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廢墟(一):往事與部落

2021-01-15 新媒介與青年文化

廢墟往事


大一時,學校位置偏僻,附近有一處廢棄的度假村。

 

度假村地處長江邊,浩渺的江水側身而過,卻沒有給她帶來絲毫生息。相反,溼潤的空氣與瑟瑟江風不斷侵蝕著這裡遺留的建築與物什,斑駁的黴變與綴飾的青苔逐步掩蓋過去的真實。

 

(東極島上廢棄的村落,人口遷徙使得村落變成廢墟)

 

一個形容枯槁的女人,人們總愛從她的眉眼中追尋舊時的芳華。層層竹林相互遮掩,腳下石板的夾縫中野草橫生,通過一個幽閉的小徑,我和三兩好友便進入度假村內。正值晚秋,日光蒼白生冷地揮灑在度假村內的幾幢別墅上,如矗立在床頭的溼婆,想像賦予了她幾分詭異。細看,藍綠色漸變的玻璃充斥視野,大理石堆砌的池塘荇藻招搖,杉樹下一隻小紅鞋半掩土中,噴泉裝置已鏽跡斑斑……廢墟空間內並置的意象向來往的過客訴說著歷史種種。在往後的觀察和探索中,我們逐漸在腦海中隱約繪畫出她曾經的容貌。是繁華的,燈光閃耀的,風姿綽約的,美好的,現代性的。

 

但我無法將眼前褪盡華服的她置於這些美好象徵的反面。《情人》裡說「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宛如畫家在年邁的軀體間勾勒出藝術的靈韻,廢墟存在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建築物的殘留或者是對舊物臆想的還原,更昭示著一種文化的斷層、記憶的破裂與時光的流轉,但皆保持藕斷絲連的狀態,連綴歷史的片段,散射美的光暈。

 

(廢棄的工廠)

 

車輪碾過,留下轍痕。凝視一座廢棄的宮殿和斷裂的城牆,面對歷史的消磨所留下的沉默空無,觀看者感受的是直面往昔,荒誕的、荒蕪的、觸碰靈魂的,既絲絲相連,又不得不保持疏離。

 

我在廢墟中遊蕩,捕捉一種消逝的、殘缺的,甚至是暴力的美學意蘊與歷史情結。無意間的瞥到鏡面反射的自己的影像,剎那間心神一顫,颼颼涼風頓時如幽魂撫摸脊背。便狼狽地逃走了。


(廢棄的豪宅)


廢墟部落:佛跳牆廢墟探索小組

 

(佛跳牆廢墟探索小組手機頁面)

 

豆瓣的佛跳牆廢墟探索小組創建於去年三月份,如今是兩萬餘名廢墟探索愛好者的聚集部落。取意於廢墟的遺忘屬性,廢墟愛好者們自稱為「潛行者」。潛行於各大城市被遺忘的角落,撿拾商業繁華拋棄的一隅中的枯槁和頹廢美學,他們往往是孤立的、私密的、特立獨行的。精美的攝影作品,詩意的文字與時而浪漫時而詭異的遊歷經驗,他們在小組中分享廢墟探索實錄,卻極少公開廢墟的精確坐標與路線,這背後隱含著廢墟愛好者的特殊行為邏輯與規則。

 

(廢棄的豪宅)

 

小組組長蔣不建立了一套組內廢墟黑市交易規則。在流通過程中,「點」是佛跳牆廢墟探索小組的唯一貨幣。所謂的點,即「廢墟地點信息」,也就是廢墟探索者所知道的廢墟地點都可以成為他用來交換的資本。交易的邏輯是「以點換點」,這更像原始的物物交換。具體而言有三種可能。首先,個人向小組提供一個可用於交換的點,小組作為回報會反饋給個人兩個同類型的點。


