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藏蟲管化石?

2020-12-06 廣州日報

西樵山風景區(資料圖片)

矽質沉積巖

石塊上分布著小圓圈。

石塊上的小圓圈(放大圖)。

西樵山是一座具有數千萬年歷史的古火山,同時也是我國華南史前時期最早的石器製造場,被譽為「珠江文明的燈塔」。最近,三水地質愛好者趙燦輝向記者報料稱,早前他帶領地質專家前往西樵山一帶考察時,意外發現多枚疑似古人類曾使用過的石器上還保存著古生物化石。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健源、劉藝明

發現

石器上有疑似蟲管化石

趙燦輝告訴記者,他曾多次帶領中國地質大學等科研機構的專家前往三水盆地進行地質調查,而西樵山正好是三水盆地的一個重要地質考察點。早前,他與專家在西樵山一帶考察時,無意中發現多枚疑似古人類曾使用過的石器上還保存著古生物化石。

趙燦輝發現的這批石頭約有三四枚,其中有兩枚長約五釐米、呈欖核狀的石塊,這些石塊主要呈墨綠色,邊緣還有黃色、紅色等不同顏色,石塊上分布著圓形和橢圓形的點狀,這些小圓圈直徑約0.5釐米。「這些石塊屬於巖,有可能是古人類生產石器時剩餘的石核,而石塊上分布的圓圈則可能是蟲管化石。」趙燦輝說。

記者了解到,「矽質巖」是指由化學作用、生物和生物化學作用以及某些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富含二氧化矽的沉積巖。而「蟲管化石」是指環節動物棲居的蟲管保存而形成的化石。

「研究石器的專家知道石器的打制和用途,但不了解石器的材質,很少有人留意到上面有古生物化石,我剛好對石器和古地質都感興趣。」趙燦輝猜測,這些石塊來自西樵山古火山沉積層,當時在西樵山附近生長著無脊椎動物,後來被泥土覆蓋沉積在富含二氧化矽的泥土中,經過數千萬年形成蟲管化石,後來被古人類用作石器生產。

專家

確認「石核」含古生物化石

對於趙燦輝發現的這些石塊,從事西樵山文化研究半個多世紀的西樵文史專家關祥鑑定後表示,「屬沉積巖,應是石核。」記者了解到,「石核」常見於新、舊石器時代的遺蹟中,古人類為了得到用於製作石器的原料,需要對石核進行打擊處理,剝離石片進行石器生產,石核可以看做是生產石片的石材。

地質與古生物專家張顯球表示,這些石塊中的圓圈狀物體可以確定是古生物化石,從地層來看,距今約有五千萬年。「非常像蟲管化石,但還不確定。」他說道。而這些石塊有不同顏色,張顯球認為是由於石塊中含有一些礦物質,經過數千萬年風化、氧化作用的結果,比如鐵氧化就會發紅。

