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碎的玻璃杯為何不能復原?問題看似簡單卻暗含宇宙物質發展定律

2020-12-04 黑洞先驅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夠有這樣的感觸,當你端著一個玻璃杯的時候,要是稍有不慎就會跌落到地下,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玻璃杯便會破碎,這似乎就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就跟人在高處跳下,必然就會在重力的作用下開始往下墜落,而不是往上飛。

那麼這破碎的玻璃杯就會變成一灘的碎片,跟之前完整的形狀相去甚遠,如果要想將這打碎的玻璃杯復原,那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而這看似簡單的生活問題,卻蘊含著宇宙中的重要演變定律,那就是物質隨著時光的流逝,都會往無序的狀態中發展。

這就涉及到物理化學中的熵的定義,是一種用來衡量物質混亂的狀態量,說的通俗一點,物質要是處在非常整齊有序的狀態下,那麼其熵的值就是很小,要是處在混亂的狀態下,熵的值就是相當大,而宇宙自從在137億年前爆發以來,時空下所有的物質都是從有序到無序中發展,這是必經的階段。

而這就跟之前打碎的玻璃杯一樣,並且由此能夠看出,物質在宇宙中的存在狀態,都是從開始的整齊有序過渡到雜亂無章,而在這時間的驅動下,就會出現熵由小到大的增加,而這就是詮釋了宇宙中星際發展的恆定規律,因為這可以從宇宙的大爆發過程中看到一清二楚。

按照這樣的邏輯推理,在137億年前宇宙爆炸的時候,就是由一個極其整齊的爆炸點開始變化,從最初的奇點然後匯聚大量能量之後,開始發生大爆炸。而發生了大爆炸之後,原先存在的宇宙奇點就開始在宇宙中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雜亂的天體環境,還有外層上包裹的一層層星雲物質,這就是開始了時空的演變。

其它在宇宙中存在的星球也是類似,比如說一本書,在你剛買回家之前,就是按照頁碼整整齊齊排列好,從第一頁到第二頁再到第三頁,以此類推,要是你將這本書一頁頁拆下來,失去了原有裝訂,然後隨手一放,必然就會變成雜亂無章的排序,而不是跟之前的頁碼一樣,按照原先的規律保持整齊。

甚至在你看完這本書之後,你要是不選擇將其拆分,隨便放置在另外一旁,那麼無論你擺放多久,這本書的結果都是會變成雜亂無章,因為在若干年後,它可能因為外力的因素,而出現頁面之間的分裂,也有可能會流傳到其他人手上,結果都是變成熵在不斷增加。

這就跟之前所說的玻璃杯一樣,在你打碎它之後,要想復原就是相當困難,因為這是宇宙萬物發展的定律,任何物質都會在宇宙中誕生之後,出現熵增的情況,除非是時光倒流,就會還原成之前的模樣,從無序到有序中返回,否則按照正常的宇宙定律來說,復原就是不可能,因為任何物質都逃不過熵增,從有序到無序過渡。