「可用於交換的點」指的是個人所提供的點是允許組長再次與他人發生交易的,如果個人不允許多次分享,那麼小組作為回報只會反饋給個人同一個同類型的點。其次,如果個人向小組索要一個特定的點,那麼需要向小組提供兩個同類型的點作為交換物。第三,個人可以不通過小組進行交易,也就是個人對個人交易,組內成員自行交換點,小組不予以幹涉。蔣不說,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廢墟資料庫。

 

這種交易規則之所以形成,源於廢墟探索者的思想邏輯:廢墟信息是不應當公開的。於他們而言,廢墟理應保持最本真的模樣才具有價值,信息公開帶來的是好奇者的慕名而來。但並不能苛求每個人對廢墟心存愛憐,隨意的刻畫、撿拾遺留物、丟棄垃圾等臭名昭著的遊客行為都會對廢墟造成破壞。物以稀為貴,也是出於對廢墟的保護,「點」才擁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佛跳牆廢墟探索小組設立四條廢墟保護規則:不公開廢墟具體位置;不帶走廢墟的任何物品;不破壞廢墟的原有面貌,不遺留無法降解的垃圾。


蔣不在組內解釋,「不透露信息的具體位置,一方面是對於廢墟的保護,一方面也是對城市探索者的保護,廢墟年久失修,有包括但不限於塌陷、墜落、墜物、粉塵、毒氣、狗蛇、蚊蟲在內的各種安全隱患。且有些地點雖然廢棄,但仍有安保人員值守,貿然進入存在著一定的法律風險,以我個人來說,曾因城市探索多次被帶進派出所。」

 

(小組成員分享廢墟的標題規範)

 

組內對廢墟有一套評級制度。首先是以遊覽時長和趣味性(意義)劃分為A—E五個等級。像車諾比,其地域面積和意義都是空前的,理應評為A等級。而一處廢棄的空曠民宅,面積狹小且乏善可陳,則為E。同時每個等級可以以「+」和「—」區分強度。其次,每處廢墟都有可被量化的難度係數。如進入廢墟需要高難度翻牆則為2分,低難度翻牆1分,無需翻牆0分。有無看守人員、有無監控和蛇蟲鼠蟻等也被納入衡量標準,各項指標統計匯總,難度評分最高5分,最低0分。組內成員便是按照此格式對廢墟進行描述、分享與交流。


(廢棄的工廠)

 

廢墟作為城市變遷與更新的一個註腳,其當下以何種形式存在呢?遊蕩者在部落中表現出何種特徵?廢墟與藝術與歷史時空有著何種關係?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再去探索。

 

(廢棄的原油碼頭)


(廢棄的爛尾樓)


