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是第三個同時擁有靜止軌道和同步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
中國氣象局、航天科技集團、新聞辦、應急辦、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財政部等單位參加交付儀式。 [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國家航天局局長 孫來燕]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親切關懷下,經過了近30年努力,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同時擁有靜止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業務氣象衛星的國家。
-
全球先進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一覽
在同一個地球靜止軌道上,它將和許多主要國家的靜止軌道衛星成為「鄰居」。 在這些「小夥伴」裡,有剛比「風雲四號」01星早一個月定居的GOES-16、「向日葵9號」,有兩年前定居的「向日葵8號」和五年前定居的Electro-L,它們有的來自美國,有的來自日本,還有的來自俄羅斯。
-
「風雲」氣象知多少|人造地球衛星|氣象衛星|地球靜止軌道|人造...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3月23日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氣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它像一個調皮的魔術師,變換著世間的陰晴雨雪、四季冷暖,總能帶來令人稱奇的風雲變化。觀測天氣氣候變化,是人類最早從事的科學活動之一。
-
...氣象知多少|人造衛星|地球|人造地球衛星|氣象衛星|地球靜止軌道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3月23日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氣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它像一個調皮的魔術師,變換著世間的陰晴雨雪、四季冷暖,總能帶來令人稱奇的風雲變化。觀測天氣氣候變化,是人類最早從事的科學活動之一。
-
中國的氣象衛星
中國1988年9月7日發射了第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衛星雲圖的清晰度可與美國「諾阿」衛星雲圖媲美,但由於星上元器件發生故障,它只工作了39天。後成功發射了四顆極軌氣象衛星(風雲號)和三顆靜止氣象衛星(風雲二號),經歷了從極軌衛星到靜止衛星,從試驗衛星到業務衛星的發展過程。
-
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少數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之一
央廣網北京10月11日消息(記者朱宏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50年來,我國風雲氣象衛星事業從零起步,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少數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之一。
-
我國為什麼要研發靜止軌道微波氣象衛星
我國地處亞洲季風區,颱風、暴雨等極端氣象災害頻發,造成大量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據統計,每年因氣象因素引發的自然災害的經濟損失佔全國災害損失的80%。因此加強氣象的監測和預報,尤其是對災害性突發天氣的監測預警,對挽回經濟損失,提高經濟效益尤其重要。
-
中國驕傲——「風雲」氣象衛星
經過艱苦努力,1988年9月7日凌晨4時30分19秒,我國第一顆自主研製的極軌氣象衛星「風雲一號」A星成功發射,準確進入太陽同步軌道。在這天上午的世界氣象組織二區協第九屆會議上,時任世界氣象組織主席、中國國家氣象局局長鄒競蒙手舉一張衛星雲圖,向與會代表宣布,它是數小時前由中國第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A星提供的首圖。
-
氣象衛星-資訊-中國天氣網
1960年4月1日,美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試驗性氣象衛星「泰羅斯」1號。這顆試驗氣象衛星呈18面柱體,高48釐米,直徑107釐米。星上裝有電視攝像機、遙控磁帶記錄器及照片資料傳輸裝置。它在700千米高的近圓軌道上繞地球運轉1135圈,共拍攝雲圖和地勢照片22952張,有用率達60%。具有當時最優秀的技術性能。
-
氣象衛星軌道
目前,氣象衛星軌道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太陽同步軌道(通稱極地軌道),另一種是地球同步軌道(或稱靜止軌道)。 太陽同步軌道是圓盤極地軌道的一種特殊形式,衛星沿軌道繞地球南北極運轉。所謂太陽同步軌道,是指衛星軌道面的旋轉方面和周期與地球公轉的方向和周期相同。
-
氣象衛星
1960年4月1日,美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試驗性氣象衛星「泰羅斯」1號。這顆試驗氣象衛星呈18面柱體,高48釐米,直徑107釐米。星上裝有電視攝像機、遙控磁帶記錄器及照片資料傳輸裝置。它在700千米高的近圓軌道上繞地球運轉1135圈,共拍攝雲圖和地勢照片22952張,有用率達60%。具有當時最優秀的技術性能。
-
海外網:惠及多國,中國氣象衛星為何備受歡迎?
