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蛋化石瘋狂盜挖沒法管

2021-01-15 搜狐網
恐龍蛋化石瘋狂盜挖沒法管
NEWS.SOHU.COM  2003年04月28日16:14  新民晚報










  特約撰稿劉振雄

  視點導讀

  湖北鄖縣青龍山,這個在地圖上原本很難找到的地方,因為1995年發現恐龍蛋化石群而聲名鵲起。當地人也直到恐龍蛋化石被發現才搞清,「青龍山」的確是「龍的故鄉」——早在6700萬年至13500萬年前,恐龍曾在這裡繁衍生息,把多得數不清的蛋留在了山上。專家稱,整個青龍山就是用「龍蛋」壘起來的。

  如今,青龍山再度引起人們關注。珍貴無價的恐龍蛋正遭不法分子的瘋狂盜挖,並在黑市上以幾百元一枚的低廉價格出售。

  應本報特約,《楚天都市報》記者日前專赴鄖縣,揭開當地恐龍蛋化石群被瘋狂盜挖的現狀。

  桔販撿石頭 「鵝蛋」原是寶

  古老的漢江一路奔流而下,至湖北鄖縣柳陂鎮境內,突然彎成一個圓弧,圓弧內是一座名為「青龍」的山。

  由於長期的風摧水蝕,青龍山裸露出一枚枚形似鵝卵石的石蛋,當地人稱之為「金鵝蛋」。因多得遍地都是,當地農民用它砌豬圈子、壘牆腳。

  1994年秋天,一幫河南桔販到柳陂鎮賣桔子。天下雨,車輪陷入泥濘不能動彈,他們就隨意在地上撿些石頭墊路。那些石頭一個個都圓溜溜的,河南人覺得稀奇,當即帶走了一批。不久,他們又回來了,用7角錢一枚的價格,花了3000元,滿滿地裝了幾車「金鵝蛋」。

  「石頭」能賣大錢?此事引起了當地人的注意。1995年,鄖縣領導特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及古人類研究所專家來考察。1995年5月16日至21日,專家鑑定,「金鵝蛋」是恐龍蛋,青龍山有著世界上數量最多、分布最集中、埋藏最淺、原始狀態保存最好的恐龍蛋化石群。

  此前,人們只知河南西峽縣有恐龍蛋——西峽恐龍蛋化石僅存幾百枚,全世界也只有500多枚。

  恐龍蛋密集 學術界震動

  青龍山發現恐龍蛋化石群的消息很快傳遍大江南北。

  中國古生物學會教授李鳳麟考察後認為,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在國內獨一無二」。中國地質大學專家組發現,目前國際上已確認的8個恐龍蛋科中,青龍山就佔了5個。1995年7月,加拿大梯雷欠古生物博物館館長菲利浦·柯瑞博士一行5人聞訊趕到青龍山,這位足跡踏遍全球的專家考察後說,這樣小的面積內有這麼密集的恐龍蛋化石,他以前從沒見過。他甚至認為,「這個地區可能成為中國最有影響的地區」。

  鑑於此,1996年,湖北省政府撥款30萬元,成立地質遺蹟省級保護區。1998年,在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上,數十名代表聯名建議將青龍山列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1年6月,國務院正式發文,將青龍山列為國家級地質遺蹟自然保護區,這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地質遺蹟類自然保護區。

  盜挖者瘋狂 管理員受傷

  在青龍山,恐龍蛋因為埋得淺,挖起來極為容易,幾鍁下去就有收穫。因此當地一直有著「金鵝蛋」的地下交易。最早的時候,人們不知道這是恐龍蛋,先是1角錢一枚,後是2至7角錢一枚。如今,黑市上恐龍蛋的價格是500-800元一枚,大些的、品相好些的甚至賣到1500多元一枚。在柳陂鎮,有些角落甚至「明碼標價」擺賣。

  經濟利益驅動了更加瘋狂的盜挖。4月21日,記者在現場看到,方圓10平方公裡的青龍山,已處處裸露出被盜挖的痕跡,原本翠綠的山體,點綴著一塊塊「黃斑」。

  鄖縣青龍山管理處主任徐傑告訴記者,如今整座山只有該處的7名員工在管理,其中包括講解員兼財務會計2名女性。因此真正能去阻止盜挖的,只有包括主任在內的5名男士。而能被保護下來的,也只有52500平方米的核心區內。核心區之外,大都已被刨得面目全非。

