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易慎同志是一個在高中歷史教師行業上默默耕耘十二年的默默無聞的小老師,以前總是收到你教歷史啊哈哈哈哈哈這種聊天打開方式,哈哈之下就是這是神馬科目?這還用學?之類的負面意思。我收到最打擊我的消息是某某初中某體育老師給一個歷史老師代課,把他們全年級都幹掉了(考試成績全校第一),這真是……
其實歷史真的是一個 好學 難懂 不太可能精通 的科目啊!
最近群裡的媽媽們居然有好多開始關注給孩子歷史啟蒙,說真的太感動了,你們是一群高瞻遠矚的媽媽,歷史這門課確實啟蒙就夠了,學好了,我怕我們不小心再造出個「百家爭鳴」或「啟蒙運動」般群星璀璨的時代來。
下面我列一下推薦的書目,見識淺薄僅供參考!
三字經
謝謝你沒看錯,就是三字經,三字經把歷史抬到一個什麼高度呢?請看這一句:「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始終」。
什麼情況呢,王應麟老先生在歷史之前開的書單依次是:《小學》,四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孝經》,六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周禮》),五子(荀子、楊雄、文中子、老子、莊子)。把這些都讀懂讀通了,就可以研讀歷史了。這一方面是研讀歷史,要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才能考證真偽,知曉興衰,吸取經驗教訓。另一方面,研讀歷史又能反哺文化知識,做到對以前所學的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那這可怎麼能給孩子講明白啊?不用講,三字經就是拿來背的,其中關於歷史的也不過區區528字,反正三字一句朗朗上口,無問西東背就是了,那個簡化的朝代歌無法替代的是在這金貴的528字裡居然有很多歷史的細節和文史常識,例如「夏傳子,家天下『』。這裡記載了傳子制度,換言之就是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的制度變遷。『』逞幹戈,尚遊說。『』這一句如果你去聽施展老師講春秋戰國戰爭邏輯變化不再講「禮」而是真刀真槍的打起來那一段就會格外有感悟。這些細節會在孩子以後的成長過程中一點一滴的被解釋,被印證。這種學習的過程不是我們能灌給他們的。
所以如果真的要搞國學啟蒙,與其去背什么弟子規,然後一條條在生活中被孩子自己發現不合理不合情的地方從而厭惡,真的好好背背三字經吧,爸爸媽媽陪著一起背背。遇到疑難一起查查,其樂無窮。
《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
這個本來想放在NO.1推薦的,太良心了,豆瓣一度9.8分,現在也是8.8的高分,具體介紹可以去看豆瓣,噹噹,不推薦買回家,可以借閱或聽書。因為又貴又多。收藏另當別論,反正我是屯了。
推薦的理由是:
1、如果你要讓孩子真正的,感性的知道什麼是歷史,最好的辦法就是和他一起「經歷」一次歷史,漢生這套是按365天,應時應景應節來講故事的,有點屬於孩子的「歷史上的今天」的味道,當你們一起每天一個故事聽完,就真的像是莊周一夢般走了一遍,如果有書就更好了,可以很老神在在說「崽兒啊,這就是歷史啊……」
2、歷史本來就有好有壞,有波瀾壯闊有平平淡淡,秉筆直書是歷史學家的天職,其實也是我們帶著孩子客觀的、批判的認識世界的方法。這套書被詬病最多的是故事參差不齊,有些被認為沒意思,觀念老化等等不一而足。我其實很開心我的孩子能聽完後發表這樣的意見,最近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中明確的寫了關於歷史解釋的四層水平要求,最低要做到辨別發現異同,最高要能獨立探究,在儘可能佔有史料的基礎上,嘗試驗證以往的說法或提出新的解釋。
所以你當童話來聽很好,你當歷史來聽也不錯,如果你肯和孩子一起用上新的方法和一顆開放的心,比如孩子聽完說媽媽為什麼會打仗啊?去查資料去看紀錄片,和他一起去看一部殘酷的歷史。孩子問為什麼叫山東山西?就帶他去看地圖,講地理。端午不光吃粽子也去聽聽屈原。小雪不僅僅去摸摸雪花冰冷也去數數二十四個節氣。孩子愛聽老鼠娶媳婦也帶他去閱讀一下老鼠這種動物繁殖力有多麼強的小百科。孩子說這個故事沒意思,那就和他一起想法子編一個有意思的。然後順便在告訴他作者也能編有意思的故事,可是改編故事那是「迪士尼」做派,忠實記錄才有歷史的價值。做到這個層次,恐怕不僅僅是歷史而是通識啟蒙了。
我就不再贅述關於神話童話和歷史的關係。
僅僅因為(以下摘自百度)
『』①1920年—1931年,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的學者在戰火中搶救了一大批中國民間傳說及童話故事,為傳統文化保留下極其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②五十年後的1981年,臺灣漢聲出版社在北大、中大前輩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民間,上山下鄉,遍訪民間故事傳人,形成本書最初的故事庫。『就值得推薦。
