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US:地球計劃》:在宇宙中掙扎的人性

2021-02-15 TapTap發現好遊戲

穿越過億萬星辰,經歷了百萬年的發展,人類在宇宙中創造了一個新世界,而那個落後、骯髒的地球,早已成為古書中的符號,直到那天,基因爆發出了驚人的缺陷,人類不得不回首歷史,去尋找原始的基因紀錄來修復缺陷。

一個浩大的地球探索計劃登場了——前15次探索均以失敗告終,而這一次踏上奧伯斯號飛船的,是女博士Lisa和愛人真誠。未想到飛船在中途遭到意外,Lisa和真誠神秘消失,奧伯斯號在無垠的宇宙中流浪,最後被恆星Lisa的能量喚醒,拯救人類的重任壓到了一個「人」身上:OP1414型機器人艾姆。

「沒有目標的機器人就是臺計算機。」Lisa曾對艾姆這麼說道,現在,即使沒有人類的指令,艾姆仍然牢記自己的目標:尋找地球。探測儀會用坐標指出可疑行星,艾姆給第一顆行星命名為熔爐,因為它表面的溫度足以融化金屬,第二顆名為棉花糖,因為過厚的大氣層和資料庫記錄的棉花糖極為相似,第三顆無法收到日照能量,就叫它後裔吧!

飛船繼續充能,一個全息影像突然出現,它變成了Lisa的樣子。「我是泛用第三型輔助人工智慧,我的目標就是實現你的目標,你可以叫我博士。」它說。

「Lisa是博士,你是第三型。」艾姆表現得非常嫌棄。

有了第三型的幫助,艾姆學會了使用麗莎演算法和濾鏡,得以觀察到更廣闊的象限,探測儀開始呈現出令人欣喜的數據,希望似乎僅在眼前。

然而,飛船內部的大量紀錄指向一個相互矛盾的結論:地球幾乎不可能存在。

真誠在錄音裡說道:「我們搜索了超過20個銀河系都一無所獲,地球果然不存在。」散落在地上的《地球教聖經》證明地球已經成為形而上的信仰,來自後方的管理團隊更是直接命令:地球存在的概率已經降到0.3%以下,太空人麗莎請儘快返航!

以艾姆的智能,它理應計算出了最優解,那就是放棄毫無意義的尋找,帶回第十六次失敗的消息,哪怕給下一次計劃增加0.1%的成功率也好。作為人類中頂尖的科學家,Lisa也明白0.3%意味著什麼,她卻無視命令,甚至不惜和愛人爭吵,堅持尋找地球……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苦苦堅持?

在兩個小時的遊戲時間裡,《OPUS:地球計劃》會不斷提醒你人性的存在:至死追尋毫無意義的目標,迷戀創造了它的「母親」,和人工智慧鬧鬧小情緒,在斷電後會做夢,甚至還會哭……艾姆活成了一個人,而僅有的兩名人類,卻只出現在了回憶中,就好像從未活過。

地球的存在是一個客觀的概率問題,真正令人震撼的,是人性,在這場冒險中,機器有了可疑的人性,而人類,真的還留著那東西嗎?種種線索都在暗示著一個殘忍的事實。

與宏大的劇情構思相比,《OPUS:地球計劃》的玩法卻異常簡單:根據坐標在宇宙中尋找可疑星球,命名後錄入系統。不過,這種看似枯燥的行星探索卻和層層遞進的敘事完美契合,讓玩家一步步地邁入到故事中來,體驗到連續兩個小時的沉浸式冒險。

在故事的最後,遊戲留下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局——有關事故的起因,有關艾姆的歸宿,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答案。

