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火山地質地貌考察

2020-12-04 坤哥談地理

活動前記:

老師:我們想組織一次西樵山的考察活動。

導遊:可以啊!南海觀音、四方竹、桃花園……我們很熟的呢!(如數家珍)

老師:這些地方,我們都不去!

導遊:啊!…………(蒙了)!

老師: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呢,我們要去看火山地質遺址。

導遊:那居然是一座火山啊?會爆發嗎?怕怕!

西樵山是一座具有四萬五千萬年歷史的死火山,是我國華南史前時期最大的石器製造場,形成獨特的「西樵山文化」,開創了珠江文明之先河。與山西懷仁鵝毛口列為我國新石器時代南北方兩大石器製造場。

西樵山火山巖錐體,形成於古近紀始新世。三水盆地火山活動始於燕山運動晚期,從距今40百萬年前的古近紀中期開始,逐漸增強,晚始新世最為強烈。西樵山經歷了柨心組、寶月組及華湧期火山噴溢--爆發,多次反覆,最終形成了以粗面巖和玄武巖火山熔巖為主的山體。

西樵山火山巖體形成之後,遭受長期的雨淋日曬、風化剝蝕,特別是西樵山火山巖體節理裂隙發育,構成「米」字狀多組斷層、節理,受後期斷裂切割,形成陡崖。火山巖空隙多、節理裂隙發育形成了貯水空間,蘊藏著豐富的地下水,充沛的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流水長年累月沿節理裂隙面衝刷侵蝕和下切、較大落差的適宜地形、及巖塊沿陡立的斷裂面崩塌,最終形成了西樵山美麗的奇谷、怪石、瀑泉飛瀉地貌景觀。

——這才是我們想要的!!

這次考察,可以說是一次新形式的備考。馬上我們就要複習課本中有關地質地貌的內容了,但很多同學只從課本上、圖片上看過褶皺、斷層、巖漿巖……,這次考察,大家完全可以理論結合實踐,像一名地理工作者那樣俯勘大地,觸摸自然。一天下來收穫的不僅是知識,更多的是感受到地理工作者嚴謹的科學精神!

——西樵山導遊圖

第一站:翠巖

9:00——10:00

點位:翠巖

露頭:天然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斷層峽谷

在碧雲峰西,是一個呈漏鬥狀的峽谷,兩面峭崖壁立,林蔭覆蓋,寒藤搖翠,滿谷青蔥,樹影侵雲,飛泉入隙,急流歸潭。翠巖的入口稱為「捍門」,寬僅20cm,越過捍門,捍門後有古愚谷,谷內豁然開朗。

在碧雲瀑旁側可見到斷層擦痕和階步,說明翠巖乃一斷層峽谷。

點位:翠巖區蟹眼泉

露頭:天然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泉眼

在琴頭崗前,雲梯古道東側。山坡上有巨石隆起似蟹殼,石下左右有兩地穴,穴中有清泉上湧,遠望如蟹眼閃動。泉清而涼,上噴不斷。此泉也屬上升泉。

點位:翠巖景區

露頭:天然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泉眼

名稱(按順序):龍鬚泉、半月泉、無葉井

點位:翠巖玲瓏徑

露頭:天然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滾石、斷層

玲瓏徑位於翠巖峽谷之中,一側是崩塌碎裂的巖塊錯疊分布,在另一側,斷層面或光滑如鏡,或遍布釘子狀的斷層擦痕。由斷層擦痕判斷,造成翠巖峽谷的斷層為正斷層,斷層下盤為上升盤,上盤為下降盤。

點位:翠巖玲瓏徑

露頭:天然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斷層擦痕

第二站:天湖及西樵山博物館

10:30——12:00

點位:天湖

露頭:天然露頭

地質遺址類型:火山口

天湖是西樵山西北面的一個火山口湖,略呈橢圓形,約120畝水面,三面青峰圍抱,湖水澄碧。

天湖為古火山口,呈環狀構造,發育有火山集塊巖、火山角礫巖,是古早近紀粗面質火山噴發後,火山口陷塌而形成的。

點位:天湖東側

露頭:天然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火山集塊巖

粗面質火山集塊巖,呈火山集塊角礫結構和集塊狀結構。火山碎屑及角礫主要由粗面巖、透長巖、暗色礦物等巖屑和品屑組成,大小不一,角礫大於50mm的含量大於50%。火山角礫及集塊多呈稜角狀或次稜角狀,含量大於50%,角礫中發育有環帶狀塑性構造。膠結物主要為火山塵及火山玻璃等,大多已膠玻化為粘土礦物。該火山集塊巖為水底火山噴發作用的產物,是火山口存在的證據。也是巖石由表面至中心快速冷卻的結果。