  據當地農民介紹,盜賊一般趁深夜作案,放哨、刨挖、運輸,組織得非常嚴密。柳陂鎮派出所靳方吉所長告訴記者,青龍山附近農民參與盜挖恐龍蛋化石的人數,佔當地居民人口的60%以上,平均每天都有10人以上在深夜12時至次日凌晨4時之間進行盜挖,有些甚至大白天也上山盜挖。

  徐傑介紹,管理處工作人員除各配一個充電手電筒外,無其他任何器械,也沒有交通工具,只能在夜裡跑著到處巡邏。遇到不法分子盜挖,對方人少還能制止;如果對方人多,反而會被盜挖者圍毆。如果報警,等3公裡外的鎮派出所民警趕到,不法分子早已跑得無影無蹤。

  5名制止盜挖的工作人員,有4人因此受過傷。去年冬天,徐傑曾遭不法分子圍攻,手臂被不法分子用恐龍蛋化石砸傷;今年3月,他為了追幾個盜挖賊,跳下一個陡坎,腳扭成骨折,而當他摔倒在溝坎裡不能動彈時,盜挖賊們竟當著他的面,有說有笑地刨挖化石。

  近年來,隨著裸露地表的化石日漸減少,盜挖的土穴愈挖愈深,破壞了山體結構。去年12月,當地村民48歲的黎必成盜挖恐龍蛋,與其妻軒安鳳在土穴裡吃飯時,遭遇山體塌方,黎必成當場死亡,軒安鳳手臂致殘。然而,這和一枚蛋能賣數百元的誘惑相比,顯得微不足道。當地仍以盜挖恐龍蛋作為發家致富的途徑。

  管理有空子 法規不完善

  導致鄖縣恐龍蛋被盜挖的原因,總起來一句話:管理嚴重混亂。

  首先,管理上有著嚴重的空檔。據介紹,保護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的單位,是青龍山管理處,隸屬於鄖縣國土資源局。而柳陂鎮有關部門,並沒有實際參與管理。

  地方財政從未為保護撥過一分錢款,7名隊員的工作、生活費用,全靠20元/張的門票收入,而此地由於交通不便,遊客極為稀缺。幾年前,鄖縣國土資源局曾聘過4人參與制止盜挖,但因開不出人均300元的月薪,此4人最後「炒」了國土資源局。

  其次,目前尚沒有法律條文能對盜挖分子定罪。國家有《文物法》,而恐龍蛋是不是文物尚存爭議。據悉,目前國內盜挖恐龍蛋化石被定過罪的,只有過一次。1997年,5名鄖縣人慾將盜挖的恐龍蛋經上海轉銷國外,被警方截獲,上海法官以「相當於×級文物」的方式將不法分子定罪為「走私文物」,分別處以3-7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1萬餘元。

  鄖縣司法機構曾打算仿效上海的做法,但青龍山附近鄉村幾乎家家都「庫存」著恐龍蛋化石,文物鑑定的最低機構設在武漢,從鄖縣去武漢找專家鑑定數以萬枚的恐龍蛋化石,在時間和數量上很難有可行性。而且即使鑑定出來,也無證據認定是盜挖所得。

  目前,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正積極尋求解決辦法。4月18日,有關部門趕赴十堰市招商,擬通過出售開發權的方式,將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打造成一個集保護、開發、旅遊、科普、科研於一體的綜合區域。

