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odon乳齒象,乳房+牙齒?這是怎樣一種存在?

2021-02-15 摩西英語

mastodon ['mæstədɒn] n. [古生] 乳齒象;龐然大物,adj. 巨大的;龐大的。希臘詞根mast-表示乳房(頭),希臘詞根odon-表示牙齒,與拉丁詞根dent-和日耳曼單詞tooth牙齒同源。大象的化石是根據牙的特徵進行分類,而乳齒象臼齒的咬合面有乳頭狀的突起,故得名乳齒象。它體形大不大?根據詞義你說呢?

big girl's blouse軟弱無力之人。blouse ['blaʊz] n.寬鬆的上衣;女裝襯衫。這樣的衣服晾在曬衣繩上是飄來蕩去的,遇到困難時候的驚慌會是失措的,那這些就和男人應該具有的堅定、勇敢和果斷是相背的,所以big girl's blouse指意志薄弱之人。You can’t drink Coke in a pub, you big girl’s blouse!

點此使用微信小程序「摩西講單詞」

不讚賞的乳房上長牙齒

相關焦點

  • 【雲南日報】昭通發現最早的中華乳齒象化石 改寫中華乳齒象起源和...
    項目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世騏研究員認為:中華乳齒象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一種獨特的長鼻類化石,上新世和早更新世時期在該地區廣泛分布,之前最早發現於中國山西的榆社盆地。然而,由於缺乏更早的化石記錄,國際上主流學術觀點一直認為,中華乳齒象是由美洲的居維葉象亞科的某一成員進化而來,在上新世時進入東亞,到達中國北方。
  • 美洲乳齒象【Mammut americanum】
      雖然外表接近猛獁,但美洲乳齒象的牙齒更適合咀嚼樹葉和灌木最晚期的美洲乳齒象牙齒化石嚴重磨損,這顯示它們曾由於棲息地環境的改變而被迫食用草等非正常的食物。  和其他的遠古象相比,乳齒象是比較接近現代象的一種,科學家普遍認為
  • 【化石Q&A】乳齒象是如何滅絕的
    乳齒象的名稱與它們幼年時期的乳齒並無關係,而是來源於它們的牙齒結構。
  • 五百三十萬年前,我國生活著一種乳齒象,看起來像是猛獁象的迷你版本
    如果將乳齒象和猛獁象放在一起比較的話,乳齒象仿佛就是猛獁象的迷你版本。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來說的話,乳齒象和猛獁象是同屬於長鼻目的。只不過乳齒象屬於乳齒象科,猛獁象屬於象科。兩者的生活區域有所重疊,血緣關係卻相對比較遠。就出現的年代而言,乳齒象可以算是猛獁象的前輩了。
  • 科學網—中國南方發現最早的中華乳齒象頭骨
    ①中華乳齒象起源和遷移假說   ③中華乳齒象頭骨 本報訊 近日,國際學術刊物《哺乳動物進化》在線發表了中美兩國科學家共同研究的 「中國西南地區最晚中新世發現的最原始的中華乳齒象的頭骨這項成果有望揭示長期以來困擾古生物學界的中華乳齒象的起源和遷徙的謎團。 項目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王世騏認為,中華乳齒象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一種獨特的長鼻類化石,上新世和早更新世時期在該地區廣泛分布,之前最早發現於中國山西的榆社盆地。
  • 美洲乳齒象滅絕前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中新網北京9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對35頭美洲乳齒象的線粒體基因組分析顯示,為了應對更新世(250萬至1.17萬年前)的間冰期暖期,這種現已滅絕的物種曾不斷向北美洲遙遠的北緯遷徙。
  • 美洲乳齒象曾向北遷徙躲避熱浪—新聞—科學網
    這對美洲乳齒象而言,不是什麼好消息。 科學家對35頭美洲乳齒象的線粒體基因組分析顯示,為了應對這段暖期,這種現已滅絕的物種曾不斷向北美洲遙遠的北緯遷徙。近日,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通訊》。 美洲乳齒象曾居住在北美洲多樹而潮溼的地帶,人們從中美洲亞熱帶到阿拉斯加洲和育空的北極緯度地區都發現過它們的殘骸。
  • 古脊椎所等發現中華乳齒象可能起源於東亞的新證
    中華乳齒象屬(Sinomastodon)是舊大陸嵌齒象科的最後代表,也是中國北方上新世和南方早更新世動物群的重要成員,在國外報導於日本和泰國等地,在長鼻類及嵌齒象科的演化研究及地層對比方面有重要的意義。關於中華乳齒象的起源問題,長期以來有很大的爭議,焦點在於「美洲起源說」或「亞洲起源說」。
