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宇宙 探索未知

2020-11-30 網易新聞

  《登月第一人》海報《流浪地球》海報《阿波羅11號》海報《星際穿越》海報

  文\本刊特約撰稿 丁喬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浩瀚宇宙是否有窮盡?宇宙世界中究竟有什麼?這些問題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科學工作者不斷進行探索。而對於愛「做夢」的電影人而言,宇宙則充滿了想像的空間。用鏡頭講故事的人們,從未停止對太空世界的想像。他們那些飛越宇宙的夢,讓觀眾在銀幕上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神奇的太空探索故事。

  飛向宇宙的探路者

  提到太空人的故事,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阿姆斯特朗,他是世界登月第一人。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指揮「阿波羅11號」飛船登陸月球,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並在月球上行走的人。他通過電波發回了一句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這位探路者的故事,成了許多影人關注的焦點。

  2018年,美國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將阿姆斯特朗的故事搬上銀幕。他執導的《登月第一人》,用一種相對隱忍又充滿張力的風格,細膩地展現了阿姆斯特朗的一生。威尼斯金獅獎提名、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這兩大獎項的認可,充分說明了這部作品的分量。觀眾在銀幕上看到了一個堅韌、隱忍甚至有些悲壯色彩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那雙望向月球的眼睛,特別是在他失去戰友和女兒的背景下,顯得那麼珍貴和悲壯。《登月第一人》沒有強調阿姆斯特朗登月的意義,更多地關注了他作為一個普通人,在完成不平凡使命時內心的掙扎與堅持。當所有音樂消失,阿姆斯特朗把女兒的手鍊放在月球空蕩蕩的土地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為了夢想和事業付出一切的英雄父親。

  2019年,託德·道格拉斯·米勒以同樣題材拍攝了紀錄片《阿波羅11號》。整部影片使用了當年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阿波羅計劃」中留下的一手膠片素材,經過修復、還原、篩選和剪輯,最終呈現了登月計劃的整個過程。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敘事是最有力的,那一定是事實本身的力量。這也使得該片雖然看似平淡,卻有一種來自真實的震撼。得知影片每個鏡頭都是真實發生的歷史後,奇蹟二字自然就會浮現在觀眾腦海中。這種奇蹟,屬於科學、指向未知,擁有一種超越國界的震撼感。

  除了「阿波羅計劃」,人類飛向宇宙的故事源源不斷。2013年—2017年,俄羅斯導演德米特裡·基謝廖夫拍攝了俄羅斯的「太空三部曲」:《搏擊太空》《天際行者》和《太空救援》。這些影片不僅聚焦了人類成功的探索,還記錄了俄羅斯太空飛行史上那些危險的瞬間。這些影片讓人們更深刻地意識到,對太空的探索,是壯舉,更是冒險。人類每一次邁向未知的步伐,都是一次對自己的挑戰,常常面臨死亡的威脅。

  同樣精彩的,還有美國影片《阿波羅13號》、印度影片《曼加號任務》等。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雖然渺小,卻從未移開仰望星空的目光。這便是眾多探路者向我們展示的英雄故事。

  浩瀚宇宙的幻想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是眾多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如果說《登月第一人》和《阿波羅11號》是關於過去探索的敘述,那麼《地心引力》《星際穿越》以及《星際迷航》系列影片等,則充滿了人類對於宇宙和未來的幻想。

  平心而論,雖然坊間褒貶不一,《地心引力》的整體架構並未脫離此類題材常規的套路:探險、遇險、男女主人公相互扶持並互生情愫,以及人類在面對浩瀚宇宙時產生的對自我和存在的思考。與其說這是一部敘述人類探索宇宙世界的作品,倒不如說,這是人類藉助宇宙的視角完成的一次對自身存在的探討。就像片名《地心引力》那樣,離開地球的兩個人是失重的,而二人在宇宙中漂浮、無法返回飛船的歷程,更像是一次孤獨、無所依傍的旅程。這份失重因為宇宙的存在,更像是對人類無處安放的孤獨的一種具象化表現。

