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完成首項鹽輻射實驗:研究釷成為下一代核反應燃料可能性

2021-01-08 澎湃新聞
荷蘭完成首項鹽輻射實驗:研究釷成為下一代核反應燃料可能性

房琳琳/科技日報

2017-08-29 07:30

據《新科學家》雜誌官網27日消息,荷蘭核研究所近日進行了下一代熔鹽核反應堆的第一次實驗,這是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次實驗,在探索釷燃料為下一代核反應堆提供動力的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釷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更安全的核電燃料。當它被高能中子撞擊時,會轉化為可裂變的鈾-233,且產生的放射性廢棄物,比核電廠目前使用的鈾-235用後的廢棄物更安全。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發展熔鹽堆,但由於非技術因素,於20世紀70年代中止。除了2004年科學家在印度卡帕坎建設的一個測試反應堆,釷反應堆研究幾乎毫無起色。現在,荷蘭核研究與諮詢公司與歐盟委員會合作,進行了此次鹽輻射實驗,希望研究釷作為熔鹽反應堆燃料的可行性。

專家認為,熔鹽反應堆非常適合使用釷燃料,它能獲得非常高的溫度,顯著提高發電效率。荷蘭團隊將融化釷燃料樣品用中子轟擊,將釷轉化為鈾-233,從而維持產生能量所需的連鎖反應。

熔鹽堆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技術瓶頸是抗中子輻射和抗熔鹽腐蝕的材料研究,因此,接下來荷蘭團隊還將研究耐高溫金屬合金的韌性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處理熔鹽釷反應堆的廢物。

如果該項目後續成果顯著,或許會有很多觀望者加入「釷俱樂部」。美國一家創業公司表示正在開發釷反應堆;猶他州七縣基礎設施聯盟也在探討是否加入荷蘭的這個項目。

儘管如此,目前還不能說釷已回到核電燃料的「主桌」,因為計劃中的印度卡帕坎試驗堆發電是否順利,要到今年年底才知道。專家認為,如果希望利用核電這種清潔能源並消除福島災難帶來的恐懼,就應該耐心等待釷的實驗成果。

