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機場巨無霸!四大黑科技、四大最頂尖記錄,大興機場到底多厲害?
2019年9月25日,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CZ3001次航班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起飛,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
北京大興機場被英國《衛報》評選為即將竣工的「新世紀七大奇蹟」之首。在「新世界七大奇蹟」中,中國獨佔兩席,另一個是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機場創造了40餘項國際國內第一,並且13項關鍵建設指標全部達到世界一流,而且首次實現大體量智能照明、最高等級低能見度運行,還有許多項黑科技為乘客提供便利。
北京大興機場擁有許多世界之最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擁有多個世界之最:1)世界規模最大的單體機場航站樓;2)世界施工技術難度最高的航站樓;3)世界最大的採用隔震支座的機場航站樓;4)世界最大的無結構縫一體化航站樓。此外,新機場還擁有國內最大的地源熱泵系統工程。
大興機場是全國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機場,達到16%。國內首個「三縱一橫」全向構型跑道,能夠提高飛機空地運行效率,並減少對周邊區域的噪聲影響。
大興機場的「三縱一橫」全向構型跑道,是中國機場多跑道系統從未有過的突破。尤其是「一橫」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大興機場所處的地理位置、本機場與周邊空域及運行環境的關係,力圖通過合理規劃跑道的方位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地區航空運行效率。
在大興機場精準的空管導航設備方面,刷新了中國機場低能見度起降的新紀錄,率先全國實現開航即具備平視顯示器75米跑道視程(HUD RVR75)起飛和III類B儀表著陸系統運行能力。能夠保障大興機場在50米左右的低能見度條件下起降。
北京大興機場三大服務升級
在機場內服務機動車方面,能夠採用新能源汽車的全部採用,所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也是未來全球最綠色的機場之一。為響應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號召,南航在大興機場70%的場內運行車輛為新能源車;而東航地面服務車輛的新能源佔比為47%,其中巴士接駁車和兩艙服務車新能源比例更是達到了100%。
在值機方面,從值機到登機實現一站式全自助無紙化辦理,400餘臺自助值機和自助託運設備,自助覆蓋率達80%。自助安檢分流系統比傳統安檢通道過檢能力提升40%。大興機場還是首個使用國產化行李自動處理及信息管理系統的大型國際樞紐機場,進港行李平均運送距離為550米,首件進港行李可在13分鐘內到達。
在國際航班到達方面,之前,旅客從國外的飛機下來,取完行李後,需要進入海關監管通道,排隊搬箱過機檢查,平均每名旅客通關時間大約5-7分鐘。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海關首次在行李檢查區全面配備了新型高速CT檢查設備,可使旅客等待時間壓縮一半。未來,絕大多數旅客入境時可實現「無感通關」,即「免排隊、免搬箱、免過機、零等待」。
中國民航局機場司司長表示,大興機場不但創造40餘項國際、國內第一,而且國產化率達到98%以上,工程驗收一次合格率100%。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位於北京市大興區和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與天安門直線距離為46公裡,是目前全球建設規模最大的新機場。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預計年客流吞吐量1億人次,「中國製造」再次驚豔全球。之前,臺灣一檔談話性電視節目中,主持人陳斐娟和人稱「股市憲哥」的臺灣財經分析師賴憲政在提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時,節目全程讚嘆:「全世界超強的硬體!」「新世界的第七奇蹟!」
北京大興機場到底有多大?
北京大興機場,是全世界最大的單一航向機場。大興機機場到底有多大呢? 大興機場佔地面積140萬平方米,相當於63個天安門廣場,投資800億資金,共4條跑道,年旅客吞吐量1.3億人次,單是主體鋼結構就達到了4.2萬噸(和鳥巢一個噸位)。2021年它可以承載4500萬人次,最大承載量到1億人次。」
機場主體工程佔地多在北京境內,本期建設四條跑道及一條軍民兩用跑道(即空軍南苑新機場),70萬平米航站樓,客機近機位92個,在客流達到4500萬人次時,建設第一衛星廳,使航站樓面積達到82萬平方米,客機近機位137個,使其能夠滿足7200萬人次的設計能力。
北京大興機場建設時間表
2014年12月26日,大興國際機場破土動工。
2018年9月29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東航基地機庫正式封頂。
