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在二戰時為何能被德國看中,單憑武器裝備就足以引起德國注意

2021-01-08 尖峰新視野

二戰時期的德國憑一己之力,在整個歐洲大陸掀起了一場規模空前的腥風血雨,除此之外德國還是有一些幫手的,雖然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但至少在某些局部地區,這些國家給德國的間接援助還是很強大的。芬蘭就是這樣一個國家,芬蘭位於歐洲北部,在二戰時期是一個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在二戰爆發之前,這個國家在整個國際上的知名度並不高。

芬蘭士兵

就是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家,在二戰時期卻倒向了德國,在整個歐洲戰場曾經幫助德國打過不少的阻擊戰,還曾兩次給強大的前蘇聯軍隊造成不小的損失。據了解,在二戰時期芬蘭的武器裝備絕對稱得上是當時一流的,雖然整體與美英蘇德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所有參戰的國家中算得上是佼佼者了,為什麼一個小小的芬蘭卻能在二戰時期擁有如此強悍的武器裝備?

芬蘭軍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後,芬蘭早早的就倒向了德國的陣營,戰爭開始之後不久芬蘭就得到了德國的軍事援助,在武器裝備方面其水平直線上升,不僅裝備了大量的德式武器,還將本國原先的武器裝備統統升級換代了。當時的芬蘭軍隊甚至連軍裝和頭盔都清一色德國貨。芬蘭軍隊的武器裝備在對抗前蘇聯軍隊的進攻時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

二戰芬蘭士兵

火焰噴射器、莫辛納甘、毛瑟98K等等,這些陸軍單兵作戰武器在蘇德戰場上,給前蘇聯的軍隊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據了解,扛著火焰噴射器的芬蘭噴火兵,對付隱藏在掩體後面前蘇聯士兵有非常好的效果。而莫辛納甘、98K狙擊步槍列裝芬蘭軍隊,造就了在二戰時期芬蘭出現了很多非常出名的神槍手,曾經創造出來的狙殺紀錄至今都無法突破。

毛瑟98K

據了解,這裡面有一位號稱「白色死神」的狙擊手,名叫席摩·海赫,被譽為世界第一狙擊手,曾經創造了世界第一狙殺記錄505人。而席摩·海赫使用的就是一把莫辛納甘狙擊步槍。除此之外,受芬蘭地形的影響,軍隊不宜裝備大量的汽車和裝甲車,但卻配備了大量的馴鹿、馬匹等。為了配合德國組織的閃電戰,芬蘭軍隊裝備了大量的防空炮,而這些防空炮在整個蘇德戰場給蘇聯飛機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德國斯圖卡轟炸機

在空軍方面,芬蘭裝備的是德國斯圖卡轟炸機、BF109式戰鬥機以及JU88轟炸機,長期的對抗作戰,芬蘭湧現出一大批王牌飛行員,其中依諾·尤蒂萊南曾擊落過94架戰機。海軍方面,芬蘭受緯度高影響,其裝備的海軍艦艇並不多,但是在整體協調作戰能力方面卻不容忽視,各類型戰艦均齊備,實力還是非常可觀的。

