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滅亡後,宇宙也就不復存在了?人存原理的意義太可怕

2020-12-05 奇點使者

筆者:三體-小遙

面對浩瀚無邊的宇宙,人們總是有很多的好奇,關於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問題,科學家們始終在進行深入的探索。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新理論也開始出現,人擇原理就是其中之一。

該原理認為,人類在觀察宇宙的同時也在創造宇宙,原本無序的部分,因為人類的存在而變得有規律可循,如果人類走向滅亡,宇宙也有可能隨之坍塌。

這完全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因為此前大部分觀點認為,宇宙出現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人類的出現完全是一個奇蹟,所以我們在探索未知的一切,而這一切原本就是存在的。

這樣一來,人擇原理將人類作為宇宙的主體,因為有了我們的存在,才有了整個宇宙的概念。與之前的觀點存在很大的差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來說卻至關重要。

實際上,人擇原理帶有特殊的意味,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和描述都是建立在我們已知理論的基礎上,人類的認識能力未必就是最高的,但這也影響了我們眼中的宇宙。

有觀點認為,人擇原理是唯心的,不太符合我們對宇宙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需要,面對客觀存在的宇宙,尤其是科學家們發現,宇宙正在以超光速的速度膨脹,在我們探索的已知宇宙之外還有更加廣闊的未知空間,並且人類探索的難度正在不斷提高。

在此之前,還有動物園理論存在,人類文明就像被禁錮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供更加高級的文明觀察和研究。因為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好像是被設定好的,我們觀察到的宇宙同樣有可能被人為製造出來。

兩種觀點在某種程度上形成對立,宇宙對人類文明的真正意義還需要進一步探索,我們需要掌握自己的命運,所以才會對宇宙中存在的一切感到好奇。

如今量子力學不斷發展,人們從中也得到了新的線索,人擇原理似乎更具說服力。因為量子的存在本身證明了萬事萬物的不確定性,由於人類的觀察和研究,才有了固定的軌跡。

不過科學家們仍然沒有放棄其他觀點,畢竟宇宙遠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廣闊,人類可能只了解了冰山一角,為了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命運,總有一天我們要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