2019年5月13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試飛正式開始,第一架試飛飛機降落大興機場。
6月30日,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竣工驗收。
8月26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圓滿完成IIIB (3B)進近著陸、HUD RVR75米起飛和國產四級A-SMGCS系統試飛項目
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入運營。
從2015年9月26日正式開工,用100天完成了近1萬根基礎樁施工任務,用10個月澆築了105萬方混凝土,隨後又用80天完成投影面積18萬平方米的全自由空間曲面屋蓋鋼網架提升和安裝。新機場拔地而起,中國製造再次讓世界為之震撼。
北京大興機場厲害之處
厲害之處一:全球最大單體航站樓
全球第一大單體航站樓建築工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築總面積140萬平方米,航站樓面積70萬平方米。核心區屋頂屋蓋鋼結構投影面積18萬平方米,相當於25個足球場的面積,可完整地裝下整個奧運「水立方」,可見大興機場足夠大。
其實,大興機場已經在「佔地面積」和「建設速度」兩項指標上創造了世界第一。當前世界上客流最大的機場是美國的亞特蘭大,已連續21年蟬聯「世界最忙」的稱號,但亞特蘭大機場只有大興機場面積的三分之一。
厲害之處二:國內首創層間隔震技術。航站樓距離高鐵垂直距離僅為11米。值得一提的是高鐵以250公裡的時速,通過510米長的「高鐵隧道」時,會產生很強的振動和風壓,大興國際機場採用了國內首創層間隔震技術,——在航站樓首層板下設置隔震支座,將航站樓首層和地下一層完全隔開,既隔震又不影響地下層使用。
厲害之處三:首個「雙進雙出」航站樓。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世界首個擁有兩個抵達層和兩個出發層的航站樓——F1-F4分別是國際到達、國內到達、國內出發、國際出發。
厲害之處四:施工難度最高的航站樓。「機場穹頂」僅用了 8 根 C 形柱作支撐,就支撐起了世界最大面積的屋頂,在為乘客提供了最大化的公共空間的同時,使用12800塊完全不同玻璃進行組裝,施工難度堪稱世界之最,規模和難度在機場建設史上也是史無前例。
被國內外媒體熱爆的黑科技
黑科技之一:AGV停車機器人來幫你停車。 大興國際機場停車樓引入了自動導引(AGV)停車機器人,驅車前往機場的旅客只需將車開進交接站即可,而後續的停車、取車等工作全部由停車機器人代替完成,通過機器人一步解決了旅客車位難找、停車技術差等難題。
黑科技之二:AR眼鏡自動識別你是誰。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配備了猶如復仇者聯盟中鋼鐵俠佩戴的高科技眼鏡,這種神奇眼鏡大興國際機場也具備。東航給工作人員配備了AR眼鏡,在迎客、候機、登機時可以快速自動識別旅客,通過人臉識別,眼鏡屏幕自動推送旅客的姓名、航班號、座位號等登機信息。
黑科技之三:手機可實時查看行李狀態,坐飛機時,等行李是一件焦急的事情,如果行李遲遲不出現,令人擔心及焦慮。在大興國際機場全面採用RFID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可實現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蹤管理,你通過手機APP教育實時掌握行李狀態,可以有效緩解等待行李的焦慮。
著名建築設計師扎哈·哈迪德:大興機場許多完美的「扎哈曲線」
大興機場競標前夕,因為項目規模過大,只有7家實力過硬的國際建築事務所及聯合體的投標方案能夠入圍決賽圈。令人神奇的是,大興機場最終實施的方案竟然與這7個競標方案都不同。
因為為了達到最優效果,大興機場建設領導小組決定以巴黎機場集團建築設計公司的方案為基礎,吸收了各家方案優點,並邀請巴黎機場集團建築設計公司與著名設計師扎哈·哈迪德兩家事務共同進行優化設計。
著名的女建築師——扎哈·哈迪德。60歲的哈迪德是個工作狂,哈迪德的設計一向以大膽的造型出名,被稱為建築界的"解構主義大師"。她單身一人,一直到2016年3月31日,因心臟疾病在美國邁阿密一間醫院去世,享年才66歲。
1950年她出生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一個富裕及開明的家庭。18歲,哈迪德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攻讀數學系。22歲時,全家為了她的學業移居倫敦,她開始在著名的建築學府—建築聯盟學院學習。當時,她的導師是荷蘭著名建築師雷姆·庫哈斯。當時,哈迪德的火爆脾氣就很有名了,但正是導師和同學喜歡她的原因,火爆脾氣也是她作品中爆發力的源泉。
1977年,哈迪德畢業後加入大都會事務所(OMA),在那裡做了兩年的學生和六個月的合伙人,之後創立個人工作室,開始大量參與國際競賽。她的設計中開始出現銳角尖頂、流動絲巾一樣的長弧曲線,給設計界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力。
