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暗中安排了宇宙裡的一切?愛因斯坦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2020-10-08 怪奇菌

科技發展在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同時,也讓人類更加的謙遜。就像開爾文勳爵敢在19世紀末放出豪言:物理大廈已經落成。而現在的科學家們知道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事實上, 人類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因為即便從最古老的文明算起,人類文明至今也不過六七千年的歷史,而有限的歷史就意味著有限的知識儲備。

為了對平時生活中遇到的種種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科學家們不得不在有限的知識中進行大量的推理和總結。


但正如蘇格拉底所說的那樣,「知道的越多,就越顯得無知」。隨著人類探索範圍的不斷拓寬,越來越多難以解釋、甚至根本就無法解釋的問題擺到了人類面前。


這也讓許多人開始明白一個道理,用人類對宇宙有限的認知,根本無法對近乎無限的宇宙進行解釋。如果人類還不跳出幾乎已經僵化的思維模式,那麼可能永遠無法接觸宇宙的本質。


而另一方面,隨著文明的不斷發展,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和獲取速度也在提升,可能古代賢者們耗盡其一生總結出的心血,現代人類幾個月甚至幾天就能夠完全明了。

比如牛頓幾十年構建的力學體系,初中生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夠初步了解並進行簡單的應用;哥白尼一生時間提出的日心說,瞬間就會被人們記住……


不過,雖然前人總結經驗和智慧讓我們省下了極多時間和精力,但從某些角度來看也成為了束縛我們前進的「枷鎖」。

而我們現在可以打破枷鎖,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整個宇宙最核心的問題——宇宙究竟怎麼樣運行的。


其實要深究這個問題,就不得不從人類起源開始說起,畢竟人類是研究宇宙的主體,所有的研究都是人類的自發行為。

關於人類的起源似乎沒有什麼好說的,因為現代科學認為進化論中已經闡述的非常清楚,人類是由古猿一步步演化而來。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信服進化論中的觀點,所以近百年來一直有許多人對它提出質疑。甚至不少生物學家都曾表示進化論很難解釋地球生物的多樣性和複雜性,更別提對人類起源進行解釋了。

在這種思想潮流的影響下,「設計論」和「虛擬宇宙理論」甚囂塵上,但是和進化論一樣,它們也同樣有許多難以自洽的地方。


不過文明的進步離不開挑戰權威的「勇士」,雖然進化論現在是科學界的主流,但未來誰知道呢,說不定現在看似荒誕的「設計論」或「虛擬宇宙理論」,在未來就能夠翻身成為主流。

對人類起源進行了思考,我們再將目光轉向宇宙中一些不可動搖的「鐵律」。比如說光的傳播速度,它在任何參考系下速度都是恆定不變的。


不過,雖然光速度恆定不變,但是愛因斯坦卻提出空間和時間是可以改變的,而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總稱,這也就意味著宇宙中的所有物質都是可變的。

換句話說,相對論告訴人們,宇宙中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相對的,這其中也包括宇宙本身。可光速卻不在這個定義內,因為它並不是相對的而是絕對的,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它的傳播速度都是30萬公裡每秒。


問題來了,光速為什麼會具有絕對性呢?這是誰設定的?而他為什麼還設定了一切具有靜止質量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呢?

可能許多人不知道,除了「絕對光速」以外,宇宙中還存在一個名為「絕對零度」(負273.15度)的「鐵律」。它和光速一樣,也是只能無限接近,卻不能真正到達。


當然了,無數次的實驗證明,宇宙中還有許多像這樣的「鐵律」。而這些「鐵律」的存在,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一個問題:它們究竟是宇宙的自我選擇,還是某些力量的精心調整呢?

事實上,人類當前的發展水平註定我們無法得到準確的答案,不過我們卻能夠從前人一些思想中進行總結和分析。


柏拉圖曾認為,人類已經了解和未來將要了解的知識其實早已經存在,學習不過是一個回憶的過程。

如果將他的這種思想放到上文的問題中,那麼也就意味著宇宙中的一切都早已被設定好,而這也和愛因斯坦的觀點不謀而合,即「上帝不會擲骰子」。


愛因斯坦認為宇宙中根本不存在真正的隨機,所有看似隨機的事情,其實只是一段早已安排好的機械式發展,或者說人類沒有發現隱藏其中的規律。而他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更加讓人浮想聯翩的是,愛因斯坦晚年還認為世界和時間都是不存在的。這是什麼意思呢?雖然隨著他的逝世,他想表達的事情已經無從考證,但是我們卻能夠通過一些蛛絲馬跡推測出他想表達的意思。


我們都知道,晚年的愛因斯坦一直沉溺於對大一統理論的研究,他試圖將宇宙中的四大基本力統一起來。如果真的建立起對應的理論模型,那麼對人類發展的推動是巨大的。

所以愛因斯坦那句話,是不是意味著他在大一統理論上有所發現,甚至是顛覆他世界觀的發現呢?


