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紅矮星正在接近太陽系,人類能夠應對的時間,只有150萬年

2020-12-12 科技每天報告

一顆紅矮星正在接近太陽系,人類能夠應對的時間,只有150萬年

相對於太陽系當中的其他天體,地球的環境,可以用安逸穩定來形容,首先,地球在太陽系當中處於"恰好"的宜居帶附近,使得太陽對於地球的光照是恰好的,不多也不少,而且地球上還擁有著穩定得到液態水,又有大氣層和地球磁場的保護。

正是在這些條件之下,才形成了地球安逸的生存環境,才誕生了生物,才有了人類的繁衍。

但是,這也僅僅局限於地球上面,一旦進入了太空當中,往往充滿著危險,尤其是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在宇宙當中,顯得實在是太過渺小了,太空當中任何一點外力,都能夠輕而易舉的將人類撕碎,即使是整個地球,甚至是整個太陽系,在浩瀚的宇宙當中,就如同一粒塵埃。

當然,雖然是塵埃,但是根據物理學的理論,所有的物體都是在不斷的運動當中的,比如我們生存的地球,每一天都要進行自轉,同時還要圍繞太陽進行公轉,而且速度極快,達到了30千米每秒鐘。

而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像太陽這樣的恆星,似乎是不運動的,但是其實不是,宇宙當中不存在不運動的物質,而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太陽沒有運動,主要是地球本身以太陽為參照物,所以我們很難在地球上面看到太陽的運動,而事實上,如果以整個銀河系中心作為參照物,我們就能夠發現,太陽其實也一直圍繞著銀河系中心在運動。

對此,這樣的運動,也不免讓我們感到心慌,因為在銀河系當中,存在著數千億顆的恆星,而這些恆星當中,有的質量和體積要小於太陽,但是有的卻也是太陽的數倍不止,也正是因為這一些原因,所以在銀河系當中的所有恆星的運動都不會同時進行,有的速度慢,有的也會更快。

就像我們太陽系當中的行星運動一樣,所以我們可以得知,銀河系當中的恆星之間也是存在著相對迅速的,所以在運動的過程當中,恆星之間,很有可能會非常的接近,甚至於非常有可能直接發生碰撞。

而這樣的情況,對於太陽來說,也是存在的,因為太陽雖然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天體,有著特殊的含義,但是對於整個銀河系阿里山,太陽僅僅只是一顆再普通不過的黃矮星,在銀河系的恆星當中,太陽的體積和質量也只能算得上是中等偏下。

我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在2013年,歐洲宇航局發射了專門檢測太陽附近恆星運行軌跡的衛星,這顆衛星對太陽附近30多萬顆恆星進行了大量的數據分析,而最終得到的結果就是,有一顆紅矮星正在不斷接近地球,而我們人類能夠應對的時間,只有150萬年了。

當然,這顆紅矮星不會直接和太陽相碰撞,嚴格來說,只會擦肩而過,但是它和太陽的最短距離將只有1光年,而太陽系的半徑其實也是1光年,也就是說這顆紅矮星,會擦著太陽邊緣的奧特星雲而過。

雖然不會和太陽之間相撞,但是對於太陽系當中行星的影響卻是非常巨大的,這顆紅矮星雖然在質量和體積上面都比不上太陽,但是也依舊能夠產生巨大的引力,它在太陽系的邊緣,雖然不能將太陽系當中的行星牽引走,但是吸引一些小行星或者是彗星,還是綽綽有餘的。

而奧特星雲當中,就有著大量的彗星,而當這顆紅矮星抵達奧特星雲的時候,這裡的彗星,原本運行的軌道,有可能會被徹底打亂,而被打亂的後果,會導致一部分彗星跟隨這顆紅矮星而去,而另外一部分彗星會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之下,朝著太陽系內部飛去。

要知道,彗星和小行星大規模的入侵太陽系內部,這對於太陽系當中的行星來說,就如同一場大規模的轟炸,這對於生活在地球上面的生物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

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為18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最終導致了恐龍的滅絕,而奧特星雲當中的彗星,直徑或許不會有這麼大,但是數量卻非常的多,目前我們探測到的數據表示,在奧特星雲當中,直徑達到了1公裡以上的彗星有將近1萬億顆。

雖然木星這樣的行星會幫助地球進行阻擋,但是奈何數量太多,當然,這件事情還要過150萬年的時間,人類能夠從容應對!