相關焦點

  • 如果人類滅亡了,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人存原理說的是啥?
    人存原理認為,我們之所以看到的宇宙是這個樣子,是因為如果它不是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在這裡去觀察它。科學工作和其它一切活動如果脫離了人的存在,就不會有任何意義可言。人存原理告訴我們,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和描述,都帶有我們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我們之所以看到宇宙是這個樣子。
  • 宇宙學最神秘的原理:人擇原理,倘若沒有人類,宇宙還有意義嗎?
    該原理全稱「人擇宇宙學原理」,在1973年首次被科學家提出,該原理試圖詮釋人類存在的意義,也試圖回答人類的終極問題。人擇原理指出:我們的宇宙之所以是這個樣子,是因為諸如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存在。人擇原理表面上是唯心的說法,其實不然,這個原理起源於現代宇宙學。因為現代宇宙學模型表明,我們所處的宇宙,各種測量常數和宇宙的種種特徵,都存在不可思議的平衡。
  • 人類和宇宙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答案讓人細思極恐
    答案當然沒有這麼簡單,隨著科學家的研究深入,提出了一些顛覆認知的觀點,例如「人存原理」和「熵增定律」在這些理論中,都對人類的存在做出了不同的解釋,或許生命的誕生是宇宙中最美麗的巧合,而生命存在的意義並非只是「繁衍」和「進化」這麼簡單。
  • 人類將怎樣滅亡?死亡不是最可怕的
    我們看過很多科幻小說,其中設想了無數人類滅亡的慘澹前景,其實要麼不那麼科學,要麼就不夠全面。但也不能否認,其中有些的確是腦洞大開,譬如劉慈欣描述人類因被降維打擊而亡。無論科學還是荒誕,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共識:人類必將滅亡。今天,就試圖將人類滅亡的方式逐一列舉,我們也好早做準備。不太可能的滅亡:核爆而亡。
  • 恆星滅亡後 如何證明人類在宇宙中存在過?
    這樣一來,原子將不復存在,替代它的將是一個個電子、質子和中子。 科技元年3000年,外部因素使太陽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坍縮,最終變成一顆白矮星,質量減少到60%,體積收縮為地球大小。太陽將死之時發出了耀眼的光芒,人死後有墓碑和照片,那人類在茫茫宇宙中又怎麼證明自己存在過呢?亦或者說生命的意義就是毫無意義?
  • 恆星滅亡後,如何證明人類在宇宙中存在過?
    這樣一來,原子將不復存在,替代它的將是一個個電子、質子和中子。科技元年3000年,外部因素使太陽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坍縮,最終變成一顆白矮星,質量減少到60%,體積收縮為地球大小。太陽將死之時發出了耀眼的光芒,人死後有墓碑和照片,那人類在茫茫宇宙中又怎麼證明自己存在過呢?亦或者說生命的意義就是毫無意義?
  • 人類未來的道路是怎樣的?是最終會滅亡,還是將前往新的宇宙生活
    宇宙無邊無際,充滿神秘,存在著很多令人費解的東西,也有很多令人著迷的東西。人類就是在這樣的宇宙中偶然誕生,並發展至今,有了自己的文明。但是人類未來的道路將是怎樣的?是滅亡,還是去往新宇宙開始新的生活。宇宙未來的結局宇宙在很久之後毫無疑問將會慢慢變得黑暗,甚至死亡,在10^40年後,宇宙中將到處充斥著黑洞,那時的宇宙也變得比現在更加的無邊無際,這樣的時代被稱為黑洞時代,當然這還不是宇宙最終的宿命,10^100年後,宇宙將達到近乎最大的熵值,這意味著它將只擁有一個均勻的能量場和一些亞原子粒子。
  • 為何多數人不接受人擇原理?人類滅亡後宇宙還在嗎?
    說起人擇原理,大家或較為陌生,它並不出名,也未被廣泛接受,只有少部分研究學者認為它是正確的,大多數科研人員對它持懷疑態度。人擇原理,全稱人擇宇宙學原理,是由鮑羅與泰伯拉共同提出,它非常複雜,其中暗含著人類與宇宙的關係。
  • 若宇宙中生命只有人類,如果人類滅亡,宇宙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
    宇宙自奇點大爆炸以來,誕生至今日已經有138億年的漫長時光了,就連地球這個相對處於青年時期的星球,也已經有了45億歲的古老歷史。而人類是在幾百萬年前,通過人猿進化,從而登上地球舞臺的一個智慧生命。現如今我們向宇宙中發射探測器,探測是否還有外星文明存在,卻一直苦求無果。
  • 浩瀚宇宙人類為何而存在?或許是對人類存在意義的最好詮釋!
    人類的存在是可怕而令人費解的。幾十萬年前我們突然意識到自己身處一奇怪地方,這個地方充滿了其他生命,我們既是獵手也是獵物。
  • 既然宇宙總是要滅亡的,那人類文明再燦爛又有何意義?