BF109式戰鬥機

相關焦點

  • 曼納海姆元帥的外國玩具,二戰芬蘭軍隊中的德國三號突擊炮
    在芬蘭電影《血戰1944》(《Tali-Ihantala 1944》 )中,曾有芬蘭裝甲部隊攻擊蘇軍的畫面,其中芬蘭軍隊裝備了許多三號突擊炮G型。三號突擊炮作為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量最多的裝甲戰鬥車輛,自然出售給了德國的友好或中立國家,包括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西班牙、匈牙利、義大利以及芬蘭,其中芬蘭獲得數量排名第二。
  • 二戰珍貴彩照,任由德國百般威脅,芬蘭就是不肯前進一步!
    回顧歷史,守望未來,繼續為大家帶來小編精心整理考據的二戰珍貴老照片。這是一張拍攝於1939年11月28日的照片,地點為法國北部,兩名 英國皇家炮兵正從掩體探出頭來,向外張望。自從一戰結束後,由於和法國之間的盟約,有部分英軍常駐法國。
  • 差點被德國空軍拒之門外的二戰最優秀戰機Bf 109
    從1935年到1945年,梅塞施密特出品的Bf 109幾乎就是二戰德國空軍戰鬥機的代名詞,被公認為二戰中最著名、性能最優秀的戰鬥機,同時也是德國歷史上製造數量最多的飛機和戰爭史上擊落敵機最多的戰鬥機。在整個二戰時期,Bf 109戰鬥機始終是德國空軍戰鬥機部隊的中堅力量,從戰爭爆發的第一天起奮戰始終,直到戰爭結束的最後一刻。
  • 二戰時期,德國武器先進,造出了哪些超時代武器
    導讀:二戰時期,德國武器先進,造出了哪些超時代武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二戰時如果蘇聯和德國單挑,結果會如何?
    1944年6月,史達林就曾經告訴美國人,在蘇聯約有2/3的大型企業是在美國的幫助或技術援助下建成的,其餘的1/3是在德國、法國、英國、瑞典、義大利、捷克、丹麥、芬蘭和日本的「幫助或技術援助下」建成的。 蘇聯的三大鋼鐵廠,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鋼鐵廠、庫茲涅茨鋼鐵廠和札波羅熱鋼鐵廠是美國援建的。
  • 天才爭霸賽:二戰德國先開始研究的原子彈,為何卻被美國反超
    天才爭霸賽:二戰德國先開始研究的原子彈,為何卻被美國反超 要知道二戰時期,各個國家為了取得勝利都紛紛開始研究原子彈,其中美國是最先研究出原子彈的國家,其實在美國之前德國早早的就開始研究原子彈了。
  • 修修補補服役十八年,芬蘭軍隊的二戰德國軍馬四號坦克
    2014年10月29日星期三0點53分,一場奇怪的拍賣在網站結束,一輛已成廢鐵的四號坦克殘骸以213150歐元成交,而這廢鐵其實曾是芬蘭軍隊的裝備,從1944年一直服役到1962年,比原產國還長。被拍賣的四號坦克殘骸。被拍賣的四號坦克殘骸。
  • 二戰時德國沒有造出原子彈,是因為德國科學家數學題算錯了?
    核武器是現在人類所有武器之中威力最強大的一種毀滅性武器,如今核大國之間依靠著核武器的平衡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和平,一旦這樣的平衡被打破,人類文明就會遭受到毀滅性打擊,甚至可能就此消失。上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世界各國被捲入戰爭之中,到了二戰後期的時候,美國率先研製出了核武器,甚至為了能夠儘快結束戰爭,美國就將核武器投入到了對日作戰當中。而隨著原子彈的爆炸日本最終選擇了投降。實際上在二戰時期,除了美國之外,德國也在研製核武器。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二戰中的一個搞笑事件,德國沒造出原子彈,居然是因為這位科學家數學題算錯了?
  • 歷史深處的秘密:二戰時納粹德國為何沒能率先造出原子彈
    早在1939年納粹德國就以海森堡作為核心,打造了著名的【鈾俱樂部】,在整個俱樂部中可謂是群星薈萃,匯集了當時歐洲最頂尖的100多位科學家,開始大刀闊斧搞原子彈工程,那麼為何這支超強科學天團最終沒有能夠完成原子彈的研製呢?歷史深處的秘密到底是否是像海森堡所說的那般,由於出於道德沒有同他的祖國德意志合作?進而使德國沒有能夠率先造出原子彈?
  • 二戰中的芬蘭:堪稱歐洲的平頭哥,先後和蘇德兩大強國交手
    二戰爆發後,芬蘭先後捲入了蘇芬戰爭和蘇德戰爭,與德國、蘇聯兩大強國先後交手,而且讓對手吃了不少的苦頭,堪稱「歐洲的平頭哥」。1917年2月6日,芬蘭宣布脫離俄國獨立,從此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儘管蘇聯政府承認了芬蘭的獨立,但他們對芬蘭的獨立一直耿耿於懷,所以蘇聯策動了芬蘭國內布爾什維克進行起義,導致芬蘭陷入了內戰中。芬蘭人平定了國內起義後,遂對蘇聯採取了嚴重的敵視政策。
