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島1個步兵連打敗,蘇聯裝甲集群3次狂攻:全靠三種武器

2020-11-24 騰訊網

在珍寶島戰鬥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蘇軍在武器上有著非常大的優勢。蘇軍步兵是全部摩託化,不僅有佔優勢的炮兵,還有一定數量的坦克、裝甲車及空軍飛機可直接用於支援作戰。我方只有徒步的步兵和部分炮、工兵,既無坦克、裝甲車,也無空軍支援。

特別是在3月15日1個輕裝邊防連頂住了蘇軍6次炮火急襲,還有遠東第135摩步師所屬50多輛坦克裝甲車掩護髮動的三次進攻。在當時,56式40毫米火箭筒,還有反坦克地雷都發揮出了很大的作用,特別是反坦克地雷還炸傷了1輛T -62型坦克。

還有一種武器也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那就是56式無後坐力炮,這種輕型步兵炮發射爆炸彈可以殺傷150平米內目標。如果發射破甲彈,最大破甲厚度為180毫米。

了解我軍歷史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在當年的珍寶島之戰中,一枚小小的反坦克地雷在關鍵時刻發揮奇效,炸斷了敵人坦克的履帶,一度扭轉了戰場上的局勢。從性能上來說,這種無後坐力炮,還有56式火箭筒都無法擊穿T-62型坦克的裝甲。

但是,56式無後坐力炮的優點是射程遠,而且,還有殺傷步兵的爆炸彈。因為,具備一定的射程,才能在敵人輕武器射程以外開火,以避免遭到對方機槍的密集殺傷。而且,炮手的瞄準也才從容。

而且,就是打不穿T-62型坦克也不是非常大的難題。只要可以打擊和摧毀,坦克附近擔任掩護的裝甲車和步兵就可以阻擋坦克前進。畢竟,坦克不敢單獨前進,孤軍冒進。比如,蘇軍那些BTR-60輪式裝甲車,裝甲就很薄弱了。

因此,參戰的1個無後坐力炮兵排,在地雷打亂了蘇軍隊形的時候,及時開火,協同反坦克地雷,火箭筒一起擊毀蘇軍6輛裝甲車,擊傷坦克1輛。其實,當時,T-62型坦克已經不再是蘇聯最先進的坦克。

當時,蘇軍已經有T-64型坦克,而且很快就要大批量裝備T-72型坦克。也正是從這個時候,82毫米無後坐力炮、69式火箭筒及紅箭-73反坦克飛彈在內的一大批新型的反裝甲武器開始被研發出來。

一直到最後研發出了威力巨大的89式自行反坦克炮,也是因為,到了,70年代初,蘇聯的T—72坦克開始大量裝備。而當時現裝備的所有坦克和反坦克炮均不能擊穿T—72及其後繼型坦克。

而且,所有反坦克炮均為牽引式,機動性很差。因此研發了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的任務,是在防禦作戰中殲滅敵裝甲目標和為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其戰術使用特點,主要是依託預設陣地進行掩護,在停止間對敵運動裝甲目標射擊,同時,及時地實施快速機動作戰。

