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武器墳場,坦克飛機裝甲車一應俱全,破舊武器背後的榮光

2021-01-13 騰訊網

1991年12月25日,蘇聯宣布解體。這個超級大國的轟然倒塌,讓全世界為之震動,曾經的輝煌與榮耀轉眼間蕩然無存,只留下一地嘆息與哀傷之聲。經濟、文化、工業、軍事體系的崩潰,也讓其最大繼任者俄羅斯一下子掉進了無盡的深淵之中。

這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其強大的國防體系,蘇聯解體後遺留下的大量武器裝備,除了被各加盟共和國瓜分接收外,剩下的就只能被軍方所封存,還有的成為無人問津的廢鐵,被擺在戶外接收風吹雨淋。這就是"武器墳場"的由來。

一、軍工廠變"墳墓"

位於俄羅斯東部的彼爾姆市,從19世紀以來就是俄國最為重要的工業城市。蘇聯時期,該地是發展航空、造船和化學工業的核心城市;衛國戰爭期間,該地專門負責各類火炮的生產工作,因此當地也遺留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甚至一度被列為軍事禁區,嚴禁別處公民隨意進入。

現在的彼爾姆

蘇聯解體後,彼爾姆許多軍工企業不是被兼併,就是倒閉。而當地不少軍事基地的武器也被封存或就地報廢,當中最出名的就屬該地一家負責生產火炮配件和裝甲車輛的工廠——第39軍工廠。此地也曾是俄軍著名的"5355儲存基地"(BHVT-5355)的所在地。

這裡主要存放著蘇軍第65摩託化步兵師的所有重型裝備,解體後便一直封存,偶爾會被俄軍拿來使用。不過在1996年後,這裡的裝備便無人問津,剩餘的裝備要麼被卸掉主要裝備只保留外殼,要麼就被整體廢棄成為一塊塊廢鐵;從空中俯瞰,就是一大塊破敗的武器墳場,蒼涼肅殺感極強。

紅圈處為軍工廠所在地

根據統計,放在這裡大多數都是蘇制的自行火炮與自行榴彈炮,最為常見的就是2S1"康乃馨"122mm自行榴彈炮(下圖)。該火炮由烏克蘭哈爾科夫機械製造廠研製。從1971年開始量產以來,累計生產超過了10000臺。除了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大量裝備外,白俄羅斯、烏克蘭、伊朗、波蘭、越南、保加利亞等國也是這款火炮的裝備大戶。

該款火炮使用的是蘇聯MT-LB裝甲車底盤,車體前部分為發動機艙室和駕駛室,後部是戰鬥室。主武器是一門122mm的2A18型榴彈炮,該火炮炮口初速為每秒680米,旋轉角度從-3°到70°之間,最大射程為15.3公裡,使用增程型彈藥時,距離擴大到21.9公裡;動力方面,2S1使用的是YaMZ-238N柴油發動機,可以為車體提供300匹馬力,公路行駛的最大時速為每小時60km,越野時可以達到每小時30km。

但在第39兵工廠裡,許多的2S1榴彈炮不是被廢棄扔在一邊,就是被拆掉了炮塔和關鍵零件,只能孤零零地放在露天,等待著生鏽與長草。眾多的火炮聚集在一起,看起來既壯觀又有些悽涼,就像下圖那樣——

而在另一張圖片裡,2S1"康乃馨"和2S3"金合歡"火炮並排停放在一起,兩個"老戰友"無聲地向好奇來到這裡的人講述著自己曾經的輝煌與榮光。這款火炮與2S1一樣都是上世紀70年代的產物,由烏拉爾運輸機械製造廠研製,基本上當時蘇聯炮兵師的主力武器,早期每個師都擁有18輛這樣的火炮,後期增加到24輛,而且是雷打不動的主力。

該火炮是蘇聯針對美軍M109自行火炮而製造的同等對抗型號。其最大射程為18.5公裡,增程彈藥使用後可達24公裡;發動機採用的是V-59型12缸4衝程v型水冷柴油發動機,動力為520匹馬力,最大公路行駛速度為每小時63公裡。

工廠裡保存完好的2S3「金合歡」

另外這裡面還有2S5"風信子"152mm自行加農炮位列其中。該火炮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炮塔,火炮主體被安裝在車體尾部,所以跟其他蘇制火炮相比,該款火炮的內部空間比較大,適合人員在車體內部活動。雖然這些武器已經破敗不堪,但這些武器依舊能代表著當時蘇聯龐大的裝甲力量和火炮實力。

二、被遺忘的"雌鹿"與"河馬"

