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五十年代,科學家們普遍認為組成原子核的質子、中子(當時叫基本粒子)不可分,而主席了解這一情況後,從哲學的角度認為基本粒子應該可分,並多次找中國的科學家談話討論該問題,同時主席也開始關注世界物理學對基本粒子是否可分的研究。後來在1963年出版的《自然辯證法研究通訊》上,主席看到日本科學家坂田昌一認為基本粒子可分的文章。這篇《關於人的認識的問題》的談話,就是從談坂田的文章、基本粒子是否可分開始的。
50年代到60年代,中國科學家受主席的影響,提出基本粒子可以再分,並提出了自己的假說模型。77年的世界物理學大會,曾有人提出將基本粒子以下的粒子,命名為「毛粒子」,但未流行開。
那些認為主席不懂科學的人,真的該好好看看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以下問題:
1. 世界在時間和空間上是無限的。宇宙從宏觀方面看是無限的,從微觀可能也是無限的,基本粒子可以一直分下去。
2.人的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是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的。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也是無限的,世界是無限的,認識也不會停滯不前,兩者是統一的。但是人們的認識,受認識工具的限制。除單個的人外,階級也可以是認識的主體。
3.事物的發展史無限的,都有發生、發展、滅亡的過程,一些事物滅亡後,會被更高級的事物代替。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始終處於平衡與不平衡的變化中,即從不平衡到相對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不斷往復變化。
4.事物的發展往往出乎事前的預料,主席拿郭沫若、魯迅(魯迅最早學礦業)和自己進行了舉例。
5.人的思想也要不斷更新,領導幹部、科學家都要注意密切聯繫群眾,一些好的政策,是從人民群眾中來的。
6. 主席拿曹雪芹舉例子,說明事物已經發展了,而思想還想回到過去是行不通的。
以下為文章的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