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國會大廈-3:英國史上最卑鄙的國王和最心機的王后

2020-12-03 書蟲遊世界

聖史蒂芬大廳所在的位置以前是聖史蒂芬禮拜堂,1834年的大火將其焚毀,巴裡重建的大廳沿用了原來的名字。大廳裡充滿了雕像、繪畫和彩色花窗。

兩頭壁龕裡的雕像是英國歷史上的一些國王和王后,其中正好有一位也叫史蒂芬(Stephen,1092-1154),不過請別誤會,這個大廳並不是以他命名的。

這位叫約翰(John,1166-1216)的可能是英國歷史上最卑鄙的國王,他老爸為給他爭取領地而與他的三個哥哥交戰,他卻在老爸局面不利時投靠了哥哥,此舉氣死了老爸。哥哥在位時,他又勾結法王陷害兄長,未遂時,他竟殺了幫他的法國官員以求哥哥原諒。哥哥死後,他篡奪王位,並殺死了本該繼位的侄子,囚禁了繼承順位在前的侄女。他的所作所為堪稱小人中的極品,據說其骯髒的經歷使之後的英國王室都不願再以約翰為男性命名。

在以男性為絕對主導的雕像群中,埃莉諾王后(Eleanor of Aquitaine,1122-1204)是少見的女性形象。這名女子可不簡單,她的第一任丈夫在結婚幾個月後成為法王路易七世(Louis VII,1120-1180),不過她對法國王后的頭銜並不感冒,15年後與法王離婚,又嫁給了比她小11歲的諾曼第公爵亨利,結果兩年後諾曼第公爵變成了英王亨利二世(Henry II,1133-1189),她又成了英國王后。

兩側牆柱前矗立的是一些著名的議員雕像。

其中有一處十分特別,就是這位叫Falkland的議員雕像右腳鞋後的馬刺被損毀了。據介紹這是一名英國女子在爭取女性選舉權的運動中將自己用鐵鏈綁在上面造成的。英國最初只有男子可以當選國會議員,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英國女性終於在1918年獲得選舉權,但與男子須滿21歲相比,女性要滿30歲才能參選,這一不公平條款直到1928年才取消,從此男女在競選議員的過程中享有完全相同的權利。

大廳兩邊的牆上繪製的是英國歷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比如這幅描繪的是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威塞克斯國王阿爾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849-899)駕駛著新造的大船於877年成功擊潰入侵的丹麥人。

這幅講述的是前面提到的那個卑鄙的國王約翰在1215年的男爵叛亂中被迫籤署《大憲章》,這客觀上為之後的英國打開了通往憲政之路的大門。

這幅畫則描述了1584年,女王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1603)授權沃爾特·雷利(Walter Raleigh,1554-1618)駕船探索新的殖民地。這兩個人的關係在電影《伊莉莎白2:輝煌年代》中講得很清楚,女王對雷利一見傾心,二者苦於政治原因無法結婚,後來雷利娶了女王身邊的宮女。

