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間賽跑: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記錄不斷消失的歷史建築

2021-01-15 海豆芽看世界

據衛報網日前報導,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正在記錄香港這座迅速變化城市不斷消失的文物遺產,從李小龍的故居到鮑豪斯建築風格的中環街市,為記錄和保護即將消失的歷史建築遺產,他們在與時間賽跑。

香港市中心鮑豪斯建築風格的中環街市因要重新開發而被廢棄。

「我們不得不翻過圍欄,只有這種方式容易些,」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的聯合創始人「鬼佬」解釋這支探險隊是如何進入已故武術巨星李小龍的故居時說。

這支探險隊繞著香港九龍塘高檔別墅區裡的這所被拋棄的房子走了三圈,確認裡面沒有人,他們為了不暴露身份還戴了面罩。然後一名隊員站在外面望風,另一人翻過屋後的圍欄進入。20分鐘後,他們出來了——這又是一次成功完成的城市探險任務。

這聽起來與世界各地城市裡的城市探險者的報導頗為相似,但這支8名成員組成的香港組織迅速與非法進入屋頂進行自拍並把照片發布到社交媒體的人保持區別。

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算上進入李小龍故居拍攝的裡裡外外的視頻和照片,自2013年鬼佬和艾克德爾塔(Echo Delta)創立該組織以來,已經拍攝了100多處遺棄或受到拆遷威脅的地點。

李小龍故居的照片

李小龍故居的照片

李小龍故居的照片

西貢半島上先前的一家多層染坊,後來變成了亞洲電視有限公司ATV的工作室,ATV因電視系列劇《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的香港版而著名。

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擁有新聞記者、電視攝像和攝影專業方面的背景,他們說他們的目標是趕在這些歷史文物建築永遠消失之前,保存這座城市不斷消失的歷史建築遺產的記憶。

鬼佬說:「真希望我們有錢來買下這些地方,並保持其本來的樣子,可是我們沒有錢。因此,我們儘可能地作好記錄,努力保存下它們的記憶。這些地方是我們的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們的歷史的一部分,真不應該被抹掉。」他不願透露他真實的姓名。

探險隊認為李小龍故居的狀況是市政當局特別失敗的敗筆,這裡曾是這位巨星與其家人生活的地方,直到他1973年32歲去世。

鬼佬說:「李小龍的家讓我們感觸很多,香港從來沒有作過適當的事情來對他的遺產表示紀念。政府本來有機會把他的故居改建成一所博物館,但卻聽任其變成了一家破舊的愛情旅館。」

這家愛情旅館早就倒閉關門了。去年11月,擁有這處房產的慈善信託公司宣布這所遺棄的豪宅將進行整修並改作一個中國文化學習中心。

鬼佬補充說:「這是一種恥辱,因為李小龍被稱為『香港之子』。他讓這座城市聞名全世界,為成龍和所有此類超級明星鋪平了道路,然而,在城裡卻沒有真正持久紀念他的地方。真是錯失良機。」

香港以土地短缺和房地產市場價格昂貴而聞名於世,可是遭遇不良結局的歷史建築文物名單越來越長。老舊建築經常被拆除,以便興建新的房地產,賺取利潤和讓開發商開心比起歷史建築遺產保護來普遍被當作優先考慮的事。

邵氏影城

邵氏影城

邵氏影城使功夫影片廣為流傳,也得到了美國著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喜愛。2003年他接受洛杉磯日報採訪時說:「有一年,我一天要看一部邵氏兄弟的老電影,有時看了3部。」

香港政府的古物古蹟辦事處迄今為止已對120處建築和文化地標給予了永久保護,免遭開發的影響,並且已對1444處歷史建築進行了評級。可是,這種評級體系並不能保護建築物免遭拆毀。

艾克德爾塔說:「香港幾乎總是處於實力強大的房地產公司心血來潮的支配之下,他們幾乎控制著香港。政府本應該可以通過古物委員會提出保護某些遺址的建議,但這沒有任何作用。他們只是提出建議,而沒有實際權力去阻止它被拆毀。」