    既然宇宙總是要滅亡的,那人類文明發展的再燦爛又有什麼意義呢?有人好奇,科學家是怎麼知道宇宙的命運的呢?畢竟都是千億年之後的事情了,而宇宙的歷史到如今才138億年而已,猜想中的命運真的會出現嗎?古人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對於宇宙來說,以史為鏡,可以知未來。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無疑是很曲折的,這中間大約用了幾百年的時間。
  • 50億年後太陽將滅亡,在太陽滅亡之前,人類能發展到七級文明嗎?
    ,太陽給地球帶來了光明、溫暖、光合作用、能源、四季變化等,失去太陽的後果人類無法承受,不僅地球生命無法承受,整個太陽系的正常運轉都依靠太陽,沒有了太陽,太陽系也不復存在,地球生命也將成為歷史。太陽孕育地球一切生物宇宙萬物都無法避免生老病死這個自然規律,太陽也不例外,像地球生命一樣,太陽這種恆星也經歷一個誕生、發展、滅亡的過程,這個過程大概需要100億年的時間,根據科學家觀測和分析,太陽已經存在50億年,再過50億年太陽將會變成一個紅巨星,然後再變成一顆白矮星結束自己的生命,那意味著50億年後,人類會隨著太陽的毀滅而滅亡
  • 人類滅亡的可能,人類滅亡後地球會變成怎樣?
    人類滅亡的可能1.疾病疾病大流行無論是SARS,H1N1,伊波拉,寨卡病毒或者其它一些疾病,都有可能大流行,並且無法阻止。某些疾病已經對抗生素有耐藥性,一旦對現有藥物免疫,就會瘋狂傳播,破壞整個世界的穩定。隨之而來的騷亂、戰爭,會殺死更多的人,甚至導致人類滅亡。
  • 霍金眼中的宇宙為什麼是果殼狀?科學家認為人存原理起決定性作用
    《時間簡史》是霍金的第一部科普類的著作,其實他還有另外一本科普性更強的書籍,就是《果殼中的宇宙》。為什麼霍金眼中的宇宙是果殼狀的?書中利用通俗易懂的口吻解釋了其中的原因。如果以人類能夠接受的物理學觀念來看,人從a點到b點,只有一種迴路,並且這個迴路的每一個點都能確定。不過,在量子力學中,a點到b點是有很多路徑,很多迴路,人既可以從直線走,也可以先去一個很遠的地方,再轉個圈,再跑回來。也就是說量子力學有很多可能的路線,並且人類無法定義出確定的點,這種多重的存在歷史就是量子力學的本質。
  • 人類文明發展會走向哪裡?科學家提出了他們的擔憂,滅亡並非謠言
    在對於我們整個人類來說,這其中最為精髓的兩個節點就應該是在世界上的兩次革命之後,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強有力的衝擊,大約是在18世紀的時候,從之前的神學逐漸是開始向科學過渡,在這其中我們是學會了諸多的一些個科學革命的方式,而人類在整個的現代化進程當中也是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讓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倘若宇宙中只有地球有生命,那地球滅亡了,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文/行走天涯倘若宇宙中只有地球有生命,那地球滅亡了,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在浩瀚的宇宙當中,地球不過是一葉扁舟,可實際上與這比海洋要遼闊的多人類出現在宇宙中真的是一種意外,宇宙哪怕再遼闊,卻也僅僅只有地球孕育出了生命!
  • ...宇宙揭秘之宇宙存在的意義,如果沒有了人類宇宙存在還有意義嗎?
    正因為我們是有智慧的物種,常常就有人問這樣的問題:如果地球上沒有了人類,地球甚至是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意義在哪裡? 其實答案很簡單,想像人類出現之前的漫長歲月,就明白了,沒有了人類地球還是地球,宇宙還會一如既往地向前發展,甚至會出現比人類更高級的智慧生命。簡而言之,人類的存在與否在浩瀚的宇宙面前簡直不值得一提!
  • 人擇原理:宇宙是被人類(智能生命)所選擇的嗎?
    這條原理很複雜,但簡而言之:正是人類的存在,才能解釋我們這個宇宙的種種特性,包括各個基本自然常數。因為宇宙若不是這個樣子,就不會有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來談論它。宇宙為了使我們能存在來思考它,它就必須要使自己變得能讓我們生存。(天涯君:人擇原理並不是民哲,民科提出來的,是嚴肅的物理學家提出來的。)
  • 碳基並不是唯一生命形式,科學家:我們或許被「人存原理」給誤導
    文/惜談碳基並不是唯一生命形式,科學家:我們或許被「人存原理」給誤導人類從具備了相應開闊的宇宙觀之後,就一直渴望能夠從宇宙環境中找到人類以外的生命,但是就目前來看,這些探索卻一無所獲,是外星生命存在的太過遙遠,還是我們人類的探索技術確實有待加強呢?
  • 假若人類滅亡,一億年後還會留下痕跡嗎?
    二戰後的幾十年裡,我們不是沒有經歷過毀滅的危機啊!只是由於某個人的冷靜而幸運避免。悲觀地說:人類滅亡的日子,離我們,可能很近,很近!然而對於生命對於人類近乎無限的地球來說,這是一件小事!誰也不敢保證這裡面是否會進化出來新的智慧生物,我們現在對於生命起源的研究,太膚淺。一億年後,那時候人類的痕跡,大部分都應該已經消失了吧?然而凡走過,必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