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發「線圈炮」 可讓子彈在半空中停下

2021-01-20 央視網

     

   

    圖1:線圈炮的組成外觀

    據探索發現網站報導,美劇《英雄》(Heros)裡面塞拉(Sylar)可以讓射向他的子彈在半空中

    停住,現在美國科學家用新研製的「線圈炮」(coilgun)向我們演示了這種特異功能,只是被停住的子彈是十分微小的「原子子彈」。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一個科研小組從事該項目的研究。項目負責人馬克·雷曾(Mark Raizen)介紹說,線圈炮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驅動線圈(Drive coil)和發射物(projectile)。發射物就是實驗中用到的原子或分子大小的子彈,原子子彈和驅動線圈沒有任何物理接觸(如圖1)。這種新研製出的「線圈炮」可以讓飛行中的原子或分子大小的子彈在半空中停下。

    線圈炮使原子子彈停住的過程主要運用了電磁感應原理:電場產生磁場(如圖2)。 「線圈炮」首先藉助一系列線圈產生一個強大的磁場做好使原子子彈停下的準備,線圈炮內的原子子彈在微型槍中被加速並射出後,通有電流的所有驅動線圈會在不接觸的狀態不斷產生強大的的磁場,一層層使原子子彈減速。據介紹,此次實驗的「線圈炮」使原子和分子子彈從每秒500米的速度完全減到零(如圖3)。雷曾教授及其研究小組在2007年曾研製成一個18級的「線圈炮」,此次研究使用的線圈炮是在07年「線圈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

    雷曾教授稱,他們進行此項研究的初衷是研製出一種能讓真正的子彈在空中停下來的武器,「我們進行這項研究動因是開發出一種新武器」,不過這種武器的研究卻得到一個驚喜的發現:他們可以利用 「線圈炮」來測量宇宙間最難捉摸卻無處不在的粒子——微中子的質量,「這的確是一個使原子等細小微粒停止下來的簡易方法。」

    依據物理學家費米的理論,大多數微中子能夠自由地穿越地球而不被阻撓,這也就是說,其實在任何時刻,都有無數的微中子通過人們的身體,而沒有被察覺。「線圈炮」 攔截子彈的研究項目可以測量微中子的質量。此前科學家提出,通過捕捉氚原子(氫的最重形態)能夠測量原子衰變時吐出的微中子的質量,但是這僅僅是一種理論。

    德克薩斯州A&M大學物理學家馬蘭·斯卡利說:「我覺得這個研究真是太神奇了,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冷卻原子的新方法,並有助於我們了解基本原子科學。」長期以來,大多數物理學家都認為微中子不具有質量。一方面是因為此前的實驗中從來沒能發現微中子擁有質量,另外一方面是因為絕大數簡單實用的理論不需要假設微中子擁有質量。

    所以當尤普戴克提出微中子非常小既沒有電荷也沒有質量時,在當時以及隨後的40多年裡一直被認為是正確的。但是後來物理學家們研究了太陽核反應產生的微中子,研究得到明確的數據可以證明微中子其實擁有很小的質量。這一發現曾被科學界列為2001年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

    馬蘭·斯卡利說,「微中子具有質量,但是人類對於微中子性質的研究還是很有限的。我們至今不能確定微中子是不同性質的幾種物質粒子,還是同一種實物粒子的不同表現,又或者是同一種粒子的不同質量的粒子。我們相信,隨著人類認識的深化,科學技術的發展,一定能夠全面了解微中子的秘密。」(小爾)

