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一種宇宙悖論,開始懷疑宇宙的起源

2021-01-18 尖端1號

科學家發現一種宇宙悖論,開始懷疑宇宙的起源。而這種悖論就是,科學家已經確認一顆比宇宙還要古老的恆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難以置信,如果宇宙有138億年的歷史,那麼一顆恆星怎麼會有超過140億年的歷史呢?換句話說,一顆恆星怎麼可能比宇宙更古老呢?

但是這張來自數位化天空測量(DSS)的巡天圖像向我們顯示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它的年齡已經被科學家確認。它的名字是瑪士撒拉星,編號HD 140283,距地球190.1光年。天文學家將這顆恆星的年齡精確到大約在139至147億年之間,這個年齡比宇宙還要老,科學家完全沸騰了!這個年齡已經超出我們的認知!

實際上,這顆恆星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被發現,此後的一百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觀察天秤座中這顆奇特的恆星,它距離地球約190光年。它以每小時130萬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在天空中快速飛行。但顯然,HD 140283的年齡是吸引科學家研究它的重要原因!

歷史觀測:離譜的160億年?

2000年,科學家們試圖通過歐洲航天局(ESA)的Hipparcos衛星觀測來確定這顆恆星的年代。Hipparcos衛星估計有160億年的歷史。這樣一個數字相當驚人,也相當令人不解。正如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霍華德·邦德指出,由對宇宙微波背景的觀測確定的宇宙年齡是138億年。這兩者的差距明顯過大。

從表面上看,這顆恆星的年齡預測給科學家們帶來了一個大問題:一顆恆星怎麼可能比宇宙更古老呢?或者反過來說,宇宙怎麼可能更年輕呢?在宇宙誕生之前的20億年它怎麼可能誕生?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隨後科學家開始在此研驗證160億的初始數據是否準確,他們仔細研究了11組觀測數據,這些數據是2003年至2011年間由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精密制導傳感器記錄下來的,這些傳感器記錄了恆星的位置、距離和能量輸出。尤其是在獲取視差、光譜學和光度測量後,科學家可以確定更精確的年齡。

不過,一個首要問題是恆星距離我們的精確距離,只有知道距離我們才可以更好地確定它的光度,隨後推測它的年齡,因為固有光度越亮,恆星就越年輕,這也就是視差效應的應用,這意味著科學家要隔6個月觀察這顆恆星,尋找由於地球軌道運動而導致的位置變化,這告訴我們距離。

科學家表示,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恆星中的氧含量是最重要的。HD 140283的氧鐵比例比預測的要高,而且,由於宇宙中有幾百萬年的時間沒有充足的氧,這又一次證明了這顆恆星的年齡沒有160億年那麼離譜。

隨後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數值,它們估計HD 140283的年齡為144.6億年,比之前宣稱的160億年有了顯著的減少。然而,這仍然超過了宇宙本身的年齡,但是科學家們提出了存在8億年的剩餘不確定性,這樣才使得恆星的年齡與宇宙的年齡相一致,不過這顯然不是最終的答案。

140億年的驚人結論

為了得到更精確的答案,科學家再次集結進行研究。經過進一步的改進,HD 140283的年齡又下降了一點。2014年的一項後續研究將這顆恆星的年齡更新到了142.7億年。經過層層推到,最後所得出的結論是,它的年齡約為140億年!比宇宙老了2億年!

然而,科學家認為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2019年7月,在加州聖巴巴拉市的Kavli理論物理研究所舉行的頂級宇宙學家國際會議上,天文學家們對提出宇宙不同年齡的研究感到困惑。他們觀察了相對較近的星系的測量結果,結果表明,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確定的年齡相比,宇宙要年輕幾億歲。

宇宙真實年齡?不是138年?

事實上,根據歐洲普朗克太空望遠鏡(European Planck space telescope) 2013年對宇宙輻射的詳細測量,宇宙遠不是138億年,而是114億年。提出並支持這項研究的人之一是諾貝爾獎得主、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亞當·裡斯。這些結論是基於埃德溫·哈勃於1929年提出的宇宙膨脹的觀點,但是新的發現表明膨脹率實際上比普朗克提出的膨脹率高10%左右。

事實上,普朗克小組確定的膨脹速率是每百萬秒67.4千米/秒,但是最近對宇宙膨脹速率的測量表明是73或74。裡斯說,這意味著對今天宇宙膨脹速度的測量和基於早期宇宙物理的預測是有區別的。該研究導致一些已被接受的理論不得不重新評估,同時也表明,關於暗物質和暗能量仍然相當深奧,因為這一切可能是這些神秘的物質在背後「操作」。

眾所周知,哈勃常數越高,表明宇宙的年齡越短。恆定的67.74千米/秒每百萬秒得出了138億年的年齡,而如果是73,甚至像一些研究顯示的那樣高達77,將表明宇宙的年齡不大於127億年。這種差距間接表明HD 140283比宇宙更古老。甚至後來一項研究提出哈勃常數為82.4,表明宇宙的年齡只有114億年。

當然,有科學家認為這些答案的關鍵在於宇宙的進一步細化。甚至科學家漏掉了造成這種悖論的某些東西也說不定,但是這顆恆星高達140億歲的年齡仍然讓所有人匪夷所思!