  如果說《地心引力》中的宇宙是哲學化的,那麼克里斯多福·諾蘭鏡頭下的宇宙,則擁有更濃鬱的科學味道。《星際穿越》延續了諾蘭一貫的風格,全片貫穿著蕪雜又條理分明的物理學理論。事實上,《星際穿越》是基於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黑洞與時間彎曲》一書的理論成果架構的,就像每一部諾蘭的影片一樣,「燒腦」內容對觀眾的智商提出了極大挑戰。

  黑洞、蟲洞、時間機器……似乎從《黑客帝國》開始,嚴謹的理論邏輯加上天馬行空的想像,便成了好萊塢科幻題材影片的常規套路。《星際穿越》就是這樣一部讓你能看得懂情節,但又很難完全看明白的影片。把抽象理論具象成圖像語言,再架構到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中,這種屢試不爽的電影拍攝手法,讓整部影片充滿了科學魅力。在「英雄拯救人類」這樣常規的主題後,科學的入場無疑讓整部影片呈現出強烈的未來感。人性的魅力和現代科學的魅力相互呼應,而這正是《星際穿越》此類影片的過人之處。

  中國人的飛天夢

  無論《登月第一人》還是《星際穿越》,說到底,都是好萊塢對宇宙的想像。它們雖然精彩,但終究是他國人眼中的太空故事。在飛天這個主題的探索上,中國人也有自己的精彩詮釋。

  2019年春節,《流浪地球》在華語電影市場徹底火了一把。《流浪地球》無疑是經典的,特別是在科幻題材的領域裡更是具有它獨特的分量。如前所述,除了敘述歷史外,文藝作品中對宇宙的描繪大多都是在講述人類自身的命運和未來。如果地球毀滅,哪裡能成為人類的歸宿?《流浪地球》所探討的,亦是人類未來命運的問題。

  劉慈欣的原著給《流浪地球》提供了一個非常堅硬的故事內核。無論是從理論依據還是故事格局來看,《流浪地球》都十分紮實。在這個故事裡,地球變得渺小,而人類要成為地球「母親」的拯救者。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倫理設定。更為有趣的是,在影片中,「人類」這個概念超越了國界。當地球危在旦夕時,人類需要齊心協力共同面對。《流浪地球》給出了一個超越國界的概念,片中的英雄是全人類。

  面對餘下一半人口的地球,《復仇者聯盟》的想像是「建立平衡的世界」,而在《流浪地球》裡,則有保留人類火種的意味。在這裡,活下來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活在過去」,活在地球還正常運轉的時候,活在自己的歷史和鄉愁中,活在「回家」的希望裡。為了這個希望,他們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完成地球的「流浪」。

