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凹面鏡應用最多的地方莫過於照明系統,如射燈、車燈和手電筒。
第一眼看到凹面鏡,你會誤以為它是球形的,而實際上,凹面鏡的曲面是一個拋物面。因為只有拋物面,當平行光照射過來的時候,所有光線都會會聚在焦點上;同樣的,在焦點處發出的光,經拋物面反射後都會平行地出射。
凹面鏡與凸透鏡的成像規律非常類似,只不過凹面鏡是反射成像,凸透鏡是折射成像。
凹面鏡的成像規律
很眼熟吧?除了像的位置不一樣,它與初中科學課本裡凸透鏡成像規律完全相同。下面來看圖體會一下吧:
下面我們利用凹面鏡的成像規律,來達到一種讓物體懸浮的效果,這也可以算是一種3D成像技術吧。
本製作用到的材料只有兩片一模一樣的凹面鏡。由於要在其中一片凹面鏡上打孔,所以會用到鑽臺和玻璃瓷磚打孔專用的鑽頭,剩下需要的就是小心和耐心啦。
兩片相同的凹面鏡和玻璃鑽頭
小丁在實驗室找到的凹面鏡平面直徑約10cm,並不是很大;手裡最大的鑽頭直徑也只有22mm。至於凹面鏡的焦距也不得而知,但這些都不會影響我們的製作。
首先我們要在凹面鏡上鑽孔。為防止鏡子在鑽的過程中碎裂傷人,可以用寬透明膠貼上幾層,整個鑽孔過程請戴好護目鏡。
特別注意!雖然戴手套可以防止玻璃碎片割傷,但別忘了更重點的一點是:操作電動工具時嚴禁戴手套!!
在打孔過程中,鑽頭的下壓力度不要太大,總之越慢越好;可以適量給鑽頭滴水降溫。小丁的凹面鏡玻璃厚3mm,鑽第一塊時用了十幾分鐘,而鑽第三塊的時候,只用了一分鐘,並沒有碎裂的情況發生。總之熟能生巧,一開始小心為佳。
開好孔,我們的製作也基本完成了。
我們把一片未開孔的凹面鏡放在桌子上,鏡面朝上,在鏡子中心放一枚五毛錢硬幣。把另一片開了孔的凹面鏡放在它的正上方,鏡面朝下。
把一個紙杯剪出一個紙筒來控制兩片鏡子之間的距離
當兩片鏡子的面心距離約為它們的焦距時,我們從上方斜著看開孔處,可以在孔內附近看到一枚懸浮的硬幣,如下圖。
我們看到的懸浮硬幣,其實是真實硬幣的一個倒立虛像,和我們在鏡子裡看到的東西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這個虛像成像的位置比較特別,所以有了懸浮的感覺。成像原理如下:
3D效果在圖片或視頻中是無法真實還原的,所以如果你想體驗,有如下兩種途徑:
自己動手製作一個;
在網上買一個。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從哪裡買,可以在本公眾號回覆:懸浮的硬幣,小丁會悄悄地告訴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