相關焦點

  • 宇宙起源究竟是怎樣的?科學家推翻宇宙大爆炸理論,各執己見
    地殼由宇宙中的氣體和塵埃組成。那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呢?那是最根本的問題所在。關於宇宙的起源問題,經過無數次的研究和猜測,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最具說服力的理論,即大爆炸理論。宇宙大爆炸無疑是成功的,它可以解釋許多我們現在所遇到的宇宙問題。但它並不能被稱為一個結論,因為它還沒有得到證實。而且,最近,一些科學家聯合起來對大爆炸理論提出了質疑,他們的矛頭指向了這個很難自圓其說的領域。假如宇宙是從大爆炸中產生的,那麼一定存在一種大爆炸前的狀態,即大爆炸理論所稱的「奇點」。
  • 宇宙十大悖論真相|你知道幾個?
    宇宙間有很多令人難解的事物,人類也正在一步步探求,宇宙還有很多的秘密等著我們去研討去發現,小編給大家帶來宇宙十大悖論真相盤點,希望能添加朋友們對宇宙的認識。下面就跟著小編一同來看看宇宙十大悖論真相:宇宙大爆炸黑洞影響。
  • 地球生命起源於宇宙?科學家在隕石中發現微生物,就是最好的解釋!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主要方向,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到底起源於哪裡呢?我們無從得知,關於生命的起源,地球上也有多種說法,最起初是神創論,後來達爾文出現的進化論又推翻了神創論,也有人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從海洋中進化來的,在動蕩不安的地球環境當中,海洋當中的微生物進化出了地球上最為原始的生命。
  • 宇宙的起源
    在事實面前,愛因斯坦承認他在相對論公式中所加的宇宙常數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儘管他感到有些刺激,並認為不盡合理,仍勉強地接受了「宇宙有個原始的必須性」的假說。由於理論和觀察都提供了充分的證據,此後科學界再不懷疑宇宙確實是在膨脹了。
  • 科學家發現,宇宙起源和中國神話極為相似,難道歷史上有穿越者?
    因為宇宙是非常浩瀚,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龐然大物",在網絡上也經常用宇宙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你是宇宙超級無敵XXX,確實是這樣,不管是人類的壽命還是地球的壽命,在宇宙當中比起來,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所以對於我們現在的科學家來說,想要了解宇宙的起源,挖掘宇宙形成之初的現狀,並不是一件易事。
  • 直徑20億光年的宇宙牆被發現,人類被困在宇宙球體之中?
    科技的快速進步,使得人類從上世紀開始便開始踏上了進入太空的旅程,開啟了太空時代。當人類對宇宙的了解越來越多,人類發現我們頭頂這片天空並不是死氣沉沉的,一片死寂。反過來我們頭頂這片宇宙,有可能到處充滿生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世界,那麼問題來了,宇宙當中,到底有沒有除人類以外的其他智慧生命呢?
  • 2種「悖論」或被解決,「多元宇宙」是關鍵
    時間旅行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可行,因為科學家已經找到了回到過去的許多悖論的答案。科學家們曾認為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因為隨之而來的悖論,比如改變過去的事件,最常見的例子是,如果你回到過去讓你的祖父去世會發生什麼?如果你這麼做了,那就意味著你沒有出生,也就意味著你沒有機會進行時間旅行。
  • 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學家發現最大天體結構,大到懷疑人生?
    文/仗劍走天涯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學家發現最大天體結構,大到懷疑人生?大是一種相對的概念。那麼宇宙究竟有多大呢?宇宙中最大的天體結構又是怎樣的呢?關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按照固有的思維來看,宇宙是一種不斷推進的過程,是在小到大的過程中不斷徘徊的。而在大多數人看來,其實宇宙中存在的天體結構,也僅僅只是有小行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這五種結構,甚至認為星系就是最大的了,但其實我們錯了。科學家發現最大天體結構,大到懷疑人生。
  • 2個「悖論」或被解決,多元宇宙是關鍵
    時間旅行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可行,因為專家們已經找到了回到過去旅行的許多悖論的答案。科學家們曾認為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因為隨之而來的悖論,比如改變過去的事件,最常見的例子是,如果你回到過去殺死你的祖父會發生什麼?如果你這麼做了,那就意味著你沒有出生,也就意味著你沒有機會進行時間旅行。
