安全、經濟、環保的選型設計,嚴格按照合同要求供貨並指導安裝調試,達標移交使用。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30多名隊員再出發為珠峰量「身高」
    此外,回顧我國珠峰高程測定的歷史,每一次對珠峰身高的測量,都體現了我國測繪技術的不斷進步,彰顯了我國測繪技術的最高水平。據介紹,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的成果可用於地球動力學板塊運動等領域研究。精確的峰頂雪深、氣象和風速等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 廈門市地理測繪再升級 助推發展惠民生
    日趨精準的地圖背後,是測繪地理信息的不斷完善升級。 這些數據正進一步共享給城市管理者和市民群眾。對城市管理人員而言,「天地圖·廈門」政務版提供了各類規劃管控數據、資源調查數據、城市三維建模數據等,可廣泛應用於資源規劃、住房保障、市政園林等領域,避免了地理信息資源重複建設;對市民而言,通過公眾版「天地圖·廈門」移動端APP能精準查詢全市的門牌號地址。
  • 為世界之巔高程測量「刷新」珠峰高度!
    他們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長安大學雙聘院士、大地測量學家、地測學院楊元喜教授,測量現場總指揮李國鵬校友,技術負責劉站科校友,還有分別負責重力測量、天文測量等工作的趙丕、孫文亮、張偉琪校友。「在出發儀式現場,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作動員講話將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鐫刻在地球之巔!」
  • 長沙這所高校為珠峰「身高」測量提供「尺子」
    記者9日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珠峰高程測量的順利完成,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他們提供了一把測量珠峰高程的「尺子」。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中,該校與航遙中心自主研製的最新一代捷聯式重力儀作為國產的測繪儀器裝備,承擔的正是其中的航空重力測量任務。國防科大有關專家介紹,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是精確測定珠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珠峰高程測量經歷了從傳統大地測量技術到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的轉變。
  • 重慶基礎測繪數據大範圍、高精度覆蓋 為脫貧提供「家底」數據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王瑋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7日16時40分訊(記者 王瑋)今(7)日,重慶市召開「十三五」基礎測繪數據資源建設項目驗收會暨成果發布會,經過2000餘位測繪人員三年的努力,目前重慶已實現對全市城市規劃區域16480平方公裡1:2000基礎測繪數據覆蓋,形成豐富的基礎測繪成果。在重慶的城市規劃區域內,凡是大於20釐米見方的地物都可以在地圖上清晰看到。
  • 王乃彥:為科技創新的「雛鷹」提供更多助力
    這些年來,他的科普足跡早已遍布了大江南北。作為參與過我國第一顆氫彈研製和地下核試驗的核物理學家,王乃彥頻繁為全國大中學生及相關從業者科普核電知識,用輕鬆風趣的講解,增進人們對核電發展和核安全的了解與認識。不僅如此,王乃彥還經常奔赴全國各地,長期擔任各大青少年科技競賽評委,例如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競賽活動,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的小小科學家」競賽活動等等。
  • 中國測繪丨堅持和堅守——訪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院長張志華
    比如單位對外的形象,專業技術和應用能否為社會、行業帶來對方非常認可的價值,職工對單位是否有自豪感等等。地圖文化創意作品也成為了青島院的一張名片,立足於測繪,以文化為根基,以地圖為載體,2000餘種地圖文化作品,各類創新型活動和地圖文化科普活動,發起中國地圖文化節,如此精彩的地圖文化創意工作,離不開院管理層的大力支持。作為中國地圖文化創意產業聯盟理事長,張志華致力於地理信息與文化創意的融合。
  • 青海省現代測繪基準構建關鍵技術實現的意義
    投運至今,為青海經濟發展和工程建設提供了精準的定位服務,為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重大作用。   首次提出融合布站方法   現代測繪基準體系是傳統測繪基準的繼承和發展,是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無論是大範圍、快速地進行工程測量、形變監測,還是專業地圖測制,都需要高精度、動態、三維的現代測繪基準體系。
  • 現場總指揮:多種方法測量珠峰高程,技術國際一流
    &nbsp&nbsp&nbsp&nbsp登峰測極|現場總指揮:多種方法測量珠峰高程,技術國際一流&nbsp&nbsp&nbsp&nbsp記者 王萬春&nbsp&nbsp&nbsp&nbsp5月2日
  • 如果沒有測繪,對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影響?
    2020珠峰高程測量現場總指揮李國鵬 在CCTV開講啦給你講解 測繪與國家安全、社會經濟、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大到南水北調、港珠澳大橋,小到手機定位、導航的使用都離不開測繪技術的支撐。
  • 登峰測極|現場總指揮:多種方法測量珠峰高程,技術國際一流
    從珠峰大本營看珠峰 本文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王萬春 圖(除署名外)5月2日,定日縣白壩村,劉站科最近一直睡不著。作為擔綱2020珠峰高程測量單位的副總工程師,臨近衝刺的階段,「挺有壓力,晚上總想事兒,不過我們的技術質量要比2005年上一個檔次,我是有這個自信、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