比如它是不是對應著量子的不確定性,意味著不確定性原理不僅僅適用於微觀世界,對於肉眼可見的宏觀世界同樣適用呢?就像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出的,空間和時間都只是相對的。

如果宏觀世界中也有微觀世界中那樣的不確定性,意味著我們看似規律的世界其實一點也不規律,我們認為已經發現了宇宙中許多的真理,其實僅僅是宇宙在「一瞬間」呈現的表象。


或許愛因斯坦正是看到了這點,才說出了那句讓人浮想聯翩的話。而這又衍生出了新的問題:宇宙中一切真的早已被安排好了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是誰在背後安排了這一切?是宇宙自己誕生出的規律,還是某種人類根本無法想像的力量呢?

相關焦點

  • 誰在背後安排了宇宙中的一切?愛因斯坦的懷疑也許是對的
    究竟是「誰」在背後安排了宇宙中的一切?一直以來,人類不斷探尋自然規律,追溯這個世界的本源。到了17世紀,作為物理學集大成者,牛頓把自然規律定理化,建立了一套描述宇宙運行的物理學定律。牛頓非常成功,幾百年過去了,現在的人類仍然都離不開牛頓所建立起來的經典物理學。
  • 是誰界定好了這一切?愛因斯坦的懷疑或許又對了
    此時有許多人開始漸漸意識到,以人類有限的認知根本無法參透近乎無限的宇宙,如果人類不跳出僵化的舊知識框架,那麼或許將永遠無法接觸到本源的奧秘。如果將他的言論帶入上文的問題中,似乎說明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也契合了愛因斯坦曾說過的一句話——上帝不會擲骰子。
  • 誰在背後安排了宇宙中的一切?愛因斯坦的懷疑可能是對的
    雖然光速在真空的傳播速度是不變的,但是愛因斯坦卻在相對論中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可以被改變的。而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依託於時空才存在,也就意味著宇宙中的萬事萬物跟時空一樣是可以改變的。換句話說,自從相對論被提出之後,人們開始意識到宇宙中的萬物,包括宇宙本身都不是亙古不變的,而是相對存在的,但是上文提到的光速卻是其中的例外,因為光速本身是一個絕對速度,它不受相對論的約束,不論何時何地都是每秒30萬公裡。那麼問題來了,光速這個絕對速度究竟是誰設定的呢?同時又是誰設定一切具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都無法達到光速的呢?
  •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愛因斯坦的觀點或許是正確的
    >的研究顛覆了經典力學在物理學中的地位,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更加深入,可是更多問題出現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存在矛盾,兩種理論無法相互解釋,甚至兩種宇宙中的宇宙觀是完全不同的,在量子力學中,宇宙中的一切都是隨機的,任何事情都要看概率,但是愛因斯坦卻認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被設計好的」,我們可以用數據計算出任何答案。
  • 宙斯牛頓安排了「宇宙中的一切」愛因斯坦的懷疑是對的
    物理學家一度認為只需將牛頓物理學進一步完善就能解答宇宙之謎。此時,兩朵「烏雲」出現了。物理學家發現,光速無論怎麼疊加,所得的結果都是光速,愛因斯坦然而,愛因斯坦在臨終前意識到,或許宇宙中根本不存在時間。換個角度來說,宇宙有可能是被設計好的。宇宙總是按照固有的規律在運行,時間可能是不存在的,只是人為設定的一個參數。就如同時鐘,本身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它們只知道機械的變化。如果整個宇宙是一個電腦程式,我們所知的物理學規律就是這個程序的「語法」,你也感覺不到你自己的局限。
  • 信奉科學的愛因斯坦,為何在晚年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信奉科學的愛因斯坦,為何在晚年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提起愛因斯坦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很多人認為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他一生所做的貢獻可以影響整個科學界。直到現在我們提起科學家,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愛因斯坦。
  • 為什麼愛因斯坦會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難道他發現了什麼?
    可是愛因斯坦說出了這句話,讓人們開始浮想聯翩,為什麼愛因斯坦會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難道他發現了什麼?很多人自然不會認為愛因斯坦只是隨口說出的這句話,它背後可能有著更深層的含義。這一切真的只是自然形成的嗎?不少人對此表示懷疑,我們再結合愛因斯坦的那句話:「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更是讓我們感受到太陽系的不平凡,地球的不平凡。
  • 為什麼愛因斯坦會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難道他發現了什麼?
    在科學的殿堂裡,有眾多的分支,其中對人類影響最大,在科學中佔據重要地位的自然是物理學。因為這個世界,這個宇宙就是一個物質世界,而要揭開物質世界之謎,我們就需要用到物理學。而在物理學領域對人類做出偉大貢獻的有兩位科學家,他們分別是牛頓和愛因斯坦。
  • 愛因斯坦為何說:「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他到底發現了什麼?
    在網絡上經常出現各種「名人說」,最典型的就是「魯迅說」,當然愛因斯坦也不例外,關於「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搜尋了很多地方,沒有官方的記錄來證明愛因斯坦的確說過這句話,但是我們可以試著理解它的含義。「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宿命論,一切都是確定的,假如天上掛著一輪明月,我們無論是否看它,這輪月亮就是確定存在的。
  • 不信上帝的愛因斯坦到底發現了什麼?為何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現在理解起來,潛在的意思就是,總會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掌握著生活中的一切,在我國古代神話中就是天註定,在西方宗教裡就是上帝創造了一切。那麼愛因斯坦說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是為什麼?他難道發現了什麼?