  • 最遠的星系被發現,它的身世與宇宙起源有關,科學家極為重視
    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年前。現在科學界普遍認為的宇宙誕生是在奇點大爆炸之後形成的。也就是宇宙誕生於一次大爆炸之中,並且這是一個奇點的大爆炸。奇點大爆炸之後,宇宙的溫度在瞬時間達到了置頂,之後一些塵埃開始慢慢的形成了一個個星系。
  • 宇宙有沒有邊界呢?讓我們從宇宙起源開始探索
    亞里斯多德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模型直到16世紀才被推翻。尼古拉斯-哥白尼提出地球和其他行星反而圍繞太陽旋轉,根據他的發現,行星有自己的軌道,科學家們構建了新的宇宙模型,闡述行星的運動。哥白尼也注意到蒼穹、星星位處遙遠,遠在太陽系之外。
  • 祖父悖論和黑洞悖論,平行宇宙是否存在?或許能夠得到證明
    如果今天我們沒有辦法找到物種起源的根本,只能說明現在的科技水平還沒有達到相應破解秘密的成果。如果說神學就是起點的話,那麼科學或許能夠預演出終點。不過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或許存在科學和神學都沒有辦法解釋的問題。
  • 玻爾茲曼大腦悖論揭示,宇宙中熵隨機漲落,這是一個怎樣的宇宙呢
    其實這就是科學的魅力之一, 美女小倩也是一個熱愛科學家的人,所以推出很多新奇有趣的科學知識,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玻爾茲曼大腦悖論,這還少一個更加神奇的科學探索研究,由於美女小倩知識有限,不足之處大家多多原諒,朋友們也可以加我粉絲,一起探討玻爾茲曼大腦悖論,你們留言評論,我會及時回復。
  • 宇宙線起源 百年謎團破解!
    在1912年,有研究宇宙的科學家和天文學家們發現了能從太空到地球的一些高能帶電粒子。而這些帶早粒子就被稱為宇宙線。不過也好在地球大氣層攔住了這些宇宙線,不然地球上的動植物恐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組成宇宙線的大多數是質子,有的速度極快,是迄今宇宙中被發現僅次於光速的粒子。打個比方,我們知道光速是物質運動的速度極限。
  • 科學家在隕石中發現微生物化石,難道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宇宙?
    生命的起源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很關注的一個問題,生命究竟起源於哪裡呢?不過,近日,有科學家在外來的隕石中發現了早期的生命形態化石——藻類化石。這塊隕石的位置位於斯裡蘭卡,它是來自彗星上的一顆隕石,在這顆隕石的內部,科學家發現了一個直徑為100微米的藻類化石,這顆化石的外壁比較厚,並且化石中含著很多碳元素,科學家進一步研究確定這個藻類是原始時代的刺球藻,也就是說這顆化石是原始原生生物類微體化石。
  • 宇宙起源:宇宙大爆炸(2)
    宇宙起源:宇宙大爆炸(2)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宇宙膨脹,因為它引起了一個問題,是否最終所有事物都將遠離我們,像哈勃定律說的那樣,距離越遠移動越快。描述膨脹宇宙,這裡要使用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中涵蓋時空彎曲的概念,因為物質使得空間彎曲。
  • 人類不是起源宇宙?科學家發現,多名太空人身體發生了變化
    因此關於人類的起源,科學家們也都認為是宇宙,科學家普遍認為人類起源於外太空根據當前的宇宙觀測,星際中有機分子還不少,一般存在於星雲中,也有在行星系統附近,通過長時間的運轉,開始出現了生命。,那麼人類應該是可以適應太空的環境的,然而人類無法適應太空的環境,無法暴露在太空中,必須要穿上太空衣才可以在宇宙中生存,因此有科學家表示,人類或許並不起源於太空。
  • 《心與史》第一季:宇宙起源—7
    《心與史》第一季:宇宙起源707:52來自力比多先生宇宙中的悖論:希臘哲學家芝諾最著名的悖論就是阿基裡斯與烏龜賽跑。霍金在《時間簡史》中寫道:「宇宙的邊界就是沒有邊界。一條沒有終點的直線,這條直線上的任何一個點都是這條直線上的中間點。」芝諾的二分法悖論在無窮的概念裡開始起到作用了,起到的是在大腦思考意識上的作用。在無窮的概念下芝諾悖論就是像真理一樣的真理。無窮使的宇宙中的任何一個星球都是宇宙的中心,當然,也包括我們居住的地球。
  • 宇宙的起源是什麼?宇宙外邊有沒有另一個宇宙?科學家這麼解釋
    目前已經有一些科學家定義了宇宙的邊界,那麼宇宙邊界之外是什麼?  在這方面,科學家表示很可能是其他宇宙或平行宇宙,我不知道有多少網友還記得,科學家曾經在宇宙中發現了一些比宇宙本身還古老的天體,這可以充分證明其他宇宙的存在。
  • 福音有聲系列 | ​遊子吟 | 宇宙的起源——宇宙不是永恆的
    雖然起源問題無法直接用科學的方法重演,但科學家們仍在觀察、推理的基礎上對宇宙的起源提出各種假說。現在,大爆炸論被廣泛地接受。李志航博士在《科學對基督教的挑戰》3和梁斐生博士在《真金不怕洪爐火》4兩本書中對此都有引人入勝的論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初期,德國醫生奧伯斯(Olbers)從一個簡單的觀察中提出宇宙不是處于衡定狀態的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