相關焦點

  • 盤子打碎了,為什麼不能復原?這或許就是宇宙的奧秘
    簡單來說,宇宙中的任何物質,都會在時間和空間的作用下,發生本質的改變。這種本質性的變化被科學家稱為「熵」。在熱力學第二定律中,其核心原理就是熵,熵代表著的物理含義,就是物質體系混亂的程度。一般來說,在時空的作用下,所有物質的內部都會從整齊變得越來越混亂,比如我們在宇宙中看到的一個個星球
  • 宇宙為何是黑色的?簡單問題的背後,隱藏著令人不安的真相!
    宇宙為何是黑色的?簡單問題的背後,隱藏著令人不安的真相!抬頭仰望天空,看著藍色的天空有無數白色的雲朵點綴,心情瞬間變得舒暢。每到雷雨天氣,藍色的天空會變得陰暗無比,讓人內心感到壓抑。享受陽光眺望遠方的同時,有人不禁會產生一個疑惑,宇宙是什麼顏色呢?
  • 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讓科學家束手無策,甚至開始懷疑宇宙
    世間千人千面,我們為何總能正確分辨出熟悉的人呢這就來到了一個看似簡單卻蘊含深刻哲理的科學問題上:我是誰?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對這個問題的探究僅僅停留在哲學層次。到了現代,隨著量子科學的發展,這個問題又被進一步延伸拓展,成為了一個更宏觀的問題:每個人都是誰?
  • 熵增定律,為什麼會被稱為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
    事實證明,物理定律行之有效。如果沒有物理學家前赴後繼地發現新定律,人類的科技就不可能發展起來。 物理定律給人類帶了無限的可能,基於物理定律,我們可以實現前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例如,人類登陸月球,無人探測器飛出太陽系。但同時,有些物理定律也給人類帶了絕望,以致於一些物理學家寧願不想發現它,這就是熵增定律,或稱熱力學第二定律。
  • 5種難以置信的物質,似乎否定了物理定律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些材料或物質,而這些材料具有「神奇特性」,以至於讓科學家們感到驚訝。或許你也不會相信它們真實存在!1.聚合物終止劑這種物質之所以得名於這個,是因為它具有自我復原的能力。如果把這種聚合物切割成兩部分,然後又將它們連接在一起,過一會兒,它將復原。難道你不覺得很神奇嗎?2. 疏水材料這種材料能使任何東西不透水,只需將它們噴灑在其表面就可以了。
  • 宇宙中時間到底存不存在?或者時間就是人類創造的概念?
    按照現代科學的詮釋,時間確實是存在的,甚至是宇宙一切存在的基礎,時間與空間的概念一樣,它們都都是我們存在的基礎,也就是所謂的「時空」概念,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有空間的存在就不然有時間,反之也一樣,有時間存在意味著必然有空間,空間和時間不能單獨存在! 那麼時間究竟是什麼?
  • 採購玻璃杯必看!史上最全面的玻璃杯分類乾貨
    在所有材質的杯子中,玻璃杯是最符合健康飲水的新型環保杯,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但大多數人選購玻璃杯只是根據自己是喝酒用、泡茶用、還是普通喝水用來決定買哪一種,也有不少人鍾愛某款玻璃杯的樣式,可能並沒有很好地區分玻璃杯種類。根據玻璃杯的不同分類,選購玻璃杯會更加用有所值。
  • 物質為何無法復原?熵增解釋永生難題,薛丁格在1947年便知道
    縱觀整個宇宙,太陽系會隨著太陽活動的停止而走向滅亡,銀河系也會逐漸被中心黑洞吞噬,就連宇宙本身也難逃死亡的結局,更何況脆弱的人類呢?實際上,這與一個概念有關,它規定了宇宙中的一切從無序到有序,再回歸無序的狀態,萬事萬物都難以擺脫,它就是——熵增。
  • 一條令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物理學家:寧願沒發現它
    事實證明,物理定律行之有效。如果沒有物理學家前赴後繼地發現新定律,人類的科技就不可能發展起來。物理定律給人類帶了無限的可能,基於物理定律,我們可以實現前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例如,人類登陸月球,無人探測器飛出太陽系。
  • 一條令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物理學家:寧願沒發現它!
    事實證明,物理定律行之有效。如果沒有物理學家前赴後繼地發現新定律,人類的科技就不可能發展起來。物理定律給人類帶了無限的可能,基於物理定律,我們可以實現前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例如,人類登陸月球,無人探測器飛出太陽系。
  • 為何生命最終都會走向死亡,宇宙的終極到是什麼?是熵增定律嗎?
