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今天中國首次中子彈實驗成功:只有5國擁有這種武器

2020-12-05 騰訊網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12月19日中國首次中子彈實驗成功1984年:只有5國擁有這種武器

1984年12月19日:中國首次中子彈原理實驗獲得成功。

中子彈是核武器中的另類,是一種以高能中子輻射作為武器的戰術氫彈。中子彈的外層一般用鈹反射層包著,爆炸後只產生少量衝擊波和紅外線。中子彈核爆威力很小,只有普通核彈的十分之一,卻可以釋放大量中子束。

中子束是無影無形的,它以每秒幾千公裡的速度從爆心向四周傳播。中子束進入人體以後,可以嚴重破壞人體細胞組織和中樞神經系統。

人體吸收的中子束達到一定劑量時,就會在極短時間內休克進而死亡。

中子彈對於人類的殺傷力非常巨大,甚至連細菌、真菌都這些微生物都可以殺死。

有意思的是,中子彈還有自己的特性。

而中子作為一種微粒子,能夠輕易穿透裝甲車輛、建築物、磚牆而大量殺傷人員。至於它可以穿透的裝甲車輛這些東西,卻不會受到什麼影響。

中子束最早殺人,是在1945年8月21日。

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達格利恩做試驗時,不小心受到中子的輻射。

雖然他立即進行特殊的救治,但種子的破壞性是不可逆轉的。這個倒黴的科學家在25天後不幸去世,年僅24歲。

中子彈也有自己的弱點,就是殺傷半徑較小。如果是一枚1000噸當量的戰術中子彈爆炸,殺傷半徑只有600多米。如果這枚中子彈是空爆的話,殺傷半徑可以擴大到900米左右。

話說回來,如果是1000噸當量的戰術原子彈發生爆炸,對於中型坦克殺傷破壞半徑只有200米。那個年代的美蘇坦克,都具有堅固的鋼鐵結構,普遍裝備三防系統,能夠承受衝擊波和光輻射的毀傷。

而中子彈對付裝甲目標就厲害的多。

1000噸中子彈的輻射殺傷範圍,超過1.5萬噸當量的原子彈。

美國1.5萬噸當量的原子彈小男孩,在日本廣島爆炸後,在核爆中心500米外的坦克就大體完好。

看來,原子彈對於裝甲武器的破壞能力有限。

資料中這麼寫:1953年10月15日,英國在澳大利亞伍默拉進行了「圖騰1號」原子彈爆炸試驗,爆炸當量為9100噸TNT,為檢驗坦克對核爆炸的承受能力,試驗前英軍將一輛「百人隊長」坦克放置在離爆心僅460米處。試驗後,該坦克被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推出了1.5米,但發動機仍處於完好狀態,並且在結束試驗後依靠自身動力駛離了試驗區。

中子彈最大的意義,就是非常適合作為戰術核武器使用,也就是攻擊具體的敵軍戰術目標,尤其適合對付裝甲部隊。

根據研究,即便200毫米厚度的坦克裝甲,只能減少一半的中子輻射劑量,而剩下的一半也足夠致人死命了。

當然,中子彈也很適合對付敵人的軍艦和機場這種目標。中子彈爆炸以後,軍艦和機場的人員會死傷殆盡,導致失去戰鬥力。

同時,中子彈的汙染也較小。爆炸幾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後,人就可以進入中子殺傷區域。所以,中子彈這種武器甚至可以在本國領土內使用,用於對付敵人裝甲部隊的入侵。

早在1958年,美國就開始研究中子彈,在1962年研究成功。

60年代,蘇聯的裝甲部隊很厲害,數量也相當驚人。

蘇聯五十年代研發的T54/55坦克,華約國家共生產10萬輛左右,約佔全世界二次世界大戰後坦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至於T62坦克也有2萬輛的數字!