近年來,探險隊眼睜睜看著他們喜愛的一些文物遺址要麼淪為廢墟,要麼被開發得面目全非。

邵氏影城曾經是世界最大的私人電影製片廠,是香港影視行業的核心,已經被拆除並開發成酒店和低層住宅。

中環街市,建於1939年。

名列一級歷史建築名單的南固臺

名列一級歷史建築名單的南固臺,是殖民時代的古老大宅,據說可能是香港最鬧鬼的建築。

中環街市是香港中環之內建於1930年代的鮑豪斯建築風格的歷史建築,在得到許可重新開發這個地塊之前,已經被廢棄了10多年,估計地皮價值13億英鎊(約114億人民幣)。 這裡將建一個新的文化和零售商業中心,而且原來建築的關鍵元素將被保留。

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還很擔心郵政總局大樓,大樓建於1976年,正面臨被拆除以建一棟新的辦公樓。

另一所受到威脅的建築是南固臺,是灣仔區的一所100年老宅。探險隊進入並記錄了這所大宅,據稱這是香港最鬧鬼的建築,去年就有報導稱它不久就要被拆除重新開發。艾克德爾塔說:「這所老宅毗鄰一座樹木茂盛的小山,開發商剛剛把小山夷平。我們儘可能地去把它記錄下來。」

雖然非法侵入是違法的,但到目前為止,他們避免了任何嚴重的衝突。鬼佬說:「我們儘量小心。有時我們會提前一個月作好計劃。」有一次,一個隊員在一家廢棄的精神病醫院裡被抓,不過,抓他的保安很友好。艾克德爾塔說:「他只是護送我們離開這處房地產,同時介紹了這個地方。」

正好在放映李小龍最後的電影《死亡遊戲 》的香港歌劇院現在已經避免了拆除。

香港城市廢墟探險隊有2萬多臉書的粉絲,並且經常收到學生和教授的請求,要求在受到威脅和被拆毀遺址的學術研究中使用他們的作品。去年,探險隊拍攝的處於威脅之中的香港歌劇院的照片,幫助當地一個文物遺產團體成功地將其申請列為了一級歷史建築,這最終使它避免了拆除。該房地產的主要老闆現在已經同意保留這個劇院,不過這裡的確要開發出新的住宅和商業部分。

鬼佬說:「對我們來說,這是2018年唯一的好消息。以香港的開發速度,這項工作對我們來說更像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我們只是希望,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或者關注到文物遺產保護,他們會宣傳香港所有這類文物遺產都應該得到保護的知識。這是我們的集體記憶的一部分,一旦消失,記憶也消失了。」(海豆芽譯自衛報網)

