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佔春——跟認識的人甭顯擺
李佔春——跟認識的人甭顯擺
李佔春——跟認識的人甭顯擺
李佔春——跟認識的人甭顯擺
本文撰稿 李佔春 《之我精神導論》作者——(註:之我或靈魂之我——靈魂之王、靈魂的主宰、靈魂的主人、哲學之我或哲學層次的我。)
引子:有部外國電影叫《不要跟陌生人說話》,有部國產電視劇也叫《不要跟陌生人說話》,而我今天說的是請你記住——《不要跟認識的人顯擺》。
禍從口出,漢語成語,意思是災禍從口裡產生出來。指說話不謹慎容易惹禍,出自晉·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近義詞——言多必失、多言買禍。對人惡語相加、淫辭穢語招致報復無疑,但顯擺炫我、自鳴得意,尤其是在熟悉或認識的人面前,往往招致的可能是比報復更甚的禍端。人啊,除了在你的父母妻兒面前,你可以盡情盡興地顯顯擺擺,出了這個圈圈不信你試試,不是被撞一頭包,就是被潑一臉灰。人啊,在你取得成績、成功、成就的時候,寧願與陌生人說話,也不要與認識的人多講,尤其是你自以為最好的朋友去分享。否則,十之八九你會極度的意外+失望。人,就是這樣一個複雜的動物。落難時候,認識你的人要麼拉你一把、要麼幸災樂禍、冷眼旁觀;他(她)跟你差不多時候,你倆可以相安無事——姐倆哥倆可以——感情好啊一口悶啊;你比他(她)好或好很多的時候,你啊就得要注意了——千萬不要顯擺。不信,我自己的遭遇就很能說明問題,而且人人都有鮮活的例子。
其一、多年前從外地返故鄉,一天我邀請老同學徐君吃飯敘舊,我帶一個親戚作陪,他也領一個同事赴宴,酒過三巡,歡聲笑語。在大家興奮之餘,我聊了聊在外的生活見聞,也提及最近自己的一些得意之事,不想正當此刻,徐君猛地向我拋出一句沒頭沒腦的斥責,說我向別人洩露了他的隱私,我當場非常非常尷尬,如果沒有別人在場我可以解釋解釋,此時那些陳穀子爛芝麻我又如何啟齒呢!事情是這樣的,將近二十年前徐君對我說——他有次翻閱他老婆以往日記,發現在他追他老婆的時候,另一個人也在追,而這人卻是他的連襟,即他妻妹的丈夫,他看後非常氣憤,說怪不得當時追的辛苦——久久不得。於是,在其嶽父家徐君將連襟打了一頓。當時,我就覺得徐君荒唐沒必要,隨後好像與人茶餘飯後當談資我說過一次,不想聽者中有人使壞,通過匿名方式把我告密了,這些也還是徐君在酒桌上斷斷續續說了我才知道的。自從這場飯局後,我便主動與徐君斷了交往,對他我有一種無名的忌憚。印象裡,徐君是位老實本分、從不惹事的木訥之人,他能夠對人發怒,而且還在大眾場合,應該是積蓄很久很深很沉才會爆發的,我沒料到當時已經過去六七年的事了,他會以那樣方式向我宣洩,打得我那樣措手不及,期間我和他見過很多次面為何不說呢?我主要不是責怪而是覺得不可思議,感覺他已經不是我所認識的那個他了。
其二、幾年前,我的一本書稿即將出版,我想請兩位老友幫我看看、把把文字關,他們兩人文學功底都很深厚。一位是曾經的老鄰居吳君,一位是曾經的老同事汪君,應該說我與他們相交很久、無話不談,我在京時他們去我那兒,我都從頭到尾隆重接待他們,曾設想算是知己至交——能夠相處一輩子的好朋友了。我先找的是吳君,他高興滿滿地答應了,說正好去鄉下過年空閒多,於是我將書稿託人送給了他。隨即,他在電話裡很興奮對我說東西拿到了,翻了翻感覺很不錯,並對我的創作毅力和思路大加頌揚,強調他會好好地看、好好地修訂,請我放心。第三天,我打電話聯繫他,問他是否遇到什麼問題、感覺怎樣,不想一盆冷水澆來,吳君說我寫的東西他看不懂,叫我另請高明,並希望我的書稿留下給他。接下來啊,我只好無語。為了趕時間,我迅疾將另份書稿寄給在外地的汪君,電話聯繫,汪君欣然允諾接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汪君收到了我的書稿。