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教學教案:生物的呼吸作用

2020-11-26 新東方

  生物的呼吸作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使學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2、使學生掌握有氧呼吸的過程

  3、使學生理解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

  4、使學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意義

  5、使學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質

  6、使學生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這兩種生物界最重要的兩種生理過程的區別與聯繫

  二、能力方面

  1、通過分析有氧呼吸的過程,訓練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品質。

  2、通過讓學生對比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異同,培養學生列表比較能力和歸納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提出使作物增產的措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對科學、技術、社會的理解,培養學生關心身邊的科學的意識,同時進行生命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教材包括、有氧呼吸、無氧呼吸以及呼吸作用的意義等四部分內容。

  1、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材中提及的呼吸的概念基本上和初中生物課本中提到的類似,只是更加強調發生的部位在細胞中,氧化的底物不只是葡萄糖,還有糖類、脂類和蛋白質,這部分內容對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呼吸作用原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2、有氧呼吸

  教材首先指出有氧呼吸是高等動、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通常所說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接著教材給出了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在此基礎上結合插圖闡述了有氧呼吸全過程的三個階段、並且指出了各階段進行的場所:

  第一階段是葡萄糖脫氫,產生還原性氫、丙酮酸和少量的ATP,這個階段在細胞質的基質中進行。

  第二階段是丙酮酸繼續脫氫,同時需要水分子參與反應,產生還原性氫、二氧化碳和少量的ATP,這個階段在線粒體中進行。

  第三階段是前兩階段脫下的氫與氧氣結合生成水,這一階段產生了大量的ATP,這個階段也在線粒體中進行。

  3、無氧呼吸

  教材首先說明生物一般是在無氧條件下能進行無氧呼吸,並分別闡述了高等植物細胞的無氧呼吸及其場所、高等動物細胞的無氧呼吸及其場所。

  然後教材對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部分在進行無氧呼吸時也可以產生乳酸又做了補充說明;同時教材還用小號字對有氧呼吸的進化做了簡要的介紹。

  教師在這裡應補充無氧呼吸與發酵這一組學生易混淆的概念。

  4、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異同

  教材是以圖表結合講述的形式,對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區別進行了比較。

  5、呼吸作用的意義

  教材從兩個方面論述了呼吸作用的意義,其一,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其二,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能量;在這裡教師有必要對呼吸的意義作適當的補充,如:呼吸作用過程中的中間代謝產物是進行各物質轉化的原料;再如有氧呼吸的出現對生物進化速度所起的巨大推動作用等。

  教法建議

  1、引言

  因為呼吸作用在初中生物課上也是重點學習的重要生物學原理之一,所以學生對呼吸作用的最基本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還是有基礎的,因此引言可從學生已有的對呼吸的理解作為切入點,教師可設計問題串檢測學生對呼吸的理解程度,並把引言和教材中的呼吸作用概念合併在一起進行教學。

  2、有氧呼吸

  (1)讓學生比較初中和高中生物學課本所給的有氧呼吸的總反應方程式,在比較中體會有氧呼吸的產物與反應物都需要水這一事實。

  (2)有氧呼吸的過程

  ①有氧呼吸過程程中的物質變化和ATP的產生

  在引導學生討論以葡萄糖為底物的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時,可採用如下教法:教師一邊寫化學反應程式,一邊讓學生配平反應式,同時參看課本圖解的方法來進行教學。

  A、第一階段:在細胞質的基質中,一個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兩個分子的丙酮酸,同時脫下4個[H];在葡萄糖分解的過程中釋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於合成ATP,產生少量的ATP。

  B、第二階段:丙酮酸進入線粒體的基質中,兩分子丙酮酸和6個水分子中的氫全部脫下,共脫下20個[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過程釋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於合成ATP,產生少量的ATP。

  C、第三階段:在線粒體的內膜上,前兩階段脫下的共24個[H]與從外界吸收或葉綠體光合作用產生的6個O2結合成水;在此過程中釋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於合成ATP,產生大量的ATP。

  教師可指導學生把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進行表解分析。

  (3)有氧呼吸過程中能量變化

  教師應向學生說明,在有氧呼吸過程中,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1mol的葡萄糖在徹底氧化分解以後,共釋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的能量儲存在ATP中,其餘的能量都有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

  (4)在學生完全清楚了有氧呼吸的三個步驟後,教師應提一些綜合性的問題,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深化對有氧呼吸過程的理解。

  為使學生樹立學以致用的觀念,同時也是對上節課所學內容的複習,教師還可以提一些利用有氧呼吸原理用於生產實踐的相關問題,供學生討論,同時加深對有氧呼吸的理解。比如教師可設計這樣的問題:

  「如果有人向你請教怎麼能長期儲存農作物種粒、蔬菜或水果,你能利用學過的呼吸作用原理,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建議或措施嗎?」

