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兩彈一星只是開始,這項技術僅5國擁有

2021-01-21 飛龍觀察

說起錢學森,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在新中國成立後,位於大洋彼岸的他一直都想儘早回到國內,用自己的才能報效祖國。不過由於錢學森太過優秀,美方也不肯輕易放他走,美國前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更是直言,無論他身處何方,都能抵五個師!

為此,錢學森還遭到了美國的軟禁。最終通過多方交涉,在我國釋放了十幾名美國飛行員後,錢學森終於回到了國內。回國後的錢學森很快一展身手,在他的帶領下,中國誕生了多種高新武器,國防實力大幅增強,他的到來更是讓我國原子彈進程縮短整整20年。

不過,兩彈一星的成績其實只是開始。錢學森還給我國留下了很多黑科技技術,當時錢學森就提出了要發展風洞的想法。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的我們已經擁有了數十座高質量風洞,堪稱亞洲之最。

而這項技術放眼全世界目前僅有5國擁有。目前我國已經開始建造35馬赫的高超音速風洞,這對於我國未來研發先進戰機、高超音速飛行器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更令人欣喜的是,我國最近也成功實現了「錢學森彈道」理念,前段時間展示的東風17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也是全球首款承波體高超音速武器,這項黑科技即便是美國也不曾擁有。東風17的出現,也標誌著我國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開始領先美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美國也不會擁有此類武器。