相關焦點

  • 西樵山藏蟲管化石?距今約五千萬年
    原標題:西樵山藏蟲管化石?   西樵山是一座具有數千萬年歷史的古火山,同時也是我國華南史前時期最早的石器製造場,被譽為「珠江文明的燈塔」。最近,三水地質愛好者趙燦輝向記者報料稱,早前他帶領地質專家前往西樵山一帶考察時,意外發現多枚疑似古人類曾使用過的石器上還保存著古生物化石。
  • 上千萬年西樵山藏蟲管化石?
    西樵山是一座具有數千萬年歷史的古火山,同時也是我國華南史前時期最早的石器製造場,被譽為「珠江文明的燈塔」。最近,三水地質愛好者趙燦輝報料稱,早前他帶領地質專家前往西樵山一帶考察時。意外發現多枚疑似古人類曾使用過的石器上還保存著古生物化石。
  • 西樵山火山地質地貌考察
    活動前記:老師:我們想組織一次西樵山的考察活動。導遊:可以啊!南海觀音、四方竹、桃花園……我們很熟的呢!(如數家珍)老師:這些地方,我們都不去!導遊:啊!…………(蒙了)!老師: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呢,我們要去看火山地質遺址。導遊:那居然是一座火山啊?會爆發嗎?怕怕!西樵山是一座具有四萬五千萬年歷史的死火山,是我國華南史前時期最大的石器製造場,形成獨特的「西樵山文化」,開創了珠江文明之先河。與山西懷仁鵝毛口列為我國新石器時代南北方兩大石器製造場。
  • 限制機動車通行蓄勢待發,暢遊全攻略伴你玩轉西樵山!
    「不上西樵山,不算到嶺南。」西樵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這裡不僅是「喧囂都市中的一塊淨土」,更是南海這座城市的生態綠核和城市名片;這裡有烙印著歷史足跡的山水,更是人們休閒觀光的樂園。守護西樵山景區中的碧水林海,既是對歷史負責,也是對未來負責。
  • 西樵山72峰巒詳解,作為西樵人你不知道就OUT了
  • 在佛山有座「世界最高的」,南海觀音坐像,西樵山的悠久歷史
    「沒有珠江三角,先是西樵山」這一民間諺語說明了西樵山的悠久歷史。是距今4500萬年前白亞紀後期出生的古老死火山,許多火山的噴火和堆積,就像蓮花成群的主體山的姿態一樣,經過數千萬年風蝕水侵蝕的自然力量形成了這裡的「七十二峰峰峰皆奇、四十二洞洞皆幽」的美麗風景。
  • 西樵山,世界上最好的觀音佛像也在這!
    一、說明建議遊玩時間:1 天最佳旅遊時間:9月-5月難度:難度低等二、介紹主要景點:南海觀音、白雲洞、天湖公園、雲泉仙館、三湖書院宗教文化類:寶峰寺、南海觀音、白雲洞植物類:桃花園(桂花園)、茶花園(四方竹)山景類
  • 世界上最高的觀音座像,神奇的四方竹,南海西樵翠色入雲
    訪西樵山群巒出五嶺,南向止西樵。峰壑聚靈秀,林泉起峻岧。幽臺儒士隱,絕頂佛光昭。為愛此間氣,不辭古道遙。歲末因事勾留佛山南海,當日正與當地朋友早茶閒聊,朋友提議往西樵山一遊,適逢那天行程尚有空閒,也不收拾,出門登車就走,半個小時後就到了山下。
  • 城口雞鳴寺之謎:石碑表面驚現不明古生物化石,近看像蟲,遠看如羽毛
    ▲被高山環抱的雞鳴寺近日,我們在該縣走訪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個久藏於雞鳴寺中的秘密。今日,我們邀請到權威專家揭開其中謎題。與先前不同的是,它的形態更清晰,形似蟲類,其呈現的並非是白色而是褐色。▲寺廟石碑上的不明化石▲寺廟石碑上的不明化石「最近幾年,不少來寺內觀光敬佛的遊客也察覺了這個秘密。大家的反應幾乎一致,都說石碑裡怎麼鑽出了一條『蟲』。」
  • 聖誕樹管蟲你見過嗎?
    你知道海底有一種像極了聖誕樹的生物—聖誕樹管蟲嗎?
  • 科學家找到天鵝絨蟲五億年前近親的化石
    怪誕蟲曾被認為是一種「進化失配」生物,目前科學家發現它與現代生活在熱帶森林的天鵝絨蟲具有重要關係。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將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雜誌上。怪誕蟲與其它當代「多腿蟲」的相似性存在很大爭議,這是因為它與現代動物缺少明顯的關聯特徵,很難確定它們的進化起源。
  • 水泥廠開山炸出 一億八千萬年前蟲跡化石(圖)
    本報訊(記者 夏婧 通訊員 高小華)6月11日,記者從重慶自然博物館獲悉,梁平縣禮讓鎮近日在一個廢棄的採石場山洞裡發現距今約一億八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早期蟲跡化石,其稀有程度超過同時期的恐龍化石。
  • 科學家發現4.25億年前的天鵝絨蟲化石
    北京時間11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地質學雜誌》上,英國萊斯特大學地質學家馬克-佩納爾博士稱,他們最近在北美洲的安大略湖沿岸發現了一塊有著4.25億年歷史的罕見天鵝絨蟲(Velvet Worms)化石。
  • 梁平水泥廠開山炸出一億八千萬年前蟲跡化石(圖)
    侏羅紀蟲跡化石。通訊員 高小華 攝     6月11日,記者從重慶自然博物館獲悉,梁平縣禮讓鎮近日在一個廢棄的採石場山洞裡發現距今約一億八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早期蟲跡化石,其稀有程度超過同時期的恐龍化石。這片蟲跡化石面積約1500平方米,為目前在重慶地區發現的最大侏羅紀蟲跡化石。
  • 恐龍蛋化石瘋狂盜挖沒法管
    恐龍蛋化石瘋狂盜挖沒法管   桔販撿石頭 「鵝蛋」原是寶  古老的漢江一路奔流而下,至湖北鄖縣柳陂鎮境內,突然彎成一個圓弧,圓弧內是一座名為「青龍」的山。  由於長期的風摧水蝕,青龍山裸露出一枚枚形似鵝卵石的石蛋,當地人稱之為「金鵝蛋」。因多得遍地都是,當地農民用它砌豬圈子、壘牆腳。  1994年秋天,一幫河南桔販到柳陂鎮賣桔子。
  • 歙縣雞母山又發現兩處恐龍化石
    江淮晨報1月21日訊 歙縣橫關鄉雞母山恐龍化石發掘工作第一階段於去年
  • 比芝麻小的「化石」中藏著油氣田「密碼」
    18日起,「古生物化石——探尋地球資源的金鑰匙」特展將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正式開展。展覽展出了有孔蟲、放射蟲、介形蟲、牙形刺……一系列比芝麻粒還小的古生物化石。這些微小的古生物化石,藏著石油、煤炭、天然氣以及頁巖氣的「密碼」。  在我們印象中,古生物化石應該都是大塊頭,其實不盡然。為了讓觀眾看清楚幾億年前,那些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長啥樣,博物館特意放了顯微鏡、放大鏡。
  • 西安發現蟲啃樹化石 距今已1億年世上罕見(圖)
    本報訊(記者魏影)樹木化石裡驚現1億年前的蟲子啃食樹木的情景,2隻如蠶般大小的蟲狀物,爬在樹木上正在啃食著樹木,其完整而「瀟灑」的姿態吸引了眾多村民看稀奇。而專家也稱,像這種植物和軟組織動物一起變成化石,在全世界都是比較罕見的。
  • 《精靈寶可夢》圖鑑347:八隻腳其實是羽毛狀的翅膀——太古羽蟲
    本篇我們要來介紹的就是三代的另外一組化石寶可夢,也就是太古羽蟲一家啦,這一家子的外形也是很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太古羽蟲的進化型太古盔甲,小時候一直覺得是一隻很不得了的高種族值寶可夢,一度還認為是跟班基拉斯、快龍等準神是一個級別的,那麼,本篇我們就先來介紹太古盔甲進化前的樣子——太古羽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