汪君在電話裡激動地告訴我,說我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他對我表示崇高的敬意,一定抓緊幫老友完成任務。哎呀,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老友一番話叫我高興得都不好意思。幾天後,我電話聯繫汪君問進展如何,不想汪君一開口便對我的書名「導論」二字耿耿於懷,而且說他現在單位業務忙,只能晚上上床後坐被窩裡幫我翻翻了。嗚呼,我又是沒想到,無疑我又挨了一棒子,我僅僅是要求幫看看文字修飾上一些小細節,汪君為何要如此發揮啊?而且態度堅決說根本沒時間,與先前的「允諾」和「敬意」直角大轉彎。彼時,我徹底絕望了,絕望的不是書稿而是人。為此,我刪了他兩的微信,沒料到的是他們都反覆地聯繫我,最終我還是把他們微信又加了回去,書出版後他們都問我要過,我說好好好,但我一直沒給他們,他們也就沒再糾纏了。逝者如斯夫,我只能懷念曾經時光裡的他們了。
其三、有一年正月間我去鄉下,鄉下雖沒有直系親戚,但我家祖墳在那兒,那兒有眾多本家。我記得與一個本家堂妹婿很談得來,於是就與他天南海北地侃大山,第二天堂妹找到我,抱怨我幹嘛在其夫君面前吹牛,當時我很詫異並吃驚,前前後後想想,說話內容沒有涉及堂妹婿自身任何東西啊,至於談到我自己,他問我收入狀況,我說除工資還有稿費,他問稿費多少,我說比工資要多一些。因為是親戚我說的是實情,在外人跟前我還真不想,而且根本就不會說。我知道堂妹婿是當地鄉鎮小秘書,難道我這話傷害他了?否則,堂妹怎麼會跑來怨我?看來,我說話「吹牛」對他的打擊不淺啊。除此,我想不出傷害他的任何蛛絲馬跡。作為大舅哥,在堂妹婿面前我說話和舉止還是很謹慎、很有分寸的啊,沒想到又馬失前蹄了。還有一件事跟我無關、跟吹牛和顯擺卻相反,你說奇怪不奇怪?有一年去公墓參加姑媽去世周年祭奠儀式,私下一個表姐j與另個小表姐f訴苦,說你姐夫股市虧很多啊等等長籲短嘆,其實我在心裡真的不是滋味,知道表姐j在耍小表姐f。表姐j在京是部委司局級官員,夫妻兩都在部委享受高工資高福利,其夫還運用其資源近二十餘年做無任何風險、穩賺不賠的生意;小表姐f呢,夫妻兩都是三線城市的下崗職工,靠在外幫人打工養家餬口,住房只有七八十平,兒子正在上大學念書,他們的負擔和壓力多重啊。儘管如此,人算不如天算。表姐j一輩子不生不養,多年前領養了一個女孩,可在福窩裡面卻被餵養成一個愣頭愣腦的超級大胖子;小表姐f呢,兒子去年研究生畢業,漂漂亮亮、一表人才,現在南京一所高校任教。人啊,機關算盡、心機用盡,老天爺還是有公正的一面。
言歸正傳,我們說來話去還沒有介入主題。什麼叫顯擺,顯擺屬於北方方言,通俗的說,就是炫耀的意思,也可理解為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長處;或者,愛在大家面前誇耀自己的意思。老舍 《駱駝祥子》有這樣一段——他以為這麼來的一個老婆,只可以藏在家中;這不是什麼體面的事,越少在大家眼前顯擺越好。可見,顯擺是有風險的。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我們的傳統政治文化要求——中庸之道、克己復禮,而在傳統社會文化層面則要求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由此這些也都反映在成語和典故當中。顯擺就是鋒芒畢露,可槍打出頭鳥啊。在如此的文化及心理環境薰陶之下,顯擺會產生不同與西方文化浸淫下的不同心理反應與社會反響。話說,這個不同反響或反應的機理及過程是怎樣的呢?如果不搞清楚,我們又怎能管窺——不要跟認識的人顯擺?