(廢棄的火車站)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作者









本篇內容由新媒介青年文化創作

授權轉載及合作請留言

投稿郵箱:mycswx@163.com



相關焦點

  • 金星上的城市廢墟
    當人們帶著好奇心觀察圖片時候,發現了圖片中的金星表面竟然存在著大量的城市廢墟。這一消息不僅將視線投向這顆野空中極其明亮的「啟明星」。科學家們經過大量的統計,金星上的城市多達兩萬多座。這些城市廢墟呈三角形金字塔狀。
  • 城市廢墟探索 UrbEx
    城市廢墟探索實錄 | 豆瓣話題3399195人瀏覽 · 10918人關注 停業的遊樂園,廢棄的工廠,無人居住的老樓……這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廢墟正在
  • 城市廢墟 | 探秘毀滅與重生
    也留下了難以言說的秘密作為「城市探秘」第一彈行知客邀請到了走遍世界各地致力於探索城市廢墟遺蹟的inhiu以光影講述那些曾經興盛的過去與被遺忘的現在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這座古老城市,經過波斯、拜佔庭、奧斯曼、蘇聯、西方現代國家先後侵入,每一個入侵的外族,都曾在這裡留下一層閃光的鱗片。這些鱗片或榮耀偉大、或脆弱傷痛,層層疊疊的將不同意識形態穿插在城市中。而城市中的人們也通過與這些建築鱗片的不同互動,續寫著人造城市空間的不斷演變與無限可能。
  • 十字街頭|城市廢墟:歷史與現實的滲透及轉換
    廢墟是歷史和現實互相滲透並悄然轉換的一種形式。對城市居民來說,遇見這種景觀也是不可避免的。它們的命運也會影響人對城市的理解。不會有什麼比歐洲,特別是德國那些曾被摧毀的城市更能說明什麼是廢墟。很多德國城市在二戰中被盟軍炸過一次,位於東部的城市又在戰後按照蘇聯口味重建過一次,不可抗拒的外力兩次在城市格局中留下了強烈的印記,也體現在建築樣式上。
  • 「重生」後的城市廢墟有多驚豔?
    在城市發展和社會變化的齒輪下,有很多建築被時代拋下,它們或許是曾經風光,現今破敗的商業空間;亦或是曾經繁忙,現今無人問津的廢棄鐵路;又或是曾經重要,如今無人記起的廢棄廠房……然而,城市中各種各樣的廢墟不應是無藥可救、無法挽回。它們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記憶,其所蘊含的文化與自然力量就像是個寶藏,只要加入了創新的力量,就能變廢為寶。
  • 憑什麼相信「月球上發現城市廢墟」
    消息稱,在有關照片上,月球表面的城市廢墟綿延長達幾公裡,大面積地基上顯示巨大圓穹形建築遺蹟、數不清的地穴遺蹟,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建築。到現在,在月球的44個區域發現了不同的「人」造物體。因為無法估計這個驚人的發現會對人類現存的社會法則造成怎樣的衝擊和影響,該消息被當作絕對機密封存。
  • 關於城市廢墟,你可能不知道的
    畫家白露洋曾探訪了多處位於武漢的廢棄建築,也關注著國內國外的廢墟探險活動。今天,我們就請白老師聊一聊他眼中的城市廢墟。武漢因為是重工業城市,像這種廠房,應該來說是特別多的,但是現在越來越少,因為有些廠房會搬到一個新的現代化的廠房裡面。
  • 城市廢墟改造,把那些衰敗的面貌活成了富有敘事性的美
    城市廢墟,就仿佛都市這條大蛇在成長時蛻下的皮,似乎還能看出曾經烙下的印子,又似乎只是風乾的一層薄紙。然而,當代的廢墟不只是意味著一點鄉愁、沉思和想像,城市發展和社會變化的齒輪下總有事物被拋下,卻也不是無藥可救、無法挽回。帶著一點幽怨的印記,廢墟改造而成的景觀和建築別有韻味,不僅是對材料的回收利用,也不僅是對場地文脈的保留,仿佛是帶著過去時光的氣場,把那些衰敗的面貌活成了富有敘事性的美。
  • 月球發現城市廢墟 疑是外星人的太空宇航站(圖文)
    最近,NASA公布的照片竟然還有城市廢墟!我們一起來看看。研究者們尤其對那些像是城市廢墟的建築遺蹟感興趣。太空人們拍攝的照片上顯示了一些非常正規的正方形或矩形建築,太空人們從月球上空5到8公裡的高處看下去,它們像極了地球上的城市。
  • 與時間賽跑: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記錄不斷消失的歷史建築