相關焦點

  • 錢學森98歲逝世前,曾為我國藏下一件火箭技術,全世界僅5國能造
    2009年10月底,我國兩彈元勳、航天和火箭之父錢學森,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8歲,他去世後,國家特地給予他國葬禮遇,以感謝他為國為民兢兢業業,獨立將我國的高科技禪悅向前推進至少20年,他的功勞不可磨滅,國家和人民將永遠銘記他,所以錢學森在病逝後,國家特批給予國葬禮遇,並享受三軍儀仗隊親自抬棺的殊榮。
  • 兩彈一星元勳,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他的一雙兒女如今現況如何?
    美國人說:一個錢學森抵五個師。毛主席對錢學森評價是,他不只值五個師,是無價之寶,必須一切服從錢學森領導!錢學森給中國做出的貢獻遠遠不止兩彈一星,是錢學森給我們帶來了如今和平的生活,沒有錢老等一眾留洋人才的歸國,中國絕對沒有今天的光景,沒有兩彈的話外國資本主義一定會干擾我們的發展,更不談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成就。兩彈一星元勳,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他的一雙兒女如今現況如何?
  • 錢學森的艱難回國路:心向祖國兩彈一星終鑄就
    因此當1949年錢學森提出歸國要求後,被美國軍事部門突然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1950年,錢學森上港口準備回國時,被美國官員攔住,並將其關進監獄。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說了這段世界知名的論斷:「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錢學森在受到了美國政府迫害,同時也失去了寶貴的自由,他一個月內瘦了三十斤左右。
  • 錢學森上熱搜,我們為什麼懷念他?
    2019年10月1日國慶當天,史詩般的國之重器「東風-17」再一次讓國人內心澎湃,從「兩彈一星到「東風-17」,錢學森的科學思想不僅影響了幾代人,還在繼續指引著中國航天科技事業前進的方向。其實,對當時的中國來說,錢學森遠比5個師的力量大得多。就連毛主席也對此說到,「美國人把錢學森當成5個師,在我看來,對我們來說錢學森比5個師的力量大多啦。」1955年10月8日,錢學森一家終於抵達北京。
  • 認識鄧稼先、錢學森和于敏貢獻的不同
    當時中央決定自己研製原子彈,來打破西方國家對中國技術的封鎖和武力的威脅。毛澤東在軍委擴大會議上說:原子彈就是那麼大的東西,沒有那個東西,人家就說你不算數。那麼好吧,我們就搞一點吧,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洲際飛彈。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 錢學森對中國航天事業有哪些主要貢獻?
    在浩瀚的太空,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又出現了一顆「錢學森星」。錢學森,這位開闢中國航天之路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名載星空,閃耀著熠熠光輝。在身陷囹圄的5年時間裡,錢學森有意讓美國當局知道他已改變研究方向,1954年寫出了《工程控制論》,在一個新的工程技術領域取得開創性的成就。經過中國政府的營救和艱苦的鬥爭,1955年9月錢學森終於衝破藩籬,全家啟程回國。
  • 錢學森鮮為人知的故事 一個人能抵五個師(組圖)
    錢學森在這些年青的學生們當中掀起了一股討論熱潮,這股熱潮帶來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不管遇到什麼問題,每個人都會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然後針對不同的意見進行討論,最終根據大家的意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答案.正當錢學森還在給他的學生們講飛彈概論的時候。
  • 此人為兩彈一星做出巨大貢獻,身價比錢學森還高,卻一直鮮為人知
    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的時候,中國的很多方面都是很不足的。但是就是在這樣困難重重,很多都沒有開過先例的情況下,中國的科學家們不停的摸索與探索,才造就了新中國的今天。像錢學森,兩彈一星鄧稼先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們,無不對新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錢學森到底有多強大?沒有他SpaceX絕對不可能將特斯拉送到太空
    美國的火箭技術誕生於加州理工學院,1937年這個學院創建了一個五人的火箭小組,然而最初的創始人當中就包括了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 那錢學森在航天技術上到底有多牛呢?為何說他能被稱作中國飛彈之父呢?
  • 沒有他,中國的飛彈和飛船都上不了天——錢學森
    ,但是眼睛炯炯有神,身體極為健康,一直為國貢獻到98歲最終壽終正寢,不得不說這是中國之幸! 錢學森年輕時就是一個很優秀的人,1934年考取清華大學第七屆庚款留美學生,就相當於在現在在清華大學那種全國最優秀的人匯聚的地方考試考到了前10名! 1935年9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僅用一年時間就獲得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這就是一年把3年的課程學完了,關鍵是全部都融會貫通了!
  • 蔣英:嫁給兩彈一星錢學森,成就學生李雙江,表哥徐志摩表弟金庸
    自幼熱愛音樂,五六年級時,因父親買下一架鋼琴,她開始與音樂結緣。1935年隨父母遊歷歐洲、深受薰陶。蔣英進學德國柏林貴族學校,為首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年輕的她在德國如魚得水,驚嘆德國優良品質。果不其然,學業優秀的她,兩年後即被柏林音樂學院錄取,攻讀聲樂、不可自拔。
  • 錢學森98歲逝世,為中國隱藏了一黑科技,世界曾只有5人能造
    於是以清華和北大為首的大學,開始培養人才去國外學習先進的技術,希望他們可以學成歸來,為新中國的發展添磚加瓦。而正是有了這批咱們自己培養優秀人才的幫助下,中國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也逐漸開始了大國的風範。而在這條艱難困苦的發展道路上,新中國湧現了一大批為了祖國鞠躬盡瘁的英雄,其中就有咱們熟知的錢學森。
  • 錢學森圖書館今上線音頻故事講訴珍貴往事
    長篇紀實文學連播節目《羈絆與歸來》脫胎自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張現民研究館員所著的《羈絆與歸來——錢學森的回國曆程》一書,還原了錢學森艱難回國的人生歷程,再現那段極其重要而又謎團重重的往事。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延伸閱讀】65年前赤子歸心 開創中國飛彈與航天事業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
  • 錢學森親侄子,拿下諾獎後公開表示:我是美國人,與中國沒有關係
    ,同時錢永健是兩彈元勳錢學森的親侄子,於是便將其也當成同胞了。    錢永健在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 「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親堂侄   錢永健是上世紀中葉出生在美國,父親錢學榘(jǔ)與錢學森是堂兄弟關係,因為錢學榘早年家境窮困問題
  • 錢學森逝世十一周年
    【今天,紀念錢學森】美國人說他抵得上5個師,寧可槍斃也不讓回國。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他說:「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今天,#錢學森逝世十一周年#,緬懷!
  • 他比5個師還重要,逝世時享受三軍儀仗隊抬棺的待遇,中央特批中將...
    ,中國的科技和軍事也開始了起步,而錢學森正是這個時期起到關鍵作用的人物。錢老早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學習航空技術,在28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享譽世界的專家,美國人對他的評價說「能頂5個師」。他在34的時候就已經成為美軍的上校,而且擁有最高級別的安全通行證,什麼概念呢?也就是說錢學森可以自由的出入美國的五角大樓,而且可以參與到絕密的軍事項目當中。米國人也深知錢學森的價值,所以當錢提出回國的時候,他們百般阻撓,甚至將其拘留,錢學森失去了自由,瘦了30多斤。
  • 今天,紀念錢學森
    【今天,紀念錢學森】美國人說他抵得上5個師,寧可槍斃也不讓回國。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他說:「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今天,錢學森逝世十一周年,緬懷!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錢學森青澀式告白:蔣英,我看上你了,你願意嫁給我嗎?
    錢鈞夫認為:現在中國的航天工業已經落後於其他國家的太多,落後就要挨打,還是研究飛機製造技術,更能為國家效力。 而錢學森卻不贊同這個觀點,他認為中國在飛機製造領域與西方差得太多,即使他學習了製造技術,還是拯救不了中國現在的這個狀況,只有他掌握了航天理論,才有超越西方的希望。
  • 用打氣筒加注燃料,再窮也要讓「兩彈一星」一飛沖天
    目前美國、中國、俄羅斯、日本都相繼大力發展空天領域的軍事力量,目前全球有美、俄、中、英、法、日等國已成立空天領域的專門部隊,可以見得競爭之激烈。本次軍事專題,將以科普方式,介紹各國目前發展空天領域軍事力量的歷史、現況以及前瞻未來,介紹各國在空天戰略層面上的合作與競爭。
  • 探訪中國兩彈城 感受中國核武器探索的崢嶸歲月
    這裡就是中國兩彈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機關舊址。繼青海金銀灘原子城後,兩彈城成為我國第二個核武器研製基地總部。1999年,23位為國家「兩彈一星」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其中,于敏、王淦昌、鄧稼先等8位獲獎者都曾在這裡留下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