相關焦點

  • 希特勒的這一決策,導致德軍在蘇聯被打敗
    希特勒暴跳如雷,罵南斯拉夫人為背叛者,立即指示陸軍統帥部,要組織強大的軍隊,打敗南斯拉夫,進攻方案代號「懲戒行動」,用於進攻的德軍包括兩個集團軍和一個裝甲集群,共22個步兵師和10個裝甲師,因為抽調了太多部隊,原計劃進攻蘇聯的時間,被迫往後推遲了4個星期。
  • 踢館:複合裝甲的抗穿性能不如鋼裝甲,為何現在的坦克還都在用?
    ,鋼主要是車體結構,加對付小口徑彈藥,後者的裝甲還是靠鋼為主。2009年才搞定,目前3號艦的船殼就擺在造船廠裡,估計不會再續建了…… 俄羅斯現在缺的不僅僅是軍費那麼簡單,現在俄羅斯整個造船的產業鏈就是崩潰的,自己的燃氣輪機被烏克蘭卡脖子,電子技術不行只能靠走私活命,造船廠全靠吃蘇聯老本,自己也沒接觸過先進的指控系統,這些東西都是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硬傷。
  • 貧鈾裝甲被美國神話,揚言防禦能力無敵,為何其他國家卻沒有使用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德國裝甲軍團利用坦克的優勢,對波蘭發動「閃電戰」,隨後全球國家才逐漸意識到這一武器裝備的重要性。當時以德國坦克最為先進,其次便是美國和蘇聯,然而隨著二戰結束德國也被拉下神壇。因此美蘇兩國成為全球兩大超級強國,隨後美蘇爭霸拉開序幕,最終以蘇聯解體而失敗。
  • 從「長波電臺」到「珍寶島」 中蘇關係破裂
    但是,蘇聯以毫無商量餘地的態度,在一個月內全部撤回了在中國幫助工作的1390名蘇聯專家,撕毀了中蘇兩國政府籤訂的2個協定和兩國科學院籤訂的1個議定書以及340多份專家合同和合同補充書,廢除了200多個科學技術合作項目。
  • 真正的野獸蘇-25對地攻擊機,A-10的蘇聯表親
    不過,大家可千萬不要以為它的蘇聯表親就是什麼省油的燈,蘇-25可是一隻可怕的野獸。(IL-2)二戰期間,蘇聯就率先開發出具有強大對地攻擊能力的戰術飛機,比如IL-2,這類飛機大量承擔蘇聯空軍近距離對地支援任務。蘇聯研製的螺旋槳飛機IL-2作為一款裝有重裝甲的「飛行坦克」,利用它身上安裝的機炮、火箭彈、炸彈在戰場上肆意蹂躪著德軍的裝甲部隊和炮兵。
  • 《崩壞3》雲墨丹心專屬武器攻略 雲墨丹心強不強
    導 讀 崩壞3雲墨丹心作為新的裝甲,擁有很強力的實戰屬性效果哦,同時在角色及武器技能選擇方面,也都是十分重要
  • 英國維克斯坦克的蘇聯衍生版,蘇聯裝甲部隊的中堅,T-26輕型坦克
    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聯坦克,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T-34中型坦克、KV系列重型坦克,或是IS系列中型坦克。不過,這些坦克或是在蘇德戰爭前夕誕生,或是在蘇德戰爭中誕生。在這些坦克誕生之前,蘇聯坦克部隊都是由各式各樣的輕型坦克構成的,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為蘇軍服役多年的一款輕型坦克——T-26輕型坦克。
  • 中國無後坐力炮發展簡史:美國師傅領進門 蘇聯師傅搬石頭砸了腳
    1950年,美國陸軍每個步兵連都配備了三門57mm無後坐力炮,因此在韓戰中得到廣泛應用。很快就證明這種無後坐力炮在對付蘇聯T-34/85中型坦克時,殺傷效能有所不足。即便破甲彈可以穿透其45mm厚的正面裝甲,高溫射流的殺傷力仍有欠缺。經常出現T-34/85坦克被M18無後坐力炮擊中後,依舊保持戰鬥力的現象。但是,到了韓戰結束前,雙方都積極使用這種無後坐力炮。
  • 《末日之戰》:講述二戰結束前最後8個月的歐洲戰事
    這次戰爭的持續時間已經比一戰長了9個月。1914-1918年的一戰吞噬了近900萬人的生命,接踵而來的二戰造成的死亡人數至少五倍於此,而且絕大多數死於蘇聯或中國戰場(自那時起,他們的逝去一直在很大程度上被西方人所忽視)。英國人對自己所起的作用感到頗為榮耀。
  • 空中死神:蘇聯「飛行坦克」,二戰德國裝甲終結者!
    二戰期間,不少武器裝備都有著非常亮眼的表現,在這場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有這麼一款戰機受到了極高的評價,它是蘇聯人口中的「飛行坦克」,也是德國人嘴裡的「黑色死神」。這款戰機可以說是在德軍心裡留下了深重的陰影,在它面前,坦克簡直不堪一擊,是空中死神,也是德軍裝甲的終結者!伊爾-2攻擊機只用了三年就研製成功了,1938年開始研製,1941年就開始正式服役,在整個二戰期間,它一共生產了3.6萬架,基本上是蘇聯戰機產量的三分之一,足以見得蘇聯對其的重視程度有多麼高。