第三站:九龍巖

13:30——14:30

點位:九龍巖

露頭:天然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火山巖構造

名稱:氣孔狀構造

九龍巖在龍爪峰旁一條南北走向的斷崖峽谷的東壁上。壁成九空孔,高低偃仰,婉轉相通。人從外孔鑽入,如在螺殼內扭動,左右上下旋行,身如蛇鼠,幽奧深渺,十分有趣,最後從內孔暗處至崖頂通天巖鑽出,重見天日。

九龍巖的巖石屬於火山角礫巖,巖石發育氣孔構造。火山氣孔經後期水蝕風化形成了婉轉相連的九龍巖孔。

點位:湛子洞

露頭:天然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火山巖巖相巖性、斷裂

名稱:湛子洞,火山角礫巖

在九龍巖下,兩崖交合,陡峙如門。東崖刻「湛子洞」三字,為正德年間湛甘泉的手書。

該「洞」是巖石形成後,受後期的斷裂作用形成的斷崖。兩崖的巖石屬於粗面質火山角礫巖,呈火山角礫結構,含氣孔狀構造。火山碎屑及角礫(集塊)主要由粗面巖、透長石、暗色礦物等巖屑及晶屑組成,火山角礫及集塊多呈稜角狀或次稜角狀,含量大於50%。膠結物主要為火山塵及火山玻璃等。火山角礫巖是火山爆發作用的產物。

點位:湛子洞往冬菇石的路途邊

露頭:天然露頭

地質遺址類型:風化作用

名稱:球狀風化

幾千萬年前形成的火山巖經過長期的風化作用,表面呈球狀剝落。路上有多處類似的景觀。

點位:冬菇石

露頭:天然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滾石

冬菇石在九曲溪下,橫倒澗側,頂圓似傘,上廣下銳,腰下裙垂,形似冬菇,可避風雨

冬菇石無根,與周邊巖石巖性不同,是山上火山-沉積巖(沉角礫凝灰巖)在自然力作用下滾動到溪澗,根部受到水的衝刷作用,而頂部長期受球狀風化作用而形成。

點位:冬菇石旁

露頭:天然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壺穴、火山巖相巖性

因河水急流中常有渦流伴生,礫石便挖鑽河床,河流中斷層、巖性不同或是跌水的下方在水流的磨蝕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由於水流中攜帶的礫石對坑穴的側壁進行不斷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鏡,其形似井,地貌學上稱之為壺穴。

粗面質火山集塊巖:呈火山角礫結構和集塊狀結構。火山碎屑及角礫(集塊)主要由粗面巖、透長石、暗色礦物等巖屑及晶屑組成,火山角礫及集塊多呈稜角狀或次稜角狀,含量大於50%。膠結物主要為火山塵及火山玻璃等,大多已脫玻化為粘土礦物。

火山集塊巖是火山爆發作用的產物,古火山口就在附近噴發。

第四站:石燕巖

14:30——15:45

點位:石祠堂

露頭:人工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古代採石;粗面質火山巖相巖性

石祠堂又叫清暑巖,洞口是一條滲滴著山泉水的狹窄廊道,僅容一人進出。走進10多米,洞內豁然開闊,裡面有個分三層的廳洞,洞高約30多米,高低錯落,洞邊低處積有泉水,成一小湖,奇特的是洞內有齊刷刷的石牆,有粗大的石柱伸到洞頂,極像鄉間的祠堂,故名。