  3、無氧呼吸

  (1)無氧呼吸的概念

  教師可引導學生討論:「生物體在什麼情況下,可能會供氧不足?」,這樣很自然地有了下一設問:「在缺氧條件下,生物體如何呼吸呢?」從而引入對無氧呼吸的學習。

  教師應向學生解釋我們平常所說的呼吸作用實際上指的有氧呼吸,它是在有氧的條件下進行的。無氧呼吸一般是指細胞在無氧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分解成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高等生物稱為無氧呼吸,如果是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則習慣上稱為發酵。

  (2)無氧呼吸的過程

  教師可採用一邊寫化學方程式,一邊讓學生配平反應式的方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分析討論高等植物細胞的無氧呼吸過程及其場所、高等動物細胞的無氧呼吸過程及其場所。最後總結無氧呼吸的全過程。

  第一階段:在細胞質的基質中,與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完全相同。

  第二階段:在細胞質的基質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轉化為乳酸。

  為使學生加深對無氧呼吸的理解,教師可設計一些問題供學生討論。

  4、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比較

  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從葡萄糖到丙酮酸這一階段完全相同,只是從丙酮酸開始它們分別沿不同的途徑形成不同的產物。

  教師可引導學生用表解的形式比較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異同。

  教師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討論話題,以強化對二者聯繫的理解。如可提問題:

  ①你每天都進行很多運動吧?你是否想過,當你進行不同形式的運動時,你的身體其實採用不同的方式為你供能呢?

  ②病毒進行有氧呼吸還是無氧呼吸?

  5、有氧呼吸與光合作用的異同

  教師可引導學生用表解的形式比較有氧呼吸與光合作用的異同。

  此時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一些可供討論的與人類生產實踐相聯繫的話題來分析,以訓練其分析問題的能力。如教師可問:

  「你能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理,提出在農業生產中提高作物產量的具體措施嗎?」

  6、呼吸作用的意義

  教師可從下面幾個方面引導學生分析呼吸作用的意義

  (1)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2)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能量;

  (3)呼吸作用過程中的中間代謝產物是進行各物質轉化的原料,例如,呼吸作用的中間產物丙酮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迅速轉化為甘油、胺基酸、酶、色素、植物激素等各類物質。可以說,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內各種有機物相互轉化的樞紐,它把生物體的糖代謝、脂類代謝、蛋白質代謝等連成了一個整體。

  (4)有氧呼吸的出現對生物進化速度所起的巨大推動作用。

  教學設計方案(一)

  【課題】 第七節 生物的呼吸作用

  【教學重點】 有氧呼吸的過程;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呼吸作用的本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區別與聯繫。

  【教學難點】有氧呼吸過程;無氧呼吸的過程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手段】掛圖、板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引言

  因為呼吸作用在初中生物學課上也是重點學習的重要生物學原理之一,所以學生對呼吸作用的最基本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還是有基礎的,因此引言可從學生已有的對呼吸的理解作為切入點,教師可用下面的問題串檢測學生對呼吸的理解程度:

  你能寫出呼吸作用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嗎?

  呼吸作用的最本質的物質變化是什麼?

  呼吸作用最本質的能量變化是什麼?

  呼吸作用發生在生物體的哪個部位?