看完這裡,我們繼續向南進入中央廳。門口有個禁止照相的標誌,從這裡開始就不能再照相了,因此之後國會大廈裡的圖片全部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世界人文之英國:議會大廈,倫敦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倫敦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從威斯敏斯特地鐵站出來,一抬頭就會被議會大廈和大本鐘奪取眼球,就矗立在你眼前,和看圖片的感受不一樣,本以為這些建築非常秀氣,但真正站在它的腳下,就會用雄偉來形容了。哥德式的建築古老而華麗,夕陽的顏色灑上去,更增添了歷史感。
  • 英國國會大廈——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
    英國國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本來的名字為West Minister Palace,即威斯敏斯特宮。位於西敏橋旁泰晤士河西岸,現為英國國會的所在地。國會大廈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成為英國整個浪漫主義時期建築的標誌,並在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英國國會因錢袋緊張將外租國會大廈拍電影
    資料圖:英國國會大廈【環球網報導 記者 譚利婭】在財政緊縮的情況下,除了要勒緊腰帶過日子,掙點「外快」也是不可少的辦法之一。據臺灣「中央社」6月17日報導,為能在未來5年減少5300萬英鎊預算,降低政府的財政負擔,有悠久歷史同時也是英國重要地標的國會大廈,將破天荒地在國會休會時出租給好萊塢拍片。
  • 王后廢掉丈夫擁立兒子為國王,可是兒子卻殺掉了她最親密的人
    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就把六歲的女兒伊莎貝拉許配給英國王太子威爾斯親王愛德華,並且正式訂婚。法國公主將成為英國王后,這也算是前途似錦了。1308年,伊莎貝拉年僅十二歲,和二十三歲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二世,在法蘭西濱海布洛涅結婚,並在婚後一個月後加冕,正式成為英國王后。
  •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簡介及錄取要求
    倫敦國王學院1829年由英王喬治四世和首相惠靈頓公爵於倫敦泰晤士河畔旁所創立,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的知名學院,培養出許多諾貝爾獎得主與世界政商名流。2005年《衛報》曾盛讚倫敦國王學院、倫敦政經學院、帝國理工和倫敦大學學院是倫敦大學四大學院,譽其在英國學術聲望可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相比擬。以諾貝爾得獎人數計算,倫敦大學共產生84為諾貝爾得獎者(而牛津大學則有69位諾貝爾得獎者)。
  • 歐洲最大的城市,英國倫敦最美的十大旅遊景點
    二、白金漢宮白金漢宮位於倫敦威斯敏斯特城內,始建於1703年至1705年,現在是英國女王在倫敦辦公和居住的地方、王室的行政總部,也是當今世界上少數仍在使用的皇家宮殿之一。它和英國著名的國會大廈、倫敦塔橋以及紅色雙層巴士一樣,都是倫敦乃至整個英國的標誌。
  • 倫敦那麼大,我只想靜靜地住在泰晤士河畔...
    泰晤士河是英格蘭最大的一條河流,橫貫英國首都倫敦與沿河的10多座城市,是全世界水面交通最繁忙的都市河流和倫敦地標之一。   泰晤士河流經之處,都是英國文化精華所在。它始建於1087年是英國倫敦一座標誌性的宮殿和要塞,被稱為英國人心中的「故宮」。這裡曾作為英國皇家的堡壘、軍械庫、國庫、宮殿、天文臺和監獄。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關押上層階級的囚犯,最後一次作為監獄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 倫敦地鐵:國王十字街站那堵神奇的牆聞名世界
    在這150年裡,倫敦地鐵見證了英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承受過恐怖襲擊的陰霾,經歷過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瘋狂轟炸。如今,它已成為倫敦的文化符號,倫敦人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   12月22日,本報記者在倫敦發現,為紀念倫敦地鐵150歲生日,倫敦地鐵開展了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交通博物館的蒸汽地鐵列車懷舊之旅,新發行2英鎊紀念硬幣和紀念郵票,開展地鐵藝術展覽和講座等。
  • 英國三日遊之:倫敦通票教你如何暢遊倫敦
    倫敦隨上隨下觀光巴士的多條線路覆蓋城市各大知名景點,途中有風趣導遊現場講解,還可以在任意站點上下車,即使是第一次到倫敦旅遊也能秒變達人~聖保羅大教堂  倫敦最著名的宗教聖地,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聖保羅教堂不僅有著別具一格的建築特色,也是英國皇家婚禮、洗禮和國葬等重要活動的舉辦地點。