(原標題:荷蘭完成首項鹽輻射實驗,試圖證明——釷能為下一代核反應堆提供動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熔鹽堆卷「釷」重來,40年來的首次實驗或開啟第二核紀元
    經過確認之後,此次是朝鮮在其豐溪裡核試驗基地進行了一場氫彈地下核爆實驗,這次實驗讓周邊地區再度陷入緊張。給人希望的則是,自1976 年之後,中斷了 40 年的熔鹽堆研究終於迎來首次實驗:荷蘭核研究及顧問公司(Nuclear Research and Consultancy Group,NRG)於近日進行了釷基熔鹽反應堆實驗。
  • 重鑄美國橡樹嶺核夢想:熔鹽堆卷「釷」重來,40年來的首次實驗或開啟第二核紀元
    經過確認之後,此次是朝鮮在其豐溪裡核試驗基地進行了一場氫彈地下核爆實驗,這次實驗讓周邊地區再度陷入緊張。給人希望的則是,自1976 年之後,中斷了 40 年的熔鹽堆研究終於迎來首次實驗:荷蘭核研究及顧問公司(Nuclear Research and Consultancy Group,NRG)於近日進行了釷基熔鹽反應堆實驗。
  • 世界首個釷基熔鹽實驗堆計劃2020年底在中國建成
    目前,世界首個兩兆瓦液態燃料釷基熔鹽實驗堆已在推進中,計劃於2020年底建成,下一步還將繼續建設100兆瓦示範堆。這標誌著中國正引領全球熔鹽堆研發。溫度超過預定值,核反應立即終止長期以來,核電站主要採用的是以鈾-235為核燃料的壓水堆核電裝置。
  • 歐洲啟動第一批釷鹽反應爐,讓核能變乾淨安全!
    一家荷蘭能源公司剛進行一系列實驗,使用熔化的釷鹽(thorium salt)來測試從核分裂產生電力,這是自1970年代初以來的首例。
  • 核能新發展,荷蘭完成熔鹽核燃料測試
    荷蘭皮滕的高通量反應爐,正在進行熔鹽反應爐的一系列試驗,從輻射試驗開始,到燃料的物理性質、合金耐蝕程度的研究,這是在為未來的熔鹽反應爐的建造,打下技術基礎。(圖:NRG)荷蘭核研究諮詢集團(NRG)已完成首次熔鹽核燃料輻射測試,這是的新核能反應爐的重大裡程碑。他們是在阿姆斯特丹北面60公裡,佩滕(Petten)的高通量反應爐(high neutron flux reactor)完成試驗的。
  • 上海建工大力與上海應物所合作研發釷基熔鹽堆技術
    熔鹽堆是唯一使用液態核燃料的核反應堆,具有高溫輸出、常壓工作、無水冷卻、核廢料少和本徵防擴散等特點,是下一代核能——「四代堆」的熱門候選堆型,也是國際公認唯一有可能實現釷燃料高效利用的堆型。我國釷資源極其豐富,研發釷基熔鹽堆,實現釷資源工業應用,有助於我國實現能源獨立。
  • 釷基熔鹽堆材料發展戰略
    本文選自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2019年第1期作者:周興泰,李志軍,陸燕玲,黃鶴飛,賀周同,戴志敏,徐洪傑來源:釷基熔鹽堆材料發展戰略 [J]. 中國工程科學,2019,21(1): 29–38.摘要:作為第四代核裂變反應堆之一,熔鹽堆由於其高的能量轉換效率、固有安全性、適合釷燃料的利用等優越性,在世界範圍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釷基熔鹽堆——跨越半個世紀的中國夢
    釷基熔鹽堆的研發麵臨系列關鍵科學技術難題,需要我們努力去攻克。比如說最典型的跟熔鹽相關的技術,包括熔鹽的合成製備、熔鹽純化淨化、材料製備加工、熔鹽腐蝕控制及熔鹽回來設備等,都需要經過大量的科研攻關。還有就是釷相關的技術,包括釷燃料製備,幹法離線分離技術、反應堆設計、堆設備與運行以及氣體的在線分離等一系列的科學技術難題需要我們去挑戰。
  • 印度一核反應堆將投產 或成為其可再生能源來源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0月25日報導,印度今年即將投產的一座大型核反應堆很可能成為這個國家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的來源。該座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是使用特製釷燃料棒的反應堆之一。  這座功率高達500兆瓦的核反應堆將建在孟加拉海灣邊的卡爾帕卡姆,屬於印度核能計劃「三步走」戰略的一部分。
  • 上海建工切入先進核能研究賽道 商業化前景可期
    9月23日下午,上海建工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下稱「上海應物所」)籤署合作協議,共同開展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未來先進核裂變能——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以下簡稱「TMSR」)的實驗堆安裝技術研發,推進TMSR的技術發展和產業鏈布局。
  • 核電廠鈾棒發生核反應發電時是個什麼樣的視覺效果?
    「消失掉」,核反應發電實際消耗的是易裂變核素(比如鈾235),但鈾235消耗之後會產生裂變產物,換言之就是燃料棒裡的鈾235會逐漸變成其它元素(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點石成金」)。燃料棒在正常工況下進行核反應時最突出的視覺效果(如果允許直接觀察堆芯的話,比如遊泳池式反應堆)應該是切倫科夫輻射:美國愛達荷國家實驗室的先進測試堆ATR
  • 中國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專輯:鐳/錒/釷
    ,他領導的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一種結構新穎的「偕雙矽合成子」[RCH(SiR3)2]的開發和功能研究。,一直從事放射性核素的富集與汙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除227 Ac和228 Ac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外,其餘都是通過人工核反應合成的,其中227 Ac是最重要的錒同位素。 」
  • 清華大學物理系肖志剛研究團隊在核反應同位旋動力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u的40Ar+197Au原子核反應中,首次通過出射粒子同位旋性質在大範圍內的角分布行為給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定性的答案。【圖文導讀】圖1 同位素比隨Θlab的變化在30MeV / u(左)和光束能量(右)下,同位素作為實驗室角度的函數,Z = 1(上)和Z = 2的同位素比(下)。圖2 同位旋分餾過程
  • 向極限挑戰的近庫侖勢壘重離子核反應機制研究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原標題:向極限挑戰的近庫侖勢壘重離子核反應機制研究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原子能院林承鍵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北京串列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完成的「近庫侖勢壘重離子核反應機制研究」項目,榮獲2014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主要完成人林承鍵、賈會明、
  • 國際原子能機構:北歐上空放射性同位素微增或與核反應堆有關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近日北歐上空監測到的略高於正常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可能與運行中或正在進行維護的核反應堆有關。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對相關數據進行技術分析後得出了這一結論,同時排除了放射源處理不當的可能性,該現象也不太可能與核燃料加工廠、乏燃料池或工業/醫學中的輻射利用有關。
  • 國際原子能機構:北歐上空放射性同位素微增或與核反應堆有關
    近日北歐上空監測到的略高於正常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可能與運行中或正在進行維護的核反應堆有關。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對相關數據進行技術分析後得出了這一結論,同時排除了放射源處理不當的可能性,該現象也不太可能與核燃料加工廠、乏燃料池或工業/醫學中的輻射利用有關。
  • 有錢人,還有他們的核反應堆計劃
    布蘭森前不久還致信歐巴馬,在請求美國總統與自己見面一談的同時,還敦促後者重新放準政府研究項目涉入整體式快速反應堆(IFR)的相關研究——儘管布蘭森本人還沒有在這點上投什麼錢。整體式快速反應堆(IFR)又叫做快速反應堆,能燃燒標準核裂變反應堆產生的放射性廢料鈾和鈽,有可能解決目前的核廢料問題,降低核武器擴散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