1982年,香港舉行的國際建築競賽上,哈迪德獲得了一等獎,支撐著她在設計行業走下去。奇蹟的是,哈迪德的這個作品初審就遭到了淘汰,是日本建築家磯崎新獨具慧眼,把她的方案從廢紙堆裡撈了出來。磯崎新評價這個方案時說:"我被她那獨特的表現和透徹的哲理性所吸引。"
哈迪德在事業上大受鼓舞。她先後在哈佛、耶魯等著名大學任教,設計作品幾乎涵蓋所有的設計門類,門窗、家具、雕塑擺件、燈具、椅子、水杯和餐具。
她的繪畫作品更前衛,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作品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法蘭克福德意志建築博物館業內權威機構永久收藏。
有人打了個比方,"哈迪德這三個字就是當今建築界的暢銷品標記"。
2004年3月21日,海耶基金會把被譽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立茲克獎頒給了她,她創下了兩項記錄:該獎項創立25年以來的第一位女性獲獎者,並且還是最年輕的獲獎者。評委裡斯大學的建築學教授卡洛斯·吉門內茲這樣評價她的貢獻:"她讓建築成為都市精力的虹吸管,讓我們看到了城市生命力的噴薄和流動。"
2015年,英國建築界最高獎項"皇家金獎"(Royal Gold Medal)宣布金獎頒給扎哈·哈迪德。扎哈·哈迪德成為該獎項歷史上的首位女性獲獎者
在男性一統天下的建築設計業,哈迪德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憑的是艱苦不懈的努力。因為成功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哈迪德也遭受過很多重大挫折。正如評審團所指出的那樣,哈迪德獲得世人認可之路,是"英雄式的奮鬥歷程"。
在大興機場航站樓隨處可見「扎哈曲線」的極為震撼身影。
北京大興機場獨特巧妙的設計結構
北京新機場航站樓,形如展翅的鳳凰,也被稱為漂亮的海星。新機場是五指廊的造型,5條腿呈現放射形,這個造型完全以旅客為中心。
全部航站樓有82個登機口,旅客從航站樓中心步行到達任何一個登機口,所需時間都不超過8分鐘。新機場的位置在北京、天津和雄安中間的位置上,新機場地下巨大的軌道交通網可以把京津冀周邊的旅客快速運達。
大興機場共有五條軌道線路在機場外圍,沿新機場中軸貫穿航站區,依次分別是,京霸城際、機場快軌、R4/S6、預留線和廊涿城際。
新機場的地下東西兩側是城際鐵路和高鐵,中間三條是機場專線和地鐵。五條線路站臺區總寬度約270米,乘客下了高鐵,可乘扶梯直接到新機場的樓內,因此,換乘非常方便。
從豐臺火車站坐高鐵可以直接換乘,或者從雄安坐高鐵到新機場,甚至從石家莊、太原都可以乘坐高鐵到新機場。
由於新機場下面的高鐵往往以300公裡的時速從航站樓下方穿過,因此,為有效緩解地下軌道運行的震動對於航站樓的影響,專門設計了橫間的隔震技術——這是航站樓工程的亮點和難點。
新機場航站樓的柱子不是直直的由上而下,而是在每個柱子的地上地下的交界處都支了一層橡膠墊,所以,整個航站樓不是硬硬地與地直接接觸,而是支在1100個軟軟的橡膠墊上,使得新機場成為全球最大的隔振建築。
新機場採用「雙層出發車道邊」設計,等於是把傳統的平面化的航站樓變成了立體的航站樓。傳統航站樓只有出發和到達兩層,新機場設計成四層航站樓,出發和到達分別是兩層,相類似於把平房變成樓房。
北京新機場首次採用了雙層出發高架橋,因此形成了兩個車道邊。未來新機場要承載T1、T2、T3的旅客總量,如果只是一層的車道邊,根本不夠用,因此設計為雙層的出發車道邊。一層是國際到達;二層是國內到達;三層是國內自助,快速通關;四層是國際出發和國內託運行李。
再加上地下的軌道交通可以很方便地把旅客送到樓內,通過地下一層的直梯直接到達出發層。新機場北邊的T1航站樓,可以滿足4500萬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高峰小時進出港1.26萬人次的容量需求,相當於T3航站樓的總量。
未來將在南側擴建一座衛星航站樓,以達到承擔7200萬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高峰小時進出港1.95萬人次的容量需求。遠期規劃在航站區南端再建設新的航站樓,以達到1億人次左右年旅客吞吐量的終端目標。
北京大興機場的經濟帶動效果
北京大興機場將會形成空港經濟。通俗來講,造個機場能夠讓和空運相關的產業在周邊落地生根,並且帶動區域居民就業,極大盤活當地經濟。比如法國的戴高樂機場、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就是很好例子。因為一個機場可以影響一個區域,甚至一個城市的興衰。
無疑,大興機場將對大興、固安、永清等地具有極強的產業帶動作用,同時也會輻射到河北的廊坊市、涿州市等區域。
2019年2月27日,坐落在北京市主城區東北部、順義區境內,規劃面積115.7平方公裡的首都機場臨空經濟示範區正式獲批准。
預計未來20年,以大興機場為核心,經濟區內將增加就業8—30萬人,有望形成150萬人口規模的航空城。
未來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的總投資將會超過2000億,未來20年將會創造超過8.6萬億的經濟產值,2020年就會帶來20萬的就業崗位,2040年就會超過首都機場,而成為全球最為忙碌的機場之一。
總之,北京大興機場是一個機場巨無霸,體現出中國人的智慧及勇氣,令所有華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