相關焦點

  • 十字街頭|城市廢墟:歷史與現實的滲透及轉換
    廢墟是歷史和現實互相滲透並悄然轉換的一種形式。對城市居民來說,遇見這種景觀也是不可避免的。它們的命運也會影響人對城市的理解。不會有什麼比歐洲,特別是德國那些曾被摧毀的城市更能說明什麼是廢墟。很多德國城市在二戰中被盟軍炸過一次,位於東部的城市又在戰後按照蘇聯口味重建過一次,不可抗拒的外力兩次在城市格局中留下了強烈的印記,也體現在建築樣式上。
  • 金陵臺妙高臺深夜被拆 廣州民國建築幾成廢墟(圖)
    金陵臺成為一片廢墟 羊城晚報記者 陳秋明 攝  10日深夜至11日凌晨,廣州民國時期歷史建築金陵臺和妙高臺的部分建築被兩輛鉤機悄然剷平  現場:民國建築幾成廢墟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越秀區詩書路與觀綠路交界處,發現金陵臺和妙高臺被工地圍牆圍起,大門緊鎖,圍牆內幾乎只剩下一片廢墟。記者在高處觀察發現,廢墟是整齊的長方形地塊,緊鄰市兒童醫院,在建築碎片之中可以見到部分牆體,金陵臺特有的「連續數條3層樓高的巨柱」也僅剩一小段。
  • 城市廢墟 | 探秘毀滅與重生
    但如果你深入到那些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就會發現另一片天地從1793年,法國人菲力拜·阿斯貝手持蠟燭走進巴黎地下人骨洞開始城市探險便逐漸進入到我們的視野隨戰爭結束而消失的防禦工事因核洩漏被遺棄的車諾比被時代淘汰的巨大工廠···漫長的時光抹去了許多痕跡
  • 城市廢墟探險者:我穿越到幾千年後,看見人類消失的世界
    破碎的窗戶、脫落的牆皮、鋪著厚厚灰塵的桌子,印著水漬的床墊,這些照片一眼看上去,像是拍攝於人類消失之後的世界。拍攝這些照片的人,他們為了避免被保安發現,會像夜行動物一樣,出沒在城市角落的廢墟,捕捉最不被人留意的畫面。這些人把自己稱之為城市探險者。今天的講述者潘然就是這樣一位城市探險者。
  • 香港探險隊聲稱找到諾亞方舟
    香港探險隊聲稱找到諾亞方舟  由於裝備所限,未能深入探察,決定明年夏天再次出發  本報訊 香港消息 香港一支探險隊,日前在庫德族人及長老協助下,在土耳其東部亞拉臘山4200米一處懸崖邊,發現一露出於懸崖的長方形、有冰覆蓋的物體,在白雪中呈倒三角形狀,探險隊聲稱,已找到了諾亞方舟正確位置,為了進一步揭開這個人類歷史之謎
  • 「重生」後的城市廢墟有多驚豔?
    在城市發展和社會變化的齒輪下,有很多建築被時代拋下,它們或許是曾經風光,現今破敗的商業空間;亦或是曾經繁忙,現今無人問津的廢棄鐵路;又或是曾經重要,如今無人記起的廢棄廠房……然而,城市中各種各樣的廢墟不應是無藥可救、無法挽回。它們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記憶,其所蘊含的文化與自然力量就像是個寶藏,只要加入了創新的力量,就能變廢為寶。
  • 古典遺蹟繪畫:建築幻想與古典廢墟-帕尼尼|美術作品
    古典遺蹟畫一:傳教士向羅馬廢墟中的古典人物傳教古典遺蹟畫二:建築幻想與古典廢墟古典遺蹟畫三:君士坦丁拱門的古典遺蹟古典遺蹟畫四:古典遺蹟的隨想(雕塑)>美術作品名稱:傳教士向羅馬廢墟中的古典人物傳教(A capriccio of a saint preaching to classical figures among Roman ruins)美術作品作者:喬瓦尼·保羅·帕尼尼(Giovanni Paolo Panini)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
  • 城市廢墟探險者:我穿越到幾千年後,看見人類消失的世界|故事FM
    破碎的窗戶、脫落的牆皮、鋪著厚厚灰塵的桌子,印著水漬的床墊,這些照片一眼看上去,像是拍攝於人類消失之後的世界。拍攝這些照片的人,他們為了避免被保安發現,會像夜行動物一樣,出沒在城市角落的廢墟,捕捉最不被人留意的畫面。這些人把自己稱之為城市探險者。今天的講述者潘然就是這樣一位城市探險者。
  • 金星上的城市廢墟
    當人們帶著好奇心觀察圖片時候,發現了圖片中的金星表面竟然存在著大量的城市廢墟。這一消息不僅將視線投向這顆野空中極其明亮的「啟明星」。科學家們經過大量的統計,金星上的城市多達兩萬多座。這些城市廢墟呈三角形金字塔狀。
  • 當人類消失於自己創造的城市
    當人類消失於自己創造的城市 2020-03-25 1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城市廢墟(一):往事與部落