    據衛報網日前報導,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正在記錄香港這座迅速變化城市不斷消失的文物遺產,從李小龍的故居到鮑豪斯建築風格的中環街市,為記錄和保護即將消失的歷史建築遺產,他們在與時間賽跑。香港市中心鮑豪斯建築風格的中環街市因要重新開發而被廢棄。
  • 重生後的城市廢墟有多驚豔?看完這些經典案例就知道了!
    在城市發展和社會變化的齒輪下,有很多建築被時代拋下,它們或許是曾經風光,現今破敗的商業空間;亦或是曾經繁忙,現今無人問津的廢棄鐵路;又或是曾經重要,如今無人記起的廢棄廠房…… 然而,城市中各種各樣的廢墟不應是無藥可救、無法挽回。
  • 月球發現城市廢墟疑是外星人基地 月球背面謎團揭開(圖文)
    最新消息顯示,一名曾經在NASA工作的離職人員曝光了月球發現城市廢墟疑是外星人基地,這個驚天消息NASA目前還沒有回應。月球背面的城市廢墟絕不可能是人類所造,那麼只有一種可能,月球上生活著外星人。NASA早就在月球上發現城市廢墟外星球上到底有沒有生命存在?
  • 金星發現兩萬座城市廢墟,地球生命來源於八百萬年前的金星嗎?
    其中每座城市都是一座巨型金字塔,全部沒有門窗,估計出入口開設在地下。科學家認為,這種金字塔式的城市可避高溫、防嚴寒,風暴也奈何不了它。金星廢墟起先,科學家們見到這些傳回地球的照片,以為金星上面出現的城市廢墟可能是大氣層幹擾造成的幻象,或是飛船儀器有問題
  • 《阿門羅》龍之部落DLC內容一覽
    《阿門羅》更新了新的部落DLC,裡邊新增了四個可用英雄,一個獨享的任務系統,巨龍骰子,新的戒指和護身符,下邊就給大家帶來龍之部落DLC的詳細內容,大家可以來看一看。龍之部落DLC內容一覽與陰險的龍鱗勇士們一起踏上旅途,奪回他們生來就擁有的權利——阿門羅的王座。《龍之部落》是阿門羅的第二款部落DLC,內含四位可遊玩英雄、一個全新的巨龍獨享任務系統、巨龍骰子、四個全新圖章,還有一款新護身符!
  • 所謂人類歷史,不過是一處又一處廢墟
    所謂人類歷史,不過是一處又一處廢墟 2020-12-01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這才是探測器拍到的最真實的金星,所謂的「城市廢墟」並未被證實
    然而不知道從何時起,有關於前蘇聯在金星發現到城市廢墟的消息愈演愈烈。似乎逐漸的就演變成了金星如今雖然沒有生命文明,但是數10億年之前的金星的生態環境是絲毫不輸給地球的,那時的金星文明高度也不曾輸給地球文明。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 震驚:探測器在金星發現兩萬座城市廢墟並拍下照片,我們並不孤單
    1989年1月,蘇聯發射的一枚探測器穿過金星表面濃密的大氣層用雷達掃描時,驚奇地發現金星上竟然分布有兩萬座城市的遺蹟。科學家經過辨認發現,這些城市遺蹟擺成了一個很大的馬車輪形狀,其間的輻射狀大道連接著中央的大城市。其中每座城市都是一座巨型金字塔,全部沒有門窗,估計出入口開設在地下。
  • 城市廢墟探險者:我穿越到幾千年後,看見人類消失的世界
    拍攝這些照片的人,他們為了避免被保安發現,會像夜行動物一樣,出沒在城市角落的廢墟,捕捉最不被人留意的畫面。這些人把自己稱之為城市探險者。今天的講述者潘然就是這樣一位城市探險者。她叫潘然(網名:然潘),現在定居在加拿大的多倫多,但她主要去探險的地方都在美國。2016 年的聖誕節前,潘然第一次獨自開車去美國探險,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 巨型昆蟲出現在城市廢墟中:塗鴉畫家畫大蟲,以假亂真!
    巨型昆蟲出現在城市廢墟中:塗鴉畫家畫大蟲,以假亂真!在葡萄牙的城市廢墟中,出現了很多龐大的巨型昆蟲,一個男人正在和一隻身長數米的巨大昆蟲「搏鬥」,這隻巨型昆蟲體型龐大,看起來也極其逼真,幾乎所有看到的人都會感到震驚!
  • 什麼是「廢墟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敢玩過山車,卻喜歡上了逛廢墟。人生就像過山車,高低起跌,然而起落之間,那種跌落前的焦慮最為致命。」據說,廢墟是治療焦慮的一記良藥。spRachel 嘗試把廢墟分成三類,一起看看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