  • 二戰期間,德國造出很多黑科技,為何現在都不見了?
    二戰德國的軍工業水平,那已經不能用強來形容,因為其打造出來的東西,完全顛覆所有人的認知,蘇聯美國等國家在了解到時候的時候也是嚇得不輕,畢竟當時的技術多麼有限,專家們是知道的。在這等情況下,德國製作出納粹鍾、納粹飛碟、鼠式坦克等東西,由此可見德國跟外界的實力差距是有多大。
  • 萬能博士,二戰期間德國空軍的主力轟炸機之一,容克斯Ju88轟炸機
    其實轟炸機進入黃金時期時是在二戰爆發期間,戰爭的需求問世了一大批先進的轟炸機出現在了戰場當中。 隨著希特勒上臺之後,為了增強自己國家的軍事力量,直接無視《凡爾賽條約》,秘密研發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
  • 二戰中站在德國一邊參戰的芬蘭,戰後收到的懲罰到底是輕是重
    芬蘭在二戰中和德國一起參加了蘇德戰爭,因此也是二戰的戰敗國之一。二戰結束後,芬蘭受到的懲罰並不輕,根據和蘇聯的《停戰協定》、《臨時和約》等各項條約規定,芬蘭需要割讓貝柴摩地區,把波卡拉地區租給蘇聯50年,賠償3億美元,並按照蘇聯要求逮捕、審判了61名戰爭罪犯。
  • 二戰時期德國飛彈黑科技不僅有防空飛彈還有反艦飛彈等
    德國除無線電反艦飛彈外,在飛彈研發上又推出了一款制導炸彈,德國弗裡茨-X,需要注意的是德軍該款制導炸彈,並不是飛彈,而是重達1570千克的重型航彈改裝的,並不具備獨立的飛行能力,內裝炸藥達到320千克高爆炸藥,而炸彈的重量主要體現彈頭,德軍對該型炸彈指標是能夠具備直接貫穿大型戰列艦的高強度鋼板後再引爆,其彈頭硬度要比戰列艦200毫米以上鋼板還要更加堅硬,等於是一枚重達
  • 二戰德國最失敗的三款武器,戰機只能飛六分鐘,否則就墜毀
    要說二戰時期軍工實力最強的幾個國家,德國一定在列,虎王坦克的大名可以說令各國談起色變,不僅如此,德國設計師的腦洞也非常大,造出的裝備款式眾多。在外星人還沒流行的時候,德國飛碟就已經有消息傳出了,當然,德國在靠著大腦洞造出許多威力巨大的戰場殺器的同時,也有一些武器因為經驗不足而成為了笑柄。
  • 德國二戰失敗後,全世界都在爭奪德國科學家,到底為什麼呢?
    美蘇兩國當時都為他們提供非常優厚的條件來招募他們,甚至有人說美國太空計劃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這些德國科學家。那麼這些曾經為納粹德國服務的科學家到底擁有多麼先進的技術呢?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德國二戰時期的科學家與軍工業到底在當時是什麼水平。一、所向披靡的德國戰車T34-76是一款設計精良的坦克,它的裝甲傾斜,對手很難從前部穿透。
  • 二戰時德國裝備的三種裝甲車:第一種產量最大,第三種最受歡迎
    1941年冬季,攻入蘇聯境內的德國裝甲集團在蘇聯泥濘不堪的道路上,寸步難行。為了避免再發生類似的情況,德國委託奧地利的斯太爾公司設計生產一種輕型履帶式裝甲車。這就是RSO輕型裝甲車。RSO雖然重量很輕,只有5.5噸,卻有一對較寬的履帶。因此它的速度並不如何出眾,最大行駛速度只有17.2千米/時。但它卻可以在雪地、淤泥中行進自如。
  • 二戰時期,德國傘兵有多厲害?為何有「綠魔鬼」的稱號?
    早在一戰的時候,美國方面就提出了傘兵的構想,建議是否可以使用轟炸機將一個師的兵力直接帶到德國的後方,然後展開進攻計劃,但是由於當時的工業條件有限,這個計劃並沒有實行。不過在一戰結束後,工業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降落傘產業的飛快進步,空降兵已經成為了各國重點建設的兵種。而其中以德國的傘兵作戰能力最突出,再加上當時身穿綠色的軍服還有了「綠魔鬼」的稱號。
  • 二戰時德國的石油從哪裡來?霸權因它而始,也因它而終
    二戰前,德國是世界第二大工業強國,科技水平,特別是軍工業,在世界上也可以名列前茅。在整個二戰期,德國共製造了5萬多輛坦克,11萬多架各型飛機,海軍擁有的艦艇(包括俘虜的)總數達到4565艘。這麼多的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對於油料的需求是相當恐怖的,那麼,他們的石油從哪裡獲得呢?德國作為二戰三個邪惡軸心國之一,從一開始就對石油極度渴求,霸權因它而始,也因它而終。二戰爆發前,德國就因石油份額與英法等國摩擦不斷。
  • 二戰時期,德國軍工有多牛?一根小小的皮帶就能看得出來
    導語:二戰時期,德國軍工有多牛?一根小小的皮帶就能看得出來 二戰期間,納粹德軍以強大的軍事實力橫掃歐洲戰場,並且其耐用可靠、打擊威力大的武器裝備聞名世界,因此在世界人民的眼裡,德軍的軍工業是一個神秘且又強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