常言道:人生十之八九不如人意。一代梟雄曹操在其《短歌行》裡感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顯見,淡淡的幽憂和抑鬱是人生的常態。為什麼呢?佛家說:人生就是苦海慈航。人從出世的那一刻,便是哭啼而來的,而活著就是掙扎,作為我們的靈魂之我,活著則是其根本意志。《導論》指出——事實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我,我無所不在,我是漂移的靈魂。因為我是靈魂的核心,靈魂之我同樣漂移。人啊,有意無意中知悉了靈魂中有我的存在,而人的本質就是對我有強烈的、不間斷的體認,時時事事圍繞我活著、掙扎著。中國字的我,是一個人手持兵器。《導論》則指出——因生活事業或生理等問題而長期情緒低迷,身處環境壓抑或惡劣而遭受精神壓迫打擊,這些都可能造成之我自身內部短路,其結果是之我或瀕臨坍塌、或瘋癲游離及至拼死掙扎,對外則表現為抑鬱症常見現象,但一些反社會、反人類、反常規的舉止卻常被另類解讀,實則是之我活的意志畸形化反抗的結果。
話說徐君,他為何要在飯局上令我難堪呢?答案很明顯,因為我顯擺了。其實,顯擺只是一個藥引子。徐君長年與其老婆分居,當時離沒離婚我不知道,反正工作事業上很不如意我是知道的,而他性格又是非常的內向,可以斷定其之我灰暗抑鬱無疑。而我呢,說話直來直去,加上無拘無束地顯擺,他和我兩相比較,我的話必定刺激了他,加重並激發了其之我的昏暗,同時也助長了其之我之恨的溢出。《導論》提醒並警告——其一、需要指出,之我自身短路在抑鬱患者身上較為突出,但卻很難引起重視,甚至拿所謂脾氣性格來搪塞。抑鬱讓之我昏暗,及至窮途末路,此刻的之我瀕臨或短路、或坍陷、或瘋癲,患者痛不欲生,甚至還爆發意外事端,而一些暴力事件就有『之我壓迫』的因素,這是所謂『之我壓迫症患者』為反抗壓迫而由之我興風作浪造成的,某種程度來說,是之我活的意志使然,事端的爆發則聽任思維判斷選擇。所以,研究短路的之我及其與抑鬱關聯,對剖析抑鬱、預防犯罪都十分有意義。其二、恨是與生俱來的,是之我面對外界的一種生存本能,是對另個之我(人類與非人類)及外界事物的一種本能性排斥。通過恨,之我或許能夠燃起點火苗;通過恨,之我對外宣示了存在。在大眾及世俗層面,之我的恨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但如果之我一味地凝固在恨裡不能自拔,那麼之我就會變形變態,進而引發思維產生消極情緒和想法,誤導人走向反社會、反人類的叛逆歧途。如此看,以上的分析便可以解釋先前的所謂不可思議了。
再看吳君和汪君,有關書稿的破事。為什麼他兩人都不約而同地「變臉」呢?事情發生之後,實話實說,我一點兒不沮喪,而且心中竊喜,因為我書裡的東西打動或擊中了他們,令他們產生了糾結——為何我不可以、而他卻可以。在此,我們要談談之我肯定了。《導論》指出:人生經驗告訴大家,人時時刻刻都會遇到很多事情、面對很多事情,同時也會作出這樣或那樣的反應。注意,在各種反應當中或之後,人對自己的行為在心裡其實都會有種種理由,有些稍縱即逝,有些牽強附會,有些則耿耿於懷,但最終也會想盡辦法和理由去盡力「釋懷」。