2018年6月發射升空的風雲二號H星,是我國第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二號工程的最後一顆衛星,也是我國成功發射的第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風雲二號H星與之前的風雲衛星不同,它的「工作崗位」定點於東經79度赤道上空,比原來計劃的定點位置西移了7.5度。
-
全國政協委員包為民:中國風雲氣象衛星已為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 (郭超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目前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已為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1977年11月,中國第一代極軌氣象衛星正式命名為風雲一號,從此開啟了風雲紀元。1988年、1990年和1999年,中國先後發射3顆第一代極軌氣象衛星,即風雲一號A、B、C氣象衛星。1997年和2000年,中國又先後發射了2顆靜止軌道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組成了中國氣象衛星業務監測系統。自此,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3個同時擁有兩種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
-
科學網—氣象衛星
極軌氣象衛星,飛行高度約為600~1500千米,衛星的軌道平面和太陽始終保持相對固定的交角,這樣的衛星每天在固定時間內經過同一地區兩次,因而每隔12小時就可獲得一份全球的氣象資料。同步氣象衛星,運行高度約35800千米,其軌道平面與地球的赤道平面相重合。從地球上看,衛星靜止在赤道某個經度的上空。
-
中國將研發第三代氣象衛星 衛星發展歷經坎坷
由於軌道的不同,氣象衛星可分為兩大類,即太陽同步極地軌道氣象衛星和地球同步靜止氣象衛星。前者是逆地球自轉方向與太陽同步,它的軌道高度較低,能夠實現全球覆蓋,用於觀測天氣變化的細節;後者是與地球保持同步運行,相對地球是不動的,它能夠觀測地球表面40%固定區域天氣大系統的變化。這兩種衛星獲得的雲圖共同使用,可完成天氣的近期和遠期預報。
-
——揭秘各國(組織)靜止氣象衛星的獨特優勢
「在三萬五千多公裡的靜止軌道上,用跟人類視覺特性相似的可見光通道俯瞰地球,而且圖像星下點解析度達到1公裡,可以說,這展示了『向日葵』氣象衛星的成功。」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風雲二號」和「風雲四號」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張志清說。 同時,他也表示,國際同期發展的新一代靜止衛星之間並沒有質的差距,而且都各具特色。
-
為何要有極軌和靜止兩種氣象衛星?
陳勵 近日成功發射的「風雲四號」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有三位先行者——「風雲一號」「風雲二號」「風雲三號」。其中「風雲一號」和「風雲三號」是極軌氣象衛星,「風雲四號」的「直系師兄」是「風雲二號」靜止氣象衛星。部分民眾存有疑惑:「同樣是觀測地表,為什麼要有極軌和靜止兩種氣象衛星呢?只研製一種不行嗎?」 郭強說,雖然都是氣象衛星,但極軌氣象衛星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差別很大,兩種氣象衛星的觀測有其各自獨特的作用。對於天氣氣候預測預報和研究來說,這兩種衛星缺一不可。
-
風雲四號:中國氣象衛星革命性重器
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說,風雲四號的觀測質量會比上一代靜止氣象衛星即風雲二號有「臺階性」的提高。那麼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提升,對民眾關心的天氣預報又有著什麼樣的影響?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
小火箭聊太陽同步軌道:軍事意義非常巨大
本報告分4個部分,本文是第4部分。又到春節了!小火箭在這裡祝所有小火箭好友春節快樂!萬事如意!日出2006年9月22日,協調世界時21時36分00秒,在日本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一枚M-V運載火箭點火成功,以傾斜發射的方式,將日出號太陽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風雲」氣象衛星實現天有可測風雲
1977年,國防科工委在上海召開氣象衛星大總體方案論證會,會議正式上報中國第一顆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命名為「風雲一號」,從此開啟了中國風雲氣象衛星的新紀元。「風雲一號A星」失敗後,我國於1990年9月3日用長徵四號火箭成功發射了「風雲一號B星」,每天衛星繞地球為14圈,屬於試驗型氣象衛星。衛星上裝載的遙感器,成像性能良好,獲取的試驗數據和運行經驗為後續衛星的研製和管理提供了有意義的數據。衛星獲取的遙感數據主要用於天氣預報和植被、冰雪覆蓋、洪水、森林火災等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