擴展閱讀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OPUS:地球計劃》

相關焦點

  • 從三體談葉文潔,人性是禁不住考驗的
    提到三體一書中的主人公葉文潔,關於她本人的爭論可謂是不少。在她的身上,有著清華大學物理學教授女兒的光環,如果不是那場革命,極具物理學天賦,又頂頂聰明的葉文潔,想來會在父親的栽培下,成長成為一位優秀的物理學家,擁有自己安穩幸福的家庭,與自己的丈夫孩子一起,度過這完滿的一生。
  • 周四來了:《最終幻想》《OPUS地球計劃》上架
    周四來了:《最終幻想》《OPUS地球計劃》上架下載《OPUS地球計劃》《OPUS 地球計劃》是臺灣獨立遊戲團隊 TEAM SIGNAL為我們帶來一款全新的敘事遊戲,故事背景設置在地球早已成為神話的數十萬年後,遙遠的人類為再一次見到自己的故鄉,踏上了尋找地球的旅途。玩家將要操控一個小機器人,使用望遠鏡在太空中進行探索。
  • 《火星救援》發布全新中文特輯 展現人性的掙扎
    今日,片方二十世紀福斯發出了一款新中文特輯,展現了各方人在是否拯救被困火星的馬克-沃特尼(馬特-達蒙飾演)這一問題上的內心掙扎,也進一步展現了這部年度佳作的精神魅力。  《火星救援》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同名科幻小說。講述了在一次人類登陸火星的任務中,太空人馬克-沃特尼(馬特-達蒙飾演)經歷了一場惡劣的風暴後,與他的機組成員失聯,所有人都認為他在這次任務中喪生。
  • 《OPUS:靈魂之橋》為宇宙舉行「葬禮」,玩家在失去中感悟生命
    曾經我們在《OPUS:地球計劃》裡面一起見識到了宇宙的浩瀚、人類的渺小和孤獨的夢想,但是也在絕望的環境中學會了堅持,哪怕大海撈針一樣的概率,也要去追尋那個存在著的微弱希望。獨特的劇情設定,給玩家帶來悲壯的美感《靈魂之橋》作為《地球計劃》的續作,只繼承了它虛構的年代背景,故事發生在很久以後,地球上的人類已經移居到宇宙中各個類似地球的星球上,地球的存亡已經無從考證。
  • 高科技下的人性失控,比起低科技來,更加恐怖
    這些小說,絕大部分都是屬於地球的,屬於塵世的,屬於現實的,哪怕再瑰麗的想像,「瓊樓玉宇」、「天上宮闕」,也都是屬於把地上的建築搬到天上。小說中建立起來的種種天外世界,不超過《西遊記》裡面玉皇的天庭、如來的寶殿。
  • 中國版的 「 外星人入侵地球 」
    地球文明向宇宙發出的第一聲啼鳴,以太陽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處飛馳……四光年外,「三體文明」正苦苦掙扎——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的百餘次毀滅與重生逼迫他們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在運用超技術鎖死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之後,三體人龐大的宇宙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人類的末日悄然來臨。
  • 《華氏451》:在「反智主義」的強壓下,人性本能的掙扎
    而我在本文想討論的是書中的三個配角:蒙塔格的妻子米爾德裡德和消防隊長比提,以及教授費伯。這三個角色作為小說中的「工具人」,除了推動蒙塔格走向變革之外,他們還依次代表了三種階層——平民、底層管理者以及知識分子,在「反智主義」的強壓下,表露出來的人性本能的掙扎。他們的表現恰是如我們一般的普通人在壓力下常常採取的三種處世態度——逃避、壓抑和偽裝。
  • 從小說《流浪地球》看人性:你是屬於哪一種?
    為什麼本文沒有從《流浪地球》電影角度,而是從《流浪地球》小說的角度談人性呢?原因是《流浪地球》小說的人物設定更貼近地球流浪的大背景,符合實際。作為一部在春節檔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電影在角色的塑造上,更多地是考慮了大眾在面臨災難時對英雄、親情及人與人之間團結互助的期待。
  • 《OPUS:靈魂之橋》評測:末日中的宇宙葬禮
    《OPUS:靈魂之橋》評測:末日中的宇宙葬禮 作者:佚名來源:太平洋手遊發布時間:2017-09-29 《OPUS:靈魂之橋》評測:末日中的宇宙葬禮近日,臺灣遊戲團隊SIGONO的新作《OPUS:靈魂之橋
  • 明明在探索宇宙,卻演繹了家庭、倫理、人性……,這是一部披著科幻片外皮的文藝片
    如果你身處宇宙之中,你會想到什麼呢?會恐懼?會害怕?還是在無邊的寂靜中思索和世界、親人、自己的關係?
  • 逃離地球計劃 | #安全出口·斷片兒之夜
    人類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研究了飛機,脫離了土地又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發明了火箭與飛船,企圖真正地逃離地球