  呼吸作用的原料是什麼?等等

  因此,可以把引言和教材中的呼吸作用概念合併在一起進行教學。

相關焦點

  •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呼吸作用
    生物的呼吸作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使學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教材包括、有氧呼吸、無氧呼吸以及呼吸作用的意義等四部分內容。
  • 高三生物教案:《細胞呼吸》優秀教學設計
    高三生物教案:《細胞呼吸》優秀教學設計 2018-11-12 14:49:15 來源:3edu教育網
  •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新陳代謝與ATP2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新陳代謝與ATP2 2013-01-11 13:50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高三生物教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生物教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知識結構  二、考點分析  1、有關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幾組曲線分析及生產上的應用  (1)光照強度  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也在進行呼吸作用,當植物在某一光照強度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與該溫度條件下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所釋放的CO2量達到平衡時,這一光照強度就稱為光補償點,這時光合作用強度主要是受光反應產物的限制。
  • 高三生物教案:《重難點總複習人與生物圈教案》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生物教案:重難點總複習人與生物圈教案  【教學內容】  第六章:人與生物圈(二)  【重點與難點】  重點: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森林是人類的資源寶庫  A.提供具有很大經濟價值的產品:如木材、松香、樟腦、桐油、橡膠等  B.提供食品:如棗、柿、慄、獼猴桃、荔枝等  C.提供油料:如油茶、油桐、文冠果等  D.提供藥材:如多種中藥材  E.具有極其豐富的物種資源,維持生物圈的生物多樣性:地球上90%以上的陸生植物和絕大多數動物都生存在森林中,每一個物種就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
  • 高三生物教案:《生物模型的構建》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生物教案:生物模型的構建  2012高考第二輪複習專題——解題技巧之生物模型的構建  一、考綱要求  新的課程標準對生物模型的構建和應用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逆轉錄病毒解開人類進化之謎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逆轉錄病毒解開人類進化之謎 2013-01-11 13:50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高一生物教案:《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教學設計
    高一生物教案:《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五章第三節「細胞呼吸」第2課時的內容涉及的知識點主要有細胞呼吸的過程及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其中有氧呼吸的過程及原理是教學的重點,細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質是教學的難點。  由於學生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學習中,他們已經初步形成了對「細胞呼吸」的認知。
  • 高三生物教案:《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教學設計
    蘇州聯考)圖1是某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其中A、B、C、D是生態系統內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關的生理過程;圖2為該生態系統中某一食物鏈及部分能量流動情況,請分析回答:  (1)在圖1中,B、C分別屬於________________。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內傳遞是沿________實現的。  (2)圖1中表示呼吸作用過程的是________(填序號)。
  • 山西省太原市2021屆高三上學期期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山西省太原市2021屆高三上學期期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題(山西太原2021屆高三上學期期中)38.(13分)選取某植物幼苗進行無土栽培實驗請據圖回答:(l)溫度在0-5℃之間,該植物幼苗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是 _________。(2)假設上述實驗在缺Mg的條件下進行,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圖中的A點會向_________ (左、右)移動。
  •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
    、無機鹽、糖類、蛋白質、核酸等各種化合物的化學組成特點,在細胞和生物體內的存在形式和各自具有的生理功能;初步了解生物的各種生命活動是體內各種化合物按一定方式和規律有機地結合起來協調合作、共同作用的結果。
  • 高三生物必背的知識點歸納
    高三生物知識點歸納  組成細胞的分子  第一節: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雖然大體相同,但是含量不同。根據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含量的不同,可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初中生物說課稿:《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初中生物說課稿:《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24 11:0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三生物教案:《生物細胞增殖複習學案》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生物教案:生物細胞增殖複習學案  第12課時 細胞增殖  知識網絡  基礎梳理  一、細胞不能無限長大同時,細胞體積也不能過小,每個細胞器都需要一定的空間,每個酶分子也需要一定的反應空間,細胞體積過小,便不能容納足夠多的酶和細胞器,這樣,細胞體積也就有了一個最低限度,真核細胞的體積比原核細胞大,是因為它的結構相對簡單,單細胞生物的體積一般比多細胞生物的體積大,原因是多細胞生物的細胞經過分化,功能上已實現分工,一個細胞沒有必要執行該生物體的全部功能,單細胞生物一個細胞要執行生物體全部的功能,細胞體積就相應需要較大一些
  • 《精英教案》為生物競賽保駕護航
    新版生物學《精英教案》系列叢書,在北京大學11位專家及全國28位生物學教授及一線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叢書分為: 1、《精英教案》基礎生物教程(上、中、下冊); 2、《精英教案》生物習題專集(國內版); 3、《精英教案》生物試題解析; 4、《精英教案》賽題分析共六本組成。
  • 初中生物說課稿:《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範文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說稿山東省濟南實驗初中 李少凌諸位專家、老師,大家好,下面是我對濟南版7年級上冊「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節的教學設計,目的不是展示,而是想請諸位專家和老師們給與點撥和指導,謝謝!
  • 高三生物教案:《細胞增殖複習學案》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生物教案:細胞增殖複習學案  第12課時 細胞增殖  知識網絡  基礎梳理  一、細胞不能無限長大  1、細胞的體積越大,相對表面積同時,細胞體積也不能過小,每個細胞器都需要一定的空間,每個酶分子也需要一定的反應空間,細胞體積過小,便不能容納足夠多的酶和細胞器,這樣,細胞體積也就有了一個最低限度,真核細胞的體積比原核細胞大,是因為它的結構相對簡單,單細胞生物的體積一般比多細胞生物的體積大,原因是多細胞生物的細胞經過分化,功能上已實現分工,一個細胞沒有必要執行該生物體的全部功能,單細胞生物一個細胞要執行生物體全部的功能,細胞體積就相應需要較大一些
  • 高三生物複習知識點總結
    高三生物複習知識點總結生物學是一門基礎自然學科,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人們的生活處處都離不開生物。社會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進步,個人生活質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學的發展和應用。而對於學生來說高中生物最終要的莫過於這是一門高考中不能丟分的科目,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三生物複習知識點。1.
  • 《分離定律》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生物
    相關推薦:教師資格證面試各學科教案匯總《分離定律》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生物,中公講師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高中生物《分離定律》教案。高中生物《分離定律》教案一、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通過遺傳與進化觀理解分離定律的內容。2.通過對孟德爾對一對相對性狀的研究實驗,建立類推理與演繹的思維。3.通過對孟德爾實驗的分析,根據初中所學遺傳的相關知識,構建生物模型。4養成嚴謹的求知態度和對生物學科的濃厚興趣。
  •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一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簡述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  2.能力與過程:學會資料分析、數據處理的能力;  嘗試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