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太空望遠鏡30年來的重要成果(三)

2020-08-26 寒蕭99

雙黑洞形成的類星體

哈勃望遠鏡的觀測證據顯示,距離地球最近的類星體是由兩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在馬卡利安231星系中心相互轉動所驅動的。類星體是活躍星系的核心,擁有數十億顆太陽的質量,卻被壓縮到與太陽系大小差不多的空間中。而目前可以想像到的能提供這麼巨大的能量輸出的只能是巨型黑洞,因為巨型黑洞的質量可達到太陽質量的數百萬到數十億倍。

而哈勃恰好觀測到了一團物質在落入馬卡利安231星系中心並引發了紫外線的變化,也因此揭示了這個秘密。

如果星系中心只有一顆黑洞的話,這時整個吸積盤就會在紫外線中發光,但實際情況正好相反,紫外線突然向中心減弱,這表明了在這個圓盤中有一個巨大的環形洞圍繞著中心黑洞。根據動力學模型,對這個現象最好的解釋是,圓盤的中心是兩個互相圍繞軌道運動的黑洞製造出來的。第二個黑洞應該來自一個較小的星系,在大約100萬年前,這個星系與馬卡利安231合併形成了這個類星體。

這一發現表明,類星體通常可能是包括兩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在兩個星系合併後,這兩個黑洞形成了這樣一個系統,而導致了一個類星體的產生。

在馬卡利安231星系的中心,很可能是兩個巨型黑洞相互環繞而形成的類星體,這裡距我們5.8億光年

探測那些宇宙深處的天體

在哈勃望遠鏡發射之前,我們對遙遠宇宙的認識非常有限,天文學家最多只探測到大約70億光年遠的距離,那些被稱為宇宙燈塔的類星體距離我們在100億光年左右,但這些天體究竟是什麼樣的,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謎。

而哈勃望遠鏡的觀測使我們的視野極大的擴展了,我們今天最遠可以觀測到134億光年以外的星系,這是其他任何望遠鏡都無法觀測到的。哈勃望遠鏡可以觀測到如此遙遠的天體,方法之一是藉助了宇宙中的一種天然鏡頭,這是一種叫做&34;的現象,是由大質量星系團的引力場造成了空間的彎曲,並因此放大了位於其後面更遠處的星系的光線。利用這種現象,哈勃望遠鏡可以看到比它自身能看到的極限更遙遠的地方。


這是阿貝爾370星系團的照片,引力透鏡使得一些星系的光被拉伸變長

一個已經死亡的星系

哈勃曾發現一個已經&34;了的盤狀星系,星系中不再有新的恆星形成,現有的這些恆星在宇宙誕生後不久就已經存在了。以前天文學家認為最早一批星系中的恆星形成是由於星系之間的相互吸引與合併引起的,同時就會形成更大一些的圓形和橢圓形星系。但是,根據哈勃望遠鏡的觀測,一個編號為MACS 2129-1的星系中,其恆星是形成於星系盤之中的,這就使得天文學家需要重新考慮早期星系中的恆星形成的機制了。

哈勃望遠鏡利用了一個引力透鏡拍攝到了這個星系,前面星系團的巨大引力將其後面星系發過來的光線彎曲放大,這才讓我們看到了後面更遙遠的星系。通過數據分析,這個星系的質量是銀河系的三倍,但大小只有銀河系的一半。歐洲南方天文臺利用甚大望遠鏡(VLT)進行了測量,結果顯示這個星系的旋轉速度與銀河系一樣。目前,我們仍不清楚是什麼機制,造成了這個星系中不再產生新的恆星了。

在MACS J2129-0741星系團的引力作用下,一個更遙遠的星系被哈勃所觀測到

宇宙中最耀眼的紅外星系

利用引力透鏡,哈勃還拍攝到宇宙中最亮的紅外星系的圖像,這些距離遙遠的星系發出的紅外光是銀河系的1萬倍,哈勃的觀測結果顯示這些星系錯在於80~115億年前,那時正是宇宙中恆星形成的高峰期。

這些遙遠的星系擁有與銀河系中相同數量的氣體,產生恆星的數量是今天的銀河系的5千到1萬倍。這些星系被塵埃籠罩,在可見光波段顯得非常微弱,難以探測到。但是這些星系發出的紅外光卻可以穿透塵埃,其亮度可達到太陽的1萬億到100萬億倍。

