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讓科學家束手無策,甚至開始懷疑宇宙

2020-12-18 怪奇菌

茫茫人海中,我們一眼就能看到在乎或親近的人。同樣的,他們也能夠在人海中瞬間分辨出我們,而不會出現任何的錯誤。


世間千人千面,我們為何總能正確分辨出熟悉的人呢?可能許多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根據不同的體貌特徵。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就來到了一個看似簡單卻蘊含深刻哲理的科學問題上:我是誰?

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對這個問題的探究僅僅停留在哲學層次。到了現代,隨著量子科學的發展,這個問題又被進一步延伸拓展,成為了一個更宏觀的問題:每個人都是誰?


思考一下,如果某個人身上的器官都因病全部被替換了,那麼這個人會認為自己不是自己嗎?他的親朋好友會認為他不是他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如果一個人做了深度的整容手術,並且將自己的聲音進行了調整,在和親朋好友聚會時往往很難被認出,可當親朋好友知道整容和調整聲音的事情之後,肯定不會認為整容後的他就不是他了。


由此,人們分辨一個人的依據究竟是什麼呢?可能有人又會說是DNA,畢竟無論年齡增長多少,也無論組成身體的細胞輪換了多少,遺傳物質是幾乎不會改變的。

但其實這種判斷方法也並不是完全準確,我們先不提在特殊情況下DNA會略微改變的事實,僅從雙胞胎或多胞胎方面就能夠將這種判斷依據推翻,因為同卵雙胎情況下他們的DNA是完全相同的。


而在DNA相同的情況下,會有某對雙胞胎認為孿生兄妹是自己,或自己就是孿生兄妹嗎?答案當然也是否定的。

看來DNA也並不能成為分辨「每個人是誰」的決定性因素。那麼這個決定因素究竟是什麼呢?或許有人會一拍腦門的答道:是大腦。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答案是對的,因為如果在科技絕對發達的情況下,能夠將一個人的頭換到不屬於自己的身體上,這個人肯定不會認為自己不是自己了,畢竟儲存其思維意識和記憶的大腦還在,所以他還是他自己。

回到最初的問題,決定「每個人是誰」的決定性因素真的是存儲一切非物質信息的大腦嗎?我們可以進行一個假設論證。


假設人類科技水平足夠高,已經能夠將思維和記憶等信息完全量子化、數位化存儲,這時將一個人大腦中存儲的信息全部刪除,然後重新寫入不同於之前的數據信息,那麼此時這個人還是他自己嗎?


可能從親朋好友的角度來看,這個人並沒有任何的變化,他還是他自己,但相處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現他已經不是他了。


而對於這個人本身而言,可能並不會有任何的察覺,就像一絲不苟執行指令的程序一樣,對於程序本身來說,自己究竟有沒有被修改過,其實根本就不知道。

如果看到這裡已經讓你感到非常困惑和驚訝了,那麼接下來的探討更會讓你顛覆認知,甚至開始懷疑整個宇宙。


假如人類科技已經能夠熟練運用量子科技,能夠將物質完全量子化進行瞬間傳輸和轉移。那麼根據量子理論,當一個人被瞬間傳送到某個地方時,原來的自己就會隨著副本的出現而同步消失,不然就會出現宇宙中有兩個完全一樣自己的詭異景象。

如果每利用該技術傳送一次,就會複製出一個一模一樣的自己,可能不僅地球環境會承受不住,總有一天宇宙空間都會承受不住。所以就目前的理論來看,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不過,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人類對各種理論和整個世界的認識也一直在革新,就像地心說被摒棄、絕對時空觀被相對時空觀所替代,人類沒有腮也能在水下呼吸一樣,誰能保證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就一定是正確的呢?誰又能保證人類對量子糾纏的認識一定是正確的呢?

或許有一天,人類能夠勘破時間的本質讓時間靜止下來,讓微觀世界中粒子不確定的狀態變為確定狀態。屆時進行量子傳輸時,可能就會在兩個不同地點出現兩個完全相同的你。


可此時關鍵的問題出現了,傳送前的你和傳送後出現的你,究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你呢?究竟誰才是主,誰才是次呢?或許正是因為這個讓科學家們束手無策問題的存在,宇宙規則才會允許平行宇宙存在的吧。


