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揭開珠穆朗瑪峰的神秘面紗,太不容易!依然有人前往探尋

2020-12-04 小周的詩和遠方

文/小周的詩和遠方 (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

慢慢亦漫漫,燦燦亦燦燦,我們旅行的步伐從未停歇 。

珠穆朗瑪峰想必在大家的耳朵裡並不陌生,高度達到8844.43米的它在喜馬拉雅山脈巍峨聳立,無比的壯觀、高大,令人心生敬畏。高、險、峻,永遠是珠瑪琅瑪峰存在的三大標誌。 這座被稱為"地球上最高山峰」的神秘之地,多年來引得無數探險者前往登頂,可是在大自然強大的力量之下,人的力量就會變得十分渺小。

到今天為止,想去探尋珠穆朗瑪峰頂點的人不在少數,這些探險者中竟然還有人在登山時不攜帶氧氣瓶,實在是讓人感到不能理解。雖然這座山峰充滿著無數突發狀況和危險,可是對於能登上世界最高峰這個誘惑來說,這些登山者內心的恐懼在他們心裡就變得不值一提啦。可是,事實往往不能如大多數人所願,這些探險者並不是人人可以成功的,有的人搭上了錢財、時間,更甚者有可能是他們的生命。

在超過珠瑪琅瑪峰的八千米時,就已經跨進了「死亡地帶」,就算登山設備日趨先進,珠穆朗瑪峰高處的危險也是人人皆知,不得不重視。在這條險峻的道路上,已經有200多具登山人的屍體在此埋沒,聽起來是否心驚膽戰呢?面對極寒的天氣,缺氧惡劣的條件,人們有可能陷入冰的裂縫中再也無法生還,可是事實也確實如此。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珠穆朗瑪峰的"綠靴子人」呢?沒錯,他就是當年登頂失敗的Tsewang Paljor,他也是當年在珠穆朗瑪峰上的遇難者之一,在他遇難後,屍體甚至無法辨認,唯一能辨認的就是他身穿的「綠靴子」。當年的他,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生命馬上要走向終點,沒想到自己就是坐下來休息,就再也沒能起來。

事實上對珠瑪琅瑪峰產生狂熱興趣以至於賠上生命的又何止他一人呢?就連女性也不能倖免。弗朗西斯和她的丈夫就是被珠穆朗瑪峰所迷,她的願望就是成為在美國第一個登頂珠穆朗瑪峰的女性探險家,可是天不隨人願,她在登頂珠穆朗瑪峰後遇到天災,與隊伍走散,最終永遠停留在了她熱愛的山峰上。

在珠穆朗瑪峰那樣惡劣的環境下,隊員就算想搭救,也力不從心,發現了馬朗西斯的兩名隊員最終沒有搭救成功,只能看到她的生命慢慢流逝,在弗朗西斯走後,他們給她的身上覆蓋了一面美國國旗,表示沉痛的惋惜之情。

今天聽小編說了這麼多,大家怎麼看待這座世界最高峰呢?歡迎大家討論留言。

西藏湖泊中魚蝦豐富,但當地人幾乎不吃,讓人充滿疑問

湖南一神秘古村落,村內好似迷宮,專家:有高人布陣

中國入選世界一線城市名單,廣州上榜,而這個城市讓人意外

海南這一城市石油儲量高達292億噸,只為國人開放,實力超雄厚!