  • 劉慈欣,在《三體》中對人性的揭露,人類的劣根性才是失敗原因
    因為人性的墮落和怯懦,人類不敢向冷酷的太空跨出一步;因為人性的猜忌和惡毒,人們給整個地球和別人造成災難,終於釀出了三體的惡果(葉文潔和ETO);人們不感謝羅輯,懷疑拯救自己的英雄。如果一個文明擯棄了一切人性缺點,從人變成了神,也就回到了意義的原點,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就像歌者的清理、歸零者的宇宙歸零一樣,這是一個文明成長為真正的神的迷茫,只能將整個宇宙的「熵」作為最後的意義。如今,《三體》早已被翻譯成了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多種語言,遠銷海外。
  • 《流浪地球》引發的思考,原來這才是這部電影想告訴我們的!
    2019年伊始,今年春節檔的國產電影可謂是收穫頗豐,其中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更是一匹黑馬,在大片雲集的春節檔中脫穎而出,備受大家的關注。影片講述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
  • 量子力學: 你的人生都是設計好的, 所有掙扎都是白費力氣~
    一路進化而來卻因意識而不斷改變著這顆藍色星球,並不斷向廣袤的宇宙進發:火星計劃、星鏈計劃、北鬥導航系統、可回收式火箭,以及貴州深山裡的智慧天眼……當21世紀的第三個10年來臨,每一個地球人似乎都在跟過去說再見,變化顯而易見。我們探索更多的,不再是簡單的生存、制度、經濟、策略,而是人類的起源、來去、有可能存在的更多的可能性。
  • 流浪地球再次掀起科幻熱,5本科幻小說帶你重溫劉慈欣式經典
    葉文潔以太陽為天線,向宇宙發出地球文明的第一聲啼鳴,取得了探尋外星文明的突破性進展。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四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百餘次毀滅與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對人性絕望的葉文潔向三體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標,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 太空旅客:浩瀚宇宙中,只有我和你,最冷門又浪漫的愛情
    很多電影最愛談論的就是人性還有愛情,背景換來換去,無非圍繞這些話題而展開,只要說好了,就是一篇佳作。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部算是比較偏冷門的電影——太空旅客。想將這部電影推薦給大家,因為它恰好囊括了美好的人性和美好的愛情,並且這段愛情發生在神秘的宇宙背景下,別有一番趣味。
  • 量子力學:你的人生都是設計好的,所有掙扎都是白費力氣
    一路進化而來卻因意識而不斷改變著這顆藍色星球,並不斷向廣袤的宇宙進發:火星計劃、星鏈計劃、北鬥導航系統、可回收式火箭,以及貴州深山裡的智慧天眼……當21世紀的第三個10年來臨,每一個地球人似乎都在跟過去說再見,變化顯而易見。
  • 科幻小說《三體》種,「死神」程心該為地球文明毀滅負多少責任?
    ,這只是螻蟻的掙扎,三體星系呈現出來的危險特徵,三體與地球的通信,羅輯的咒語,在宇宙中已經足夠對地球判死刑。程心這次所犯的錯誤遠甚於競選執劍人,因為這個決定直接關乎到地球文明的存亡,但是究其本源,程心所犯的錯其實是搞砸了自己創造的機會,因為階梯計劃是她的計劃,如果沒有程心那麼也沒有階梯計劃,更加沒有雲天明的重生與三個童話,自然也不會有曲率引擎的研究方向,程心的錯誤是給人類帶來了希望,又親手把希望摧毀,對於很多人感情上來說失望比無望更加難以接受。
  • 三體人沒有人性,但照樣難逃滅亡的命運,人性在生存面前的意義
    而人之所以稱之為人,不僅僅擁有其他物種沒有的智慧,最重要的是人身上具備的人性。人性是人隨著千代萬代的時間慢慢進化來的,正因為有了人性,才有了不同的文明,才得以讓全世界的人們團結起來。但大劉寫到了一個時代的現象,當大饑荒發生時,在生死面前,人性能戰勝獸性嗎?
  • 飛越宇宙 探索未知
    整部影片使用了當年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阿波羅計劃」中留下的一手膠片素材,經過修復、還原、篩選和剪輯,最終呈現了登月計劃的整個過程。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敘事是最有力的,那一定是事實本身的力量。這也使得該片雖然看似平淡,卻有一種來自真實的震撼。得知影片每個鏡頭都是真實發生的歷史後,奇蹟二字自然就會浮現在觀眾腦海中。這種奇蹟,屬於科學、指向未知,擁有一種超越國界的震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