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大數據助力人口普查

2020-11-22 上遊新聞

本報訊(記者 濮加紅 通訊員 顏玲莉)11月10日,國網重慶銅梁供電公司能源數據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利用大數據分析用戶用電行為,預測用戶居家時間,為巴川街道人口普查人員提供最佳普查日及普查時段,助力人口精準普查。

據悉,國網重慶銅梁供電公司充分利用銅梁區能源數據中心數據,特別是電力數據覆蓋面廣(涉及千家萬戶)、準確率較高的特點,將能源大數據應用於人口普查工作,提高人口普查成效。

「前兩天,我聯繫的幾戶敲門之後都沒人。通過你們提供的信息今天下午就找到3個業主,真是省心、省力。」巴川街道仙魚社區普查工作人員通過國網重慶銅梁供電公司能源數據中心提供的最佳普查時段很快找到了普查對象收集信息。

普查期間,銅梁區能源數據中心通過技術分析,在確保合規的情況下為普查機構提供未入住情況、最佳普查日及普查時段、電話預普查三個方面的信息。通過國網重慶銅梁供電公司能源數據中心提供的信息讓數據多跑路,讓工作人員少跑路,切實提高人口普查員上門調查成功率。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淮安移動:精準大數據信息推送助力人口普查提升效率
    「【人口普查】依法配合人口普查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11月1日零時起,本縣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將佩戴統一證件開展入戶普查登記工作,需要您的支持與配合......」近日,家住金湖縣的很多市民朋友收到了這樣一條發自「金湖縣人口普查辦公室」的簡訊息。「大國點名,沒你不行」。自11月1日開始,全國進入第七次人口普查正式登記階段。
  • 楊新洪調研人口普查大數據提出「重比對、強研判、精切入」技術應用
    ,有效助力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等大型國情國力調查工作開展。 楊新洪對運用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推進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提出了「重比對、強研判、精切入」三點要求: 一是重比對。明確目標,注重比對,利用大數據助力提高普查登記質量。
  • 國家電網力助人口普查
    「電力大數據分析應用到人口普查工作中,是歷次普查都沒有過的,在常州也是首次嘗試。2019年末,常州有常住人口473.6萬人,入戶排查難度高。電力大數據為空置戶的排查提供了依據,不僅讓普查員少跑路,更提高了入戶摸底的效率、準確率。」江蘇省常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袁海軍說。
  • 【新時代文明實踐】黨員「報到」,助力東鄉人口普查
    【新時代文明實踐】黨員「報到」,助力東鄉人口普查 2020-10-23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訪李曉超:人口普查首次電子化登記,數據質量貫徹普查始終
    在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開展人口普查,需要我們每個公民的支持配合,只有大家的理解支持,才能確保人口普查一個都不能少,圓滿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各項任務。澎湃新聞:您剛才說普查結果最後對我們每個老百姓都有用。那人口普查結果何時公布,普查數據會用於哪些方面,如何使用?
  • 【人口普查連載】我國人口普查簡況
    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全國基本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人口普查工作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組織實施。國務院統一領導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研究決定人口普查中的重大問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統一規定和要求,領導本行政區域的人口普查工作。
  • 聚焦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數據背後的「秘密」
    原標題:聚焦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數據背後的「秘密」 12月10日,伴隨約700萬名人口普查員「走街串巷」結束,為期40天的「大國點名」劃上句號。自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來,10年間,我國的人口總量和人口結構發生了怎樣的改變?人口分布出現了怎樣的變遷?我國真的已經走出人口紅利期了嗎?
  • 【人口普查小知識】什麼是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小知識】什麼是人口普查?、經濟和社會數據的整個過程。人口普查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全國基本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我國通過人口普查,可以查清全國人口的數量、結構和分布等基本情況,還可以查清人口的社會特徵、家庭特徵、教育特徵、經濟特徵、居住狀況以及普查標準時間前一年人口的出生死亡狀況等。
  • 上海歷屆人口普查數據回顧及個人分析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人口普查的相關內容,一起來分享一下之前幾次普查的數據,以及一些延伸內容。 中國最早的一次人口普查在西漢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進行,數據為12,366,470戶,57,671,401人。但由於歷史文獻資料離現在很遠,不很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一共進行過六次人口普查。最早的一次在1953年,2010年進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
