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二戰前的V. Rigsby線圈炮,超越時代的高科技武器

2021-01-20 丹書戰史

電磁炮從它的原理問世至今已近兩百年歷史,與今天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的研製電磁炮不同,在這兩百年中的大部分時候電磁炮都只是少數才玩得動的高科技,就連德國也在二戰期間涉及這方面,但沒有取得實質成果。不過美國在上世紀30年代,倒是成功的研製出一款電磁炮。

V. Rigsby線圈炮

這款電磁炮是由德克薩斯州的發明家Virgil Rigsby設計,雖然這門電磁炮(暫且稱它為炮吧)仍然還不足以在實戰中使用,但比起之前那些實驗室的產物已經進步了很多。

這款電磁炮屬於電磁炮大範疇中的線圈炮,也就是通過電磁線圈產生磁力,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不斷地給彈丸加速,由此實現彈頭高速出膛。

V. Rigsby線圈炮

在那個電子技術還不夠先進的年代,V. Rigsby線圈炮更多採用機械式的結構,當裝填炮彈發射的時候,纏繞在槍管上的無數段線圈就會依次工作,當彈藥進入一段線圈時,此段線圈斷電不產生磁力,與此同時機械式電力觸發輪結構給下一組線圈通電,產生的磁力吸引彈藥向前運動,如此循環的給彈藥加速,在不產生後坐力的情況下讓彈藥以高速度出膛。

隨著彈丸速度的不斷加快,它通過線圈的速度也在加快,因此機械式的圓盤狀觸發輪的通電時間會相應地縮短,以便於給彈藥最佳的「吸引力」。

V. Rigsby線圈炮

線圈炮的炮管並非金屬,而是用硼矽玻璃製成,這是因為金屬會干擾線圈的磁力,而硼矽玻璃不會有這方面的缺陷,並且相對其他材料來說它的硬度也算不錯,耐熱性能也還可以。

按照設計,這款電磁炮能夠以大約150發每分鐘的射速開槍射擊,根據測試,它在射擊時會發出和.22子彈射擊時差不多水平的噪音(應該是指.22手槍彈)。

V. Rigsby線圈炮

儘管這款線圈炮得到了當時一些主流媒體的報導,並對這種武器大加讚賞,不過它並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這是因為V. Rigsby線圈炮也有和其他電磁武器一樣的缺陷,那就是耗電量巨大。

V. Rigsby線圈炮使用電容提供射擊時所需電力,電容設備充電時間長,而且充滿電量後也經不起幾輪射擊。另外射擊時線圈產生高溫,要是按照理論中持續射擊模式操作,很容易就燒毀設備。

V. Rigsby線圈炮

在付出了如此大代價的情況下,V. Rigsby線圈炮發射的彈藥也不過跟常規槍枝一樣,這種高投入低回報的設計顯然不具備實用價值,而且其本身並沒有什麼技術亮點,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增加電磁線圈的笨辦法解決問題,不斷地給彈丸加速達到殺傷需求,至於電力供應、散熱等問題則沒有解決。

放眼當今,各種類型電磁炮的基本原理早已不是秘密,網絡上也能找到不少民間大神自製電磁武器的案例,但是嚴格的軍用電磁武器仍然受制於電力供應,無法滿足實戰所需的射擊要求,儘管已經有軍艦實驗性的裝備了它,但也是在「犧牲」其他艦上電器設備供電的情況下才勉強維持電磁炮的能量消耗。

