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背的是古詩?其實是公式和原理!| 科學加

2020-11-28 騰訊網

當詩詞遇見科學,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網紅」物理老師陳徵用一首首悠揚的詩詞和科學的理性,帶你認識「大自然的AB面」。

整理/記者 劉辛味 編輯/劉昭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講座專家】

陳徵

北京交通大學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

第21屆茅以升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再看看這個點吧。他就在那裡。那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一切。在它上面,有你愛的、認識的和聽說過的每一個人。歷史上的每一個人,都在它上面度過了自己的一生。所有的歡樂和痛苦,所有言之鑿鑿的宗教、意識形態和經濟思想,所有的獵人和強盜,所有的英雄和懦夫,所有文明的創造者和毀滅者,所有的皇帝和農夫,所有熱戀中的情侶,所有的父母、孩子、發明者和探索者,所有的精神導師,所有的政治家,所有的超級巨星,所有的最高領導人,所有的聖徒和罪人,從人類這個種族存在的第一天起——全都在這粒懸浮在太陽光中的塵埃上」

——卡爾·薩根

5月4日,第21屆茅以升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北京交通大學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中心教師陳徵在中科館大講堂帶來一場講座,架起聯繫詩詞與科學的紐帶。

詩歌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人們從對事物的觀察,凝練語言,用豐富的想像抒懷情感,反映我們的精神生活。有大量描述大自然場景的詩句,尤其是我國的古詩詞中,除了感受自然之美,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用理性的態度來探究詩中描述的現象,讓詩詞與科學同行。

詩詞與科學是大自然的兩面

我們的學習生涯中背過不少古詩詞,同時也學習了不少科學知識,似乎兩者並沒有什麼關係,反而形成一種對立性。相對於感受詩歌之美,不少學生學習數理知識感到很吃力。

有一副對聯能很好形容這一現象。相傳北宋大文豪蘇軾在遊覽西湖時,一位侍女不小心把盛酒的錫壺掉進了水裡,蘇軾頓時來了靈感想出上聯:遊西湖,提錫壺,錫壺墜西湖,惜乎錫壺。

後人對出了不少下聯,有一個與物理學有關,堪稱經典——學物理,如霧裡,霧裡看物理,勿理物理。意思是說人們學習物理時覺得太難了,就像在霧裡看不清東西,乾脆就不學物理了。很多同學也因為覺得難而放棄了學習物理。

事實上,文科和理科的學習都對我們十分重要。另一方面,我們會想,科學與文學真的沒有交融嗎?其實從上一副對聯能發現,我們其實可以通過詩詞的方式來反映科學問題。著名物理學家,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家獲得者李政道先生曾說,「科學和藝術是一枚硬幣的兩面」。這是非常美的表達,正如諾貝爾獎的獎章。詩詞與科學又何嘗不是如此?

諾貝爾物理和化學獎的獎章,正面是諾貝爾的頭像,背面是象徵科學智慧的女神揭開了自然女神的面紗

科學和詩詞就是大自然這枚硬幣的兩面。科學是以客觀理性的態度觀察自然,探究自然。而文學、藝術是以感性認知體會自然,詩歌就是人的感性體驗。我們讀詩時,主要體會詩中的意境,想像出描繪的場景,再感受詩人的情緒,所謂「思飄雲霧動, 律中鬼神驚」。

當我們腦海中已經構建出這幅圖像後,能否再靜下心來,再理性的思考「為什麼」,這種理性的思考能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現實世界。下面我們看看,當詩歌遇見科學,我們能看到什麼。

半畝方塘一鑑開,反射定律中間在

宋代名家朱熹在「觀書」後,借用了自然美景來抒發他想表達的深刻哲理,寫下《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中,「鑑」是鏡子的意思。把水面比成鏡子的古詩很多,再比如唐代劉禹錫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除了美好的意象,我們也可以對「鏡子」進行理性的探究。理工男們可能看到了「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光的反射定律。

我國古代很早就使用了鏡子,在公元前3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墨子就對鏡子的基本原理做了解釋。除了一般的平面鏡,漢代時期出現了凹面鏡「陽燧」,古人可以通過凹面鏡聚焦陽光,點燃乾草取火。如今奧運會取聖火依然在用這一古老的方法。

...