石祠堂為古代採石遺蹟。洞西北有一斜井通至山腰,留下一個洞口,通風透氣。此洞口為古代採石的通風口。晴天中午,洞口會洩出一縷陽光,涼風陣陣,清涼可人,故又稱清暑巖。

洞內巖石為粗面質沉角礫凝灰巖和粗面質凝灰巖。巖石具凝灰質砂狀、粉砂狀結構、含礫砂狀結構。碎屑及礫石成分複雜。呈稜角狀、不規則狀、階梯狀等,大小多小於2mm,部分大於10mm,少數達20~100mm以上。大小混雜,成分變化大,含量50-70%不等。膠結物或雜基主要為火山塵、粘土礦物、玻屑等。玻屑及火山灰已脫玻化為粘土礦物。巖石屬於火山碎屑—沉積巖類,局部發育有斜層理。是由火山噴發物落在水體中經沉積膠結而成,屬於火山噴發—沉積產物。

巖石呈塊狀,質地堅硬,抗壓程度高,為良好的天然建築材料。

點位:石燕巖

露頭:人工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古代採石場;粗面質火山巖相巖性

石燕巖是西樵山最有名的巖洞,因棲息一種像蝙蝠樣的動物而得名。它的洞口扁如唇,內進寬廣,分內、外兩洞。僅外洞就是一個寬闊的大廳,有四丈多高,可容上千人在這裡歌舞。洞頂怪石嶙峋,細看險中有奇。一堵石嶂裡邊,還有一個寬闊的內洞,十分幽暗,且已儲水成湖,湖水發藍,隱約見底。內洞湖中有兩塊巨石,一露出水面,形似汽車,人稱「水上汽車」;另一巨石沉在水中,狀似牌坊,人稱「七彩牌坊」。其造型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水洞水道幽深,洞中有洞,天外有天,許多水道至今仍未探明,最奇的是每當驟雨初歇,洞內瀰漫著一層白霧,愈發使人感到幽深神奇。

石燕巖是明代人工開鑿石塊留下的遺蹟。洞內尚有採石遺留下來的石塊。洞內的兩巨石均為採石殘留下來的。巖石屬於粗面質沉角礫主要由粗面巖、透長石、石英等巖屑及晶屑組成,大小不一,多呈稜角狀或次稜角狀,含量大於50%。膠結物主要為火山塵及火山玻璃等。巖石成塊狀,質地堅硬,抗壓程度高,為良好的天然建築材料。

點位:石燕巖洞口

露頭:人工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節理、黃色蝕變

名稱:天上黃河

在石燕巖洞口往洞頂觀察,可以發現一條橫貫洞頂的黃色條帶,其時而平直,時而彎曲似河曲,又隱約可見河心灘等圖案,形似河流,此次調查將之命名為「天上黃河」,實為壯觀。

「天上黃河」是火山巖形成之後,受後期的構造動力作用而形成的節理,沿節理面發生粘土化等黃色後期蝕變作用。其地質成因與石屏風的節理類似。

點位:石屏風

露頭:人工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節理;粗面質火山巖相巖性;蝕變作用;蜂窩狀風化

石屏風巖石屬於粗面質沉角礫凝灰巖,具凝灰質砂狀、含礫砂狀結構。碎屑及礫石成分複雜,以粗面巖巖屑為主。膠結物或雜基主要為火山塵、粘土礦物、玻屑等。玻屑及火山灰已脫玻化為粘土礦物。

——石屏風上的蜂窩狀風化

石屏風是巖石形成之後,受後期的構造動力作用而形成的一組陡立的節理,節理面平直,沿節理面發生粘土化等蝕化變作用。自然界中很多礦產都與類似的地質作用有關,石屏風巖石表面長期出露,發生蜂窩狀風化。