相關焦點

  • Rigsby線圈炮,超越時代的高科技武器
    Rigsby線圈炮這款電磁炮是由德克薩斯州的發明家Virgil Rigsby設計,雖然這門電磁炮(暫且稱它為炮吧)仍然還不足以在實戰中使用,但比起之前那些實驗室的產物已經進步了很多。這款電磁炮屬於電磁炮大範疇中的線圈炮,也就是通過電磁線圈產生磁力,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不斷地給彈丸加速,由此實現彈頭高速出膛。
  • 美吹噓電磁炮威力 遭俄專家啪啪打臉
    美媒認為,這裡面很可能包含了美軍正在研發的電磁軌道炮。10月,美軍首艘DDG1000驅逐艦下水,更被認為給軌道炮提供了可能的使用平臺。然而,俄羅斯專家卻對美軍的軌道炮嗤之以鼻,認為美軍研究了幾十年,現階段也不能發揮多少作用。軌道炮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武器,又有哪些威力?俄國對美軍軌道炮的指責是否靠譜?
  • 美軍新一代6.8mm子彈 號稱可擊穿世界上任何防彈衣
    文章為談兵出品,獨家精彩文章、視頻、CG圖請看這裡→【談兵:wytbjs】還可免費下載殲20、東風41等裝備原創手機壁紙。
  • ...美時 射頻線圈 超導線圈 我國醫療 技術 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儀...
    此次評審中,有眾多跨國公司產品入圍,而美時醫療憑藉其原創高溫超導線圈技術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一舉成為行業的「明日之星」。這一獎項奠定了美時醫療在全球磁共振成像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  當前,在磁共振成像領域,國際知名跨國公司的研發重點集中在將設備特別是磁體越做越大,以提高功能等級,但價格越賣越高。而美時醫療首創的高溫超導線圈技術,則引領了磁共振成像領域低成本、高質量的革命。
  • 美海軍電磁炮將裝艦海試 可將彈藥成本降到1%
    ,表明鋼板在高速撞擊中呈現類似子彈擊穿肥皂時的空洞效應路透社報導,美國海軍研發部門的負責人說,海軍正計劃在海上測試一種武器,它能夠利用電磁能發射一種低成本的、10公斤重的炮彈,飛行速度是聲速的7倍。這種類似於電影《星球大戰》中的技術會讓敵人在採取行動前三思。海軍研究處處長馬修·克隆德少將最近透露,這種帶有未來主義色彩的電磁軌道炮已經在陸地上進行了大量的測試,並將安裝在美國海軍聯合高速艦「米利諾基特」號上,從2016年開始海上測試活動。
  • 老外成功製作迷你版英國著名反坦克炮 還能打子彈真會玩
    圖中這款外形與二戰時期英國著名的QF 17磅反坦克炮幾乎一致的物品,是愛好者製作的該炮1/6尺寸仿真工藝品。不要以為這只是一架只能看不用的迷你QF 17磅反坦克炮,它實際上還能發射.50(12.7毫米)BMG子彈,從而成為一件具有紀念和實用雙重意義的工藝品。
  • 微軟也開始研發可摺疊設備 新電磁線圈專利曝光
    微軟表示,當今可摺疊設備在物理層面上仍存在著諸多挑戰,尤其是設備內部的電磁線圈的訪問性。        鑑於金屬結構會屏蔽內部電磁線圈的感應,微軟決定另闢蹊徑。在存在一個或多個金屬結構的情況下,為電磁線圈提供多個位面的磁感訪問性。比如在計算設備的底板或中框位置,採用基於金屬或石墨的導電方案。
  • 鑄21世紀戰場利劍 美海軍研究新型電磁軌道炮
    在發射過程中,強大的電磁力(也稱洛侖茲力)使彈丸達到極高的初速度飛離炮管口,這種初速度比常規化學推進劑發射的彈丸的初速度要高得多,並且射程也要遠。因而,該型武器引起了美國海軍人員的關注。電磁炮在其未來武器的發展計劃中,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部分。
  • 美日試射研發飛彈具備類似子彈擊中子彈的能力
    日本《朝日新聞》援引隸屬日本防衛省的防衛裝備廳官員的話稱,飛彈從搭載著「宙斯盾」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一艘美國軍艦上發射,成功擊中預想目標。試射時間為1月29日,試射地點在太平洋夏威夷群島附近。 為提高飛彈射程和命中精確度,日美兩國政府從2006年起投資大約20億美元共同研發「標準-3」,由美國雷神公司負責。 雷神公司網站介紹說,「標準-3」攔截飛彈能在空中與預定目標對撞,具備類似「用子彈擊中子彈」的能力,所造成的衝擊力相當於重達10噸的卡車以960公裡的時速行駛。
