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報網日前報導,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正在記錄香港這座迅速變化城市不斷消失的文物遺產,從李小龍的故居到鮑豪斯建築風格的中環街市,為記錄和保護即將消失的歷史建築遺產,他們在與時間賽跑。
香港市中心鮑豪斯建築風格的中環街市因要重新開發而被廢棄。
「我們不得不翻過圍欄,只有這種方式容易些,」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的聯合創始人「鬼佬」解釋這支探險隊是如何進入已故武術巨星李小龍的故居時說。
這支探險隊繞著香港九龍塘高檔別墅區裡的這所被拋棄的房子走了三圈,確認裡面沒有人,他們為了不暴露身份還戴了面罩。然後一名隊員站在外面望風,另一人翻過屋後的圍欄進入。20分鐘後,他們出來了——這又是一次成功完成的城市探險任務。
這聽起來與世界各地城市裡的城市探險者的報導頗為相似,但這支8名成員組成的香港組織迅速與非法進入屋頂進行自拍並把照片發布到社交媒體的人保持區別。
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算上進入李小龍故居拍攝的裡裡外外的視頻和照片,自2013年鬼佬和艾克德爾塔(Echo Delta)創立該組織以來,已經拍攝了100多處遺棄或受到拆遷威脅的地點。
李小龍故居的照片
李小龍故居的照片
李小龍故居的照片
西貢半島上先前的一家多層染坊,後來變成了亞洲電視有限公司ATV的工作室,ATV因電視系列劇《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的香港版而著名。
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擁有新聞記者、電視攝像和攝影專業方面的背景,他們說他們的目標是趕在這些歷史文物建築永遠消失之前,保存這座城市不斷消失的歷史建築遺產的記憶。
鬼佬說:「真希望我們有錢來買下這些地方,並保持其本來的樣子,可是我們沒有錢。因此,我們儘可能地作好記錄,努力保存下它們的記憶。這些地方是我們的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們的歷史的一部分,真不應該被抹掉。」他不願透露他真實的姓名。
探險隊認為李小龍故居的狀況是市政當局特別失敗的敗筆,這裡曾是這位巨星與其家人生活的地方,直到他1973年32歲去世。
鬼佬說:「李小龍的家讓我們感觸很多,香港從來沒有作過適當的事情來對他的遺產表示紀念。政府本來有機會把他的故居改建成一所博物館,但卻聽任其變成了一家破舊的愛情旅館。」
這家愛情旅館早就倒閉關門了。去年11月,擁有這處房產的慈善信託公司宣布這所遺棄的豪宅將進行整修並改作一個中國文化學習中心。
鬼佬補充說:「這是一種恥辱,因為李小龍被稱為『香港之子』。他讓這座城市聞名全世界,為成龍和所有此類超級明星鋪平了道路,然而,在城裡卻沒有真正持久紀念他的地方。真是錯失良機。」
香港以土地短缺和房地產市場價格昂貴而聞名於世,可是遭遇不良結局的歷史建築文物名單越來越長。老舊建築經常被拆除,以便興建新的房地產,賺取利潤和讓開發商開心比起歷史建築遺產保護來普遍被當作優先考慮的事。
邵氏影城
邵氏影城
邵氏影城使功夫影片廣為流傳,也得到了美國著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喜愛。2003年他接受洛杉磯日報採訪時說:「有一年,我一天要看一部邵氏兄弟的老電影,有時看了3部。」
香港政府的古物古蹟辦事處迄今為止已對120處建築和文化地標給予了永久保護,免遭開發的影響,並且已對1444處歷史建築進行了評級。可是,這種評級體系並不能保護建築物免遭拆毀。
艾克德爾塔說:「香港幾乎總是處於實力強大的房地產公司心血來潮的支配之下,他們幾乎控制著香港。政府本應該可以通過古物委員會提出保護某些遺址的建議,但這沒有任何作用。他們只是提出建議,而沒有實際權力去阻止它被拆毀。」
近年來,探險隊眼睜睜看著他們喜愛的一些文物遺址要麼淪為廢墟,要麼被開發得面目全非。
邵氏影城曾經是世界最大的私人電影製片廠,是香港影視行業的核心,已經被拆除並開發成酒店和低層住宅。
中環街市,建於1939年。
名列一級歷史建築名單的南固臺
名列一級歷史建築名單的南固臺,是殖民時代的古老大宅,據說可能是香港最鬧鬼的建築。
中環街市是香港中環之內建於1930年代的鮑豪斯建築風格的歷史建築,在得到許可重新開發這個地塊之前,已經被廢棄了10多年,估計地皮價值13億英鎊(約114億人民幣)。 這裡將建一個新的文化和零售商業中心,而且原來建築的關鍵元素將被保留。
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還很擔心郵政總局大樓,大樓建於1976年,正面臨被拆除以建一棟新的辦公樓。
另一所受到威脅的建築是南固臺,是灣仔區的一所100年老宅。探險隊進入並記錄了這所大宅,據稱這是香港最鬧鬼的建築,去年就有報導稱它不久就要被拆除重新開發。艾克德爾塔說:「這所老宅毗鄰一座樹木茂盛的小山,開發商剛剛把小山夷平。我們儘可能地去把它記錄下來。」
雖然非法侵入是違法的,但到目前為止,他們避免了任何嚴重的衝突。鬼佬說:「我們儘量小心。有時我們會提前一個月作好計劃。」有一次,一個隊員在一家廢棄的精神病醫院裡被抓,不過,抓他的保安很友好。艾克德爾塔說:「他只是護送我們離開這處房地產,同時介紹了這個地方。」
正好在放映李小龍最後的電影《死亡遊戲 》的香港歌劇院現在已經避免了拆除。
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有2萬多臉書的粉絲,並且經常收到學生和教授的請求,要求在受到威脅和被拆毀遺址的學術研究中使用他們的作品。去年,探險隊拍攝的處於威脅之中的香港歌劇院的照片,幫助當地一個文物遺產團體成功地將其申請列為了一級歷史建築,這最終使它避免了拆除。該房地產的主要老闆現在已經同意保留這個劇院,不過這裡的確要開發出新的住宅和商業部分。
鬼佬說:「對我們來說,這是2018年唯一的好消息。以香港的開發速度,這項工作對我們來說更像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我們只是希望,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或者關注到文物遺產保護,他們會宣傳香港所有這類文物遺產都應該得到保護的知識。這是我們的集體記憶的一部分,一旦消失,記憶也消失了。」(海豆芽譯自衛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