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水面戰中心達爾格倫分部的電磁炮臺
眾所周知,電磁武器化技術作為超越化學能武器的新銳軍工科技,一直是各大國追求並不斷實戰化的高新裝備,在美國公布解決高動能與身管壽命平衡後,俄羅斯自然也不甘落後,據「防務博客」網站7月5日報導,有俄羅斯國防工業領域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日前公布了其正在測試的電磁脈衝武器的一些技術細節,指出該武器可打擊6英裡(約9.66公裡)外的目標。
實驗性電磁炮發射瞬間
當前通過電磁武器化技術發展而來的電磁炮,主要有兩個類型。一種是線圈炮,即強磁互斥的原理推動金屬彈丸進行高速運動,相比於大多數火藥制動的化學能武器,線圈炮的能量轉換率要高得多,但問題是該型武器在發射時要消耗海量的電力,除了高速發射的線圈過熱問題,在武器化的同時,穩定輕便且高效的電力裝置與儲能設備,則是急需解決的另一個問題。
試裝在936艦進行測試的電磁炮
在線圈炮研製進入瓶頸後,隨著更先進的自動化系統與超級電容的發展,軍工科技轉向了另一種方向,即電磁軌道炮,簡稱為「磁軌炮」。磁軌炮的原理更加簡單,用兩根導軌,導軌間有個電刷,當兩個導軌通電時,洛倫茲力就會把電刷推動向前,如果電磁脈衝能量足夠大,理論上炮彈的速度可以接近電磁脈衝度速度或者光速,而如此動能的炮彈,對目標帶來的毀傷效果將是驚人的。
BAE系統公司製造的電磁軌道炮原型機
作為世界軍事大國,在2010年左右,美國就對電磁軌道武器進行了重點研究,初步已經實現了一個可以將武器化的電磁軌道裝置,裝入一個標準及裝修的體積,這種高性能綜合供能系統,和電磁武器小型化,不僅是磁軌炮,更是線圈炮進入實用化的領域的重要前提。而通過電磁武器發射的高速彈丸,其速度極其驚人,以現在的標準反導技術,基本不可攔截。而裹挾著如此動能的彈丸,其殺傷力則更加恐怖,面對以現在最尖端科技製成的坦克裝甲,擊穿它甚至比撕紙還要簡單,甚至可以一炮將整個車體擊穿。
俄羅斯此前研製的電磁炮部件
其實早在2016年7月,俄羅斯就公布了電磁軌道炮發射的實驗,並宣布已經完成了由單發到連發的技術跨越。2017年又進行了多次測試,其中在12月測試中,宣稱可以採用一小粒塑料彈丸,即可馬赫數8以上的速度,並輕鬆擊穿了鋁製目標靶。更有俄羅斯連塔網消息,《國家軍械庫》雜誌主編維克託·穆拉霍夫斯基透露,在2018年俄羅斯就在敘利亞戰場初步的測試了某些電磁武器。
電磁炮的「高超音速炮彈」(HVP)
超高頻電磁輻射是電磁炮的殺傷因素,然而,這次俄羅斯電磁武器並沒有提及有關身管發射等關鍵詞,消息人士稱俄羅斯從2015年開始測試電磁脈衝武器,最近一次在今年春季,目前對空中目標的平均射程是7至8公裡,最遠可以到10公裡,且可以用電磁脈衝擊落空中的有人機或無人機。俄羅斯的早期電磁技術,更多地投入到了航天應用和科學研究,更多為偵察監控等領域,因此,此次實驗中是否是應用了聚能脈衝技術的武器系統,我們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