兩者相加,華約生產的主戰坦克就有12萬輛之巨。

同時代的美國M60坦克,生產總數只有1萬5000輛,性能平平的M48坦克才1萬1000輛。

大家對比一下,就知道雙方裝甲部隊數量差距太大。

北約做過評估,如果華約集團使用裝甲部隊強行從歐洲平原地帶突圍,北約未必能夠擋得住,畢竟數量差得太遠。

實際上,冷戰最高潮的80年代,華約的現役坦克總數已經高達6萬3000多輛,而北約只有2萬多輛。

按照當時實力對比來看,北約確實沒有把握擋住蘇聯坦克部隊的突擊。

這種情況下,美國認為中子彈很有用,是阻擋蘇聯裝甲洪流的最好武器。它甚至可以在北約自己的境內使用,卻不會嚴重汙染環境。

60年代美國的中子彈雖然研究成功,但並不實用,70年代已經退役。

到了70年代,蘇聯T72坦克誕生以後,北約的壓力就更大。

於是,1976年,美國要求開發新一代戰術中子彈:陸軍的「長矛」飛彈配備W70-3型中子彈頭,並為203毫米口徑火炮配備W79型中子炮彈。

到了80年代,美國又開發了新一代中子武器,155毫米中子炮彈。

這一切都為蘇聯帶來一定的壓力,但壓力究竟有多大就不知道了。

蘇聯領袖勃列日涅夫曾宣布蘇聯擁有中子彈技術,但不會大量製造中子彈。勃列日涅夫還不屑的說:「這種武器是無用的」「蘇聯不會受到龐大裝甲部隊的進攻」。

90年代蘇聯解體,美國核大戰的對手消失了,大量裝備中子彈也就沒有必要。於是,幾乎所有的中子彈都在10多年內被銷毀。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中子彈技術,也沒有重新大量製造的記錄。

目前俄羅斯的核武器眾多,每年維護資金都是天文數字,根本不可能製造新的中子彈。

中國則是在1984年獲得中子彈試驗的成功,4年後在1988年正式研製成功了中子彈。

西方認為,中國的中子彈當量5萬噸,爆炸後殺傷半徑在1公裡左右。

中國研究中子彈最早是在70年代,最早的假想敵當然也是蘇聯。

1977年9月21日,張愛萍將軍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一首詩:合金鋼不堅,中子彈何難。群英攻科技,敢破世上關。

可見,當時中國已經意識到中子彈的重要意義。

70年代,中蘇關係惡劣,蘇聯長期在中蘇邊境駐紮百萬大軍。

其中在外蒙古的裝甲集團實力雄厚,對於我國華北包括首都北京,都是很大的威脅。

那個年代,我國將軍工企業向西部轉移,以防備蘇聯人翻臉來硬的。

同時,軍方研究了大量的反坦克火炮,也生產了數量眾多的火箭筒、反坦克地雷甚至爆破筒等平民化武器,連民兵都要訓練打坦克。

顯然,中子彈對我們也是很實用的。

畢竟,如果中蘇當年開戰,我國的裝甲部隊和空軍都不如蘇軍,攻入蘇聯境內可能性不大,卻有可能被蘇軍入侵。

我國在自己領土上使用核武器,當然還是中子彈最好。畢竟,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土地變為輻射區。

1999年7月15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宣布,中國在1965年代和1980年代先後掌握了中子彈設計技術和核武器小型化技術。