電磁炮

以上世紀30年代的水平來看,V. Rigsby線圈炮無疑是絕對的「黑科技」,它雖然算不上裡程碑式的設計,但也是將電磁武器實用化的重要嘗試,屬於早期的產物。也正是它有諸多的技術障礙沒有解決,至少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短時間裡看不到解決的希望,因此它沒有得到重視,對於軍隊來說,常規武器才是研發的重點。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名揚海外的義大利明星武器,義大利炮名列第八
    文/寂寞的紅酒義大利是二戰時期軸心國三大巨頭之一,是當時的世界第六大強國。雖然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表現很差,但義大利的武器裝備還是不錯的,有些裝備不僅裝備國內而且遠銷海外,連日本都是義大利武器的買家。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二戰時期名揚海外的義大利武器。
  • 美國研究幾十年卻聲稱被中國超越 這武器有多牛?
    美國媒體聲稱,中國已超越美國,實現電磁炮上艦!美國這麼多年都沒搞明白的電磁武器,會不會是一個「坑」?其實,這事沒有美國人鼓吹的那麼「神奇」。在武器裝備上應用電磁技術,一直以來處於軍工科技前沿,研發難度非常之大。
  • 美研發「線圈炮」 可讓子彈在半空中停下
    圖1:線圈炮的組成外觀    據探索發現網站報導,美劇《英雄》(Heros)裡面塞拉(Sylar)可以讓射向他的子彈在半空中     停住,現在美國科學家用新研製的「線圈炮」(coilgun
  • 太陽炮、納粹鍾,細數二戰納粹德國試圖發明的那些「神級」武器
    眾所周知二戰時的德國,開發出了很多黑科技,德國試圖為了扭轉戰局,急需在常規武器上做出突破,想依靠強大的單兵武器戰勝盟軍的龐大數量。所以一些突發奇想,甚至是近乎瘋狂的武器就應運而生。噴氣式飛機的誕生世界上第一架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me. 262。
  • 飛彈的起源,二戰德軍超越時代的「復仇武器」:V1飛彈和V2火箭
    同年9月19日,在巴黎凡爾賽宮前,孟格菲兄弟為國王、王后、宮庭大臣及13萬巴黎市民進行了熱氣球的升空表演。孟格菲兄弟把人類送上天空比美國的萊特兄弟早了整整120年,熱氣球也是人類第一種載人飛行器。時間進入20世紀後,人類又發明了兩種足以「飛天」的裝置,一種就是1903年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動名的飛機,另外一種,則是至今為止給人類同時帶來進步和災難的火箭。
  • 美國試驗的電磁軌道炮讓人眼前一亮,電磁炮卻只能「神往」
    在軍事領域,諸多關於電磁技術的未來武器早在上個實際早期就已投入試驗,比如人們常常在科幻小說中提到的電磁軌道炮,但時至今日這一高科技武器仍然只能在小說和電影特技中出現,難道電磁軌道炮真的遙不可及?實際上世界各國對於這一武器其實已經做過多次試驗。2003年4月美海軍在蘇格蘭柯爾庫布裡郡完成90毫米電磁炮發射高超音速彈藥海上試驗,這也是軌道炮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二戰各國主力戰鬥機的武備對比,要槍還是要炮?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各國空軍爭雄稱霸的時代,誕生了無數留名青史的機型和王牌飛行員,成就了無數英雄史詩和光榮故事。以往人們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各國飛機的機動性,動力,速度方面,武器配備可能一筆帶過,今天我們來仔細地對比一下各國戰鬥機的武器配備,你可以看出各國軍工,作戰理念等方面的細微區別。
  • 中國的電磁炮有多厲害?主力艦艇都要裝備,可以反導和反衛星
    國產電磁炮自從已經上艦測試的消息曝光以來,不少網友關心這款武器的研製進度。最近有官媒暗示,我國新型電磁炮即將量產,其進度已經超過美國。中國已經解決了艦艇對新式主炮的供電問題,電磁炮研製進展迅速,很可能會安裝在055驅逐艦改良型上,射程達到200公裡。
  • 二戰前的世界八大工業
    蘇聯的現代化工業化水平和工業技術含量及很多尖端高科技研發實力創造力遠高於美德英等工業強國,所以在二戰前美德英等西方國家的工業科技力量沒有蘇聯強。蘇聯憑藉完整齊全無比強大雄厚堅實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及超級巨大的工業體量龐大高精尖工業科技人才資源,蘇聯的很多工業品產量無論重工業軍工製造業產量還是輕工業生活消費品產量現代化大農業產量都遠遠超過了美國及英國德國西方國家。
  • 俄羅斯試射電子脈衝炮,能以光速擊落飛機,擊穿坦克如同撕紙
    美國海軍水面戰中心達爾格倫分部的電磁炮臺眾所周知,電磁武器化技術作為超越化學能武器的新銳軍工科技,一直是各大國追求並不斷實戰化的高新裝備,在美國公布解決高動能與身管壽命平衡後,俄羅斯自然也不甘落後,據「防務博客」網站7月5日報導,有俄羅斯國防工業領域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日前公布了其正在測試的電磁脈衝武器的一些技術細節