這套書本來就很有歷史的態度啊。
也順便推薦一下最近我家胖嘟很愛聽的《故宮裡的大怪獸》有趣有料。
圖說天下系列
仍然不建議購買,略有情操的學校圖書館一般都有館藏,量大價高,家裡有礦的隨意。
推薦理由一、這套書的配圖贊到我上課直接拿來當教具。直接從豆瓣搬一點介紹過來,大家感受一下:『』由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龔書鐸先生主編的大型歷史知識讀物《圖說天下:中國歷史系列》,以浩然長卷全息再現了中華五千年的風雲變幻和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10卷本300萬字的宏篇巨製、1000多則精彩紛呈的經典故事、3000餘幅彌足珍貴的歷史圖片。『』
推薦理由二、這套書還是很科學靠譜的,同時又足夠的全面,有中國歷史、世界歷史、探索發現、國家地理、國學書院、透過鏡頭六個大的系列。土豪集齊完全能當人文百科用。反正以我這種歷史文化學院優秀的學渣來說,無論是史料還是敘事結構看看真的長見識。
牆書《地球通史》
抄襲一下簡介:
2003年,英國的一位父親克里斯多福因為不想讓女兒忍受過那度日如年、違反學習規律的刻板教學,於是讓女兒退了學,自己親自教,結果把女兒教上了劍橋大學歷史系,還拿了一等獎學金……後來,他把十年教女兒的心血,整理成了五張表格,分別叫做《地球通史》《莎士比亞通史》《自然通史》《科技通史》《競技通史》,統稱「Wall Book牆書—時間圖譜百科全書」。
推薦理由一、我知道咱們家的牆上都掛滿了字卡、高頻詞、思維導圖、成長思維……但是不妨礙我們再來一張大牆書的,因為歷史書真的得這麼看才有「卷帙浩繁,綿長悠遠」的感覺。沒有這套書以前我用的是一長卷歷史地圖冊。這種線性的呈現方式就是高大上的時間軸,就是我們高中學科素養裡面「時空觀念」最完美的落地。
推薦理由二、如果你的寶寶玩過I spy,玩過Where is Wally,那麼這個牆書你就找到了有趣的打開方式,和小寶來找找名人,找找寶藏,你甚至可以躺在沙發上美滋滋的指揮就行,親測還能嗑著瓜子喝著可樂。
推薦購買,反正很多公號都推過,大夥找便宜的入手就行,如果誰神通廣大能搞個團購記得叫上我,沒錯我就是那個沒捨得入手還在用我的老圖冊代替的窮兮兮小老師。
以下不是給娃看的
先端正態度:資源再好也趕不上打開方式好,
老師再牛也比不上你能陪著牛!
再好看的書也抵不過你帶著去一趟歷史博物館!
所以媽媽們需要自己弄幾本電子版來看,省錢,可以用邊角碎料的時間,長見識,以後一準用得著。推薦以下書目:
《希利爾講世界史》,當然這老頭也講世界地理,還講藝術史,都推薦。理由很多好處你們自己看得見,我只說一個,希望媽媽們看了能學會這老頭絮絮叨叨自問自答的精神(人家的問題提的很有價值),給孩子的歷史嘛,本來就要這樣簡單易懂,還要不斷的瞻前顧後。
《人類的故事》房龍,這老人家也是我的偶像,深刻幽默廣博,他的所有書都該讀。p.s.我最早對日本的國民性有一個感性認知就是讀他的書中「然而,日本人並未因這個永久的安全威脅的存在而失眠。從多年的教訓和實踐中,他們摸索出一條經驗:用薄紙板建房子。」覺得這個老人家真的是知道的太多了,寫法也很是啟發人,在講這個事的時候不知不覺就灌輸了你面對危機該有的態度。之後一口氣囫圇吞棗看完了其它著作。那年我還是一個初中生。
《論語別裁》南懷瑾,因為他的別裁,我第一次讀懂了《論語》,並且第一次知道了歷史的作用,南懷瑾先生很擅長從歷史人物入手講故事說道理。我一直受益並且目前並沒有看到能超越他的。
《國史大綱》錢穆,說好不推薦專業書的,可是這是一本讀讀前言就可以受用一生的好書,綱張目舉,史論結合,豎排版一秒讓你進入角色。必讀必讀必讀的入門經典。
《西洋史》陳衡哲,讀過的人都說美,我在這裡碼字都能背的出來她怎麼寫哥特建築:尖形的長窗,高塔,縱行的直線,是都有引人向上的效力的,他們都告誡觀者說,『你們忘了地下,望著天上,使你們的靈魂,隨著那顫巍巍尖塔,去與上帝接近接近吧!除了語言美,結構上也有很均衡的美感,你畫個思維導圖就知道了。
最後還要嘮叨
為什麼不推薦上下五千年之類的
因為親測孩子不感興趣
現在繪本閱讀這麼被高度重視,孩子們的「審美」閥域變高了,那種平鋪直敘的方式很顯然是被嫌棄的,一如我們的傳統歷史課堂,連歷史劇不好好認真做據說都有孩子嫌幼稚了。
為什麼不推薦《吳姐姐講歷史故事》
我知道很出名,不過我連看也沒看所以不好評價,反正我知道更好的,更權威的,更經受了時間考驗的,所以誰喜歡誰就看吧,應該也不至於不好。
我的孩子在看什麼
他已經沉迷地理圖冊,地理拼圖快三個月了。也就是說我根本無法決定他看什麼,我只做一件事,挑好書入架,看什麼什麼時候看看多久他說了算,我家小爺一對什麼感興趣,我就去給自己充電補課,只為了小爺問我河南河北隔著哪條河的時候能答出來『』黃河,就是這個幾字形的,發源地在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如果小爺心情好我還能順便給講講大禹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