    為何所有生命最終都會走向死亡?其實,不僅僅是生命,地球乃至整個宇宙,都是向死而生的,這是宇宙的基本定律,宇宙的終極究竟是什麼?答案是熵,雖說熵這一概念十分強大,卻也不難理解,早在19世紀初期,就有物理學家發現,世界運轉的動力是能量,並成功的發現了能量守恆定律,既然能量的總和是不變的,但是,有一個問題卻遲遲未能得到解釋,也就是能量始終無法百分百的轉化,人們為此嘗試了千萬種方法,也無法將能量損耗降為零,而後他們將在轉化過程中損耗的能量、無法利用的能量稱之為熵。
  • 既然宇宙能無中生有,那麼奇點是不是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
    當然這並沒有什麼問題,我們先從質能等價的角度來討論下宇宙中物質的來源。宇宙大爆炸論最早是勒梅特提出的,當然勒梅特可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觀點,而是在幾十年前和蘇聯科學家弗裡德曼不約而同的假設宇宙各向同性,通過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發現宇宙居然是動態的,即使加上了所謂的可以讓宇宙保持靜態的宇宙常數。
  • 龍珠超:如果超級龍珠被毀滅,全王再毀滅宇宙,還能復原嗎?
    龍珠超:如果超級龍珠被毀滅,全王再毀滅宇宙,還能復原嗎?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在《龍珠超》動漫當中,如果超級龍珠被毀滅了,那麼全王再毀滅宇宙的話還能不能修復的問題。看過這部動漫的朋友們都知道,全王這個人物是《龍珠超》當中出現的已知的最強的存在。
  • 物質是不滅的能量守恆,人是物質,人為何不能永生?哪個環節錯了
    物質是不滅的能量守恆,人是物質,人為何不能永生?哪個環節錯了1物質不滅和人是否永生並無矛盾,人即便是死了,組成人體的分子原子依然存在,只不過慢慢回歸到大自然中了,物質仍然保持不滅。人理論上可以做到永生,但是需要條件。
  • 既然物質不滅,為什麼人類無法和宇宙一樣永存呢?
    活細胞的物理觀》在這本書面世之前,生命的存在和物理學定律之間是存在矛盾的,因為按照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宇宙作為一個孤立系統,其熵值是不可能自動下降的,但事實卻是,宇宙中存在大量星系和恆星這種「高有序度」的存在,而且演化出了「生命」這種依靠負熵而存活的「低熵體」。
  • 關於暗物質和牛頓定律,被忽略了幾十年的米爾格羅姆定律有話說!
    直到現在,科學家們還不知道暗物質的具體性質,不知道它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只是通過理論推測以及一些間接的觀測推定它們真實存在。這裡再簡單回顧一下暗物質是如何被推定存在的。根據牛頓的經典引力理論,引力會將有質量的東西拉到一起,我們的星系就是一個有無數有質量的物質的龐大集合體。
  • 物質不能憑空產生和消失,現今宇宙的物質都是哪裡來的呢?
    根據物質不滅定律,物質(質量)不能憑空消失,當然也不能憑空產生。如果說宇宙是有限的,包括時間的有限和空間的有限,那現今宇宙的物質是從哪裡來的就說不清楚。因此有的人就要說宇宙是無始無終的,是無邊無際、無限無垠的,是一直都存在的,因而就避開了問題的詰問。
  • 宇宙的前景如何?天文學界截然不同的兩種主張!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應當明確,宇宙是一個系統。而關於」系統「,《漢語詞典》的釋義之一是:」自成體系的組織 ;同類事物按一定秩序和內部聯繫組合成的整體。如能量守恆定律即是物理學最重要的定律。而在自然界,按愛因斯坦的觀點,熵定律則是最高定律。」因為,作為物質世界的三個基本要素(能量、材料、信息)之一,能量的守恆定律表示能量的變化狀態;而熵定律表示的卻是能量發展的方向。
  • 如果能量守恆定律是正確的,人類為什麼不能用能量轉化物質?
    能量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不同能量之間可以互相轉化。能量守恆定律肯定是對的,但對的也不一定能使能量輕易變成物質質量。當然能量都對應著質量,這從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式中可以看出。大家千萬不要把日常的燃燒、爆炸,簡單地看成是質量轉化為能量。燃燒、爆炸屬於化學反應,它們遵循質量守恆定律,也就是說,這個過程中質量並沒有減少,質量並沒有轉化為能量,只是不同能量之間的轉化,是貯存在物質裡的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從質量轉化為能量的轉化實質顯示其轉化的不易典型的質量轉化為能量的例子就是核變反應。
  • 人為何會容易墮落?宇宙第一定律揭示了真相
    愛因斯坦認為:熵增定律是所有科學定律的第一定律,而愛丁頓爵士把熵稱為整個宇宙至高無上的哲學定律。確實,熵增定律所揭示的不僅是自然界的基本奧秘,同時也揭示社會科學發展變化最基本的規律。熱力學的第一定律告訴我們,能量既不能消滅,也不能創生,只能由一種形式轉變到另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