天文學家估計,這些超亮的紅外星係數量並不多,但是通過這些星系仍然可以讓我們了解這些星系中恆星是如何形成的。在這些星系中,星系之間的碰撞引發了恆星的誕生,但天文學家們還不清楚是什麼推動了這些星系之間的碰撞,或者是有星系外部的氣體落入星系而引起恆星的誕生。總之,引力透鏡放大了遙遠星系的細節,而哈勃通過觀測這些細節,也向我們揭示了更多的奧秘。

這六張照片顯示了被引力透鏡放大拉伸的紅外星系

在早期宇宙中發現的一個被拉伸的星系

哈勃望遠鏡通過引力透鏡,觀測到了一個在宇宙誕生後約5億年就形成的星系,這個星系叫做SPT0615-JD,在前方星系群的引力作用下其微弱的光線被放大拉伸。

哈勃之前也發現過一些早期的星系,但大多數都是很小的一個點狀,而這個SPT0615-JD在被引力透鏡拉伸後,可以觀測到更多一些細節。

通過哈勃望遠鏡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結果,證實這個星系距離我們133億光年遠。初步的分析表明,這個星系的質量不超過太陽的30億倍,也就是說只有銀河系的1/100,其直徑也不到2500光年,差不多與小麥哲倫星系相當。這個星系很可能是當時星系的典型狀態,通過對這個星系的觀測,我們了解了最早形成的星系的樣子。

放大的紅色條紋就是在宇宙誕生5億年後的星系

發現遙遠宇宙深處最微弱的星系

利用一個叫做MACS J0416.1-2403的巨型星系團所產生的引力透鏡,哈勃望遠鏡發現了宇宙早期最微弱的星系,這個星系在大爆炸後約4億年形成,經過引力透鏡的放大,使得這個星系比正常情況亮了約20倍。星系的大小與大麥哲倫星系相當,但其中恆星形成的速度比大麥哲倫星系快了10倍。這個星系的中心正在形成一個核心,不久後就會演化為一個完整的星系。

雖然我們已經定位到更遠一些的星系,但是這個星系代表了一些新形成的星系,在早期的宇宙中這種星系應該比較常見。這些星系可能代表了早期宇宙中的典型星系,為我們了解最初的星系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放大圖中的紅色斑點是在宇宙誕生後4億年的星系

超越極限的宇宙邊界

目前,哈勃望遠鏡發現了迄今為止最遠的星系,這個星系被稱為GN-z11,距離我們大約有134億光年。這星系比銀河系小25倍,質量只有銀河系的1%,但是這個星系正在快速的成長,其中恆星的生成速度是銀河系的20倍。

在銀河系附近的星系,其中的恆星的光芒是明亮而藍色的,但是這個星系中的恆星看起來卻是紅色的,這是因為由於距離的遙遠,其發出來的光波受到宇宙膨脹的影響而變得更長,因此會顯得更紅一些。

天文學家利用哈勃望遠鏡和斯皮策望遠鏡更精確的測量了這個星系的距離,這是首次對如此遠距離的天體進行測量,這已經達到哈勃望遠鏡的極限能力了。

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遙遠的星系GN-z11

30年來,哈勃望遠鏡為我們揭示了一個又一個的宇宙秘密,發生在遙遠的星系中的天體演化的故事,在哈勃望遠鏡的密切觀測下,被暴露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逐步的了解到恆星、星系和宇宙之間的演化原理,使我們的認知越來越接近宇宙的真實面貌。

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年中,哈勃望遠鏡還將繼續堅守其崗位,發揮著餘熱,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宇宙深處的秘密。

而即將升空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將成為哈勃望遠鏡的繼任者,韋伯將擁有比哈勃更大的鏡面,其直徑將達到6.5米,同時技術上也會比哈勃更加先進。因此,韋伯望遠鏡將會比哈勃看的更遠,會看到更加接近宇宙誕生時的樣子。

