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羅村裡用火山巖砌成的圍牆。
206國道兩側,海頭村附近隨處可見蜂窩狀火山巖。
節理柱狀巖群是火山噴發時巖漿迅速冷卻後的產物。
快報記者 周昆 攝影
「這是澳大利亞的愛爾斯巖嗎?不對不對,這是美國黃石公園!」「什麼啊,這明明是丹霞地貌嘛!」「得了吧 ,這不是火星嗎?」……「都別爭了 ,你們都說錯了 ,這裡是煙臺 !」10月22日 ,《一沙一世界》報導中刊登了煙臺諸多海濱沙粒的顯微圖片,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其中一張蓬萊海濱火山巖碎屑的圖片讓感興趣的讀者不斷追問:「煙臺還有火山?在哪裡呢?」近日 ,帶著這個疑問快報記者開始了連續三天的探索,在中國科技大學在讀博士張悅的專業解讀下,跨越億萬年的煙臺地質變遷史逐漸呈現出來。豐富的火山地質讓人驚嘆不已。為此,記者專門為讀者們繪製出了一幅煙臺火山地質景觀地圖。
□概況
煙臺曾巖漿漫天火山遺蹟種類多
「晚第三紀(距今2330萬年~距今164萬年)至第四紀初的地質構造運動中,煙臺的龍口、蓬萊、福山、棲霞一帶發生了強烈的火山活動,形成了大片的火山巖分布及一系列火山、熔巖地貌,其中蓬萊一帶是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所以今天這裡依舊有著大片大片火山活動的遺蹟,而且種類繁多,非常壯觀。」近日,中國科技大學在讀博士張悅的一席話拉開了快報記者探尋煙臺火山遺蹟的序幕。
張悅整天與各種地質與地貌打交道,在他看來,煙臺的大片火山遺蹟實在是難得的地質景觀。他說,蓬萊地區的火山巖主要分布在西山——赤山——廟山——臥虎山一線以北至海邊。西到迎口山、欒家口海濱;東至紅石山、銅井海濱;南部的馬山、平山、芝山等地也有零星分布,火山巖帶大致呈北東東(正東與東北之間的方向)——東西長條狀分布,火山地層覆蓋於其它地層之上,總厚度200餘米。「火山地貌其實很多,但是裸露在外面的部分很少,被切成剖面而且大範圍地分布在一個城市的則更少見,煙臺市民有這個福氣可以在家門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張悅說。
□海頭村附近
蜂窩狀巖石遍布,玄武巖層半米厚
近日,在搜集了十幾萬字的文獻資料後,記者沿著206國道開始了火山探索之旅。206國道兩側有很多山體,部分山體被作為採石場使用,裸露在外面的巖石基本呈黃白色,記者查閱資料得知大部分巖石是花崗巖。但是很快周圍景觀就發生了變化,過了蓬萊收費站後首先路過一個名為「海頭村」的村子,繼續前行大約20公裡後,兩側的山體快速從黃白色轉變成暗紅色,而且整個山體不再全是石頭,而是有大量的煤渣狀物質混雜其中。
從206國道的走向來看,在蓬萊境內的這段路是依山而建的。記者走近兩側山體用手輕輕觸碰,很多沙石就此滾落下來,仔細看不難發現這些石頭就是我們平時看見的蜂窩狀「搓腳石」,也就是課本上說的「浮石」,重量極輕,在該處分布的數量很多。在紅色土層之上有大約半米厚的堅硬巖層,張悅介紹說這些是玄武巖,是由火山巖漿凝固形成的,而那些紅色的石渣兒則是火山噴發的產物,所處位置越深代表著噴發的時間和堆積的時間越早。
□北羅村
蓋房鋪地壘院牆,清一色的火山巖
暗紅色山體一直延續了十幾公裡,兩側縱深長度則更長。記者探訪時正好遇到這條道路在調試路燈,下車後發現道路兩側的綠化帶和鋪地用的基石也全部使用蜂窩狀的火山巖作為材料 。因為這種石頭的透氣性極佳,植物在這裡長勢良好,綠色的植物和紅色的山體組成一幅奇妙的自然景觀圖。
在道路的兩側分布了很多自然村。記者順道驅車來到北溝鎮的北羅村探訪,沒想到一下進入了一個用火山巖堆砌的村落。村子裡,從村民的房舍到院落的圍牆,從各種牲畜的圈舍到鋪地用的石料 ,清一色全部是深色的火山玄武巖和蜂窩狀巖石。據村民介紹,傳說附近有幾個火山口,所以整個村子被火山包圍著。文獻也驗證了這一說法,在蓬萊地區,這種用火山巖作為建材的村子比比皆是,也算是煙臺很有特色的一景了。
□蓬萊閣景區附近
百米節理柱狀巖,被火山地貌包裹
繼續沿著206國道前行,在距離蓬萊閣景區還有十幾公裡的一處山體上,記者看到了一幕令人驚訝的火山地貌——節理柱狀巖群。
這種巖石是火山地貌的奇景之一,方形的巖體縱向排列,是火山噴發時巖漿迅速冷卻後的產物。目前全世界有公認的三大節理柱狀巖群,分別是英國玄武巖狀節理「巨人堤」、美國響巖體柱狀節理「魔鬼塔」以及位於青島即墨的馬山石林。
蓬萊的這一段巖石雖然高度只有兩米左右,但也前後綿延了一百多米,特別是它被其它的火山地貌所包裹,呈現在山體的完整剖面中,曾經的火山噴發現場能夠被輕易還原,記者站在千萬年前造就的奇特地貌前感覺很是奇妙。
□206國道路邊
鮮豔的紅色沙土,堆成數米高山包
從蓬萊收費站進入高速公路,沿著206國道前行大約60公裡後,記者眼前出現了一片壯觀的紅色山體,遠遠看去,數米高的紅色沙土堆積成幾個山包,深色的玄武巖堆砌在旁邊,偶爾有幾棵植物從紅土中冒出來,眼前的一切讓人有點恍惚,這裡是哪?澳大利亞愛爾斯巖?美國黃石公園?南方的丹霞地貌群還是火星?