    相反,溼潤的空氣與瑟瑟江風不斷侵蝕著這裡遺留的建築與物什,斑駁的黴變與綴飾的青苔逐步掩蓋過去的真實。 (東極島上廢棄的村落,人口遷徙使得村落變成廢墟) 一個形容枯槁的女人,人們總愛從她的眉眼中追尋舊時的芳華。層層竹林相互遮掩,腳下石板的夾縫中野草橫生,通過一個幽閉的小徑,我和三兩好友便進入度假村內。
  • 月球發現城市廢墟 疑是外星人的太空宇航站(圖文)
    進入公眾號可查看全部歷史消息!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體,也是地球的唯一自然衛星,人類對欲求的探索從未停止。最早是美國的阿波羅11號第一次登上月球,進行月球試驗。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去往月球越來越頻繁。最近,NASA公布的照片竟然還有城市廢墟!我們一起來看看。
  • 重生後的城市廢墟有多驚豔?看完這些經典案例就知道了!
    在城市發展和社會變化的齒輪下,有很多建築被時代拋下,它們或許是曾經風光,現今破敗的商業空間;亦或是曾經繁忙,現今無人問津的廢棄鐵路;又或是曾經重要,如今無人記起的廢棄廠房…… 然而,城市中各種各樣的廢墟不應是無藥可救、無法挽回。
  • 進念·二十面體《建築城市》:尋回香港獨特的城市記憶
    「如果人可以忘記一個城市,那跟忘記一個人又有什麼分別?」臺上的演員這樣問著,令臺下的觀眾心中五味雜陳。昨晚,作為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香港文化周」的演出劇目,進念·二十面體建築音樂劇場《建築城市》在上海大劇院上演。它講的是香港,又似乎是每一座現代都市。
  • 英法探險隊出徵尋找"失落的帝國"亞特蘭蒂斯[圖]
    消失的大陸——亞特蘭蒂斯,幾千年來它的真正位置究竟在哪裡,一直是人類歷史上的千古之謎,人們為此爭論不休。現在,英國和法國的一些探險家和科學家經過一番考察和研究,把亞特蘭蒂斯曾經存在的位置鎖定在直布羅陀海峽,並將下月組織探險隊繼續尋找其痕跡。亞特蘭蒂斯——人類文明史上這個最大的疑團之一也許有望解開。
  • 城市廢墟改造,把那些衰敗的面貌活成了富有敘事性的美
    城市廢墟,就仿佛都市這條大蛇在成長時蛻下的皮,似乎還能看出曾經烙下的印子,又似乎只是風乾的一層薄紙。然而,當代的廢墟不只是意味著一點鄉愁、沉思和想像,城市發展和社會變化的齒輪下總有事物被拋下,卻也不是無藥可救、無法挽回。帶著一點幽怨的印記,廢墟改造而成的景觀和建築別有韻味,不僅是對材料的回收利用,也不僅是對場地文脈的保留,仿佛是帶著過去時光的氣場,把那些衰敗的面貌活成了富有敘事性的美。
  • 震驚:探測器在金星發現兩萬座城市廢墟並拍下照片,我們並不孤單
    科學家認為,這種金字塔式的城市可避高溫、防嚴寒,風暴也奈何不了它。起先,科學家們見到這些傳回地球的照片,以為上面出現的城市廢墟可能是大氣層幹擾造成的幻象,或是飛船儀器有問題。但經過深入分析後,他們發現的確是一些城市遺蹟,由一種絕跡已久的智能生物留下來的。
  • 這是人類消失後的世界!
    如果把地球45億年的歷史壓縮成24小時,那人類所出場的時間不到一秒。在其餘這麼長的空白時間裡難道地球都被大自然主宰?難道沒有其它的地球文明出現過?假如人類消失後,地球會怎樣?人類消失後的1年城市的道路因為無人打理,野草瘋長,大自然開始慢慢入侵各大繁華城市。同時,所有的飢餓的動物在這裡尋找食物,開啟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律。
  • 城市廢墟探索 UrbEx
    城市廢墟探索實錄 | 豆瓣話題3399195人瀏覽 · 10918人關注 停業的遊樂園,廢棄的工廠,無人居住的老樓……這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廢墟正在
  • 香港一支探險隊宣稱已找到諾亞方舟正確位置
    香港一支探險隊,日前在庫德族人及長老協助下,在土耳其東部亞拉臘山4200米一處懸崖邊,發現一露出於懸崖的長方形、有冰覆蓋的物體,在白雪中呈倒三角形狀,探險隊聲稱,已找到了諾亞方舟正確位置,為了進一步揭開這個人類歷史之謎,探險隊向全球招募30名科學家,計劃明年夏天再次前往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