相關焦點

  • 一個看似簡單的實驗,卻有兩種不同的結果,讓科學家懷疑宇宙本質
    宇宙的本質是什麼?這個疑問由來已久,在古時候人類疑惑腳下的大陸究竟是什麼,天空有多高大地有多厚?這些問題對於一個人類來說,是永遠無法找到答案的,但是人類是一個整體,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生活,因此地球幾十億人類都在向著不同的方向努力,而地球上的難題也被人類一一探索。
  • 一個看似普通的實驗,卻得到不可能的答案,甚至讓人懷疑宇宙
    剛發現這種現象時,人們認為量子糾纏的基本前提就是同源粒子,但隨著對微觀世界逐漸深入的了解,一個顛覆最開始認知的事情被發現了——量子糾纏並不非得是同源粒子。科學家們為了解開這個謎團做了許多實驗,比如「巴克斯特效應實驗」。
  • 一個看似普通的實驗,卻引起了人類的深度思考,甚至對宇宙的懷疑
    人類一直在探索宇宙,也一直在探索自己,我們不但對宇宙充滿了好奇,同樣對我們人類自己也充滿了好奇。世世代代,人類都在探索思考一個本源性的問題——人類的起源問題,宇宙的起源問題。有一句古老哲言:「萬物皆有聯繫」。在量子理論尚未被大多數人所了解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這只是一句哲學性的話題,根本不會將它與科學聯繫起來。
  • 科學家發現一種宇宙悖論,開始懷疑宇宙的起源
    科學家發現一種宇宙悖論,開始懷疑宇宙的起源。而這種悖論就是,科學家已經確認一顆比宇宙還要古老的恆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一個看似簡單而又複雜的問題:宇宙究竟有多大?
    人們常將宇宙看作一個三維物體——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當談論宇宙的大小時,我們必須將它看作一個—四維物體。只有在這樣的假設下,我們才可以進行下一步。在了解了這個簡單的知識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進行下一步的討論了 宇宙誕生於一次普通的大爆炸。時間本身有一個沒有原因的開始(那就假定時間在它之前存在)。想想看——如果時間永遠存在,它將永遠到達現在,因此現在將不存在,因為我們不能(也永遠不會)到達它。
  • 問題看似簡單卻暗含宇宙物質發展定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夠有這樣的感觸,當你端著一個玻璃杯的時候,要是稍有不慎就會跌落到地下,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玻璃杯便會破碎,這似乎就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就跟人在高處跳下,必然就會在重力的作用下開始往下墜落,而不是往上飛。
  • 誰暗中安排了宇宙裡的一切?愛因斯坦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而現在的科學家們知道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隨著人類探索範圍的不斷拓寬,越來越多難以解釋、甚至根本就無法解釋的問題擺到了人類面前。這也讓許多人開始明白一個道理,用人類對宇宙有限的認知,根本無法對近乎無限的宇宙進行解釋。
  • 平行宇宙新突破:科學家開始尋找「鏡像宇宙」
    科學家們希望打開通往平行宇宙的大門,這無疑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科學發現。美國的研究人員正在建造一種設備,他們希望這種設備能讓他們看到一個平行的宇宙,測試最早將於今年開始。科學家們正在尋找一種「鏡像宇宙」,在那裡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鏡像的,甚至連亞原子粒子都是如此,就好像它是我們宇宙的一個影子。田納西州東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正在建造一條50英尺長的隧道來進行他們的實驗。然後他們將發射亞原子粒子進入隧道,經過一個強大的磁鐵,最後到達一堵無法穿透的牆。
  • 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宇宙究竟有多大?
    宇宙不應該被看作一個三維空間——這是一個人們經常犯的錯誤。當考慮宇宙的大小時,我們必須將其看成一個四維空間。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可以進行下一步分析了。據測算,2012年時,宇宙已經存在了137.72億年,誤差為5900萬年。
  • 一個看似是很基礎但卻依然很深奧的問題——空間維度
    一個看起來很基礎但是卻令科學家無比頭疼的問題,可能真的是這樣吧,越簡單的問題回答起來就越是困難,比如看門老大爺的奪命三問: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去哪?這樣的問題絕對能夠讓人無語,本期文章繼續來聊一個依然是很基礎但卻依然很深奧的問題,那就是關於空間維度的討論。
  • 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學家發現最大天體結構,大到懷疑人生?