  這位年逾六旬的和老漢早年曾以2角錢一枚的價格賣過很多恐龍蛋化石

  富含恐龍蛋的巖塊

  山上隨處可見恐龍蛋被挖後留下的土穴

  百孔千瘡的青龍山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一恐龍蛋化石群」在呼救
    被海內外專家公認為「世界第一恐龍蛋化石群」的湖北省十堰市鄖縣柳陂鎮青龍山恐龍蛋化石正遭受亙古未有的劫難,濫採盜挖已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盜挖偷賣甚瘋狂千古罪人誰敢當1998年12月22日,筆者趕到青龍山,在十堰市地礦局有關人員陪同下採訪了青龍山恐龍蛋保護區。
  • 恐龍蛋!恐龍蛋!大瀝挖出多枚恐龍蛋化石!多圖直擊
    據南海區文化體育局文物科科長陳寶林介紹,施工現場所處的地質結構屬於紅砂石巖層,符合恐龍蛋化石存在的地質環境條件。據透露,此次挖出的恐龍蛋化石可能將會存放在南海博物館。△發現恐龍蛋的工地,據介紹,恐龍蛋埋在地下約8米處。其實,在廣東,韶關南雄、河源、梅州、茂名、佛山等市此前也發現過恐龍蛋化石。
  • 工地現20餘枚恐龍蛋化石 恐龍蛋化石的價值及歷史你知道嗎
    為你講解恐龍蛋化石的價值及歷史  恐龍是卵生動物。恐龍蛋化石就是恐龍的卵經過長期地殼演變所形成的化石。  恐龍蛋化石是非常珍貴的古生物化石,最早於1869年發現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白堊紀地層中,由於在全世界範圍內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的數量不多。
  • 珠海鬥門發現恐龍蛋化石
    近日,家住中山坦洲的陳敏在珠海鬥門華發水郡省級溼地公園一處施工現場,意外從一堆泥土石頭中發現一堆紅褐色化石,其內還包裹著殼狀化石。作為一名業餘化石採集愛好者,陳敏憑藉多年採集化石的經驗,他推測這很可能是恐龍蛋化石,於是便搬回住處保存起來。
  • 奇石疑似恐龍蛋化石(圖)
    本報訊(門頭溝記者站記者劉學通訊員李棟)門頭溝區齋堂鎮發現奇石,疑似恐龍蛋化石,目前有待專家進一步鑑定。昨天,齋堂鎮醫院退休職工曹有科向記者展示了幾塊形狀類似恐龍蛋的橢圓形石頭。據曹有科介紹,他是在齋堂鎮黃嶺西村晨練的時候意外發現數塊橢圓形的石頭。
  • 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
    6月11日,深圳海關向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移交罰沒古生物化石142件。該批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等多個類別。其中恐龍蛋化石2個、鸚鵡螺化石1個、菊石化石10個屬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其餘屬一般古生物化石。此次移交的古生物化石將由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收藏。
  • ...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
    6月11日,深圳海關向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移交罰沒古生物化石142件。該批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等多個類別。其中恐龍蛋化石2個、鸚鵡螺化石1個、菊石化石10個屬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其餘屬一般古生物化石。
  •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一個研究團隊23日說,在日本西部發現新種恐龍蛋化石,長大約4.5釐米,寬2釐米,是全球迄今發現的最小恐龍蛋化石。這塊化石在兵庫縣丹波市1.1億年前白堊紀早期地層中發掘,重大約10克,與一顆鵪鶉蛋重量差不多。
  • 廣東一溼地公園驚現「恐龍蛋」?!專家:確實是恐龍蛋化石
    廣東珠海鬥門華發水郡溼地公園驚現「恐龍蛋」?一周之前,家住中山市坦洲鎮的業餘化石採集愛好者陳敏在該溼地公園附近的施工廢土中發現了一顆巨型橢圓石頭,憑藉多年採集化石的經驗,推測極有可能是恐龍蛋化石。目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強博士已趕往現場辨認,認為該化石為紅層,廣泛分布於廣東地區,一般有著7000萬年至9000萬年的歷史,其與「恐龍蛋」化石的形成有密切關係。此前一周,11月15日,市民陳敏在珠海鬥門華發水郡溼地公園散步時,在查看附近工地的施工廢土時,意外發現了這塊石頭。
  • (視頻)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
    6月11日,深圳海關向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移交罰沒古生物化石142件。該批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等多個類別。其中恐龍蛋化石2個、鸚鵡螺化石1個、菊石化石10個屬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其餘屬一般古生物化石。