  • 宇宙或許是被設計好的,從微觀到宏觀,一切都那麼相似
    在整個宇宙中,不管是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似乎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例如恆星系的運轉和原子的運轉,在恆星系中,恆星是整個恆星系的主體,除了恆星以外,其它天體都要圍繞恆星運轉,或許方式不同,但無一例外。原子也有著相似之處,原子核是原子的主體,核外電子以原子核為中心,圍繞著原子核運動,這和恆星是多麼的相似,一個是宏觀世界,一個是微觀世界,兩者這樣的相似,因此就有人懷疑,或許宇宙是被設計好的。愛因斯坦在臨終前曾說過一句話: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 為什麼愛因斯坦會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我們無需做太多掙扎?
    為什麼愛因斯坦會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我們無需做太多掙扎!愛因斯坦是一代的科學巨匠,他提出了光電效應,質能守恆,還有非常有名的相對論。是他給物理學奠定了基礎,他也曾提出,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我們不需要做太多的掙扎。那麼,這難道是他在物理學範疇外的新理論嗎?
  • 愛因斯坦為何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他到底發現了什麼
    物理學作為一種自然科學的學科,從宇宙誕生之始就儼然已經存在。它為世人描繪了一幅完整的物質世界圖像,它向世人揭示了一切物質最基礎的運動規律和方式。它使我們對世界、對宇宙以及對自己都能夠有一份更加深刻的認識。
  • 愛因斯坦曾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我們無需做太多的掙扎
    他為我們後人留下了珍貴的財富,給我們很多準確的解釋,並且還讓我們知道了很多我們看不到的在宇宙中的物質。他的才能,仿佛與生俱來,就是為了造福人類。愛因斯坦這樣說道過:「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讓我們覺得他是我們的神人!莫非,他是被派來讓我們人類進步的神?這句話,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不解,讓我們感到疑惑。
  • 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你真的懂嗎?
    文/猿飛日月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你真的懂嗎?目前,我們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有時候當我們對一切產生疑惑時,就會情不自禁的翻開智者的書籍,從中尋找新的答案,像是愛因斯坦雖然已經過世很多年了,但是我們已然能從他的隻言片語中,看到光明的痕跡。
  • 愛因斯坦為何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難道是發現了什麼?
    愛因斯坦憑藉一己之力,提出了相對論,有人曾評價如果沒有愛因斯坦也許晚個幾年狹義相對論會被其他人提出,但是廣義相對論可能到今天都不一定會出現。量子力學就是一大群科學家推進發展的,而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和楊振寧的規範場論有著決定性的關係。當然本文主要還是介紹愛因斯坦,他是在何種情況下才提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哪?
  • 為什麼連愛因斯坦都認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一直以來都流傳著愛因斯坦的一句話: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如果仔細查閱資料,我們就會發現,愛因斯坦其實並沒有說過,這句話實際上是別人強加在愛因斯坦的身上。而愛因斯坦提到的「完備的定律和秩序」其實是和「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的意思是類似的。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 愛因斯坦晚年真的說過,「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嗎?
    毫不誇張的說,愛因斯坦的形象,幾乎滿足了大眾對科學家的一切幻想,所以假借愛因斯坦之名,博人眼球的謠言也特別多。 比如這句神叨叨的:愛因斯坦晚年曾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 愛因斯坦晚年發現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為什麼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自愛因斯坦相對論誕生以來,也就意味著經典力學的年代的結束,直到如今,人們對愛因斯坦的研究也從未停止過。因為他做出的巨大貢獻,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所以,他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成為科學界的標杆兒,人們對它的理論也是深信不疑,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同時也是流傳最廣泛的一句話就是「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還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愛因斯坦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作為科學家這樣說,說明他不僅是大科學家而且還是大哲學家。真理本來就在那裡,不管我們現在是否知道,真理就是真理,否認或贊成都是我們一廂情願的事。基於真理的存在性,「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意味著一切都是真理的運作,那還有什麼沒有被安排好的嗎?雖然宇宙間發生的很多事情,尤其令我們悲傷遺憾的事情,我們稱之為悲劇,例如天災人禍,但是從宇宙視角看,都是有原因的,雖然是錯綜複雜的原因,甚至是我們都不清楚的原因,佛教稱之為三世因果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