  • 蘇聯Redut裝甲指揮車,超大車體,讓指揮官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在上世紀70年代,藉助於新的武器裝備服役,軍隊的偵察打擊能力明顯提升,原本就是重點打擊對象的軍隊指揮中心變得更加危險,加上軍隊機械化水平提升,指揮中心也需要提升自己的機動能力以適應快速的機動作戰,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以四軸MAZ-543底盤為基礎研製了一種大型的機動裝甲指揮車「Redut
  • 從破碎至勝利,二戰中的蘇聯裝甲部隊,如何在戰火中浴火重生
    事實上,早期蘇聯裝甲部隊曾經遭受嚴重的損失,近乎是殘破不堪。那麼蘇聯曾殘破不堪的裝甲部隊,日後要如何重整旗鼓,並最終重奪勝利呢? 需要指出的是,蘇聯的裝甲部隊是一個從建立之初就飛速擴張的兵種。自上世紀二十年代末,蘇聯創立裝甲部隊開始,蘇聯裝甲部隊就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從最早的坦克團到坦克旅,蘇聯從無到有的創立著自己的裝甲部隊。
  • 1984年的今天中國首次中子彈實驗成功:只有5國擁有這種武器
    而中子彈對付裝甲目標就厲害的多。 1000噸中子彈的輻射殺傷範圍,超過1.5萬噸當量的原子彈。 美國1.5萬噸當量的原子彈小男孩,在日本廣島爆炸後,在核爆中心500米外的坦克就大體完好。 看來,原子彈對於裝甲武器的破壞能力有限。
  • 帝國陸軍的沒落:簡析二戰日本陸軍裝甲戰術思想落後的根本原因
    而曾經打敗了強大的俄國陸軍,自詡東亞最強陸軍的日本陸軍,卻在整個二戰戰爭期間很少看到其大規模集中使用坦克作戰的戰例。即便在日本和德國成為軍事同盟的有利情況下,日本陸軍也沒有向擅長裝甲戰的德國陸軍做深入的研究好學習。其實,日軍始終將坦克作為步兵支援武器的戰術思想是因其一定的限制條件而決定的,其中既有客觀上的原因,也有主觀上的理由。
  • 中蘇曾有三次直接軍事衝突,第二次中國險遭核武器攻擊!
    在說中蘇之間第二次武裝衝突之前,先簡單談談第三次武裝衝突,那就是發生在1969年8月13日的鐵列克提戰鬥,在蘇軍的突然襲擊下,我方的主陣地(無名高地,後改為「忠勇山」)人員幾乎全部陣亡,28人犧牲,包括3名記者。蘇軍僅付出2人陣亡,10人受傷的代價。這場戰鬥我們損失嚴重,直到後來上來一個團的兵力,蘇軍才被迫從無名高地撤退,這個地方就一直被我方控制。
  • 它就是蘇聯二戰後第一種裝甲運輸車K-75: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3期
    今天的主角K-75裝甲運輸車,就是如此。 二戰中的蘇軍沒有大量裝備履帶式裝甲運輸車,只是有大量的坦克、輪式裝甲車和裝甲汽車。 這導致蘇聯機械化部隊編組困難,因為輪式車輛難以通過複雜地形,甚至不能離開公路。
  • 抗戰前期,蘇聯為了照顧國民黨感受,通過什麼方式給中共提供武器
    但是,蘇聯當時為了照顧敏感的國共關係,一直希望國共能夠成為一個整體,將援助中共,變成援助中國,設想了三個方式:1,援建軍事工業史達林指出,中國想要堅持抗戰,必須要有自己的軍事工業。並承諾,可以提供一些製造飛機坦克的材料,並提供設備,技術人員,幫助中國建立兵工廠。
  • 利茲聯一戰刷爆4大紀錄,3球領先第95分鐘還在狂攻
    3-0!貝爾薩的利茲聯,又貢獻了一場經典勝利,客場終結了大黑馬阿斯頓維拉的全勝戰績。本場比賽,貝爾薩的球隊可謂將全攻全守發揮到了極致,面對英超失球最少的維拉(本場前只丟2球),利茲聯在客場狂轟28腳射門,將對手徹底打花,並且一舉改寫了4大紀錄,「瘋子」的球隊再次讓人刮目相看。
  • 回顧二戰德國的鼠式坦克,又是一款中看不中用的「廢材」武器
    該坦克的裝甲十分厚重且牢固,任何反坦克武器對它毫無效果,火炮口徑也達到了驚人的150mm,蘇軍未來會將這些龐然大物部署到一些關鍵的重要地區。 納粹頭目希特勒得知這一情況後,便在1941年11月底會見了著名武器設計師斐迪南·波爾舍博士(又譯為保時捷),詢問他製造超級重型坦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