(未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數學老師:學數學你要背公式,送你一個成語
    學好數學肯定是不能夠通過「背公式」的,這點按說應該沒有人會質疑才是。可是不語竟然真的接到這個問題的諮詢了——一位同學非常苦難數學成績,但是他問我的問題竟然是「我實在是背不過那些公式,總是背了之後很快就忘了……」說真的,如果不是他態度誠懇,不語真的以為這是在逗我呢……為何要背數學公式呢?
  • 高中最難背古詩文排行榜:有哪篇你到現在都不會背?太難了!
    提起高中語文,最讓人頭疼的莫過於背誦古詩文了,高中的古詩文不僅變長了,內容也變得更為深奧了,可是迫於高考的壓力,大家依然要硬著頭皮背下去,但仍然有的篇目到最後都沒有背出來。以下是網友評選的高中最難背古詩文排行榜的前十名,裡面有沒有你到現在都不會背的呢?
  • 英語和數學當道的時代, 背古詩有什麼意義呢?
    2020年一場疫情,讓無數家長和小朋友們不得不「愉快」地待在家裡,度過了半年多的時光。……應該不怎麼愉快吧,至少對於我家那個單元1樓的小朋友和她媽媽來說不怎麼愉快。不管在家裡待多久,該上的學還是要上的,所以,該背的古詩也還是要背的。
  • 逍遙右腦教你背古詩(思維導圖、塗鴉記憶)記憶的又快又牢!
    「部編本」語文教材,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小學一年級課本首次加入了古詩,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有古詩文132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佔課文總數的30%左右。與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達80%左右。初高中的漲幅更高,新課標高中語文必背篇目從14篇暴增到72篇。
  • 小學生背古詩大哭:「為啥要謝謝櫻桃?」網友:像極了小時候的我
    但是孩子不理解詩詞意思,所以背起來就很困難,於是背誦的時候就很委屈地控訴說,「媽,你看這是啥玩意啊,!今天讓背的。第三句可好玩了,為啥,我都想問為啥,微謝櫻桃,為啥要謝謝櫻桃啊!」孩子邊說邊哭,一眾網友看到的時候是又覺得他可憐,又覺得好笑,更是有不少網友評論說,像極了小時候的我。
  • 紅櫻桃,綠芭蕉,背詩原來有妙招
    也是很多大人的童年噩夢 池子講過一個段子 小時候的他以為 「唐詩三百詩」 是一個陳述句 不就三百首嘛 一天背一首
  • 三個月背誦了近百首古詩,記得牢靠不會忘、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法...
    帶孩子古詩打卡活動進行兩個多月了,很多朋友反映孩子背的快,忘得也快,背的內容過些天之後,就都差不多忘記完了,問我該怎麼辦。這個方法和我總結出的表格不僅僅可以拿來背古詩哦,背單詞,背古文,需要記憶的內容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防止遺忘。先跟大家講一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這個概念遺忘曲線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
  • 背誦和默寫:古詩文教學頭宗罪
    很多學校,對於必背的75首古詩,會要求課前誦讀,會有古詩擂臺賽,甚至會有考級。 然而,孩子們在小學階段學古詩,只要能背出來,背得越多越流利,古詩考級、三字經匯演,書聲琅琅,最是極好,至於詩句涵義,以及品味鑑賞,這些就不考慮了。
  • 10首簡短有趣的「謎語詩」,一邊背古詩一邊猜謎語!你能猜對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10首簡短有趣的「謎語詩」,這些古詩詞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既是經典的古詩詞,也可以是一個謎語,可以讓孩子一邊背古詩一邊猜謎語,用更有趣的方式教孩子學古詩詞,快來看看能猜對這些謎語嗎?謎語詩就是「隱語詩」,又叫詩謎、謎詩、燈謎詩等,是一種充滿趣味的古詩詞形式,它把謎語和詩詞結合起來,在學習古詩詞的同時還能猜謎語,讓詩詞學習變得更有趣、更輕鬆,是小學生們比較喜歡的詩詞類型。舉個簡單的例子,「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小學必背古詩「窗含西嶺千秋雪」寫的什麼季節?詩詞大會選手答錯
    為什麼小時候背得滾瓜爛熟的古詩詞,被突然提起還是會犯錯呢?其實不是古詩本身有多難,而是大家產生了思維定式,只會說出上句接下句,或者只顧著死記硬背記住了古詩詞,卻根本沒有好好的揣摩它的涵義。《詩詞大會》這個節目相信有很多人關注過。
  • 梁宏達談教育: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大腦開發有4大「隱形好處」