蓬萊有幾處地方被命名為紅山、赤山,顧名思義這裡的山石是紅色的,一路走來記者可以確定這裡都是火山的產物。眼前出現的這一片山體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那麼鮮豔。據了解,這些山體是被人開山採石後才得以裸露的,山體上挖掘機的痕跡清晰可見。仔細觀察可以看出山體剖面分層清晰,有二十多層。和前面看到的巖石一樣,最上面的是玄武巖的堅硬巖殼。記者對山體周圍5個地點的巖石進行了採樣,連夜寄往中國科技大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分析,張悅反饋消息說巖石成分複雜,但都是火山噴發的產物,而且紅色的土壤裡富含鐵錳結合物質,還有少許橄欖石碎屑,是難得的完整火山地質標本。
□擔憂
採石易造成崩塌,罕見地質恐消失
「我們這裡有個火山,上面建了好幾個風力發電機。」在距離北溝鎮大約兩公裡處有十幾臺大型風力發電機正在旋轉發電,附近村民說,這裡有一個高大的山包被他們稱為「迎口山」,是蓬萊地區一處典型的古火山遺蹟。
張悅提供的文獻資料顯示,「迎口山」海拔247.3米,東西跨度約1.5公裡,因為位於平地之上而且錐狀結構明顯,所以顯得格外壯觀 、突兀。據了解,因為山體高的原因,近年來有人開始在上面安裝風力發電機。但記者也看到山體周圍有多處大小不一的採石場,雖然早已經停止開採工作,但是因為開採造成的崩塌不斷出現,保存如此完整的火山地貌如果被毫無節制地開採下去,那麼這處罕見的地質景觀將徹底消失。
□建議
開發成地質公園,讓大家能走近它
探尋火山之旅過得很快,但是也僅僅是針對蓬萊地區一處。相關文獻顯示,除了蓬萊之外,龍口地區也有豐富的火山遺蹟資源,附近的一些海島更是火山的「傑作 」。張悅曾提到火山地貌其實很多 ,但是裸露在外面的很少,被切成剖面而且大範圍分布於一個城市的則更少見,所以如何保護這些地質景觀就成了一個話題。
對此,山東師範大學人口資源與環境學院的郭柳平和趙健老師建議,無論是對科學研究還是地方百姓來說,蓬萊地區的火山遺蹟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源,保護起來是一件好事。雖然目前這裡已經被蓬萊市政府確定為地質遺蹟保護區,但是沒有一支專門的隊伍來保護這裡。張悅說:「像美國黃石公園這樣的地方其實就是一片自然荒地,但是政府有意識去保護,讓大家有機會去親近自然,了解曾經的變遷。如果把蓬萊的一些火山遺蹟開發成地質公園,那肯定又會成為一個特色旅遊景點,遊客來煙臺不僅僅能欣賞仙境,更能看到千萬年前的地質變動。」
記者繪路線
沿著206國道向西,火山巖撲面而來
從目前已經見到的裸露火山地貌來看,火山遺蹟在蓬萊、龍口、招遠三地的分布比較集中,其中以蓬萊為最。記者了解到,煙臺市區的芝罘島其實也有少量火山地貌,只不過因為受到海浪的衝刷所以並不明顯。
另外根據記者的探訪路線,市民和遊客可以沿著206國道一路向西,大約走出60公裡就能目睹完整的火山地貌剖面,各種蜂窩狀巖石、節理柱狀巖、玄武巖等會「撲面而來」。抵達北溝鎮後你會發現,隨便一個村子都是用火山石堆砌起來的,隨便一塊山頭就是火山噴發的產物。如果你有興趣到海邊,火山地貌會更加壯觀,欒家口港附近與大海相接的巖石都是巖漿噴發的產物。
這樣走來大約要花半天的時間,如果你還意猶未盡,那麼就去龍口吧,這裡在千萬年前也是一片火紅的世界。記者特別推薦桑島,這是一處典型的火山巖漿噴發後形成的島嶼,島上有巨大的玄武巖,還有形似調色盤的巖漿遺蹟。
快報記者在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很多遊客喜歡到島上後將一些火山巖敲碎帶走當作旅遊紀念,所以島上很多地方的火山地貌已經被破壞了,但為了以後更多的人能夠繼續觸摸這些遺蹟,大家還是手下留情吧。
新聞連結
招遠富含金礦,這得感謝火山
招遠是出了名的金都,很多人都去招遠參觀過礦坑,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讓招遠形成金礦的巨大推手正是火山。
中國科技大學在讀博士張悅介紹說,金子的形成原因複雜,除了天文學上的恆星物質爆炸(比太陽大8倍以上的恆星爆炸才能產生金子)能產生重金屬以外,火山噴發時巖漿的推力也會將金礦石慢慢聚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