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我們表達與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語文的學習必然會涉及到作文。作文的類型也分很多種,例如: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應用文等,而記敘文是小學常考的作文類型,所以小學生訓練好記敘文的寫作十分必要。
在寫記敘文之前,我們要先了解記敘文的含義是什麼。記敘文是作文的其中一種文體,記敘文中的內容一般以描寫人物或時間的發展變化為主,在文中既可以敘事,又可以寫景狀物。
寫記敘文有六大基本要素,它們分別是:時間、地點、人物、時間、原因以及結果,只要我們在文中把這六個要素交代清楚,讀者就能清楚你的文章大概講了一件什麼事。
但是,我們在文中交代這六要素的方式不要那麼呆板,可以根據文章內容來靈活變通。有時候,時間、地點不需要直接點明,直接點明讓文章略顯生硬。當在說明時間時,我們可以通過描寫自然景物的特徵和變化來間接地說明時間。例如「日出東方」就能說明現在是早晨,「日落西山」就能表明當時的時間是傍晚。
描寫事情的經過是記敘文的主體部分。記敘文的六要素中,起因、經過、結果是構成事件的主要環節。如果我們想把一件事情講明白、講清楚,就必須把這三個環節講具體,這樣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寫記敘文還要注意條理性,我們可以按照一定的順序去敘述一件事。常用的記敘文順序有三種,分別是順敘、倒敘和插敘。
順敘是學生們最喜歡用的一種記敘手法,同時它也是最容易把握的記敘手法。順敘也分很多種,我們可以按照事情發展規律來寫,也可以按照時間順序來寫,又可以按照空間變換順序來寫。在我們了解到的敘事性文章中,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佔大多數。
當我們選擇用時間順序來敘述時,我們一定要寫清楚敘述時間。事情的發展總是有一個過程的,那麼我們就可以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進行描述。這樣我們寫作時的思路就很清晰,也很有條理。
倒敘是先把事件的結局放到文章的開頭,接著再從事件的開頭一直描述下去。使用倒敘的敘述手法可以令文章更加生動,也可以讓文章產生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就像平時我們看的懸疑小說,作者很喜歡將結局先告訴大家,接著再帶領讀者一步步去探尋真相。
當我們使用倒敘的寫作手法時,要注意做好文字的過渡,文章的脈絡、線索要清晰,環環相扣。
插敘也是敘述手法之一,指的是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因為情感表達的需要,選擇暫時中斷敘述,再插進另一件事來進行補充說明。使用插敘時要注意不要打亂原來的敘述線索,要做好上下文的銜接。如果你能成功使用插敘這種敘述手法,就可以使你的文章結構富有變化。
本文編輯:小魚乾
(圖片來源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