相關焦點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年來的重要成果(一)
    哈勃太空望遠鏡於1990年4月24日發射,到今天,已經整整服役了30個年頭,在眾多的太空飛行器中服役時間超過30年的也並不多見。自發射以來,哈勃望遠鏡已經進行了超過100萬次的觀測,積累了大量的觀測數據,對觀測天文學的各個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年來的重要成果(二)
    哈勃望遠鏡給予了天文學家們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好的觀測宇宙的機會,可以分辨出更為細緻的細節,顯示出它們之間的差異和聯繫。與其他所有的望遠鏡一樣,由於宇宙中的距離,我們所觀測到的天體都不是今天的樣子,而是在數百萬到數十億年前發出來的光,穿越了宇宙空間之後到達我們這裡。
  • 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運行30年,為什麼還能繼續充當人類的眼睛?
    那麼,你是否了解:在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運行30年之久以後,為什麼還能繼續充當人類觀測宇宙的眼睛?而被稱為「宇宙之眼」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又是如何打開人類觀測宇宙的視野、並通過自己的實際觀測證據,直接改寫了人類過去幾百萬年對宇宙的認知?
  • ...射電望遠鏡|宇宙|nasa|望遠鏡|天文學|哈勃太空望遠鏡
    今天,哈勃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剛剛過完自己在軌30周年的生日。對於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和惡劣環境帶來的損傷,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哈勃已不再年輕。多年來,哈勃望遠鏡可以說是勞模中的勞模,自其進入太空以來就24小時地觀測浩瀚的星空,為人類帶來了100多萬張的圖像和信息。
  • 哈勃望遠鏡,絕美的30年
    30 年前,哈勃空間望遠鏡於 1990 年 4 月 24 日發射,它的出現永遠地改變了我們觀測宇宙的方式。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縹緲、絕美、幾乎如夢似幻的太空美景,在幾十年中一直啟發著人們,引出了許多至關重要的天文發現。
  • 為什麼哈勃太空望遠鏡只花30年時間,就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理解?
    截至目前,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在其既定的軌道上為全人類服務30年,這個數字並不只是它壽命長短的體現,而源源不斷地向地球回傳億萬光年外的神秘信息才是其最大的價值。比如,被稱為最全宇宙圖譜的「哈勃遺產場」(HLF),涉及了26.5萬個星系的7500張星空照片,尤其是其中過百億年齡的星系,更為科學家們了解早期宇宙提供了重要信息。
  • 回顧哈勃哈勃望遠鏡的歷史與成就,慶祝哈勃太空望遠鏡成立30周年
    哈勃望遠鏡的名字由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使用,是1920年代當時山上最大的望遠鏡。加利福尼亞帕薩迪納附近的威爾遜天文臺,發現了我們之外的星系。天文臺哈勃望遠鏡是第一個放置在太空中的主要光學望遠鏡,這是最終的山頂。在大氣的扭曲之上,遠遠超過雨雲和光汙染,哈勃對宇宙的視野一覽無餘。科學家利用哈勃望遠鏡觀測了我們太陽系中最遙遠的恆星和星系,以及行星。
  • 哈勃望遠鏡,捕捉星光的30年
    (美國馬裡蘭州的空間望遠鏡研究所(縮寫為 STSCI),位於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哈勃空間望遠鏡和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的科學控制中心。它於 1981 年成立,美國航空航天局委託大學天文研究協會對其進行管理和運作。)的哈勃任務負責人湯姆·布朗說:「哈勃望遠鏡發射的時候,還沒人了解我們太陽系之外的任何行星。」其實哈勃望遠鏡最初發射時並非一帆風順。由於計算錯誤,第一批照片極其模糊,於是三年後,太空人上了太空給它裝上了一臺光學矯正儀器,使其能夠準確集中光線(詳見文後背景知識補充)。
  • 30年30圖!哈勃太空望遠鏡眼中宇宙美爆了
    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搭乘著發現號太空梭一飛沖天,開啟一段偉大的太空探索傳奇。轉眼之間,哈勃已經服役了30年,年紀比很多讀者都還大。過去30年裡,哈勃就像人類觀望宇宙的天眼,憑藉無與倫比的性能,窺探無窮的宇宙奧秘,讓每一位凡夫俗子都有機會好好欣賞塵世之外的曼妙風光。
  • 30年繞地球飛行16萬圈,NASA哈勃望遠鏡演繹不老傳奇
    △右圖為哈勃太空望遠鏡(HST)廣域行星相機拍攝的第一張圖像,左邊則是智利拉斯坎帕納斯(Las Campanas)天文臺拍攝的同一張照片,兩者對比可以看出,哈勃的球差問題非常嚴重,出現了虛像。 圖片來源:NASA已經發現問題所在,就需要研究如何解決問題。哈勃望遠鏡的主鏡面體積龐大,直徑有2.4米,不可能將哈勃重新帶回地面,只能用巧勁。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歲生日快樂!我們看到的宇宙因你而不同
    哈勃太空望遠鏡在設計時,只考慮到了一些零部件的更換問題,卻沒有考慮主鏡。 因此,科學家只能考慮製造校準設備來解決這個問題,就像給近視者配眼鏡來矯正視力。科學家為哈勃太空望遠鏡配的「眼鏡」名為「太空望遠鏡光軸補償校正光學系統」(COSTAR)。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前世今生