目前,只有美、法、俄、印、中五個國家宣布擁有中子彈,以色列曾含糊的表示也擁有技術。

萬幸的是,從誕生開始,中子彈從沒有用於實戰。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相關焦點

  • 末日終極大殺器中子彈:環境汙染小卻殺傷力巨大,中國早已擁有!
    這種武器雖然能夠產生穿透各類防護物的中子,直接殺傷有生目標,但是這種武器衝擊波和放射性沾染卻很少,因而對除人員之外的附帶性毀傷很小,因此它「只殺人,不毀物」。中子彈在核武器家族裡並不是一個「小字輩」,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後期,美國就已經開始了中子彈武器的研製工作。
  • 中國已擁有中子彈:殺傷半徑一公裡 只傷人體不傷武器
    作為一種戰略武器,他瞄準的不是軍隊和戰艦,而是敵國的城市——是普通公民。而核武器又具有其捆綁性、報復性。若是擁核國家對無核國家使用了核武器,並不代表你不會被還擊——大多數國家都有其核保護傘,例如西歐受美英法的核保護,東歐受前蘇聯的核保護。
  • 智能子彈已研發成功,擁有精確制導能力,準確度高於普通子彈50倍
    美國國防部不久前宣稱:智能子彈已研發成功,這種全球首創的子彈擁有精確制導能力。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發布的消息稱,他們的「高精度任務彈藥」項目,即智能子彈已經完成了首次實戰測試,這種子彈能夠在空中飛行過程中自行調整方向,繞開障礙物擊中目標,測試表明,它的準確度的高於普通子彈的50倍。
  • 全球200多個國家,為何只有中國擁有氫彈?美俄眼紅卻只能幹瞪眼
    而熱武器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我們都知道,氫彈是熱武器中的典型。可是,這樣具有典型意義的武器,並不是任何國家都能輕易擁有。截止到現在,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擁有氫彈的研究技術和使用技能。對,你一定早就知道了,這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中國! 而我們說到氫彈,就不得不說一說現在比較熱門的「核武器」。
  • 中子彈是一種怎樣的武器?這裡詳細說明一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世界級別的大型戰爭,有亞洲、美洲、歐洲的多個國家參戰,戰爭結果也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情勢和局面,在二戰中,有很多的強國參加,他們在戰爭中,使用了很多的先進的軍事武器作戰,而核武器首次登上舞臺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
  • 1984年,她靠移植「狒狒心臟」手術續命成功,後來活了多久?
    生活中並非全是玫瑰花,還有刺人的荊棘。——岡察洛夫 在中國的戰爭年代,無數人受傷,而當時中國的醫術還不發達,很多都要依靠國外的醫術,需要國外醫生操刀,但是這畢竟是少數,很少有人有機會能夠獲得這樣的機會。
  • 歷史上的今天1984年12月10日居裡夫婦實驗筆記被拍賣
    歷史上的今天1984年12月10日居裡夫婦實驗筆記被拍賣 2013-09-11 11:05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美國成功研製雷射制導子彈 可自動鎖定目標(圖)
    2月初,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對外宣布研製了一種類似飛鏢的雷射制導子彈。這種雷射制導子彈長4英寸(約合10.16釐米),適用於點50口徑(指彈殼直徑為0.5英寸,約合12.7毫米)槍族武器。研究人員稱,雷射制導子彈在飛行過程中能自動調整方向,像微型飛彈一樣擊中1英裡(約合1.6公裡)以外的目標。
  • 美稱中子彈才是中國最強悍武器
    美稱中子彈才是中國最強悍武器
  • 中國早在2016年就成功研製高超音速武器,威力巨大穿透力強
    電磁軌道炮是利用電磁發射技術製成的一種先進的動能殺傷武器.與傳統的大炮將火藥燃氣壓力作用於彈丸不同,軌道炮是利用電磁系統中電磁場的作用力,其作用的時間要長得多,可大大提高彈丸的速度和射程。其實這也能算是一種高超音速的武器,如果把電磁軌道炮形容為高超音速炮彈一點也不為過,所謂高超音速武器就是指移動速度超過5倍速度達到每小時6000公裡的武器裝備。
  • 中國原子彈首次實驗成功後,周邊國家有什麼反應?