  • 西峽火電項目與恐龍蛋爭地?
    保護區調整尚需審批  如果《關於調整河南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和範圍的請示》得到國務院及有關部委首肯,位於西峽縣境內的宛西電廠項目就可從恐龍蛋化石的「困擾」中解脫,破土動工則指日可待。  恐龍蛋化石被列為一類珍稀的古蛋類化石,在西峽縣有廣泛的分布。
  • 河源小學生發現6600萬年前恐龍蛋化石
    張仰喆在斷橋斜坡處發現恐龍蛋化石。 受訪者供圖南方日報訊(記者/畢嘉琪黃堃媛)7月23日,河源市民李小芳和其9歲兒子張仰喆在河源市區東江大橋東面的岸邊遊玩時,意外在斷橋便道的護坡上發現蛋殼並辨認出1枚疑似恐龍蛋化石。
  • 館藏恐龍蛋化石之多創金氏世界紀錄,現實版「侏羅紀公園」在這
    隨後,河源恐龍蛋化石發掘出現「井噴」,一枚枚、一窩窩形狀各異的恐龍蛋化石在各村寨、工地「露頭」。時任河源市博物館館長黃東回憶,之前自己恰巧看過恐龍蛋相關資料,「知道這個東西很珍貴」,就趕緊給市政府打了報告。一個星期後,河源市政府發出關於保護恐龍蛋化石的通告,明確施工動土時須報請市博物館派人到現場考察等內容。通告貼遍村頭巷口、工地道路以及紅砂巖分布的地區。
  • 恐龍蛋很脆弱,為什麼能夠形成化石?
    那麼,為什麼說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形成化石呢?恐龍蛋又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幾個問題。這樣化石就形成了。但是,地殼是運動的,許多化石即使是形成了,也可能會因為地殼運動而損壞。因此,能夠被我們發現的化石變得鳳毛麟角。恐龍蛋是如何形成的?眾所周知,恐龍是卵生動物,它們跟現在的母雞一樣都是通過產卵來繁育後代的。
  • 恐龍蛋化石?矽質結核![圖]
    今年清明期間,住在廬山青山墾殖場的楊運升在附近的山腳下發現一些橢圓形「怪石」,他懷疑這些石頭是恐龍蛋化石。昨日下午,楊運升再次來到事發地,又挖到好幾個紋理特別清晰,而且像蛋的石頭。楊運升越看越覺得這些石頭像恐龍蛋化石。「裡面有蛋黃、蛋清,還有蛋殼。」  經過贛西北地質大隊段高工鑑定後,推測該石頭並不是恐龍蛋化石。
  • 河源阻止一起盜竊恐龍蛋化石違法行為
    執法人員在現場繳獲18塊共32枚恐龍蛋化石及作案工具一批現場繳獲的18塊共32枚恐龍蛋化石10月19日上午11時許,河源市江東新區行政綜合執法局執法人員在勝利村影盤嶺附近常規巡查時,成功阻止了一起盜竊恐龍蛋化石的違法行為,河源恐龍博物館工作人員和江東新區城東派出所民警隨後趕到現場
  •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2/3) "← →"翻頁
  • 廣東居民偷藏213顆恐龍蛋化石 當地施工現場哄搶化石是常事
    2015年8月5日訊,7月30日凌晨,廣東河源警方在一次突擊檢查中,在一當地居民家中查獲被盜搶的恐龍蛋化石213枚,同時繳獲一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事後經初步鑑定,這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為遼寧遼西出土的鸚鵡嘴龍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多為來自河源的白堊紀晚期圓形恐龍蛋化石。
  • 廣東河源埋巨量恐龍蛋化石 不知情曾毀幾萬枚
    多年來,河源因館藏恐龍蛋化石激增,以致原有簡陋的博物館難以盡容,一些恐龍蛋化石不得不一度如番薯般堆在地上。博物館建成後,將於5月向公眾開放,至此,河源15000枚恐龍蛋化石終於有了新家。  河源素有南國生物寶庫之稱,自從14年前發現第一窩恐龍蛋化石之後,至今已出土15000枚,全世界館藏恐龍蛋化石加起來尚不及河源的一半;專家估計,民間收藏的恐龍蛋化石是館藏的兩倍,因開發被破壞掉的是館藏的三倍;據預測,河源100平方公裡的紅砂盆地中埋藏的恐龍蛋化石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專家表示,研究恐龍或許能解開恐龍世界的「2012」之謎,或許能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很多啟發。
  • 收藏者辦「化石超市」 稱藏50顆恐龍蛋化石(圖)
    42釐米長的恐龍蛋。郭澤源攝樓梯間內,李旭初搭出12米高的展架,上面展示著各類化石。郭澤源攝  中新網太原11月20日電(趙靜)20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柳巷商業區,化石收藏愛好者李旭初在一間超市中,陳列著從地球震旦紀時期的藻類生物到第四紀的各類化石300餘種、1000多件,其中更有恐龍蛋化石50餘顆。而與普通超市不同的是,李旭初的藏品不出售。  在繁華的街頭,李旭初的小店一眼望去很難發現,「超市」的招牌很容易被淹沒在鬧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