    文/仗劍走天涯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學家發現最大天體結構,大到懷疑人生?大是一種相對的概念。那麼宇宙究竟有多大呢?宇宙中最大的天體結構又是怎樣的呢?關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按照固有的思維來看,宇宙是一種不斷推進的過程,是在小到大的過程中不斷徘徊的。而在大多數人看來,其實宇宙中存在的天體結構,也僅僅只是有小行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這五種結構,甚至認為星系就是最大的了,但其實我們錯了。科學家發現最大天體結構,大到懷疑人生。
  • 宇宙中三個細思極恐的事實,每個都讓科學家束手無策
    其實從某些角度來看,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並沒有比四百年前多多少,因為在它絢爛奪目的外表下面,還隱藏著極多人類尚不知曉、甚至永遠都不可能知曉的秘密。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光銀河系中就有1000億顆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整個宇宙中的恆星數量更是難以估計,因為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可觀測宇宙中至少有兩萬億個。
  • 宇宙為何是黑色的?簡單問題的背後,隱藏著令人不安的真相!
    宇宙為何是黑色的?簡單問題的背後,隱藏著令人不安的真相!抬頭仰望天空,看著藍色的天空有無數白色的雲朵點綴,心情瞬間變得舒暢。每到雷雨天氣,藍色的天空會變得陰暗無比,讓人內心感到壓抑。享受陽光眺望遠方的同時,有人不禁會產生一個疑惑,宇宙是什麼顏色呢?
  • 三個人類難以破解的科學謎團,每一個都讓科學家束手無策
    按照科學家提出的宇宙文明劃分標準,人類最多也只能算是0.7級文明,連最低的一級文明都算不上。所以,很多的科學對於我們來說仍然是未知的,科學家也難以將它們破解。其中有三個人類難以破解的科學謎團,每一個都讓科學家感到束手無策。一、宇宙起源之謎我們的宇宙是如何來的?要知道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的時候,無從為宇宙的神奇而感到驚嘆。
  • 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卻讓科學家看到了害怕的結果,怎麼回事?
    科學家為了研究量子力學,也進行了很多的實驗,其中有一個實驗非常著名,每一個人在高中階段都做過這樣的實驗。可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高中物理實驗,卻讓科學家看到了害怕的結果,這是怎麼回事?這個著名的物理實驗就是量子「雙縫實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並且做過這個實驗,它其實是為了證明電子的波粒二象性。
  • 巔峰挑戰:用一個方程式解釋宇宙
    如果從描述引力場的相對論方程可以推導出電磁場方程,那是不是意味著,看似毫無干係的引力和電磁力,其實是一種東西? 難道人類發現的所有物理規律,其實只是盲人摸象、各執一詞? 難道宇宙的所有規律,都蘊藏在一個方程式中? 難道我們所知的宇宙,其實只是一個更高維宇宙的冰山一角?
  • 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很少有人能夠準確回答
    大氣層的作用不光是給我們提供可以呼吸的氣體,它還可以起到比如保持地球的溫度、維持生命物質的循環、阻擋各種宇宙射線、燃燒來襲的隕石……等等重要的作用。我們都知道,大氣層其實就是包裹著地球的一層厚厚的混合氣體,既然如此,它必定會有一個厚度,那麼地球的大氣層有多厚呢?或者說,地球的大氣層有多少米?
  • 一個看似簡單而又難以回答的問題,科學解答真相
    這個問題看似非常的無聊,但是我敢說很多人都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隨著一個人的不斷成長,在某一個時刻就會意識到睡覺實際上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人從清醒到進入睡眠就如同跨入了另外的一個世界,不論你是否做夢,這種突然失去意識,卻又突然恢復意識的行為都是充滿了神秘色彩的。當一個人意識到了這一點,那麼他就會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人為什麼要睡覺?事實上這也是無數的科學家多年以來一直在研究的一個課題。
  • 乾貨,內容豐富,來看霍金簡單闡述宇宙起源、發展及未來(三)
    生命的出現或許是一個偶然,機緣巧合。小分子隨機的互相碰撞,結合起來,而後開始自我複製,開始了緩慢的變革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而產生了多樣性的生物。生命的誕生其實需要的條件是苛刻的,地球剛好處在一個與太陽距離適中的位置,使液態水得以存在;而太陽的燃料可以燃燒達10億年之久,使生命得以進化;太陽系恰巧擁有生命所需的元素。
  • 月球七大未解之謎:科學家束手無策,嫦娥四號或將解決最後一個
    三、空心之謎阿波羅號飛翔過程中,被廢棄的火箭第三節推進器無意外的撞擊到月表,本以為這是一次普通撞擊,結果美國NASA發現,這次的撞擊回聲非常奇怪,似乎火箭是撞在了一個空心球上。此後美國登月太空人開始在月表鑽孔,結果發現月球巖石十分的結實,鑽頭很難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