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書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夥伴,可見書籍的重要性。於是許多家長在孩子開始上學之後,就會不斷購買許多書籍給孩子,督促他們多讀書。可是書籍的種類那麼多,究竟哪一類書籍更適合孩子閱讀,可以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前段時間,我在百度上看到這樣一篇新聞,說是美國的哈佛大學曾經對校內的學生進行過一項閱讀調查研究,他們把哈佛大學裡的學生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校內成績屬於中等的學生。
另一類是在校內成績屬於上等的學生,然後將兩類學生閱讀的書單多了對比。調查結果顯示:成績上等的學生,更偏愛歷史書,這表明,高智商和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大多數對歷史書情有獨鍾。
智商高和成績好的孩子,多數偏愛歷史,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1、奠定人文素養,開闊孩子的眼界
從小喜歡看歷史書的孩子,眼界都與普通小孩不一樣,從幼年時期就培養孩子閱讀歷史書籍,不僅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還可以從小奠定孩子的人文素養,學習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奠定人文學科基礎。熱衷於學習歷史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具有文化內涵和文化底蘊。
2、使人明智,格局大
李光庭曾說過:「非讀書,不明理,要知事,須讀史。」
培養孩子從幼年時期開始閱讀歷史書籍,可以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啟發智慧。這並不是說其他科學就沒有歷史重要,而是學習歷史,是汲取整個人類文明時代的結晶,非常之重要。歷史與人類而言,是記錄了從古至今人類文明活動的一切軌跡。
歷史書上的人類實踐活動,供我們學習、使用和觀察。歷史書不單單只是講朝代更替的故事,而是包含了古代政治、兵法、文化、地理、法律等知識,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學習前人的智慧和謀略的好機會。長期在歷史書籍的感染和薰陶之下,孩子的不僅提高智慧,還能提升自己的格局。
3、更有主見,不隨波逐流
歷史書上記載的內容,通常都是宏觀角度出發,例如說道古代朝廷頒布的某一項政策,在上個時代可能是對的,但是在下一個時代可能又變成錯的了,並且為此造成百姓的困擾。
所以,通過閱讀歷史書,孩子會辯證看待事情的兩面性,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會更加豐富,從而幫助孩子處理事情更加理性、從容,長大後,也更加有自己的主見。
閱讀歷史之所以重要,還在於用了最簡短的語言概括,就可以令孩子從中學習從古至今的各種知識,看透歷代朝廷變更替換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孩子通過閱讀歷史書,了解古人的得失,從而反思自身行為,變得更加有智慧。所以,有機會的話,家長一定要記得多督促孩子閱讀歷史書。
家長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引導孩子閱讀歷史書,比如:
1、講歷史神話故事
小孩子都愛聽故事,中國有許多傳統的歷史故事書,例如:女媧補天、愚公移山、盤古 開天闢地等歷史故事書,家長有空時都可以拿來給孩子閱讀,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孩子會更容易接受歷史,從而激發孩子對閱讀歷史的興趣。
2、適合幼兒閱讀歷史繪本
書店裡的歷史書種類繁多,有的就是單純的文字,這類型適合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閱讀,而有的則是圖文並茂的故事性比較強的歷史書,這類型就適合年齡小的寶寶,可讀性高。
3、親子共讀歷史書籍
歷史書與其他書籍相比,還是比較有深度的,孩子閱讀容易出現故障,所以家長最好每晚抽空與孩子閱讀一篇簡短的歷史故事,閱讀後,與孩子一起探討歷史故事書上的內容,讓孩子更愛閱讀歷史書。
閱讀歷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不是一件複雜的事,閱讀歷史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方便孩子了解各個領域的知識,儲備歷史知識,從小學習歷史書的孩子,思維能力比常人更強,與人交談時,可以隨意引經據典,寫作文也不再苦惱於沒有寫作素材。
推薦給父母一本《四大名著小學生課外讀物》,非常適合小孩閱讀,裡面的知識小孩都能看懂,也會很感興趣。當孩子們讀這套書時,他們好像在看卡通,所以他們更願意集中注意力去閱讀。
本書使用了大量的手工繪圖來還原當時的情景,讓人一眼就能看懂。此外,書本語言淺顯,歷史知識深入淺出,小學生們也可以閱讀。
這樣一套內容及其豐富的書才89,但卻培養孩子有了讀書的習慣,有了閱讀歷史的愛好,開闊孩子的眼界與格局,家長還省心,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想要孩子愛上歷史的家長們,可以給孩子買這本書!
培養孩子從小閱讀歷史書,可以讓孩子的眼界更廣,格局更大,讓孩子更加善於從歷史讀物中汲取經驗和前人的教訓,在成長的道路上少走許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