  • 中國的電磁炮有多厲害?主力艦艇都要裝備,可以反導和反衛星
    這款最新電磁武器對「耐強磁場環境和強衝擊環境」有特殊要求,而為其專門研發的「直流有刷電機」具備啟動響應速度快、運行平穩、控制精度高等特點,已能完全滿足需要。同時就在5月底,搭載電磁炮的中國海軍936號坦克登陸艦再次出現在負責改裝艦艇的造船廠碼頭。因此,中國的電磁炮技術已成熟,很可能會超越美國率先裝備海軍艦艇。
  • 美國研發短程子彈 將首先被應用在50口徑的彈藥中
    美國研發短程子彈  近日,美國軍方已研發出一種先進的短程自毀子彈,並已為該項目申請了專利。在城市中使用自毀子彈不僅不會傷及路人,還能為城市創造出一個更加安全的環境。  自毀子彈將首先被應用在50口徑的彈藥中。
  • 美軍研發減重塑料頭盔可防9毫米子彈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導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6月15日報導稱,美國陸軍正在研發中的一款新型頭盔可望降低士兵頭部保護裝備的重量,使之降至二戰時期的水平。與以往任何時候的頭盔相比,這種新型的「二代先進戰鬥頭盔」將減少對士兵頸部肌肉的壓力,同時保護佩戴者免受頭部傷害。
  • 用「線圈槍」攔截「原子彈」
    )的裝置,該裝置可以攔截正在空中飛行的子彈,儘管這種子彈的尺寸只有原子或者中子大小。研究論文的作者、物理教授馬克·雷茲恩說,這項研究聽上去像是電影《X戰警》中的情節,不過這種「線圈槍」的確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測量宇宙間最難捉摸卻無處不在的粒子——微中子的質量。雷茲恩說:「激發我們進行這一研究項目的動因是武器研究,不過我們的基礎研究倒不是利用武器技術。」「線圈槍」是科幻小說中典型的特有物,不過科學家們正在努力使這種武器變得實用。
  • 等離子炮、電磁炮 這些「新概念炮」向未來戰場走來
    當前,電磁炮、雷射炮和等離子炮這3種帶有神秘色彩的高技術武器,越來越受到各國青睞,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紛紛加大投入和研發力度,已在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在未來戰爭中,這些新概念武器,或將嶄露頭角一戰成名,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動能之王」——電磁炮  電磁炮是一種高能、遠程、多任務的武器,可區分為軌道炮、線圈炮和重接炮。
  • 電磁軌道炮
    同學們:        當我們學習到磁場對載流導線(線圈)的作用一節時,是否會想到安培力的應用?
  • 動能武器歸來:電磁炮 | 老和山下的小學僧
    大概是說,美帝正在搞一個計劃,曰「上帝智障」,哦,不對,是「上帝之杖」,偷偷發一些大鐵棍到太空飄著,想揍誰了,就丟一根下來,單純靠自由落體撞擊目標,威力堪比核彈,還綠色環保無汙染,簡直完美!不過最新的版本把主角從美帝換成了土工。這就是動能武器。還別說,速度飆到一定份上,挨上一發可不是鬧著玩的。
  • 氫彈于敏構型阻礙中國核武研發?揭示中子彈進展
    但是我們看到有一些網友從技術上在討論,說于敏構型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構型;同時也有一些網友認為,于敏構型這種特殊的構型,雖然使我們氫彈的研發很快完成,但是在我們後期的氫彈的小型化,乃至更新一代的效應剪裁的核武器研發當中反而滯後了,其實這些問題回答起來相當的簡單。     首先,中國的氫彈的研發走的是一個完全自主創新之路。
  • 美國試驗的電磁軌道炮讓人眼前一亮,電磁炮卻只能「神往」
    微波加熱、紅外遙控、無線電波早已是人們生活中的常備技術。在軍事領域,諸多關於電磁技術的未來武器早在上個實際早期就已投入試驗,比如人們常常在科幻小說中提到的電磁軌道炮,但時至今日這一高科技武器仍然只能在小說和電影特技中出現,難道電磁軌道炮真的遙不可及?實際上世界各國對於這一武器其實已經做過多次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