而在俄羅斯另一處不知名地點,有好事者發現了一座"直升機墳場"。這裡停放著許多被廢棄和包裹的Mi-24"雌鹿"武裝直升機,飛機關鍵部件都被拆卸,只留下了外殼和框架,場景看起來十分壯觀。

這款上世紀60年代上馬,於1972年研製成功的重型武裝直升機,是蘇聯米爾設計局的優秀產物。原本是為了解決蘇聯"閃電戰"與機械化相結合的戰略目的而研發的,因為其強大的火力和優秀的性能,獲得了蘇軍上下的一致好評,因此該款機型一直保留至今。

Mi-24的設計改良於著名的Mi-8通用直升機,原版機型使用的是有角度的溫室型座艙罩,D型機以後變為前後式的雙座氣泡座艙罩,其他機身元件來自Mi-14直升機。該直升機可以執行反裝甲、空中支援、運兵等一系列複雜混合任務,在80年代的阿富汗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也就此一戰成名。

停留在此的直升機大多數機齡較長,無法繼續執行飛行任務,在保留基本外形的情況下,將尚可使用的零部件、引擎、機炮等部件拿掉,作為零部件提供給同型號的武裝直升機,也算是一種"物盡其用"的方法。

老式塗裝的Mi-24

除了有大量的Mi-24"雌鹿"之外,該地點還停放了許多參加過阿富汗戰爭與車臣戰爭的Mi-8通用直升機。該款飛機也是蘇聯各式飛行載具中最令外界熟知的一款,從1961年開始量產至今,Mi-8的產量超過了1.2萬架,超過80多個國家曾經或現在依然使用這款直升機,這也讓它成為目前世界上產量最大的直升機。

被拆解的Mi-8「河馬」

與Mi-24"雌鹿"一樣,Mi-8也是俄軍和許多國家空軍重要的空中利器,由於其憨厚的外形,這款直升機也被冠上了"河馬"(Hip)的綽號,這也讓該款機型受到了更多人的歡迎。雖然停留在此的飛機大多以及破舊不堪,但在其斑駁的外表下面,其實是一個個輝煌的戰鬥歷史。在這些老飛機的身上,你能充分感受到未解體前的蘇聯,有著多麼恐怖的國防力量與裝備數量。

結語

除了俄羅斯之外,在前蘇聯許多加盟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這樣的"武器墳場"。在這裡,你不僅會感嘆曾經這裡停放著武器數量之龐大,種類之豐富,型號之繁瑣;同時你也會感嘆蘇聯解體後,這些武器的悲慘命運和這個曾經的大國給世界各國帶來各方面的衝擊。