相關焦點

  • 157件(組)秘魯文物亮相天津揭開「安第斯文明」神秘面紗
    新華社天津1月18日電(記者周潤健)黃金面具、仙人掌形馬鐙口陶瓶、虎鯨形彩陶瓶……17日,《安第斯文明特展--探尋神秘而又令人嚮往的印加帝國》在天津博物館開展,來自秘魯11家知名博物館的157件(組)代表性文物與觀眾見面,揭開「安第斯文明」神秘面紗。
  • 珠穆朗瑪峰「睡美人」:長眠9年成路標,死前哀求丈夫別丟下她
    有人愛江南那滿坡滿嶺的油菜花,有人愛江北那漫山遍野的粉桃花,卻有人愛那白雪皚皚、亙古不化的雪山。古往今來,無數的人們渴望著徵服自然,爬到高山的頂端,其中被最多人所憧憬的,便是登上珠穆朗瑪峰。攀登珠穆朗瑪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珠峰上,步步是一種考驗:寒冷、缺氧、雪崩、地形,稍有不慎,便滿盤皆輸。即使是平時身體素質過硬的人,在珠峰面前也是寸步難行。
  • 揭開紅珊瑚加工的神秘面紗
    它生長在200米以下的深海之中,它是與琥珀、珍珠一樣的有機寶石,但是它的產量卻極低,形體又是極為複雜,那麼紅珊瑚從深海中打撈上來之後是如何加工成大眾所看到模樣,紅珊瑚在匠人手中又是經過了怎樣錘鍊,才得以華麗轉身,讓我們一同揭開紅珊瑚加工的神秘面紗。
  •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2020-12-03 09: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造血幹細胞前體神秘面紗揭開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唐先武 通訊員俞瑩)軍事醫學科學院307醫院劉兵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湯富酬課題組、中國醫學科學院袁衛平課題組,高效捕獲稀有的造血幹細胞前體,從而在單細胞功能及分子層面揭開了其發育過程的神秘面紗。
  • 揭開DNA檢測的神秘面紗
    在刑偵諜戰類文藝作品裡,它是探尋真相的「殺手鐧」;在科幻類文藝作品中,它是巔峰科技的典型代表。中文名為脫氧核糖核酸的DNA,究竟是如何成為破案利器的?記者帶你走進寧夏銀川市公安局刑偵支隊DNA實驗室,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 神奇的四氧化三鐵,揭開奇異現象的神秘面紗
    雖然故事眾說紛紜、誇大離奇,充滿了恐怖色彩,但我們用科學揭開奇異故事的神秘面紗,真像不僅讓我們領略了科學的魅力,而且對我們的現代生在活也有積極意義。大家可能聽說過1992年故宮的靈異事件:那是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下午,遊客們突然看到故宮的紅牆邊出現了行走的宮女,並用相機拍下了這靈異的一幕。
  • 「遺失的世界」索科特拉島 揭開神秘面紗
    讓我們跟隨英國《每日郵報》,一起揭開這個神秘島嶼的面紗吧!印度洋遺失島索科特拉島遠觀像科幻電影裡的圖片,但事實上它已進化為一個「世外」島,如同迷失的世界島一樣,已和非洲大陸分離了六、七百萬年。索科特拉島位於印度洋,在距索馬利亞250公裡和葉門340公裡的交匯處。島上的惡劣環境,有大面積的沙質海灘、石灰巖溶洞和巍峨的高山。
  • 揭開雷電神秘面紗
    雷電一詞最初源於神話,充滿了神秘色彩。希臘人認為雷電是眾神之神宙斯的武器,用於維持著天地間的秩序;中國人認為雷電由雷公電母掌控,主要作用是在下雨是助威,也可以懲惡揚善;非洲土著人認為一種神秘鳥類的羽毛在閃光,它的翅膀拍動產生了閃電打雷的聲音。當然,人類對雷電的認知不僅僅是停留在神話猜想層面。長期以來,人類用科學的方法研究雷電,經過不斷探索,目前揭開了雷電的神秘面紗。
  • 揭開核醫學的神秘面紗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核醫學科,一起來揭開核醫學的這層神秘面紗。核醫學科的核,指的是放射性核素,與核磁共振的「核」不是一碼事,也不同於核武器。核醫學是安全利用核素為人類醫學健康事業做出貢獻的典範,它利用核物理、計算機成像技術,生物生化等現代科學技術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及研究。那麼,核醫學科到底是幹什麼的?都有哪些診治項目?
  • 嫦娥四號「掘月三尺」,掀起月球的神秘面紗,探索月壤的秘密
    2019年1月3號的時候,來自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太空飛行器,中國科技登陸月球,目的就是為了探尋月球的秘密嫦娥四號「掘月三尺」,掀起月球的神秘面紗,探索月壤的秘密!