    詩詞幫助人們感悟人生,但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從小背古詩?前幾天偶然看到了梁宏達的一則視頻,內心的疑問得到了解答。梁宏達認為,古詩是歷史遺留的最高遺產,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孩子的未來各項能力的綜合發展都大有益處。甚至可能會促進孩子的大腦開發,讓孩子的人生更順利!
  • 《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一套讓孩子從小愛上古詩的神奇遊戲書
    Rap擔當朱廣權老師是這樣說的:「你學了這麼多的詩詞之後,就會感到,你曾經和莊子一起坐大鵬之背,扶搖九天;和司馬遷看過江山無常,繁華落盡人世間。和曹操橫過槊,和李白醉過酒;和陶淵明採過菊,和白居易折過柳;這樣的文字才真正是不朽,當然這些詩詞一背就得一宿,但是以後它會讓你受益很久」。
  • excel函數公式:加與乘的混合運算 你會了嗎?
    其實加法和乘法還能混合的運算,功能就更加強大了,今天小編介紹的這個案例就是 "加" 與 "乘" 的混合運算。在下面的表格中,已知 「憑證號數」「部門」「科目劃分」「發生額」 這四項數據 。統計 部門為 一車間 或 財務部,並且兩個部門 發生額都不低於20的最大發生額分析統計需要的條件1 : 一車間 並且發生額不低於20條件2 : 財務部 並且發生額不低於20條件1和條件
  • 「高中數學奇葩說」小包老師帶你上王者丨導數公式及運算法則2
    番外一日,在王者峽谷內,劉備、關羽和張飛大戰呂布。呂布見勢不妙,對劉關張說:「不打了,聽說小包老師今天講導數公式及運算法則,某不會想去聽,同去?」劉備一聽,笑說:「某早都聽包老師講過了,老師說以後我能上王者,先拿你祭旗。」呂布恍然大悟,我特麼說怎麼有點打不過,原來如此。
  • 長大後又不需要古詩,那從小讓孩子背古詩還有啥意義?
    因為在我們現在的文明社會,既不用文言文,也不需要古詩,懂不懂文言文古詩,對人的生活影響根本不大,甚至幾乎可以說忽略不計。那為什麼我們現在的語文教材中,古詩文言文內容反而越來越多呢?從表面來看,這顯然是不合理,因為浪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背誦這些將來註定要忘掉,也用不上的內容,這不就是在浪費生命嗎?
  • 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大腦開發有4大好處!家長別不在意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寫出儘管前路艱辛,依然有乘風破浪的決心和底氣。我一直認為詩詞是感悟人生的一條捷徑,我喜歡讀,但對於孩子需不需要從小背古詩,我一直很遲疑,直到我看到了關於從小背古詩,對大腦開發的4大好處,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 你以為對方與你有緣,其實ta只為騙你「你以為對方與你有緣,其實ta...
    你以為對方與你有緣,其實ta只為騙你「你以為對方與你有緣,其實ta只為騙你「買鞋」… 2020-09-01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全息影像和思維導圖記憶法,背古詩詞就是快
    我們背古詩,不單是要背下來,還要記住不忘記它,那這裡就和大家聊聊記憶詩詞的兩個技巧:全息影像記憶法和思維導圖記憶法。在記憶的過程當中,有一個核心的原理,就是要調動大腦更多的區域參與到其中,這樣才能起到過目不忘的效果,記憶的目的並不是很快的把它記住,而是記住並不忘記,我們來具體看下這兩種記憶法怎麼做?
  • 高中數學,公式大集合!不吃飯也要背下來
    囊括了高中三年必背的各種公式 只有短短的四張圖片公式是數學的地基,在掌握公式的基礎上理解公式,然後會用是最重要的。其實數學公式比語文好背多了。下點功夫吧!那對於其中的數學公式,我們經常會用到也是重中之重,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的學生對於數學公式,不僅要記住,還要明白它的基本原理,要理解它,這樣才能在數學運算時很好地運用數學公式。
  • 高中語文:古詩文增加了58篇!某老師:這是好事情!
    如果古詩文的意義,僅僅是為了背誦和死摳每一個字眼的意思,而不去了解這篇古詩文所承載的思想背景,又有什麼價值呢!而往往把古詩文翻譯成現代話,就會失去古詩文特有的意境和特色。並且古詩文在現代生活發展中幾乎沒有什麼運用的價值,沒有辦法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除了標榜是我們的傳統之外,並無什麼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