點位:天窗格及路邊

露頭:人工露頭

地質遺址類型:明代人工採石遺址

天窗格是明代採石留下的透光、通風井。附近出露的巖石為粗面質沉角礫凝灰巖,是古火山噴發--沉積形成的。

點位:景良亭旁側

露頭:人工露頭

地質遺蹟類型:明代人工採石遺蹟

名稱:人工採石巖壁

在景良亭旁側,為約40多米深,10米寬的峽谷,峽谷一側為明代採石遺留下的巖壁。巖壁陡峭,幾於直立,採石遺址錯落有致,壯觀而雄渾。

點位:景良亭旁側

露頭:人工露頭

地址遺蹟類型:粗面質火山巖相巖性

名稱:粗面質沉角礫凝灰巖

主要巖性由粗面質沉角礫凝灰巖、粗面質復成分凝灰質砂巖等。巖石具凝灰質砂狀、含礫砂狀結構。碎屑及礫石成分複雜,主要有粗面巖巖屑、矽質巖屑等。呈稜角狀、不規則狀、階梯狀等,碎屑多小於2mm,部分大於10mm,少數達20-100mm以上。大小混雜,成分變化大,含量50-70%不等。膠結物或雜基主要為火山塵、粘土礦物、玻屑等。玻屑及火山灰已脫玻化為粘土礦物。巖石有火山噴發物落在水體中膠結而成,屬於火山噴發—沉積產物。說明這裡就是古火山噴發口附近。