  • 巨型怪獸,盤點二戰中那些恐怖的武器
    火炮自從發明以來就是戰爭中非常重要的武器,曾經被稱為「戰爭之神」。影視劇中火炮集群射擊的場景刺激著人們的視覺神經。真實戰爭場景中,每次進攻前的炮火覆蓋幾乎是必經程序,集群炮火覆蓋是造成敵人傷亡的重要原因。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長期佔據海權國家主力艦霸主地位。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因此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以下列舉二戰中戰力最為強勁的十一型戰列艦,以供網友賞鑑。
  • 中國電磁炮有多強悍?一發2萬美元造價低廉,威力不輸巡航飛彈
    而電磁炮同樣是將炮彈投擲出去,只不過電磁炮的的動力一開始是電能。我們都知道,帶電線圈可以產生磁力。電磁炮用電能產生磁力,然後使用磁力將炮彈投出。而電磁炮的能量轉化率遠遠高於傳統炮彈,具有更高的炮口初速、穿甲動能,所以電磁炮必然成為未來戰場上的主力軍。事實上在電磁感應原理發現之初,就有學者產生了使用電磁推進拋出金屬或炮彈,以此作為武器的設想。
  • 二戰超級武器之V2飛彈,讓盟軍無比頭疼的來自未來的武器
    1943年,已經接近窮途末路的希特勒將帝國的未來寄望於高科技武器。在當時的全球科技和武器領域,德國確實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實力遠超美國、蘇聯、英法等國家。在二戰的戰場,此時的大殺傷力武器還局限在火炮和空投炸彈的級別,射程短、威力小、速度慢、易攔截的短板非常明顯。
  • 芬蘭在二戰時為何能被德國看中,單憑武器裝備就足以引起德國注意
    芬蘭士兵就是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家,在二戰時期卻倒向了德國,在整個歐洲戰場曾經幫助德國打過不少的阻擊戰,還曾兩次給強大的前蘇聯軍隊造成不小的損失。據了解,在二戰時期芬蘭的武器裝備絕對稱得上是當時一流的,雖然整體與美英蘇德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所有參戰的國家中算得上是佼佼者了,為什麼一個小小的芬蘭卻能在二戰時期擁有如此強悍的武器裝備?
  • 動能武器歸來:電磁炮 | 老和山下的小學僧
    這就是動能武器。還別說,速度飆到一定份上,挨上一發可不是鬧著玩的。前幾年毛子被一顆大約50馬赫的7000噸的隕石砸了,所幸隕石抗不住劇烈摩擦,在20公裡高空爆炸,威力30-50萬噸當量,名符其實堪比核武。
  • 美吹噓電磁炮威力 遭俄專家啪啪打臉
    銀幕之光比比皆是 威力無窮儘管現實中的電磁武器研發神秘而充滿不確定性,但在科幻小說家的筆下,這一概念卻早已實體化。就如同雷射槍、雷射炮一樣,在科幻影視中,電磁軌道武器比比皆是。近來較為知名的影視作品,要屬美國電影《變形金剛2》。
  • 電磁炮:即將實現的未來科幻武器 原理其實很簡單
    人類對於武器的追求或許永遠沒有止境,只有強大的武器才能保護國家的安全,於是許多在科幻電影中才出現的未來武器,也慢慢在現實世界中出現,被運用到軍事當中,今天要向大家介紹就是威力巨大的電磁軌道炮。電磁軌道炮是利用電磁力代替火藥的爆炸力來加速推動彈丸的一種發射系統,它的結構也十分簡單,主要由發動電源、高速開關、加速裝置和炮彈彈丸組成。明白了這麼簡單的結構和原理,所以在1920年就由法國人維勒魯伯發明出來了,在二戰時都能使重10克的鋁彈丸以初速度達到1.08千米/秒發射出去,但是迫於當時的技術對於電力和炮管材料等問題從根本上無法解決,導致停止研究了很長的時間,直到現代才重新開始研究。
  • 詳解美國核火箭筒,採用無後坐力炮發射,堪稱最小核彈
    文|老白 585 戰後局勢的動蕩 在冷戰時期,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大陣營開始在德國形成對持局面,當時美國認為,西德部署的武器和兵力很難快速的抵擋住蘇聯的鋼鐵洪流,而北約軍隊如果在蘇聯軍隊入侵之後很難及時的機動支援,為此美國決定研發一種在二戰中大顯身手的武器
  • 理論射速每分鐘150發 黑科技並非納粹獨有 看看美國這款超前電磁炮
    然而由又有多少人想像的到,電磁炮原理的誕生和實物的研究,其實已經有了兩百多年的歷史,不但納粹在日薄西山的時候曾經研製實驗過,早在二戰之前的美國甚至還製造出來了一門真正的電磁炮。在上世紀30年代期間,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發明家Virgil Rigsby根據前人方面的電磁炮理論,成功的研製出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電磁炮~V. Rigsby線圈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