  • 珠穆朗瑪峰的秘密,躺滿了屍體依然吸引著攀登者為她而前赴後繼
    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又意譯作聖母峰,尼泊爾稱為薩加馬塔峰,也叫「埃非勒斯峰」(Everest),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上,終年積雪。高度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 揭開帕米爾高原拜火教的神秘面紗
    2500年前,這裡曾舉行過怎樣隆重而神秘的拜火教天葬儀式,然後,誰又將他們安葬在這裡?面對著被稱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頭枕著塔什庫爾幹河,墓主人曾將自己生前怎樣的生活,全部帶入這沉睡了數千年的墓葬中?又留下了多少未解的謎團?這一層層厚厚的神秘面紗,正隨著諸多考古、歷史、民俗專家學者的介入,一點點被揭開。
  • 韋伯望遠鏡將揭開銀河系黑洞的神秘面紗!
    等到它發射後,它將收集穿過塵埃為人們揭開以前所未有的銀河系中心細節。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STScI)的首席研究員Roeland van der Marel說道:「即便是來自韋伯的一張照片也將是獲得的最高質量的銀河系中心照片。」雖然地面望遠鏡和太空望遠鏡已經為人們提供了對銀河系中心居民們的誘人一瞥,但到目前為止只有最亮的恆星可以被探測到。
  • 揭開神秘「食人魚」面紗
    揭開「食人魚」的神秘面紗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亞馬遜河,共有20餘個不同品種。咬住獵物後緊咬著不放,以身體的扭動將肉撕裂下來,一口可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牙齒的輪流替換使其能持續覓食,而強有力的齒列可引致嚴重的咬傷。繁殖期時會將卵產在水中的樹根上,卵具黏著性。一次可產上千顆的卵。親魚會有護卵的行為,受精卵在9~10天之後孵化。河水的氾濫情形會影響其繁殖的成功率。
  • 《葉猴王國》揭開白頭葉猴的神秘面紗
    這部長達一個小時的野生動物紀錄片帶我們進入猴子王國的腹地,追隨並拍攝到了珍稀野生動物白頭葉猴在中國美麗的喀斯特地貌山中的神秘生活。  華影青橙獲得允許進入此前一直禁止入內的地區拍攝,從而幸運地揭開了這群世界上最罕見的猴類的神秘面紗。
  • 跟著手藝人一起揭開《烏銅走銀》的神秘面紗
    很少有人見過,在烏黑色的銅上製作精美的花紋和圖樣,也很少有人知道這種製作工藝與早已聞名天下的景泰藍比肩齊名並稱為"天下銅藝雙絕"。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烏銅走銀」。吹火走完銀後經過冷卻便開始打磨,這需要先把性子「磨下來」才能控制好,銼與刷子並用,力度太輕磨不掉表面雜質,力度太重又會將細微線條處的銀給磨掉。打磨的時候力度一過,一根線條的末尾被磨掉了,整個韻味也就變了。
  • 揭開小蟲米子的神秘面紗
    筆者幾經周折打聽到了些許消息,現在來揭開小蟲米子神秘面紗的一角。搶佔淘品牌歐美風市場淘品牌的成功也是經歷過淘寶蠻荒時期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的,每家淘寶牌也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成長故事,我們現在看到的幾家淘品牌都是經受了殘酷的市場考驗後存活下來的,可以發現他們每一家都有著自己的風格特點。韓都的韓國風,裂帛的民族風,茵曼的小清新,而小蟲專注的是歐美風。
  • 臺灣寫真:揭開臺灣少數民族手紋的神秘面紗
    中新社屏東12月26日電 題:揭開臺灣少數民族手紋的神秘面紗  中新社記者 史元豐 路梅  居住在臺灣南部的少數民族排灣族群,雖沒有文字,卻以紋身的方式在手上記錄家族「密碼」。如今,全臺灣仍健在的手紋老人不過十數人。中新社記者日前探訪了其中一個村落,揭開手紋的神秘面紗。
  • 美國專家:若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月球「面紗」或將被中國揭開
    就在24號的凌晨4點30分,中國又一次對月球邁出了探索的腳步,成功發射了嫦娥五號運載火箭,一切都在按照預估的計劃運行著,這次嫦娥五號的成功升天,意味著中國將成為第三個前往月球取樣的國家,對月球的形成和其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