  • 男孩以為發現牛的骨頭,但卻是1百萬年前的劍乳齒象
    當Jude再次站起來時,他檢查看起來像是兩顆從地面上突出大型牙齒化石。他補充表示,進一步查看,它發現看起來像是象牙。Jude告訴首先報導這則故事的KVIA新聞網站:「我不知道它是什麼,我只知道它不尋常。」
  • 爆炸消息,雲南昭通發現最早中華乳齒象化石,將改寫其起源和遷移史!
    (中華乳齒象頭骨,吉學平 攝) 項目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世騏研究員認為:中華乳齒象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一種獨特的長鼻類化石,上新世和早更新世時期在該地區廣泛分布,之前最早發現於中國山西的榆社盆地
  • 250萬年前乳齒象為何滅絕?新研究表明:地球曾進入「間冰期」
    在大約3000多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叫「乳齒象」的物種,一直到大約1萬年前,它們才徹底滅絕,至於它們滅絕的原因,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都沒有答案,不過這個問題,在前段時間終於有了眉目。
  • 250萬年前乳齒象為何滅絕?新研究表明:地球曾進入「間冰期」!
    在大約3000多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一種叫「乳齒象」的物種,一直到大約1萬年前,它們才徹底滅絕,至於它們滅絕的原因,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都沒有答案,不過這個問題,在前段時間終於有了眉目。乳齒象雖然最早出現在非洲,但是在晚漸新世(大約2400萬年前),它們便也在美洲大陸出現了,而且乳齒象在美洲大陸的演化史非常的漫長,美洲乳齒象也是古生物學界讓受古生物學家們感興趣大的動物之一。
  • 遠古象類牙齒五花八門,看起來怪怪的
    一百多年前,人們在埃及發現了一種生物,鼻子很長,所以被認為是象類的祖先,得名「始祖象」。說真的,除了鼻子長有點像之外,其他方面很難說跟象有一毛錢關係……不過,最近的研究顯示,它們很可能並不像現生象一樣生活在草原或者森林裡,而是生活在沼澤這種地方,屬於半水生的動物。
  • 科學家剛剛對全球大象作出了新分類:非洲象是兩種象!
    通過基因分析,我們所知的非洲大象實際上代表了兩個物種,而非一種。也就是說算上亞洲象,當今世界上正漫遊著三種大象。在迄今為止所進行最全面的大象基因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了這三種大象物種及其相關祖先(包括猛獁象和乳齒象)之間複雜的雜交和進化史。
  • 古近紀分析表明 乳齒象曾向北遷徙以「躲避熱量」
    這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1日的英國期刊《自然通訊》上,這將有助於研究人員了解物種對氣候變化的潛在生態反應。 美國乳齒象,曾經生活在北美的森林和潮溼地區,已經在中美洲的亞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和育空地區的北極緯度被發現。在過去的800,000年裡,由於冰川和間冰期的循環,北美大約50%的宜居土地上的冰層周期性地擴大。然而,乳齒象對這些變化的反應還有待了解。
  • 研究發現非洲森林象和草原象或許是兩個物種
    2001年,研究人員就曾比較過森林象和草原象的線粒體DNA(mtDNA,線粒體DNA通過母性遺傳,存在於線粒體中,而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得到了差不多的結論。後來一項關於森林象和草原象的細胞核DNA研究發現,兩者在三百多萬年前就分化了。
  • 亞洲最早古人類遺址「人字洞」出土乳齒象化石
    新華網合肥10月16日電(周立民、吳芳)亞洲最早古人類遺址繁昌人字洞日前發掘一頭完整的乳齒象骨骼化石。據中科院考古專家介紹,這是目前亞洲出土的乳齒象化石中最完整的一頭。  這頭乳齒象年齡在14歲左右,門牙、頭骨、脊椎骨和腿骨都相當完整。可能由於長時間沉積或大象死後遭受重壓等原因,這頭乳齒象化石已經呈扁平狀。此前考古專家也曾在人字洞多次發現乳齒象化石,但像這麼完整還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