    這是關於哈勃升空30周年的第二篇專題內容。上一篇文章用30年30圖呈現了哈勃帶給我們的宇宙視覺盛宴,今天則將為大家介紹哈勃太空望遠鏡傳奇的前世今生。1.緣起探索宇宙是人類在好奇心驅使下的一種表現。然而,人類對宇宙的認知一直受到觀測能力的限制。望遠鏡的發明突破了肉眼觀測的局限,將人類認識宇宙的層次提升到全新高度,引發重大變革。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工作原理
    隨著美國太空計劃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成熟,斯皮策遊說美國宇航局和國會開發太空望遠鏡。1975年,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宇航局開始起草它的初步計劃,並在1977年,國會批准了必要的資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命名為洛克希德飛彈(現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作為承包商,將建造望遠鏡及其支撐系統,以及組裝和測試它。
  • 觀測宇宙,哈勃望遠鏡30年來碩果纍纍!中國航天現狀如何?
    為了一窺宇宙之美,我們將太空望遠鏡發射到外太空,通過它將宇宙的圖片傳回地球,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勃望遠鏡。在西瓜視頻創作人【三一博士】的作品【哈勃服役30周年,碩果纍纍!中國的「宇宙之眼」進展如何?】1990年發射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現如今已經有30歲的「高齡」,在今年3月29日,美國NASA公開了366張珍貴圖像,只要上官網選擇自己的出生日期,就能看到生日當天哈勃所拍下的宇宙圖像
  • 哈勃望遠鏡30年遙望深空,高光時刻之精確「哈勃常數」
    1946年的時候天文學家萊曼·斯皮策(Lyman Spitzer, Jr.)第一次提出新穎的觀點,他所提出的論文:《在地球之外的天文觀測優勢》再一次把望遠鏡的作用優勢引入到另外一個高度。這位天文學家認為地球大氣層的存在對於望遠鏡的觀測有著顯著的影響,因為一些波長的電磁波無法完全穿越大氣層來到地面被望遠鏡過看到,那麼就很可能丟失一些重要的信息。
  • 哈勃太空望遠鏡:傳奇背後的四個女人
    雖然提起哈勃太空望遠鏡,大家首先想到的人毫無疑問是愛德文·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上個世紀最傑出的天文學家,NASA為了紀念他的貢獻,把人類史第一臺太空望遠鏡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誕生,與他的關係並不大,1953年哈勃就已經去世了。
  • 美國宇航局(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Neowise彗星特寫照
    美國宇航局(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Neowise彗星特寫照(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美國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了一張Neowise彗星的特寫照。該航天局指出,這是哈勃首次以如此高的解析度拍攝到Neowise這種亮度的彗星在被太陽近距離經過後的照片。哈勃是在2020年7月3日這顆彗星最接近太陽後拍下這張照片的。它在距離太陽2700萬英裡的地方經過。通常情況下,彗星與太陽如此近距離的相遇,會因為熱應力和引力而破裂。哈勃拍攝的圖像顯示,彗核似乎是完整的。
  • 哈勃望遠鏡已有30年歷史,為何科學家不再建造更先進的望遠鏡了?
    一個家用電器,一輛汽車,在使用10年之後,也差不多該淘汰了,哈勃太空望遠鏡作為天文學家觀察宇宙的窗口,被用來進行了數十萬次的天文觀測,走過了30年的歷史,如今卻仍在被使用。且不說它是否應該被淘汰了,但為什麼科學家們不建造一個比哈勃更先進更強大的太空望遠鏡了?原因其實很簡單,一個是建造空間望遠鏡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另一個原因是空間望遠鏡的造價非常昂貴。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極限在哪裡?
    ,導致機上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這次事故也讓本該於同年升空的哈勃太空望遠鏡(HST)推遲發射了4年。根據哈勃常數,可以算出GN-z11目前正以2.29倍光速的速度遠離我們而去,這意味著它現在發出的光永遠也到不了地球。 超越哈勃的新一代太空望遠鏡 哈勃的設計壽命只有15年,但30年過去了,哈勃還在太空中運行。經過第一次重大維修之後,後來還有四批太空人前往太空對哈勃進行升級,這使得哈勃有能力繼續探索未知的宇宙。
  • 偉大的工程,哈勃太空望遠鏡,聚焦遙不可及的太空深處
    在我們日常所瀏覽到的太空圖片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成功,給人類探索太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為人類第一次看到銀河系以外的地方,就是哈勃通過一個巨型望遠鏡觀測到的。而哈勃也被後代天文學家所推崇,並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一偉大的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就已經被送入太空,目前,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在太空工作了30年。在成果發射後的使用初期,哈勃太空望遠鏡就面臨著一些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