  • 中國發布丨有大數據和行政記錄為何還要人口普查?國家統計局回應
    有人認為,現有的大數據及行政記錄可以充分反映我國的人口情況,為何要再開展第七次人口普查?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回應,儘管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管理的完善,獲取人口信息來源更加多樣,但總的看,仍無法替代人口普查的作用。大數據覆蓋人群不全,缺少精確的個體信息。行政記錄口徑標準不統一,信息更新滯後,目前都不能提供統一時間點的全量人口信息,尚不能代替人口普查的作用。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語口號
    原標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語口號   摸清國家人口,惠及萬家生活。  國之情,民之意,查人口,定大計。
  • 東臨新區太陽鎮嚴把人口普查數據質量關(圖)
    大江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黃林柏報導:日前,在東臨新區太陽鎮鄧家村委會二樓會議室裡,該村普查指導員鄧長年和普查員正坐在辦公桌前,仔細認真地比對複查人口普查相關數據。這是東臨新區太陽鎮嚴把人口普查數據質量關的一個縮影。
  • 我分析了歷年人口普查數據,發現中國人口結構正在惡化
    小編作為億信華辰一家知名的BI產商的數據分析師,手邊正好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資源,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產品均是唾手可得。我先利用億信i@Report的「數據抓取」功能,從國家統計局公開的數據中抓取了「全國分年齡、性別的人口」數據。
  • 德令哈:提升普查能力 做好人口普查工作
    普查員入戶登記。攝影:謝拉毛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人口普查是關乎國情、民生政策的重要舉措,為保證德令哈市在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中交出完美答卷,日前,德令哈市蓄集鄉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短表培訓會在野白灘社區舉行。
  • 全國人口普查正式啟動,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究竟查什麼
    一名普查員大概要完成250人的登記,同時每4~5名普查員配備1名普查指導員。根據官方估算,今年全國需要約700萬普查員和指導員。如果你符合招聘條件,也可以投身浩瀚的普查工作中,每登記一戶到手15~25元。採集到的數據將進入公安和醫療系統,與內部的戶籍、出生和死亡情況進行比對和校正,最大程度保證數據真實,最後層層上報並匯總。
  • 人口普查總是被異地電話核實?大數據告訴你如實登記信息很重要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比對複查居住地複查正在進行。這兩天很多人都遭遇異地「核查」的尷尬。這裡面有前期普查不小心被「漏掉」需要補登信息的,有隨意填報外出地信息導致信息不「相符」需要重新核實的,當然也有部分之前不配合登記信息,結果被大數據比對出來需要再次登記的……你屬於哪一種呢?
  • 國新辦就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舉行發布會
    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工作,今天我們請來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先生來出席發布會,向大家介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的數據,並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先生。下面有請馬建堂局長做介紹。
  • 人口普查的精準度
    一問,得知她是社區工作站派來的做人口普查的專職人員。這是新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本次全國人口普查將從2020年11月1日起正式啟動。從10月11日起,人口普查的入戶摸底工作已經在全國各地逐漸鋪開。
  • 切實提高數據採集效率和精準度 確保人口普查工作走在前列
    廣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提高數據採集效率和精準度確保人口普查工作走在前列日前,廣州市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暨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會議會議強調,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新時代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黨和國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深刻闡釋人口普查工作的重大意義、時代特點和基本要求,為做好人口普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 「您好,我是人口普查員」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正式開啟
    11月1號,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正式開啟。武漢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介紹武漢共有3萬多普查員、1萬多普查指導員上門登記。這些人口普查員是如何工作的,來看記者的現場報導。「您好,我是吉林社區的人口普查普查員,這個是我們人口普查的一封信。」中午12點,江岸區永清街道吉林社區的工作人員來到轄區居民家中,進行入戶登記、比對複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