在此,所謂種種理由及其產生,或油然而生、或牽強附會、或極力搜尋,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之我的肯定過程……需要提醒的在於,如果肯定不能夠達成,之我就會紊亂游離,心理與精神便會出現問題和障礙,在道德層面有可能出現所謂『喪盡天良』,在刑事案件裡那些連環殺人惡魔就屬此列,冷酷殘酷的背後便是之我肯定的淪陷。所謂暫時的自欺性、強制性之我肯定,隨時間流逝或被重新『否定』,之我將被逼或被迫走上尋覓『肯定』之途。就此打住,回歸正題。所謂——「為何我不可以、而他卻可以」這個糾結,吳君和汪君把這個所謂——轉換成了自己之我肯定的受挫,同時令其之我之恨非常異常,於是不顧臉面而「變臉」發生了。
而我刪了微信,他兩又為何不約而同找我聯繫我呢?還是之我肯定使然,因為他們覺得是他們不應該啊。《導論》對此也有明示——在各種反應當中或之後,人對自己的行為在心裡其實都會有種種理由,有些稍縱即逝,有些牽強附會,有些則耿耿於懷,但最終也會想盡辦法和理由去盡力「釋懷」——通過曲線方式,讓之我實現曲線式肯定。在此,所謂種種理由及其產生,或油然而生、或牽強附會、或極力搜尋,這個過程其實也是之我的肯定途徑之一,肯定是之我的意志。需要指出的是,殺人犯、法西斯黨徒、邪教分子等等,通過歪曲事實編撰合乎他們行動的理由和邏輯,為他們的犯罪作惡去背書,由此達成其之我肯定或暫時的自欺性、強制性之我肯定。因此之我的意志在肯定方面,其社會性後果和表現是善惡皆存的。
最後再談談那個堂妹婿,其實我都不屑一說,但不說通篇又不完整。現在回頭想想,原來他也靠筆桿子吃飯,當秘書嘛。他問我工作狀態我說還兼職賺點外快,給媒體寫專欄、當策劃顧問,其實都是混窮的差事,可是我忘了「文人相輕」的古訓,有可能令其自尊受挫呢!《導論》指出——詞人曲者都在心裡呼喚我是我、多麼特別的我,我是萬世沙礫當中一顆,感激天生這個我……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之我的唯一是人生命最堅決、最堅強的意志符號;即便瀕臨死亡,人也念念不忘談及我我我。之我,一直連接並延伸至人的死亡,「我」是唯一。如歌兒所唱:我是我 多麼特別的我……在此也要提醒,『之我唯一』如果動搖了,或者過分『唯一』之我——唯我獨尊,人的精神便會出現障礙和麻煩,嚴重的以致切斷之我與思維聯繫,任由瘋癲或逆施行為發生,在道德層面表現為決絕、絕情、殘酷、變態及六親不認等。這些叛逆,實則也是之我活的意志使然,是之我回應『唯一動搖』的掙扎。總之,活的意志是之我的最根本意志!其實啊,很多人在『之我唯一』上翻船,很大一部分是自以為是造成的,而這與之我灰暗抑鬱有關,唯一受挫必然加劇之我之恨的強度,於是別人的「吹牛」令其憤怒發瘋,如果狀態正常又何必在意人家吹牛啊?所以,病根子在自己身上。至於表姐j,我們寧願再顯一次擺,再受一次打擊,也不要去效仿她那樣的伎倆。壞事做多了,之我的肯定就難以達成,所謂自欺性、強制性之我肯定只能是暫時的,那就真正是墜入苦海無涯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