相關焦點

  • 退役武器如何處理?中國這一招太厲害,變廢為寶令美國嘆服
    再強大的武器都有退役的時候,而這些武器該怎麼處理,各國所用方法都不盡相同,中國又是怎麼處理退役武器的?武器為什麼要按時退役?再者,武器的作戰性能是十分重要的,到了一定的期限,武器的性能就會下降,這樣的武器滿足不了戰場的需求,自然會被淘汰。世界各國都是怎麼處理退役武器的?這些退役武器即使因為跟不上時代的變化過時了,當初也是耗費大量人力、財力、物力研發的,如果直接扔掉的話,未免太過可惜。
  • M1坦克墳場曝光,數十輛美制坦克全被擊毀,俄專家:西方神話終結
    這張拍攝於伊拉克的照片顯示了一個巨大的坦克墳場,光是在照片中就出現了12輛被擊毀的M1A1坦克,這些坦克有些履帶被炸毀,有些裝甲被擊穿,有些甚至連炮塔都被擊飛,說明美軍很可能一直在掩飾自身和伊拉克政府軍的真實戰損情況,以維持美制武器的口碑和出口。與我們印象中美制坦克高大上、偉光正的形象完全不同,照片從一個側面證明了美制坦克實際上並沒有他們自己宣傳的那麼強大。
  • 美陸軍演練應對中俄武器:「近乎匹敵的競爭者」
    參考消息網2月19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2月13日刊登《美國陸軍設計如何與俄羅斯、中國和伊朗作戰》一文,作者為克裡斯·奧斯本。美國陸軍開發人員解釋說,「實彈」戰鬥演習現在致力於將廣泛的新興技術整合起來,以便更好地預見未來敵人可能使用的戰術、武器和系統。
  • 俄測試履帶式雷射戰車:可致敵方武器和人員「失明」
    圖文無關 新華社莫斯科2月10日電(記者欒海)看得清才能打得準。俄軍工單位目前正在研製一種履帶式雷射戰車,可專門攻擊敵方武器上的光學探測設備,使敵方因「看不見」而無法正常工作。 據俄羅斯列格努姆通訊社報導,位於莫斯科的「天體物理」科學生產聯合公司正為俄國防部研製這種雷射戰車。這種武器專門破壞部分飛機、直升機和飛彈的光學探測儀器,並使坦克、裝甲車的光電探測系統和反坦克飛彈發射裝置的瞄準器失靈,有效攻擊距離可達數十公裡。
  • 暴力美學觀:好看的武器一定好用!因果律武器好看,不知道好用不好用?
    我們不妨先從陸軍武器裝備說起,坦克作為「陸戰之王」,被各國陸軍用來攻堅破甲。二戰期間,除了類似「T-34」系列蘇系坦克採用扁平的橢圓炮塔、傾斜的車身正面裝甲外,其他一些型號的坦克在車身和炮塔的正面裝甲造型上往往存在很多垂直面,交戰時坦克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正前方,當被敵方反裝甲彈藥擊中時只能「正面扛」。而蘇軍坦克正面的傾斜裝甲則在被擊中時增加了敵方彈藥「跳彈」的概率。同時,傾斜的裝甲存在裝甲等效比問題,增強了坦克防護性能。
  • 還是大陸軍:2020年俄軍列裝2700套武器,多數是地面平臺
    據《簡式防務周刊》網站日前報導,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阿列克謝·克裡沃魯奇科在接受俄《紅星報》採訪時說,俄國防部在2020年共列裝了約2700套主要武器系統和52500套支援系統。克裡沃魯奇科說:「俄軍在2020年度總共收到了147架飛機,包括第一批察打一體無人機系統(UAS),如「漫步者」(Inokhodets)、「前哨」(Forpost)等型號無人機(UAV),還接收了7艘水面艦艇和2艘潛艇,1500多個地面平臺,約300套飛彈和火炮系統,以及大約150套防空武器。」
  • 冪談臺灣武器之陸上武器:實力不俗的雲豹戰車
    臺軍現役的陸軍武器主要是美制武器,但是也有個別武器是臺灣自造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雲豹」戰車、雷霆2000多管火箭炮、勇虎式坦克。  雲豹戰車  「雲豹」戰車軍方代號為CM-32,是臺灣地區陸軍2005年定型的裝甲車。它的底盤是由CM-31加長後修改而來的,臺灣「工研院」機械所全程負責了這項工程的整體技術改進。"
  • 你也想要手撕坦克?十大歷史上最知名的反坦克武器
    恰逢坦克誕生一百年,那麼在這個百年之交,筆者就為大家盤點一番歷史上出現的那些知反坦克武器。這種步槍隨著坦克剛出現的時代也同時投入戰場,可是隨著車輛裝甲愈來愈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反坦克槍失去效用,甚至無法對中型以上的坦克構成有效威脅,反坦克槍逐漸失去了裝備的意義。不過越戰的出現讓反坦克槍再次煥發生機,因為他們發現了新的獵物——直升機,反坦克槍也擁有了全新的名字「反器材武器」。
  • 朝鮮最先進的裝甲車是什麼?俄軍BTR80的山寨兄弟駿馬裝甲車