  《流浪地球》中瀰漫著鄉愁的味道。「流浪」是為了「回家」,這似乎也是很多人對於「飛天」的理解。無論地球在哪裡,人類的「家」,永遠在自己心裡。「回家」的希望會在黑暗宇宙的漫漫長夜中,指引我們找到正確的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穿梭宇宙,探索未知
    2014年3月,由安·德魯揚、塞思·麥克法蘭聯合執導的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橫空出世,帶領觀眾以最宏觀和最微觀的角度來審視宇宙。在IMDb上,十萬人給出了9.3的高分,豆瓣評分也高達9.7分。時隔6年後的2020年3月,該系列的第二部終於王者歸來,還是同樣的「宇宙級大片」,豆瓣評分高達9.6的——《宇宙時空之旅:未知世界》。在這部紀錄片的開始,就講述了乘坐著想像飛船,造訪整個太陽系的星球和旅行者一號的故事。
  •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宇宙,看到這5大未知「威脅」,解開了答案!
    自古以來,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歇,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創造出了無與倫比的科學奉獻,曾經想都不敢想的登上太空,在1969年人類首次登月成功,這都昭示著人類無窮的智慧。隨著科研力量的不斷壯大,人類雖然已經登上宇宙,但是對宇宙的認識還是非常片面的。
  • ​因未知而渴望,為好奇而遠行
    人們有理由為我國航天事業的不斷進步而驕傲,有理由為中華民族探索宇宙的堅定步伐而自豪,也有理由對「天問」系列探索火星的前景充滿信心。 這一幕,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兩幅歷史畫面:一個是戰國時代的大詩人屈原,他仰望蒼穹,一連發出了百餘個提問,其中關於天文的就有三十個;一個是明朝時期的天文發燒友萬戶,他嘗試用四十多個火箭作動力把自己送上天空,結果失敗。
  • steam遊戲《異星探險家》,探索未知宇宙,在星球上生存
    ,乘坐太空飛船在宇宙中穿梭自如,探索未知的宇宙,說道這些是否勾引起了小夥伴們而是的幻想,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款太空生存類遊戲《異星探險家》   探索並重塑遙遠的世界!
  • 宇宙本身會發光?太空是黑暗的,但科學家發現有一半屬未知光源!
    新視野號探測器於2006年發射的,目的是為了探索冥王星和柯伊伯帶。在2015年飛越冥王星後往柯伊伯帶方向前進,目前距離地球大約有64億公裡。這個距離很重要,因為它已遠離了內太陽系,意味著探測器遠離了主要的光汙染源,基本上檢測不太到來自宇宙本身的微弱光信號了。
  • 探索宇宙給寶寶帶來未知的快樂
    這家宇宙探索中心真的是太棒了,給寶寶帶來了很多歡樂體驗,讓寶寶對外太空有了更深的印象,真是一次非常棒的體驗。「9號宇宙」地址:西安市和諧路凱頤大廈1-3層交通:距陝西自然博物館步行1.5km推薦理由:這是一家非常專業的宇宙探索中心體驗館,這家店的位置很好,有停車位,交通方便。這裡的面積很大,有很多高科技的航天設施可以讓寶寶親自駕駛體驗。寶寶來這裡學會了很多航天知識和天文知識,這次來收穫了很多歡樂。
  • 探索更大的未知世界:帕克太陽探測器
    現在這顆身處環繞太陽第三個軌道的探測器已經完成了三次近距離飛越。在最近的一次觀測中,帕克探測器以超21.3萬英裡/時(34.2萬千米/時)的速度在距離太陽表面約1500萬英裡(2400萬公裡)的地方掠過。
  • 《宇宙的探索》
    >《宇宙的探索》 李良 編著內容簡介探索未知世界是人類的天性,自古以來,正是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人類不斷加快探索宇宙的步伐,不斷地取得新的成就。深入探究宇宙的結構,研究各種天體是如何起源、如何演化的,以及我們的宇宙未來向何處演化;這些問題看似與日常生活無用,實則關係著地球人的命運。探索宇宙時常面臨著各種觀測技術的挑戰,在攻克這些困難的過程中,必將顯著地提升人類的能力,並為實現在宇宙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基礎。「宇宙演化」這一基礎科學問題,已經正式寫入我國的「十三五」規劃。
  • 探索宇宙無限極的生命密碼,NASA稱火星現高濃度甲烷
    據了解,2013年6月15日,「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大氣中探測到來源未知的甲烷氣體。次日,「火星快車」探測器在飛越蓋爾隕坑時,其攜帶的「行星傅立葉光譜儀」也探測到了甲烷存在。「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這顆紅色星球上運行了7年,此次探測到的甲烷量是迄今為止濃度最高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探測到的甲烷含量比之前的發現高出三倍左右,這使得一些科學家猜測,這種氣體可能是生物產生的。     目前在地球上,甲烷基本都是由生物所產生的。