  • 英國10大必遊景點,大本鐘和倫敦塔上榜,你去過幾處?
    1、倫敦:倫敦是英國的首都,也是世界上金融貿易的中心,倫敦都很多歷史文化古蹟和藝術珍藏,充滿了西方的歷史韻味,去英國必去倫敦。倫敦的景點沿著泰晤士河蜿蜒分布,步行搭配地鐵是最方便的出行選擇。想要深度遊遍倫敦,需要3-4天比較合適。
  • 英國倫敦10大頂級景點,倫敦眼、白金漢宮上榜,你去過幾個?
    國會大廈國會大廈,也稱為威斯敏斯特宮,位於泰晤士河西岸,是英國的象徵之一。該建築是標準的哥德式復興式建築,西北角的鐘樓是大本鐘。大笨鐘(Big Ben)前身為威斯敏斯特鐘樓(Westminster Bell Tower),高95米,每15分鐘響一圈。
  • 川普支持者攻佔國會,CNN記者:是國會大廈1814年被英軍焚燒後首次...
    (CNN)白宮記者凱特蘭·柯林斯(Kaitlan Collins)在推特上發文說:「據美國國會歷史學會學術與運作部主任介紹,美國國會大廈今天被佔領,這是自1814年英國人襲擊並對國會大廈縱火之後的首次。
  • 最全匯總!英國減免印花稅後,這些倫敦樓盤火了
    ,即倫敦明年4月前交房項目清單 根據英國政府(7月8日)發布印花稅新政,在2020年7月8日到2021年3月31期間購買英國房產的所有買家(交房時間要在這段時期內),其購房印花稅起徵點將被暫時提升至50萬英鎊(原來為12.5萬英鎊)。
  • 英國哥德式建築的典範——威斯敏斯特宮和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宮和大教堂位於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是倫敦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最重要的宮殿之一,英國議會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英國哥德式建築的傑作。它們歷經歲月的洗禮,卻依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是英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觀。
  • 美國國會大廈建築和藝術品的損壞有多嚴重?
    她曾擔任國會大廈建築師事務所(the Architect of the Capitol)的策展人,該事務所負責保存和維護大廈的藝術和建築。她比大多數人都更清楚眼前行為種種的可能性。但策展人認為那些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品並未遭受重大破壞。「但情況也有可能更糟,」沃蘭寧說。她最擔心的是特朗布爾和其他藝術家在圓形大廳裡繪製的18英尺(約合3米)高的大型畫作,這些畫作描繪了美利堅合眾國成立時的場景,以及南邊國家雕像廳(National statue Hall)裡的幾十座雕像。
  • 美國國會大廈被佔領,200多年前華盛頓曾為它安放基石
    資料圖從1800年以來,國會大廈一直是美國政治的象徵,國會會議在此召開,歷代美國總統亦在此宣誓就職。然而在其兩百多年的歷史上,國會大廈被抗議者佔領實為罕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凱特蘭·柯林斯(Kaitlan Collins)在推特上說:「美國國會大廈今天被佔領,這是自1814年英國人襲擊並對國會大廈縱火之後的首次。真是可恥。」
  • 英國王室離奇鬧鬼事件:無頭女王乘車巡遊,倫敦塔裡靈異王子顯魂
    其實,「鬧鬼」並不在故宮有傳聞,英國倫敦塔也有超自然現象。倫敦塔,Tower of London,名字裡有「塔」,可它並不是一座塔。準確來說,這是一座宮殿兼要塞。1078年,徵服者威廉在泰晤士河邊定址,開始建造倫敦塔,當做國王宮殿,隨後逐年擴建、代代相傳。
  • 歷史上最著名吃貨:被處死前還吃了兩隻燒雞的英國國王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是英格蘭斯圖亞特王朝國王,詹姆士一世的繼承人,他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是英國及歐洲史上第一個被公開處死的君主。為什麼被殺呢?這倒並不是因為他貪吃,而是他執政期間對於宗教和國會之間的問題處理失誤導致的。
  • 英國著名地標,像一位「160歲老紳士」,是倫敦最火的「男一號」
    而在英國,這個地標建築並非英國王室府邸白金漢宮,而是一座極富傳奇色彩的鐘樓。這座鐘樓就是英國議會大廈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的附屬報時鐘,名為伊莉莎白塔,而人們親切地稱之為「大本鐘」(Big Ben),不僅是倫敦市的標誌以及英國的象徵,也是英國人的驕傲。
  • 倫敦作為英國旅遊的首站,不管怎麼玩,這些景點你都跨不過去
    碎片大廈碎片大廈是倫敦的地標性建築,它的高度在整個英國是第一,在整個歐洲排名第二,僅次於莫斯科水星城。碎片大廈從外觀上看科技含量還是蠻高的,它是由倫佐·皮亞諾設計的,碎片大樓和大樓周邊附屬的建築總共耗資15億英鎊,大概是人民幣150億元。