    1964年10月16中國原子彈首次爆炸試驗成功,由於美蘇事先己得到有關情報,並向盟友作了相關傳達,政府層面上的驚愕並不大,儘管表面做出吃驚的樣子。但政治衝擊波從政府到民間,卻漸次巨大起來。歐美幾乎所有報紙都以"中國核爆試驗成功"作頭版頭條,也一致認為這對"自由世界"是一件極其糟糕的事件。
  • 中國用5.8mm,美國用5.56mm,為何子彈口徑都不取整數?
    步槍在戰爭中是必不可缺少的物品,同時也是一種火力非常大的武器。那談到步槍就不能不說一下口徑這個詞了,子彈的口徑有5.8毫米、5.56毫米、12.7毫米等等多種類型。這是我們和美國常用的子彈口徑,人們就覺得很疑惑,為什么子彈口徑都不取整數,都是帶有一些小數點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
  • 美研發「線圈炮」 可讓子彈在半空中停下
    )向我們演示了這種特異功能,只是被停住的子彈是十分微小的「原子子彈」。發射物就是實驗中用到的原子或分子大小的子彈,原子子彈和驅動線圈沒有任何物理接觸(如圖1)。這種新研製出的「線圈炮」可以讓飛行中的原子或分子大小的子彈在半空中停下。     線圈炮使原子子彈停住的過程主要運用了電磁感應原理:電場產生磁場(如圖2)。
  • 漫威5個成功的「X武器」,以及失敗的5個!
    「X武器」是漫威漫畫中的團隊,成員均是參與X武器項目並被改造過的變種人。例如人氣最高的金剛狼,原本他手上的武器是骨爪,在被注入艾德曼合金之後變成了金剛爪。當然,並不是所有參與該項目的變種人都和金剛狼一樣成功,下面就來看看,這個團隊中5個和金剛狼一樣成功的角色,以及5個失敗的角色。
  • 美媒回顧中國中子彈項目:令蘇聯陷入恐慌!
    【環球軍事報導】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1月27日發表美國「國防承包商防務集團公司」助理研究員喬納森·雷的文章稱,為什麼中國要開發一款自己反對的武器系統?中國批評美國的彈道飛彈防禦系統(BMD),但是又在2010年至2014年間開展了3次彈道飛彈測試。
  • 生化危機2重製版怎麼解鎖無限子彈武器 無限子彈武器解鎖攻略
    導 讀 在生化危機2重製版遊戲中,當大家解鎖無限子彈武器後可以幫助玩家降低遊戲的難度,但是卻還有部分玩家不知道怎麼解鎖無限子彈武器,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解鎖技巧
  • 和平精英中國原型武器介紹 哪些武器來自中國
    大砍刀,其原型來自我國古代的冷兵器,在古時候的bai戰爭中,大砍刀是很常見的武器裝備之一。 十字弩,其原型是中國古代的連弩,由諸葛亮設計。
  • 連子彈都造不出,裝備全靠買的印度,是如何擁有核武器的?
    印度憑藉「買買買」的政策,將世界各地的武器收入囊中近期來,世界的局勢動蕩不安,各國都紛紛加快了軍力提升的腳步。以印度為例,其每年的軍費開支達到了600多億美元,遠超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的俄羅斯。從近期印度大手筆地購入武器裝備來看,印度憑藉「買買買」的政策,已經將世界各地的武器收入囊中。上到戰機飛彈,下到航母潛艇,印度憑藉「萬國造」武器不斷加強著自身軍力,然而令人詫異的是,連一款相匹的子彈都無法製造,為何印度卻能夠研製出原子彈呢?其實製造子彈並不算難事,但是以印度的工業來看,想要製造出高質量的子彈其實很難。
  • 中國又一鎮國神器「中子彈」亮相 美國軍方叫苦連連
    中子彈是一種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力的低當量小型氫彈。更正式的名稱是強輻射武器。中子彈是特種戰術核武器,爆炸波效應減弱,輻射增強。只殺傷敵方人員,對建築物和設施破壞很小,也不會帶來長期放射性汙染。它的體積比氫彈和原子彈都要小,但是在殺傷力上卻絲毫不弱於這二者,因此在機動性打擊上要遠強於原子彈和氫彈的能力。
  • 錢學森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兩彈一星只是開始,這項技術僅5國擁有
    回國後的錢學森很快一展身手,在他的帶領下,中國誕生了多種高新武器,國防實力大幅增強,他的到來更是讓我國原子彈進程縮短整整20年。不過,兩彈一星的成績其實只是開始。錢學森還給我國留下了很多黑科技技術,當時錢學森就提出了要發展風洞的想法。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的我們已經擁有了數十座高質量風洞,堪稱亞洲之最。而這項技術放眼全世界目前僅有5國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