節理:巖石中發育北東向節理,是由於後來的構造運動形成的。

相關焦點

  • 西樵山藏蟲管化石?
    西樵山是一座具有數千萬年歷史的古火山,同時也是我國華南史前時期最早的石器製造場,被譽為「珠江文明的燈塔」。最近,三水地質愛好者趙燦輝向記者報料稱,早前他帶領地質專家前往西樵山一帶考察時,意外發現多枚疑似古人類曾使用過的石器上還保存著古生物化石。
  • 上千萬年西樵山藏蟲管化石?
    西樵山是一座具有數千萬年歷史的古火山,同時也是我國華南史前時期最早的石器製造場,被譽為「珠江文明的燈塔」。最近,三水地質愛好者趙燦輝報料稱,早前他帶領地質專家前往西樵山一帶考察時。意外發現多枚疑似古人類曾使用過的石器上還保存著古生物化石。
  • 西樵山藏蟲管化石?距今約五千萬年
    原標題:西樵山藏蟲管化石?   西樵山風景區(資料圖片)   西樵山是一座具有數千萬年歷史的古火山,同時也是我國華南史前時期最早的石器製造場,被譽為「珠江文明的燈塔」。最近,三水地質愛好者趙燦輝向記者報料稱,早前他帶領地質專家前往西樵山一帶考察時,意外發現多枚疑似古人類曾使用過的石器上還保存著古生物化石。
  • 奇異火山地貌、獨特自然風景——遊火山地質公園
    1/寫在前面的話語 走進火山公園,能看的山全都是火山,而且每一座火山都是休眠中的活火山。據說,最近一次噴發與現在相隔7000年。火山地質公園有兩個巨大的火山口,分別是大空山和小空山。 爬山高高的樓梯,也可以騎馬上去,上去幹嘛呢?目的就是看坑。
  • 獨特濱海地貌 深圳'驢友'聖地擬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組圖)
    然後再由深圳市上報廣東省,並報送國家,最終由國土資源部組織專家考察審批。  國土資源部官員建議申報  「七娘山能成為國家地質公園?」  不但深圳本地學者認為七娘山具備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的條件,2003年底,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姜建軍到七娘山實地考察時也提出:「七娘山具備建設國家級地質公園的條件,可以結合郊野公園的建設,輔以一定的配套基礎設施,將其塑造成一個國家地質公園。」並專門形成了文字意見。
  • 在佛山有座「世界最高的」,南海觀音坐像,西樵山的悠久歷史
    「沒有珠江三角,先是西樵山」這一民間諺語說明了西樵山的悠久歷史。是距今4500萬年前白亞紀後期出生的古老死火山,許多火山的噴火和堆積,就像蓮花成群的主體山的姿態一樣,經過數千萬年風蝕水侵蝕的自然力量形成了這裡的「七十二峰峰峰皆奇、四十二洞洞皆幽」的美麗風景。
  • 煙臺火山地質豐富 市民門口感受自然神奇
    近日 ,帶著這個疑問快報記者開始了連續三天的探索,在中國科技大學在讀博士張悅的專業解讀下,跨越億萬年的煙臺地質變遷史逐漸呈現出來。豐富的火山地質讓人驚嘆不已。為此,記者專門為讀者們繪製出了一幅煙臺火山地質景觀地圖。
  • 從地質地貌看地球的「前世今生」
    地質論壇,您的移動信息庫,掌上圖書館,記得星標哦 地球是人類在宇宙中賴以生存、發展的唯一家園。地學是研究地球的過去、現在,並預測其未來的科學,也就是研究地球的「前世今生」。
  • 限制機動車通行蓄勢待發,暢遊全攻略伴你玩轉西樵山!
    「不上西樵山,不算到嶺南。」西樵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這裡不僅是「喧囂都市中的一塊淨土」,更是南海這座城市的生態綠核和城市名片;這裡有烙印著歷史足跡的山水,更是人們休閒觀光的樂園。守護西樵山景區中的碧水林海,既是對歷史負責,也是對未來負責。
  • 西樵山72峰巒詳解,作為西樵人你不知道就OUT了
  • 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中國8大地貌,令人驚嘆的世界級美景
    中國最美丹霞地貌——廣東韶關丹霞山廣東韶關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巖石構成,「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看去似赤城層層,雲霞片片,是中國面積最大、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形態最豐富、風景最優美的丹霞山地貌,具有雄、奇、秀、
  • 盤點廈門的那些奇特地貌 火山噴發產生兩種巖石
    鼓浪石是典型的海蝕地貌。記者 曾昊然 攝  幾時有火山?  晚侏羅紀時期  廈門島上的火山最早長啥樣?葉清介紹,晚侏羅紀時期,廈門曾有火山活動,但噴發活動並不強烈,具有間歇性。當時,廈門的火山主要分布在東渡、狐尾山、仙嶽山、仙洞山一帶。火山帶從嵩嶼到狐尾山,再到仙嶽山,呈北東向帶狀分布。  葉清介紹,火山運動所形成的最主要兩種巖石就是火山巖和花崗巖。
  • 地質作用、地殼運動、地質構造、構造地貌都是什麼意思
    地質作用——是指由於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殼表面形態、組成物質和內部結構發生變化的作用,按其能量來源可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引起地質作用的自然力稱為地質營力。地質作用可以是物理作用,或是化學作用,也可以是生物作用。它們既發生於地表,也發生於地球內部。
  • 騰衝火山地質公園,大自然的暴力美學,一封來自天空的邀請信
    雲南騰衝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滇西騰衝縣,以數量眾多、類型齊全、景觀奇特的火山、地熱資源為主體,集地質地貌、民族文化及生物多樣性特徵於一體,它不僅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走進火山公園,能看的山全都是火山,而且每一座火山都是休眠中的活火山。
  • 地質作用、地殼運動、地質構造、構造地貌都有什麼區別
    地質作用——是指由於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殼表面形態、組成物質和內部結構發生變化的作用引起地質作用的自然力稱為地質營力。地質作用可以是物理作用,或是化學作用,也可以是生物作用。它們既發生於地表,也發生於地球內部。有的強烈急促,如地震;有的微弱緩慢,如風化作用。正在地球上進行的地質作用絕大多數在地球的歷史時期也曾以類似的方式發生過。地球的現狀是地質作用長期改造的結果。
  • 動圖演示地貌及地質構造(冰川地貌、海洋地質、斷層……)
    1.地質構造及相關 石鐘乳形成示意火山構造地球內部構造冰川地貌2.河流地貌相關動圖 牛軛湖形成示意圖河流襲奪河谷橫剖面示意圖河流搬運方式示意圖層流與紊流瀑布向源侵蝕作用大洋洋流和現代磷酸鹽沉積物的分布圖3、海洋地質
  • 中國的火山在哪裡?
    (中國新生代火山群及熔巖地貌分布圖,由於更古老的火山地貌多難以追索,圖片主要顯示6500萬年以來的新生代火山,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 (夏雲)臺灣見聞之五——野柳公園:鬼斧神工地質地貌
    (夏雲圖文)臺灣面積不大,四面環海,優美的海岸風景隨著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和特殊的地質景觀,其中以臺灣東北部的野柳地質公園最引人注目,在「臺灣十大地質景觀」評選活動中,它超過了知名的玉山主峰和日月潭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