相關焦點

  • 一顆紅矮星正在靠近太陽系,留給人類的時間,最多還有150萬年
    一顆紅矮星正在靠近太陽系,留給人類的時間,最多還有150萬年!我們的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它的壽命大概在100億年左右,因此圍繞在太陽附近的行星,最多也只有100年的能量來源。2013年12月19日,ESA的蓋亞衛星發射升空。
  • 一顆紅矮星正在靠近太陽系,留給人類的時間,最多還有150萬年
    2013年12月19日,ESA的蓋亞衛星發射升空。攜帶的觀測設備具有前所未有的精度和效率。  名為「Gliese710」的紅矮星位於Serpens方向,距離僅63光年。它的直徑約為800,000公裡,其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53%。
  • 一顆紅矮星正逼近太陽系,留給人類的時間,最多還有150萬年
    因為天體之間的碰撞和天體隕落是十分常見的事情,也許某一天,地球也會遇到一顆。畢竟在侏羅紀時代,恐龍滅絕就有這麼一個傳說。恐怕到時候,人類也會成為像恐龍一樣滅絕的生物。結果表明,一顆紅矮星正在逼近太陽系,留給人類的時間,最多還有150萬年。 這顆紅矮星距離地球只有63光年,位於巨蛇座的方向,其質量有太陽質量的一半之多,而且直徑也達到了80萬公裡。科學家們推算出這顆紅矮星將會在150萬年內運行到距離太陽1光年左右的位置,也就是奧特星雲的外圍區域。
  • 一顆紅矮星正在悄然臨近,留給人類的時間,最多還有150萬年
    太陽是銀河系內一顆普通的黃矮星,位於銀河系的旋臂之上,距離銀心大約是2.6萬光年,太陽的公轉速度大約是240公裡每秒。例如一顆名為「Gliese 710」的紅矮星,它是由2013年歐空局發射的「蓋亞」衛星(Gaia)觀測記錄到的,科學家發現這顆紅矮星位於巨蛇座方向距離地球63光年,它正在高速向地球方向運行,根據飛行數據計算大約在150萬年之後,這顆紅矮星會飛行到距離太陽最近1光年的位置。
  • 人類滅亡倒計時?長達150萬年的自救之路!
    根據蓋亞收集到的數據,科學家發現一顆紅矮星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向太陽系飛來!從其運行的軌道上來看,極有可能與太陽系碰撞!這顆紅矮星被科學家命名為Gliese710,距離地球大約有63光年。根據蓋亞收集到的數據,這顆紅矮星直徑至少有80萬公裡,其質量也遠不是地球所能比擬的!
  • 科學家:150萬年後太陽系迎來第二顆「太陽」,地球文明或將終結
    而地球又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除此之外太陽系內還含有大量的小行星、矮行星、彗星以及其它天體碎片。這些太陽系的天體都有自己的公轉軌道,繞著太陽運動,看起來錯中複雜,實際上穩中有序。但是也會發生天體撞擊事件,最典型的就是6500萬年前那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到地球表面,導致統治地球1.6億年的恐龍悉數滅絕,這就是穩定系統中的不穩定因素。
  • 平均每10萬年,就有一顆恆星闖入太陽系,擾亂太陽系天體
    實際上,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比鄰星所代表的就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它更像是一個代號。那麼,這個比鄰星的名號,可並不穩定。實際上,由於半人馬座α星的三顆恆星有著不停的相互運動,所以C星並非永遠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它的「優勢」只是暫時的。從更長遠的時間來看,它們會輪流成為比鄰星。
  • 距離地球十光年,一顆紅矮星,兩個超級地球!可能已有高級生命!
    上月底關於太陽系臨近恆星中有一個激動人心的發現,在距離地球只有10.7光年的太陽系近郊,紅矮星Gliese 887星系中,接連發現兩顆行星,而且據研究表明都處在宜居帶上,而根據天文界對這顆紅矮星的研究表明,它比太陽還穩定!
  • 140萬年後,太陽系可能會迎來第二顆「太陽」,地球有危險嗎?
    在40多年前,科學家期望著旅行者號飛船有一天能夠走出太陽系,可是以目前對太陽系新的範圍標準,旅行者號要走出太陽系,至少需要數萬年的時間。可能在人類的眼裡,太陽係數光年的直徑範圍是非常廣闊了,認為太陽系非常大。可是當我們通過天文望遠鏡能夠觀測到太陽系外更廣闊的星空之後,我們才明白,太陽系渺小如塵埃。我們就拿銀河系來說,太陽系只是銀河系邊緣一個旋臂之上的恆星系之一。
  • 宇航局新發現:某個黑洞正在接近地球,人類將如何應對?