    那麼朝鮮最強的裝甲車是什麼呢?聽薩沙說一說吧。現代的幾場戰爭告訴我們,相比坦克來說,步兵戰車也是必不可少的武器。在這幾年的朝鮮閱兵中,我們可以看到朝鮮最先進的駿馬裝甲車,聽薩沙說一說吧。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韓戰中,無論是朝鮮人民軍還是美軍以及志願軍,都曾經大量使用坦克部隊。事實證明,即便是朝鮮山區,坦克也是可以發揮作用的。目前,朝鮮人民軍仍然裝備高達5000輛的坦克,其中約1000多輛是T62坦克改進型,還有數百輛朝鮮自己研發的T72坦克。那麼,步兵戰車在朝鮮有沒有作用呢?顯然也是有的。
  • 世界十大輪式裝甲車:解放軍王牌躋身第4
    世界十大輪式裝甲車輪式裝甲車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軍隊的必備武器。在戰場上,輪式裝甲車的高速性能和強大火力配置,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許多國家也紛紛研製出自己的國產輪式裝甲車,以滿足特定的作戰需要。  就輪式裝甲車的發展趨勢而言,一是模塊化,二是重火力。
  • 珍寶島1個步兵連打敗,蘇聯裝甲集群3次狂攻:全靠三種武器
    在珍寶島戰鬥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蘇軍在武器上有著非常大的優勢。蘇軍步兵是全部摩託化,不僅有佔優勢的炮兵,還有一定數量的坦克、裝甲車及空軍飛機可直接用於支援作戰。我方只有徒步的步兵和部分炮、工兵,既無坦克、裝甲車,也無空軍支援。
  • 俄羅斯最高機密武器遭曝光
    據介紹,這款新型飛彈叫做電磁飛彈,號稱可以切斷對方所有飛彈彈頭和飛機機載通訊系統之間的聯繫。而研發這款電磁飛彈的國家不是別人,正是當今世界上擁有核彈頭數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可以說這樣消息的爆出足以震驚世界。根據了解,俄羅斯研發的這款電磁飛彈名稱為「阿拉布加」。
  • 揭秘「魔法武器」:幹擾操控大腦 令敵僵硬發燒
    火炮、戰船、坦克、飛機、直至原子彈氫彈,科技雄心和戰爭野心合體為一個恐怖的怪獸,很快達到了地球的極限值:不是消滅多少人的問題,而是世界被毀滅多少次的問題。  而人類的進程卻只能有一次機會。所以,核武器這樣的大殺傷武器的威懾價值、制衡價值,遠遠高過實際使用價值。  毀傷暴力的套路似乎走進了死胡同。
  • 中國武器出口首登世界第二,3家軍企名列全球十強
    中國出口的裝甲車然而對於這份排名,俄羅斯有些專家卻提出了質疑的聲音。比如俄羅斯《武器出口》雜誌的弗羅洛夫主編就表示,中國對外銷售武器總額並未超過俄羅斯,瑞典SIPRI給出的報告所指的並不是武器出口總金額,而是這些軍工企業國防產品總的銷量,包括中國自己採購的武器裝備。在這一方面,中國當然比俄羅斯有錢太多,因此在總採購金額上超過俄羅斯是理所當然的,但在對外武器出口上,俄羅斯還是當之無愧的第二名。或許俄羅斯專家的話有一定道理。
  • 二戰時的假武器:盟軍有充氣坦克,日本有木頭飛機,專門忽悠對手
    【四個人就可以抬起一輛的充氣坦克】盟軍的鬼影部隊裡有很多由藝術家、插畫家和音效師,他們最重要的武器有兩個,那就是充氣坦克和揚聲器。他們會使用很多充氣坦克來迷惑對手,他們也會通過揚聲器播放坦克或卡車行駛的聲音,給德軍造成一種假象。他們就是使用這些手段,誤導敵軍,讓敵人以為他們有各種各樣的重武器。
  • 自廢武功的典範:這個非洲大國曾有世界最強裝甲車,如今輝煌不再
    1968年南非軍隊意識到Eland 90裝甲車(法國的AML 245系列裝甲車)已經過時,Eland裝甲車在越野條件下無法通行,容易受到敵人炮火的攻擊,其裝甲無法抵抗大型機槍,在近距離戰鬥中,即使是步槍口徑的穿甲彈也對車輛和機組人員構成威脅。Eland裝甲的最大厚度不超過10毫米,其武器很容易地衝破T-34-85型坦克,但對更好的蘇聯戰後生產的T-55和T-62坦克無法攻克。
  • 輪式裝甲車竟敢與坦克玩對射,火力兇狠讓人大開眼界
    也許在大家的印象當中,非洲國家沒有什麼軍工強國,這只是今天的印象,在以前,非洲曾經有一個軍工強國:南非,當年的南非曾經在軍工領域擁有許多特色,比如,輪式裝甲車方面,在這一領域南非曾領先全球幾十年,其生產的大山貓裝甲車曾經是相當知名的產品。
  • 藍帖:坦克的耐力曲線 盾牌和坦克武器設計路線
    藍帖:坦克的耐力曲線 盾牌和坦克武器設計路線 作者:暴雪 來源:暴雪 發布時間:2010/7/25 16:03:11 摘要:聖騎士和戰士現在都有相同的耐力曲線。
  • 非致命武器:魔法戰爭時代來臨 可制服敵人而不傷
    ,以非致命武器、定向能武器、動能武器和無人化武器為代表的新概念武器正走上戰場。   火炮、戰船、坦克、飛機、直至原子彈氫彈,科技雄心和戰爭野心合體為一個恐怖的怪獸,很快達到了地球的極限值:不是消滅多少人的問題,而是世界被毀滅多少次的問題。   而人類的進程卻只能有一次機會。所以,核武器這樣的大殺傷武器的威懾價值、制衡價值,遠遠高過實際使用價值。   毀傷暴力的套路似乎走進了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