  • 在未知的宇宙裡,我們都是懂浪漫的太空人
    浩瀚無垠的宇宙,總是能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激發著我們的探索欲望它是是夢幻的、神秘的、震撼的心懷宇宙的人,天生就具有探險精神對未知世界充滿了嚮往同時,他們還很懂浪漫小禮醬探索到了一些有關宇宙的禮物今天,讓我們一起「變身太空人」在浪漫的宇宙裡,盡情地遨遊吧!
  • 在宇宙中,還有多少未知是沒能探索到的?這4本星際網文送給你~
    但是確實有部分星際網文,在讀過之後讓自己感嘆宇宙之壯闊,以及星辰大海所帶來的魅力!我是刀刀,在宇宙中,還有多少未知是沒能探索到的?《星級獵人》在這片廣闊無垠的宇宙中流浪,可能是很多獵人的夢想,對於來往於星際的獵人來說,只有翱翔宇宙才是與他們的極限。這片和其息息相關的宇宙,決定著他們的命運。
  • 緣分0的部科幻小說,為了生存探索宇宙,人類陣營如何面對未知?
    宇宙對於人類是神秘的,是廣袤無邊的。在宇宙的深處有著太多人類所不知道的東西,這些東西中人類很難理解。不斷地向著宇宙深處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很多的宇宙秘密相繼出現,各種危險也隨之到來。而這個探索宇宙的故事,人類所要面對的已經不僅僅是要發掘未知,更加重要的是要生存下去。
  • 打開異世界的大門,神秘與未知等來你探索
    打開異世界的大門,神秘與未知等來你探索 未知的世界代表著
  • 宇宙時空之旅:未知世界 Cosmos: Possible Worlds (2020)
    《宇宙時空之旅:未知世界》(Cosmos:Possible Worlds)在廣闊無垠的時空中,有無數個尚待我們探索的世界,和等待我們訴說的故事。本季節目要帶我們探索逝去和未來的世界。並帶觀眾認識勇於探索這一切的人。
  • 科學探索:神秘深海「黑煙囪」隱藏未知生物/圖
    科學探索:神秘深海「黑煙囪」隱藏未知生物/圖深海潛水器的探測顯示,海槽的深度達到了4960米,大約為16,273英尺,富含銅等礦物元素的液體不斷從海床底部的噴口處湧出,目前對深海熱液噴口的研究是最熱門的發現,比起地球上其他類型的探索,深海生命的研究有助於發現其他星球的宇宙生命。根據南安普頓大學海洋生物學家介紹:「研究人員測得的噴口持續溫度超過了400攝氏度,大約為752華氏度。」
  • 遍訪宇宙之美 EVE:新紀元探索攻略
    在《EVE:新紀元》8500平方光年的宇宙空間裡,隱藏著無數尚未為人知的秘密,等待飛行員們不斷去探索和發現。除了在星圖上能夠一覽無餘的已知星系,《EVE:新紀元》裡還有更多需要去探索才能夠抵達的未知空間。目前,《EVE:新紀元》宇宙中能夠掃描出來的信號共有5種,分別為引力信號、磁力信號、雷達信號、光雷達信號以及未知信號。在宇宙空間中進行掃描後,根據所得到信號的不同,飛行員們可以探訪不同的未知空間。循著引力信號,飛行員們有可能會來到資源豐富的礦帶。
  • ■試讀·《飛越冥王星》
    《飛越冥王星》講述的是一段激情澎湃的科學探索歷程。冥王星雖然在人類視野中經歷了起起伏伏,但它一直是如此的淡定與從容;新視野號在歷經艱難曲折後,學會了合作與等待。人類為什麼要探索宇宙?如何通過木星借力把飛行器甩出去?柯伊伯帶裡究竟有沒有太陽系的第九行星?
  • 不可錯過的宇宙探索紀錄片
    該片包括了宇宙的一切,在講述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故事的時候,嚴謹詳實地敘說了人類對宇宙的不懈探索,同時將已經了解和尚未了解的宇宙奧秘一一展現出來看完此片,相信你對人類、地球、宇宙會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在浩瀚無垠的宇宙面前,我們所能認知的相比宇宙的神秘跟未知,太微不足道了。本片總共分9季,直到2015才播完。熱愛宇宙探索的一定要看。
  • 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是推動天文學不斷進步的動力
    天體物理學」「天體力學」天體測量學主要研究日月星辰的位置和運動,而天體力學是利用數學和力學的知識來研究日月星辰的運動的規律,天體物理學已經成為現代天文學的一個主流,它是利用物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來研究宇宙和宇宙內天體的性質
  • 《2001太空漫遊》:探索未知的宇宙,就像探索哲學本身
    人類對外星的探索在猿人將手中的骨頭拋向天空後,開啟了。影片節奏始終緩慢,對每一個細節敲打得精細到了極處。宇宙飛船上不同空間之間的重力方向不同,為了表現這一細節,空乘送餐的一個細節表現了足足5分鐘。食物的分門別類用盒子分裝著,用於取用食物的吸管在重力很小的空中飄來飄去。空乘每一步踩下去都像探地雷般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