    社會文明發展到先進,我們的生活質量在不斷的提高,但是關乎宇宙,人類所了解到的還是太片面,迄今為止離開地球最遠的衛星就是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一號了,目前它已經穿越了太陽系,但是如果要到達下一個星系也需要4萬年,燃料肯定是遠遠不夠的,不得不說人類和宇宙比較起來根本不值一提,而想要了解,科學家們也只有通過各種類型的天文望遠鏡
  • 人類還能在地球生活多久?留給地球的時間,或許只剩140萬年
    人類還能在地球生活多久?留給地球的時間,或許只剩140萬年人類每晚進入睡眠後,其實仍然在不斷的&34;著,因為地球在宇宙中並不是靜止的,地球正在不斷的自轉和公轉,以每秒30公裡的速度圍繞太陽運動。其次,太陽也在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運動,這個速度更加驚人,為每秒240公裡。
  • 人類的時間不多了,太陽壽命僅剩下50億年,紅矮星才是人類的歸宿
    太陽是太陽系內最主要的組成,如果沒有太陽就不會形成太陽系,也不會誕生出地球這顆生態星球,更加不會有人類和文明的孕育發展。對於地球來說,太陽系內的環境一旦發生改變,地球上的生命萬物都很可能遭受到重大的打擊,甚至是面臨毀滅的風波!
  • 有人說太陽系是雙星系統,在奧爾特雲帶有一顆紅矮星,你怎麼看?
    網絡上不少人固執的認為,我們太陽系也是一個雙星系統,除了太陽還有一顆恆星存在,只不過這顆恆星比較小,是一顆紅矮星,躲在奧爾特雲帶彗星群裡
  • 一顆新「太陽」正在靠近太陽系,它的到來,會影響人類生存嗎?
    受到太陽自身引力過程,所有的星體在它的引力下都變得極為規律,太陽系內只有有一顆太陽,可是科學家們卻不這麼認為,浩瀚的宇宙中大約有數千億顆恆星,其他星系裡一定有和太陽同樣的恆星。當大家都在討論會不會有和太陽同樣的恆星過程中,意外發現一顆流浪者正在向太陽系內闖入,並且它的引力不亞於太陽自身的引力,如果一旦進入銀河系,必定會整個銀河系變得亂糟糟,它的名字叫格列瑟710,同時被科學家們稱為新太陽,它和太陽有異曲同工之處,可是它的位置並不是固定的,目前正在偷偷的向太陽系內移動。
  • 紅矮星和太陽有什麼區別?
    ,但是亮度和太陽相比,微弱很多,幾乎只有太陽光度的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主要是由於紅矮星內部的氫元素核聚變的速度非常的緩慢,並且紅矮星的質量及體積相比太陽這種恆星來說,都相對的較小,並且由於紅矮星的引力不夠,無法對周圍的行星造成影響,因此也不會膨脹為紅巨星,只會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縮小。
  • 科學家發現一顆紅矮星正向太陽靠近,在其旁邊有一顆超級地球
    位於蛇夫座的巴納德星是一顆距離地球只有6光年的小質量恆星,科學家發現這顆衰老恆星已經演化成了紅矮星,質量僅為太陽的14%,其表面並不像普通恆星那樣高溫炙熱只剩下暗淡的光芒,未來大概率會因為引力在太陽系邊緣運行,那麼這顆神秘的紅矮星的出現會對地球帶來影響嗎?
  • 紅矮星的壽命超過目前宇宙年齡,它們周圍會進化出超級文明嗎?
    事實上,與其他恆星相比,太陽的質量一點也不小,真正比太陽質量更高的恆星比例只有5%。在宇宙中,大部分的恆星都是暗淡的紅矮星,比例可達75%,它們的質量不到太陽的一半。例如,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就是一顆紅矮星,肉眼不可見。在距離太陽10光年的空間中,包括太陽在內總計11顆恆星(主序星),其中7顆是紅矮星,都是肉眼不可見。
  • 太陽只能「活」50億年,人類還能撐多久?紅矮星是最終希望嗎?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巨大的球體質量越來越大,在它內部的核心所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當某一刻在他的核心區域發生了巨變,核心的氫元素開始進行核聚變釋放能量,一顆能夠發出光和熱的恆星就此誕生,我們將其稱之為太陽。
  • 8萬年前,兩顆恆星曾經闖入太陽系,距離地球不足1光年
    從更長遠的時間來看,它們會輪流成為比鄰星。 (圖片說明:肖爾茨星假想圖) 據觀測,肖爾茨星是一顆紅矮星,質量只有木星的
  • 人類能否生活在紅矮星附近?
    研究人員利用NASA的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與哈勃太空望遠鏡,仔細觀測了一顆名為巴納德星(Barnard’s Star)的紅矮星。University of Colorado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巴納德星高能耀斑的爆發佔據總體觀測時間的1/4——可能會破壞距離恆星較近行星的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