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恆星生存期的某一階段,其內部溫度將會降低,這樣一來,引力將會成為一個主導的因素,結果,這顆恆星就會開始坍縮,在這個過程中,恆星內部物質的原子結構會遭到破壞。這樣一來,原子將不復存在,替代它的將是一個個電子、質子和中子。
科技元年3000年,外部因素使太陽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坍縮,最終變成一顆白矮星,質量減少到60%,體積收縮為地球大小。太陽將死之時發出了耀眼的光芒,人死後有墓碑和照片,那人類在茫茫宇宙中又怎麼證明自己存在過呢?亦或者說生命的意義就是毫無意義?
假如太陽坍縮滅亡,人類信息該如何保存?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的鐵納米粒子-碳納米管複合體預期可以保存數據10億年。
南安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的飛秒雷射蝕刻玻璃納米結構預期可以保存數據130億年以上。
預計兩個先驅者號探測器攜帶的信息在八十萬到八百萬年內都可以被撿到它們的技術文明解讀。
預計兩個旅行者號探測器攜帶的信息在十億年內都能被撿到它們的技術文明解讀。旅行者一號已經在太陽系的邊緣,正向著星際空間孤獨的遠行......
人類現已留下的大量塑料和填埋的骨頭(主要是雞骨頭)會在地層裡變成極具特色的化石,並跟隨地球一直存在到地球被摧毀。如果太陽在50億~75億年後的紅巨星階段沒有摧毀地球,地球大概能存在到1E30年~1E33年後掉進銀河系中心黑洞。
根據2020年的新理論,掉進銀河系中心黑洞的信息會在銀河系中心黑洞中留存至多1E98年左右,隨著霍金輻射釋放出來。
以上的一切都可能是不必要的,「時間抹去一切」的想法面臨如下的兩難困境:
調整質量、電荷、角動量可以做出沒有霍金輻射的極端黑洞,那之中可以儲存信息。目前沒有已知的機制可以消滅極端黑洞,宏觀黑洞蒸發的結果也可能是留下極端黑洞。將人類的信息或人類本身的載體換成極端黑洞,很可能允許跨越龐加萊回歸的永久存在。
即使沒有這種技術,龐加萊回歸也會將人類再組裝起來。人類還沒有足夠的力量讓你從永恆之中逃出去。
龐加萊回歸
任何粒子在經過一個漫長的時間之後必然能回到其無限接近其初始位置的位置(但是不能回到原來位置,只能無限接近),儘管這個時間的長度遠遠超出我們所能想,但是它必然會實現·這樣一個周期就稱為一個龐加萊回歸。
2018年3月。維也納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在一套多粒子量子系統中證實了一種「龐加萊回歸」現象。研究結果已在《科學》期刊上發表。
黑暗森林
但如果黑暗森林真的存在,未來更成熟理智的人類文明需要怎麼努力去消除這些"證明"?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一種解釋。
在詭秘的萬古中,死亡本身也將消逝。不過,這不改變如下的事實:永恆不滅的生命也不會有特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